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夫婦創業干餐飲,連虧3年負債500萬,結局大反轉!
紅餐編輯部 · 2023-06-13 08:40:11 來源:紅餐網
大手筆開美食城變成“百萬負翁”,連虧3年,最難時負債超500萬,這對廣東夫婦的創業經歷引發熱議。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何沛凌,編輯:景雪。
“那時候,我理解了為什么有的老板想跳樓。”
近日,一對廣東夫婦講述餐飲創業心路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在微信視頻號上,該條視頻點贊量、轉發量均突破10萬+,評論數也已超5萬。
有網友看完視頻后大受觸動,直言:
“每一個創業者都一定經歷過各種水深火熱,一切遭遇不能打敗我的,必將讓我更強大。”
“欠債沒什么,調整好心態,從頭再來我也曾經負債六百多萬,也挺過來了。加油!”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何愁創業不成功。”
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質疑這對夫婦“有背景”“賣慘”:
“這都是家里有礦的,一般人虧了幾百萬還能有錢二次投資創業嗎?”
“大概率是一對富二代通過‘賣慘’賺流量。”
“普通人哪有資本接連試錯,早就進廠打工去了。”
“沒錢交租就別找借口,創業也要量力而行。”
“做三十幾年的廚師奉勸不懂餐飲的富豪們別去摸餐飲行業呀。虧死都不知道怎么死滴!”
近日,紅餐網聯系上了視頻里的張奮、張懿夫婦,和他們深入聊了聊屢敗屢戰的創業經歷。
從轉行干餐飲踩中“快招”公司的坑,再到后來的多次轉型失敗、負債500萬瀕臨破產,他們的創業經歷確實曲折刺激。
廣告公司小老板轉行干餐飲,
入行就被快招公司“忽悠”了
2009年,來自廣東湛江的張奮考入廣州大學軟件學院。在校期間,張奮結識了女同學張懿,并談起了戀愛。
2012年畢業前夕,張奮在學校附近租了間鋪面,開起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張奮表示,開廣告公司是因為自己在學校擔任學生會主席期間,曾為包括肯德基在內的多家品牌策劃過校園推廣活動,掙過幾萬塊錢。
這家廣告公司經營得還不錯,年入幾十萬。大概做了兩年,張奮發現,廣告公司業務的增量空間并不多,且當時地產商欠賬、拖欠項目經費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于是,他開始考慮要換一門生意來干。
一番思索后,張奮將目光投向了餐飲業,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女友張懿的無條件支持。
彼時,臺灣連鎖茶飲品牌漾漾好貢茶風靡全國,清爽的茶湯加香醇的芝士奶蓋讓人耳目一新。張奮和張懿多方了解到,一家開在四線城市的貢茶店每個月能掙十幾萬,便計劃著開一家貢茶店。
2014年初,張奮夫婦加盟了一家“貢茶”。為了系統地學習奶茶制作和門店管理,他們交了高價加盟費,還專程跑到長沙接受培訓。
隨后,他們在廣州從化街口開出一家“貢茶”店。
轉行餐飲開“貢茶”店
張奮表示,開店前期與總部的溝通都還比較順暢,沒想到經營了一段時間后,尤其當門店遇到一些問題想要獲得專業咨詢時,就怎么也聯系不上總部了,品牌方當初向他們許諾的種種扶持政策也沒有兌現。
“我們當時太年輕,不知道市面上有幾家名叫‘貢茶’的公司,也不知道自己加盟的并非臺灣的漾漾好貢茶,而是一家山寨‘快招’公司。”張奮說道。
發現自己加盟的是一家山寨貢茶時,張奮猶如遭遇晴天霹靂,但當時,考慮到當時已經付出了財力和時間成本,他只能硬著頭皮把門店開下去。
好在“貢茶”的招牌在當時還頗吸引人,在張奮夫婦的自主運營下,這家門店的生意竟然也很不錯,年盈利一度可達30萬元。
這件事也讓張奮意識到了品牌的力量。
“加盟一家品牌店一年能掙30多萬,那如果我開一家美食城,經營15個加盟的品牌,一年不就輕松收入幾百萬?”
