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預制菜的春節檔,誰在“坑”里誰知道

王涵 · 2023-01-29 17:58:19 來源:鳳凰WEEKLY財經

剛剛過去的春節,預制菜又成了熱門話題。

從大年三十開始,每天都有人在朋友圈曬自家的“山珍海味”。

頭圖來源:攝圖網

紅燒鯉魚、油燜大蝦、佛跳墻、梅菜扣肉,這些大菜,從備菜到上桌,可能得花掉一天的時間。

但對于想偷懶的人來說,只要在網上下單買來即食、即熱、即烹的預制菜,做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也不難。

據上海市餐飲烹飪協會統計,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共有81家企業推出205種團圓飯、年夜飯套餐或特色單品;盒馬、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平臺上的預制菜單品種類也同樣數以百計。

自2020年起,不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風投,幾乎年年都有人把目光投向預制菜市場,羅敏、陸正耀等往日的大佬也先后進入賽道。

兩年多的時間,這個行業撂倒了許多人,趣店創始人羅敏、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等,紛紛高調入局,又紛紛以踩坑結束。

這個行業也有許多人還在嘗試入局。除了人盡皆知的海底撈、全聚德等餐飲企業之外,格力、科沃斯等家電企業從廚電裝備入手,側面打入預制菜賽道。

沒那么賺錢的預制菜,被這些企業當成了新的發展路徑。

1 三十分鐘做出一桌年夜飯

預制菜在餐桌上的認可度很高,尤其是在春節期間。

符離集燒雞29.8,雙色八寶飯26.9,八寶鴨禮盒56.8......過年前,有人在大潤發逛了一圈,馬上選好了年夜飯的菜式。

選擇這類預制菜的原因很簡單,它不用解凍,不用明火加熱,30分鐘搞定一整桌菜。連完全沒有進過廚房的小白,都可以“做”出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趙倩家今年的年夜飯就選擇了預制菜,她在淘寶上訂了328元十道菜的套餐,里面有雞有魚有牛仔骨。

“雖然味道肯定是不如現做的好,但我想給媽媽‘放個假’,我又不會做飯,點外賣沒那種氛圍,預制菜倒是挺好的選擇。”

即使不是春節期間,預制菜上餐桌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在平時,它被稱作為“打工人必備”。有人抱怨道,自己朝九晚六,每天下班都好累,回家買菜做飯收拾完得八點半了,時間一點都不夠用。

自從開始買預制菜,可以跳過自己最討厭的切菜環節,下鍋倒入配好的調料,炒熟盛盤,只花幾分鐘時間。

據盒馬公布的調研結果顯示,有五成以上的用戶會使用預制菜,在北京、上海等追求快節奏的一二線城市,預制菜的“上桌率”更高。

其中,“自己做+買一部分預制菜”的受訪者比例為32%;有21%的消費者會直接選擇套餐禮盒,多為送禮,或最大限度減少做菜負擔和失敗風險。

“越難處理的食材,其對應的預制菜接受度越高。”盒馬3R商品中心總經理田鑫對媒體表示,糕團、點心、大海鮮、整塊大肉都是消費者青睞的品類。

京東也是推動預制菜發展的主力軍。京東超市聯合藍鯊研究院的《2022預制菜年度消費報告》顯示,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數量連續10年保持增長,截至2022年底,共有6.4萬家相關企業。2022年京東超市有超過400家預制菜品牌銷售2000多種預制菜,成交額增速達160%。

除電商、新零售、商超外,一些餐飲企業也坐不住了,紛紛在節日期間推出自家年夜飯禮盒。

例如海底撈子品牌“開飯了”推出年宴經典菜肴6盒套裝、8盒套裝、誅仙手游聯名款禮盒等,包括水煮牛肉、胡椒豬肚雞、金湯酸菜魚等經典名菜。

全聚德則推出588~1888不同價位的5款年夜飯禮盒,主要菜式也是毛血旺、烤鴨、佛跳墻這些耳熟能詳的特色菜肴。

西貝集團2023年年貨節活動為期一個月,其間推出了十余款年貨禮盒,包括面點禮盒、預制菜禮盒、牛羊肉禮盒等。

廣州酒家相關負責人也向媒體透露,從2023年元旦至1月14日,預制菜銷售同比已有2倍增長,其中盆菜產品銷售增量較突出,銷售最好的是四人份佛跳墻盆菜和鹽焗雞。

2 想翻身的大佬,都掉坑里了

不少對風口敏感的人看中了預制菜的前景,想在此開辟一片天。但事實卻是,預制菜并不容易賺錢。

有預制菜行業從業者表示,預制菜作為生鮮店、商超中的補充品類還有市場,但是如果作為垂直品類單獨開專賣店,不太合適。

陸正耀創立的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加盟商一天只賣幾單的情況恰好佐證了上述判斷。2022年1月,陸正耀打著瑞幸創始人的旗號,壯志滿滿,立志要開出6000家門店。在投資者的高度關注下,這似乎不是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因為在短短3個月內,有6000個潛在加盟商交了1萬元的意向金,3月時,他還獲得一筆16億元的融資。

然而,相信陸正耀的加盟商卻是苦不堪言。有人對媒體表示,舌尖英雄官方PPT告訴他們,一年能盈利75萬元,每個月至少能賺6萬。現實卻是,開店四個月后,一直在虧損,從繳納費用到購買設備、貨品,一共花掉二十幾萬,不談盈利,成本都無法收回。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也在這條路上屢戰屢敗。據媒體報道稱,賈國龍當時為落地功夫菜的超級中央廚房項目,不惜砸出10億元的大手筆,并且在采訪中公開表示,“賈國龍功夫菜是把我的名字賭上去了,而且還有一個logo是用的人頭標,基本是我用人頭擔保。”

