從八兩秤到五兩秤,餐飲行業“缺斤少兩”何時休?
紅餐編輯部 · 2023-07-12 11:15:32 來源:紅餐網
“又不止我一家,前面幾家都是這么賣的,不信我帶你去看!”7月,一段“綿陽馬家巷,罕見6兩秤”的視頻在網絡走紅。
視頻中,一名叫“暴躁兄弟”博主在“撈汁小海鮮”購買了小吃后,懷疑電子秤有問題,就用500克的標準砝碼進行復秤,結果稱出了800克。被博主識破后,該商家立即表示“馬家巷的其他人也是這樣做的”并將博主帶往另一處商家攤位,但發現此商家為足稱。
△圖源:暴躁兄弟抖音
隨后,綿陽馬家巷發布通告稱,對不誠信經營的商家已立案調查,涉事商家被黃牌警告一個月。而后,網紅街道其他餐飲商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最近生意受此事影響有所下滑。
該商家因為一己私欲使用“鬼秤”欺瞞消費者,最終不僅導致自己背負“不誠信”名聲,還讓當地餐飲市場聲譽受損。
從八兩秤到五兩秤,餐飲行業“鬼秤”潛伏
四川綿陽“鬼秤”事件并非個例。
7月4日,一網名為“鐵頭懲惡揚善”的消費者到三亞市天涯區友誼路下崗職工海鮮加工廣場購買海鮮后,用自帶的秤具復秤時發現商家存在短斤缺兩的經營行為。雖然商家同意“退一賠三”,但該消費者仍撥打12345政府熱線投訴,并要求對涉事商家實施“頂格處罰”。
△圖源:三亞市場監管局官方公眾號
經有關部門調查核實,涉事商戶“三亞天涯彭進風海鮮店”將海鮮稱重塑料筐重量計入賬單結算,存在短斤缺兩的違法經營行為。三亞市執法部門責令該海鮮加工廣場將涉事商戶清退出場,作出對涉事商戶罰款30萬元的處罰;責令該海鮮加工廣場全面停業整頓,并作出對其罰款10萬元的處罰。同時,該海鮮加工廣場市場管理方已對消費者進行了先行賠付。
此事一出很快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少消費者紛紛為“鐵頭懲惡揚善”行為點贊:
“五兩秤真的震驚我三觀,太狂了”“以一人之力挑戰三亞海鮮市場,敢為人先”“下次去三亞旅行,帶個電子秤是標配了,還要全部錄像取證”“就應該這樣,罰他個傾家蕩產看看敢不敢缺斤少兩,弄虛作假……”
△圖源:“鐵頭懲惡揚善”抖音賬號
值得注意是,此次事件引起巨大反響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位“鐵頭懲惡揚善”是一位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亦是一名職業“打假人”,在其抖音賬號簡介中寫道:“視頻零劇本,核實永退網。”同時特別標明:“不要給我發私信Money,我懲惡揚善是因為它讓我快樂。”
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酵,該消費者的行為也讓網友擔憂其人生安全。
網傳,一名為“阿杰海鮮”的網友在朋友圈公然“懸賞”鐵頭的住址,表示一定要找到他,并揚言要與鐵頭同歸于盡。但由于懸賞人電話號碼被隱匿,所以此事真實性還有待確認。而作為職業打假人的鐵頭亦清楚“打假”一事可能會讓部分商家心生不忿,于是,他在視頻中曬出自己購買200萬的人生保險保單,以此證明其打假的決心。
一直以來,“缺斤少兩”在餐飲行業如同“頑疾”般存在:
- 6月,鄭州一30年餐飲老店“老潘專業燒烤店”被爆使用“八兩秤”,事件曝光后,其不僅砸了自己幾十年誠信招牌,還陷入短暫閉店修整期;
- 5月,南京一消費者購買5斤小龍蝦到手后變3斤,商家稱龍蝦在烹飪中可能會脫水。但上海市消保委通過實驗發現,不同口味小龍蝦燒熟后損耗率最高僅9.4%;
- 4月,柳州一消費者在流動攤點買榴蓮,回家一稱竟少了1.37公斤。而后,市場監管局沒收其2臺電子計價秤并處罰款1000元……
餐飲經營要誠信,不能逾越底線
在“三亞海鮮商家缺斤少兩罰30萬元”新聞事件評論下,有網友提出這樣的疑問:“三亞客流量那么大,只要做好本分生意就能賺得盆滿缽滿,為什么他們還要在秤上做手腳?”
據當地知情人士向極目新聞記者透露,市場內各攤位的海鮮都是各賣各的,價格不統一,存在競爭關系。有的商戶為了賣出去,就會互相壓價。但壓低價后,賣出價低于進貨價,商家就會虧本。這時候,商家就會通過短秤的方式,來抹平這種虧本。除此以外,這位知情人還表示,因為逢年過節有關部門抽查多,廣場內的商戶銷售的海鮮都足秤,往往在普通日子才會短秤。
△圖源:截圖自“鐵頭懲惡揚善”抖音
由此可見,餐飲市場“缺斤少兩”的背后除了謀取暴利外,還存在著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等多種因素影響。
在當前追求“更低價”的消費者面前,部分餐飲商家先用低價吸引顧客進店消費,然后使用“鬼稱”增加銷售重量以此牟利。如此之下,劣幣驅逐良幣,原本做公平買賣的商家也會被拉下水。
根據智研咨詢數據中心推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重點旅游城市星級飯店營業收入排行榜單TOP50》顯示,50個重點旅游城市共計2352家星級飯店,總計營收211.08億元,營收同比增加58.31%,其中餐飲收入占比35.87%。由此可見,我國國內旅游餐飲市場逐步復蘇。
需要強調的是,餐飲市場的復蘇需要大家的共同維護,切勿因為“缺斤少兩”等事,讓消費者寒心,給原本緩慢恢復的餐飲市場“澆冷水”。
對于餐飲商家而言,文明誠信經營是立足之本。“缺斤少兩”非小事,背離誠信危害大。秤雖小,卻是市場公平交易重要的工具。如果不斷有“缺斤少兩”事件的出現不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更會擾亂市場公平經營秩序,亦會加大有關部門的監管難度。
治理“鬼秤”應需要多方合力。 餐飲商家要在日常經營中強化責任意識,規范自身經營行為,遠離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監管部門也要加強執法,加大打擊力度,對“缺斤少兩”商家予以處罰,消費者則要加強維權意識,做到合理合法維權,堅定對缺斤少兩說“不”。
△圖源:紅餐網攝
在“海鮮五兩秤”事件發生后,三亞政府迅速反映,對涉事商家作出應有處罰。為了推動誠信經營,7月10日,三亞市海鮮餐飲行業誠信經營簽名活動在三亞火車頭萬人海鮮廣場舉行,一眾海鮮餐飲企業代表鄭重宣誓并簽名,承諾文明經商、誠信經營,共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餐飲商家誠信經營需要更多“公平秤”,這把“秤”需要餐飲商家的自覺、政府部門的監管、消費者的監督才能夠保持平衡。唯有社會各界合力整治,多管齊下,方能構建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讓商家和消費者實現共贏。
受疫情的影響,餐飲復蘇實際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去走。這條路需要更加健康向上的經商環境,讓消費者信任的經營環境,方能走得更加順利、更加長遠。
(作者:紅餐網麥泳宜;編輯:李唐)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