奶茶店生意干得還不錯的時候,張奮不滿足了,開始謀劃更大的生意——開一個美食城,賺更多的錢。
開美食城負債200多萬元,
交不起房租,一年被商場剪電7次
有了這一想法后,張奮和張懿說干就干,一口氣加盟了七八個品牌,涉及小吃、飲品、甜點、西餐、炸串等多種類型,并且積極接受這些品牌的加盟培訓,掌握不同類型門店的出品方式。
2016年前后,張奮夫婦在從化某商場開了一家“學時代”美食城,前期投資160多萬,內部規劃了十幾個餐飲檔口,用于經營加盟的所有餐飲品牌,總占地面積達800多平方米。與此同時,他們還雇傭了30多名員工。
張奮、張懿負債創業的起點:美食城
不過,美食城并沒如張奮預期那樣“輕松賺個幾百萬”,反倒是讓他一夜返貧,負債兩百多萬。
含房租水電在內,美食城一個月的固定開銷在18萬左右,前期的投資基本已經把張奮夫婦之前創業的積累都掏空了。開業后,美食城的客流量又不及預期,入不敷出、月月虧損。最難的時候,二人連房租都交不起。
“因為交不上房租,我們美食城一年被物業剪電剪了7次。”
張奮回憶稱,商場物業會專門挑在周末,人最多、生意最好的時候打電話過來“催債”,并要求在半小時內把所有欠款一次性交齊,不然就剪電。
夫婦二人努力強撐,四處借錢周轉,但美食城開業僅僅一年左右,還是關門了。截至關門停業,美食城的賬面仍處于虧損狀態。
“前期投資加持續虧損,讓我背上了累計200多萬元的債務。”張奮表示。
張奮告訴紅餐網,當時自己每天睜眼醒來,就想到這么多沉重的債務,精神時刻緊繃著,連父母打來的電話都不敢接,生怕自己扛不住。“壓力最大的時候,我理解了為什么有的老板想跳樓。”
不死心繼續創業,
選錯投資人,負債500萬瀕臨破產
美食城的經營失敗給張奮夫婦帶來了200多萬的債務,但二人對創業的執念,并未就此停止。
“美食城的失敗可能只是創業的方法和路徑不對,已經積累了這么多做餐飲的經驗,我們還年輕,還有試錯的機會。”張奮和張懿一致認為,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創業夢”。
2017年,張奮夫婦再次做回飲品生意,找親朋借錢在從化建設路開出自創茶飲品牌“檸皇綿后”,主打飲品+小吃,“當時生意還不錯,年收入能達到幾十萬,這些盈利被我們陸續投入經營和償債中。”
“檸皇綿后”開業
“檸皇綿后”還算不錯的成績激勵了張奮和張懿,他們將品牌名更改為“今非昔比”,并計劃將其發展為連鎖。
張奮想要發展品牌連鎖的消息傳出后,獲得了幾位投資人的關注。
“當時有5位投資人都想投資‘今非昔比’這個項目,有一位還表示如果出現虧損也不會計較,只是想支持我。我最后只選了其中一位進行合作,選定合作的那位投資人承諾總投資300萬,一次性給付,但合作剛開始時,他的資金鏈就由于下游回款的停滯而斷裂了。”
這樣一來,絕大多數開店資金都要由張奮和張懿方面墊資,而他們根本拿不出這么多現金,只能“拆東墻補西墻”、四處借錢來填補窟窿。
“今非昔比”開到4-5家時,他們的資金鏈就支撐不住了,最后只能選擇全部閉店。
同一年,適逢母校廣州大學要打造一個眾創空間,學校向張奮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利用學校閱覽室的場地打造一個眾創空間。
張奮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于是又抵押房子等籌措來150萬,將學校1000平的閱覽室做成了一家含咖啡和西餐業態的空間。
“可是我又錯了,商務型咖啡西餐廳并不是在校學生的剛需。”張奮說,因為沒有提前做好市場需求調研,這次創業項目很快也夭折了。
時間來到2018年,張奮和張懿第四次自創品牌,二人找親戚和朋友及部分員工主動刷信用卡支持等借來150萬,在佛山高明開了一家名為“小網熊”的美食零售集合店,打造集合飲品、小吃、簡餐等多種業態的空間。
“小網熊”
“我反思‘小網熊’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模式過重,門店面積500平,什么業態都做,除了餐飲還有零售,光娃娃機我們就進了40-50臺,我們甚至還為這家店設計了一整套‘小網熊’IP形象,這些都讓我們的回本壓力變得沉重無比。”張奮表示。
“小網熊”堅持運營了一年左右,客流量一直低迷,門店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我仔細算過,從2015年到2018年,幾番折騰,創了4個品牌都失敗了,最后我也累計背上了500多萬的負債。”張奮說道。