但消費者并不為此買賬。在賈國龍功夫菜旗艦店內,1月僅有草原羊蝎子月銷破100+,銷量十分慘淡,

春節期間,《鳳凰WEEKLY財經》在大眾點評發現,原先北京的8家賈國龍功夫菜,僅有延慶世園店一家營業。有媒體從西貝集團的員工處了解到,賈國龍功夫菜因為房租到期不再續約,關了幾家門店。

大眾點評顯示,賈國龍功夫菜僅有延慶世園店一家營業

希望用“互聯網模式”跑通預制菜賽道的趣店創始人羅敏同樣高開低走。

2022年4月,趣店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出預制菜業務。7月,羅敏親自坐鎮抖音直播間,揚言要在2024年開20萬家門店。當晚,他以1分錢的價格賣出了20萬份酸菜魚預制菜,利用流量成功打開了趣店的知名度,整場直播下來,羅敏共計賣出956萬份預制菜。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羅敏將大展拳腳時,趣店在抖音官方直播間卻突然定格在了8月28日。隨后,趣店生鮮旗艦店內的預制菜也全部下架。

9月6日,趣店在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時表示,趣店的銷售收入及其他收入為875.3萬元,這主要是來自預制菜的銷售收入。與此同時,趣店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增長82.6%至5321萬元,趣店稱這主要是與預制菜業務的營銷費用增加有關。

在評估了當前市場的情況后,趣店決定縮減其預制菜業務,并將對員工進行遣散、與供應商終止合作、清除存貨,這將對其財務狀況和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也就是說,羅敏耗費巨款宣傳的預制菜,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在資本市場,預制菜企業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22年12月中下旬,國聯水產、得利斯、味知香等預制菜企業股價都小小漲了一陣,2023年1月之后,卻開始集體“降溫”。其中得利斯跌幅最大,從2022年12月23日的8.24元/股跌至2023年1月20日的6.51元/股,跌幅超20%。

于是,預制菜似乎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明明有市場,但無論是在銷售層面還是資本市場,一直沒人能吃透游戲規則。

3 家電行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實際上,預制菜一直存在三大雷點,導致這個行業里的企業都不溫不火。

首先,眾口難調,預制菜的味道長期被人詬病。有人前腳炫耀自己搶到了趣店的預制菜,以為薅到羊毛,后腳就發文“控訴”口味難吃,“啤酒鴨,鴨子肉腥臭,骨頭都是油哈喇味”、“酸菜魚刺多鱗多,油膩的感覺蓋過了酸菜和辣椒的味道,應該叫油菜魚”。同慶樓官方旗艦店評論中,也有人吐槽臭鱖魚量小,太咸,口感略次。

而目前消費者可選擇的預制菜種類也十分有限,無非就是酸菜魚、佛跳墻、花膠雞這些千篇一律的“硬菜”,輸出爆款的難度很高,所有市場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同質化競爭的趨勢。

其次,預制菜本身較難賺錢。據得利斯2022年中報顯示,得利斯預制菜業務毛利率為14.28%,相比37.01%毛利率的低溫肉制品,有著不小差距。而味知香2019年~2022年三年毛利率在25%上下浮動,雖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卻極易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營業成本。

圖源:得利斯2022年中報

最后,是預制菜行業的供應鏈和渠道還不完善。町芒研究院發布的《2022預制菜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到,在跨區域供應鏈的問題上,既要保證食材的新鮮度,又要滿足多場景、多口味的差異化消費需求。種類繁多的地方菜系與高要求的冷鏈技術之間,存在難以把控的風險。在產品與市場銜接存在的斷層問題上,由于預制菜準入門檻低,劣幣驅逐良幣導致預制菜缺少爆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規模化的效應。

但預制菜的需求又是客觀存在的。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天眼查App數據顯示,2021-2022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融資事件20余起,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此外還有10余起未披露融資金額。

其中,一股新的勢力是家電企業,并且,打出“預制菜”概念的家電,價格都不菲。

2022年12月,格力成立了珠海格力預制菜裝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試圖從賦能預制菜生產制造設備、冷鏈物流設備等角度,介入預制菜產業。

格蘭仕面向C端用戶推出了預制菜專用微波爐,京東官方旗艦店售價999元,價格幾乎是普通微波爐的兩倍。與普通微波爐不同的是,預制菜微波爐可以讓預制菜快速完成溫度變化,還原凍品最佳口感和風味,并兼容直立或平躺兩種加熱包裝,保證受熱均勻。

科沃斯旗下品牌添可也推出了4590元的智能料理機食萬。2022年上市的食萬3.0PRO搭配了可自動輸送調料的料盒,配套提供適合料理機操作的凈菜,并且最后還有自動洗鍋功能。

美的集團旗下華凌負責人也曾表示,會與預制菜公司加強溝通、相互服務,讓華凌的廚電更適合預制菜,將預制菜放進旗下云菜譜中。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傳統家電行業發展至今已進入存量市場時代,未來發展空間不大,以格力為例,過去雖然在空調之外,布局了冰洗、廚電、小家電、智能裝備、新能源、醫療設備、芯片等多個行業,但都沒能形成產業規模、培育出第二增長曲線,所以格力對進入預制菜的熱情更高,希望預制菜能成為它突破第二增長曲線的契機。實際上,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領域,人們對預制菜發展趨勢的認知還很膚淺,這其中就包括家電企業,但早進入的企業能夠占得先機。客觀上,家電企業生產預制菜設備方面相對也比較有優勢;這類廚電企業,甚至具備直接生產預制菜的優勢。

可以預見,這個賽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前仆后繼”,鏖戰不止。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財經,作者:王涵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