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現超1600萬!知名烘焙連鎖品牌賣房求生
舒冬妮、可楊、張藝蕾 · 2023-06-29 15:51:4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欠債5700萬元,關閉旗下所有零售門店、銀行賬戶被凍結……如今,賣樓抵債!昔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HK01210,股價0.057港元,總市值6910萬港元)還是堅持不住了。在執行董事千萬豪宅被拍賣抵債后,6月23日克莉絲汀再次公告,拋售上海兩處房產套現超1600萬。
創立于1993年的克莉絲汀是知名烘培連鎖品牌,但從去年開始,這一烘焙界的“巨頭”疑似經營異常。截至2023年2月28日,克莉絲汀拖欠金額約為人民幣5700萬元。由于拖欠貨款,若干供應商已展開法律程序,凍結了本集團的銀行賬戶,被凍結金額約人民幣350萬元至人民幣400萬元。這也造成了今天克莉絲汀出售物業來緩解財務壓力的局面。
今年3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采訪克莉絲汀供應商、工廠及員工了解到,受困于公司內斗的克莉絲汀已經陷入停工、斷供的泥潭。“很難再開了,希望早日破產清算。”公司創始人羅田安說。
賣樓套現超1600萬
6月25日,克莉絲汀倒閉后賣樓抵債一話題引發熱議。根據克莉絲汀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擬向周強玲出售位于中國上海西藏南路1431號1、2層整層建筑,面積為257.96平方米作辦公用途的物業,以及位于中國上海惠南鎮人民東路2693,2695,2729弄4號202,室建筑面積為214.32平方米作住宅用途的物業,共約人民幣1689萬元。所得款項將用于員工成本、原材料及配料及租金、公用設施及雜項開支。
董事認為,出售事項為公司獲得資金以緩解短期財務壓力的良機。同時,買賣協議的條款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屬公平合理,并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早在2022年7月,克莉絲汀就已陷入“經營異常”的漩渦。當時,公司被曝上海幾乎所有門店已暫停營業,待兌付的預付卡券金額超2.5億元,存在門店房租、員工工資被拖欠等多種問題。
今年3月,克莉絲汀上海總部已經人去樓空。實際上,克莉絲汀旗下所有門店自2022年12月起,均已暫停營業。
今年3月10日,克莉絲汀發布的一則公告將所有問題放到了明面上:“本集團現金流緊絀并且遭遇經營困難,在支付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方面出現延誤,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額約為人民幣5700萬元。由于拖欠貨款,若干供應商已展開法律程序,凍結了本集團的銀行賬戶。”
克莉絲汀在公告中自述,由于疫情持續沖擊及2022年上海(克莉絲汀主要營業地點)進行封控,消費者支出減少,集團業務遭受嚴重打擊。盡管集團積極調整生產及銷售策略,應對不利影響,但仍然不足以應付各種付款。
創始人:希望早日破產清算
克莉絲汀這個品牌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很陌生。打開被塵封的歷史,“烘焙第一股”確實輝煌過。
克莉絲汀成立于1993年,今年正好是其成立三十周年。克莉絲汀也是較早一批外資投資的烘焙企業代表,以西式烘焙冷鏈技術、中央烘焙工廠模式以及品牌化連鎖經營模式而聲名在外。
互聯網的記憶里,克莉絲汀是2001年APCE會議、2005年全國運動會、2005世界乒乓球賽、2007年科學家遠赴南極調研、2007年特奧會、2008全球華人籃球錦標賽、2008年奧運會(上海足球賽)的食品供貨商,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項目贊助商及糕點面包指定供貨商。
在克莉絲汀生產基地上海雙紅面包有限公司,電動伸縮門已上鎖(每經記者:舒冬妮 攝)
2012年,在成立20周年之際,克莉絲汀在港交所上市,被稱為“烘焙第一股”。
彼時,克莉絲汀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年營收高達13.88億元。2011年到2013年間,克莉絲汀始終保持著高速擴店態勢,三年間合計新開234家門店。
一時風頭無兩。
不過,2014年起直至2022年上半年,克莉絲汀門店數處于凈減態勢,到2022年上半年,門店數已縮減至246家。伴隨著門店數縮減,虧損接踵而至。從過往業績來看,自2013年后,克莉絲汀已連續9年虧損,營業收入也在逐年下降。
2022年上半年,克莉絲汀實現收入約4650.9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16182.9萬元減少約71.3%;毛利則從7197.7萬元減少到2022年上半年的920.9萬元,同比減少約87.2%。
克莉絲汀稱,收入減少的原因與2022年上半年上海發生疫情、集團實施關閉虧損店鋪策略以及改變傳統營銷模式后新合作尚未帶來收入增加相關。
但即使是在那次疫情中,克莉絲汀也仍舊有再火一次的機會。3月22日,記者在上海見到了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他告訴記者,當時,上海各方面包、糕點需求量加起來有十幾萬個,但供應商的貨款和員工工資已經拖欠幾個月,根本無力開工。
走到如今的境地,羅田安也反省過。“2012年,公司上市之后,人心就膨脹了,沒有人認真搞經營了。整天都是各個股東來問,這個是不是可以投資?那個是不是可以投資?我否定了,然后意見不合,股東開始倒戈。”
之后便是長時間的股東“內斗”。對于公司目前情況,記者也試圖聯系克莉絲汀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徐純彬、總經理朱永寧,但未獲回應。
克莉絲汀的敗北似乎已成定局,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羅田安長時間的接觸中,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只要把被挪用的錢拿回來,縮減規模,克莉絲汀還是有機會,重新再來……”
但當記者問及公司公告中“2023年上半年恢復營業”是否能實現時,羅田安反復告訴記者:“很難再開了,希望早日破產清算。”“還有很多員工的工資沒拿到,消費者卡券里的錢沒兌付,供應商貨款沒結。”
“沒有機會了,時代變了……如果回到二十年前,四五十歲,可能還有機會,現在沒有了。”一位接近羅田安的人士說。
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舒冬妮、可楊,實習生:張藝蕾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