2018年11月左右,一位同學幫他們擔保了30萬元救急,但這筆錢對于500多萬的債務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
重拾飲品生意,
一年開出100多家奶茶店,還清債務
“當時身邊所有能借的錢都已經借遍了,如果想不到辦法解決現金流問題,小網熊的生意最多也就再堅持一個多月。”
2018年11月,距離小網熊資金鏈徹底斷裂,只剩下最后一個月。
就在這時,一位名叫張紀的年輕商人登門拜訪張奮并尋求合作,這成為了張奮夫婦創業道路上新的轉機。
“張紀糾正了我們的一個錯誤觀念,我們一直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張紀卻指出,一條街當中最貴的店鋪一定有它貴的道理,頭鋪、旺鋪是需要花高價去接盤的,這個錢不能省。”張奮夫婦回憶道。
張奮告訴紅餐網,張紀此前從事過多年手機連鎖生意,對店鋪選址和連鎖發展有一套心得,而他們夫婦二人擁有多年品牌打造和餐飲門店經營的經驗。一番深談過后,雙方一拍即合,準備聯手再創業。
很快,夫婦二人將小網熊項目及鋪面轉讓了出去,拿到回款50萬元,其中40多萬用來還了債,剩下的8萬多元則被用作新一輪創業的啟動資金。
選擇哪個方向創業呢?三人一致決定,回歸張奮、張懿最擅長的飲品賽道。三人都姓張,便將新創立的茶飲品牌取名“桃園三章”。
2019年3月,第一家桃園三章在從化大學城附近開業。
“在城建學院門口,我們尋覓了一處店鋪,店鋪所在的這條街原來有家益禾堂生意不錯,而我們店鋪相比益禾堂面積更大、更靠近街口。為了拿下這個鋪位,我們軟磨硬泡,還外加了26萬的轉讓費,單店投資額高達60萬。”
高額付出也有回報,奶茶店正式開業后,日營業額可以做到6000-7000元。當時,張奮內心涌出一種強烈的直覺,覺得這個店、這個品牌一定能成。
桃園三章第一家店開業2個月后,他們就開始著手將門店復制到了廣州、湛江等地,“在湛江,我們一個月接了快40個加盟咨詢電話,一口氣拓了30多家門店。”張奮表示,到2020年,一年左右,桃園三章就開出了100家門店。
截至目前,桃園三章全國門店已有數百家。
桃園三章為張奮夫婦的生活帶來了新的轉機,據張奮介紹,此前欠下的500萬債務現在皆已還清。
切莫大投資,提升經營能力為先
如今,歷經了11年的鍛煉和打磨,張奮夫婦認為自己最大的轉變發生在心態上,從創業者蛻變成為了經營者。
面對網友質疑張奮夫婦是“富二代”“創業自帶資源”,張奮也解釋稱,自己的創業過程中確實有向身邊人借錢,有親戚、同學、朋友、員工主動刷信用卡支持,同時也有向同行餐飲老板借過錢周轉。
“借錢的基礎是信任,而信任是天長日久建立起來的。單從這一點來看,要當一名創業者,人品必須要好,人品好了,身邊的人才會愿意幫你渡過難關。”
從連續創業遭遇失敗,一度負債達500萬,到如今開出數百家茶飲店,張奮和張懿堅定地表示,“從上學起我們就沒有想過‘打工’,目標一直是創業。而在決定了從事餐飲創業后,盡管連連經歷失敗,但我們也從沒想過中途放棄。“
夫婦二人表示,一方面,他們一直相信自己會成功,因為對于創業這件事堅定不移,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有足夠的動力想盡辦法去靠近目標;另一方面,任何一個行業想要入門,都要花費3-5年積累經驗,他們始終相信自己在餐飲行業積累的經驗,終將有找到突破口的一天,只是欠缺一個機會。
如今,張奮夫婦對于餐飲創業、經營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餐飲小白想要入行干餐飲,最好采用小投資的方式,做好不掙錢、來學習的心態準備。不要在自己經驗尚淺時就自創品牌,在如今的餐飲競爭環境下,這樣做的風險會比較大。”
對于已經入行的餐飲人,張奮建議,還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門店經營能力。“門店管理者的經營能力不能掉隊,這是賺錢的核心。無論什么時候,只有創業者自己掌握了經營能力,才能為自己‘托底’。”
本文配圖均由受訪者張奮、張懿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