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淘金?中國餐企又掀起一波出海熱
李唐,何莉 · 2023-02-23 10:32:18 來源:紅餐網
2023年餐飲復蘇的腳步才剛邁開,國內就已經有一批餐企開始謀劃著出海。
據紅餐網了解,2月12日,蜜雪冰城悉尼首店開始試營業,繼在東南亞多國開店后,“雪王”也走向韓國、日本,如今更是邁進大洋洲。據了解,蜜雪冰城悉尼首店開在悉尼市中心CBD區的世界廣場,試營業首日營業額就突破了24000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正新雞排也同樣在2023年吹響了全球招商的沖鋒號。據悉,正新雞排近日在其位于上海松江的總部舉行全球招商會,并首次向全球發布“超級符號”——一只霸氣威嚴、傲視群雄、戴著王冠的雞王logo。現場來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意向加盟商出席了當天的會議。
事實上,近兩年國內餐飲品牌“出海”布局市場的情況并不少見。據河南商報梳理的信息顯示,從2022年5月份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有餐飲品牌宣布在海外開店。
2022年5月,西少爺肉夾饃開出加拿大首店;網紅“包饌夜包子”也在日本東京原宿開出海外首店;此后張亮麻辣燙擴大海外門店布局,在美國紐約、休斯敦、洛杉磯3城新增4店。而2022年7月,太哼冰室在韓國首爾開出首店,譚鴨血火鍋則在日本開出首店。來到8月,太二酸菜魚在新加坡旅游地標“樟宜機場”開出新加坡首店,9月則在JEM商城開出二店;除此以外,青蔬麻辣燙則在紐約開出首店,并入駐Bay sideBellBlvd。2023年1月,呷哺呷哺海外第一家店也同樣落戶了新加坡。
圖片來源:攝圖網
越來越多的出海布局市場的故事仍在上演。國內餐飲品牌為何爭相海外淘金呢?
宏觀來看,中國經濟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立足于經濟轉型升級需求,中國企業出海已經不僅是單一企業的選擇,而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未來中國餐企出海,或將成為行業常態。在紅餐網看來,中國餐企布局海外市場,大體上有如下幾點考量:
首先,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國外有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據華泰證券研報顯示:海外有逾6000萬華人與百余萬境外務工、留學、度假群體,這些群體將為本土餐飲品牌出海提供廣袤的沃土。據估計,到2026年全球中餐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美元,市場規模誘人。
其次出海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在海外樹立良好的形象之后能夠反哺其在國內市場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知。此前,蜜雪冰城就把企業愿景升級成“讓全球每個人享受高質平價的美味”,足見其布局全球市場的決心。另外,今年春節老字號稻香村與柳州螺獅粉相繼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在宣告中國美食走向世界的同時也在彰顯著自身品牌的硬實力。
最后,日益成熟的供應鏈技術為中餐企業出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更多的餐企對海外市場躍躍欲試。眾所周知,2019年,霸王茶姬在國內還不到100家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馬來西亞開出首店,布局海外市場。
此前霸王茶姬聯合創始人尚向民在接受貝殼財經采訪時也曾表示:“2023年,霸王茶姬將加速出海戰略的落地,推進中國茶飲品牌的全球化發展,并希望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鏈接到更多可靠、優質資源”。數據顯示,目前霸王茶姬全球門店店數超1160家,其中海外門店就超過70家。
實際上,中餐品牌出海也有很多不容易之事。
眾所周知,餐飲服務業屬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雇傭大量的人員,部分海外國家勞動者收入待遇明顯高于國內,據特海國際招股書顯示,員工成本過去三年占收入的比重長期超過40%,比原材料成本的占比還高。
東南亞招聘網站JobStreet顯示,瑞幸給新加坡的門店經理開出的薪資在3800-4900新元(約合19000-25000人民幣),高于當地該職位平均工資。
租金方面,據高緯環球發布的《2022年全球主要購物街道》報告顯示,新加坡主要購物街道每平方英尺一年的租金為404美元(約546新元),在亞太城市中排在中國香港、日本東京、澳洲悉尼、韓國首爾和中國上海之后,位居第六。此前檸季創始合伙人汪潔在接受媒體報道時也表示,新加坡20-30平米的鋪子,一個月租金10萬左右。
可以預見,人力和租金成本,是中餐出海繞不開的難題。除此以外,本土化也是出海餐企必須要面臨的困境。
雖然出海的首要目標人群為海外華人,但要想長久的在海外發展下去,還是要符合當地人的口味才行。而比起口味本土化,餐廳的運營、商業模式和人才機制的本土化,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此前,有業內人士曾指出,在國內開一家餐廳可能需要7-8個月回本,而出海之后則至少需要12個月才能回本。
紅餐品牌研究院院長樊寧:“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出海是必然選擇。但一定不能盲目跟風,量力而行,伺機而動才是權宜之計。每一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節奏,先穩打穩扎的做好國內市場,為出海打好一定的經濟基礎,再尋找合適的機會走出去也不遲”。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