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預制菜十大事件盤點:有人高調入場,有人斷尾求生
紅餐產業研究院 · 2023-01-09 23:25:58 來源:預制菜洞察
回顧過去的2022年,預制菜行業發生了不少大事。這些事件,會給后來者帶來什么經驗和教訓?
題圖:攝圖網
撰稿:梁盼
2022年,預制菜行業發生了太多變化。有人高調入場,有人黯然離場;有的品牌穩步前進,也有品牌深陷虧損漩渦;老玩家持續發力,新玩家不斷增多……
作為行業的觀察者和記錄者,預制菜洞察密切關注著行業的變化。在此,我們特意選取了2022年預制菜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十件大事,一窺預制菜行業過去一年的發展概況。
圍繞優勢產業發力,多地爭當預制菜之都
2022年,預制菜大熱,各地方政府也躬身入局,光是爭奪預制菜之都名號的地區,就為數不少。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一年里,山東、廣東、遼寧、重慶、湖北等省內多個城市都喊出了“打造預制菜之都”的口號。
2022年年初,肇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要)預制菜產業園,搭建大灣區預制菜科研平臺,加快廣東預制菜產業集聚發展。
隨后,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指出要打造湛江水產預制菜美食之都。
此外,還有重慶梁平提出以川菜為主攻方向,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
大連以海產品為突破口,宣布打造“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
作為蔬菜之鄉——壽光,也表示將圍繞蔬菜預制菜、肉類預制菜、水產預制菜等三大產業鏈,謀劃建設三個預制菜產業園;
韶關則表示,將以食用菌為發力點,打造中國食用菌預制菜之都;
“綠色食品名城”萊陽發力打造“中國預制菜之鄉”;
荊州也宣布要打造“華中預制菜之都”
……
不難看出,謀劃建設預制菜之都,大部分城市會依據自身的優勢產業,重點發展差異化品類的預制菜,壯大當地的預制菜產業集群。
當下,預制菜行業格局未定,這意味著賽道上還暗藏諸多機遇,圍繞優勢產業發力預制菜,搶占先發優勢,已經成為不少地區的共同選擇。
珍味小梅園半年內兩獲融資
資本投資預制菜的熱情有增無減
2022年,預制菜領域也迎來了資本的大舉涌入,頗受資本青睞。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預制菜領域共發生30多起融資事件。其中,2019年才成立的預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園在半年內兩獲融資,引發業內關注。
2022年1月,珍味小梅園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達數千萬元,該輪投資由百度風投領投,鼎翔資本和零一創投跟投;2022年5月,珍味小梅園再次完成戰略融資,融資金額未披露,投資方為德聚兄弟。截至2022年年底,珍味小梅園共已完成6輪融資。
投中數據發布的《2022上半年VC/PE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預制菜與“元宇宙”、“碳中和”等一同成為投資機構最關注的賽道,預制菜的融資數量以及融資金額創新高。
進入2022年下半年,資本投資預制菜的熱情依然有增無減。企查查數據顯示,2022年預制菜行業發生的30余起融資事件中,19起都發生在下半年。剛剛過去的12月里,還發生了6起融資事件。
總體看來,資本對預制菜賽道的前景表示出樂觀看好態度,且更青睞于預制菜產品加工類企業以及食材供應鏈企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疫情放開,防控政策的優化,未來預制菜賽道或將面臨降溫。但眼下資本加持預制菜還是不爭的事實,資本的加持,對未來預制菜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多有助益。
“預制菜是豬狗食”言論惹爭議
預制菜是“豬狗食”言論引爭議,行業發展任重道遠!
針對這番言論,有網友表示,預制菜口感欠佳、食安存在隱憂,專家這次講出了大實話;但更多網友力挺預制菜,稱通過標準化生產的預制菜,比現做的外賣更干凈衛生,雖然行業內存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亂象,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預制菜。
伴隨著輿論的不斷發酵,智綱智庫工作人員也做出了回應。其表示,該言論屬于心直口快的個人發言,是王志綱作為一個美食家身份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并不是針對某一個行業或某一個個體。
對于王志綱的言論,有健康管理師也評價稱,其說法較為片面,“單憑個人的態度對于預制菜這樣一個新鮮業態作出評價,存在科學上的誤區。”
這場風波也應證了,一直以來大家對預制菜還存在諸多偏見。尤其在C端市場,預制菜還飽受質疑,關于預制菜的爭議依然存在。
未來,預制菜要敲開C端消費市場的大門,還得解決強制性標準缺失的問題,通過強約束力的標準來規范行業。企業也要不斷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做好品控,逐漸打破消費者的顧慮。
預制菜陷入添加劑風波
2022年國慶期間,網紅博主辛吉飛發布的一則視頻,掀起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討論熱潮。
視頻畫面顯示,辛吉飛用食用鹽、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鈉、高濃酸醬油香精、焦糖色素等原料調制出了“絲毫沒有豆子和黃豆的醬油”。試喝環節時,辛吉飛把某牌醬油的logo做了遮擋,和純天然的醬油進行了一次對比。視頻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表達的意思也很明顯,即醬油可以被勾兌,用各種添加劑以假亂真。
△圖片來源:攝圖網
添加劑風波下,預制菜行業迎來大震蕩?
從“添加劑風波”事件中不難看出,大部分消費者十分抗拒防腐劑、添加劑。事實上,并非所有預制菜都添加了防腐劑或添加劑,如使用液氮速凍、超低溫冷凍技術的預制產品,就不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再者,添加劑如若在合理范圍內使用,也不會帶來食安風險。但短期內,消費者對預制菜食安的顧慮還很難被打破。
這一事件也警示著預制菜企業未來要合理使用添加劑,夯實食品安全基礎。另外,企業要不斷精進研發技術,提升產品口感,不要為了彌補產品口感的不足而過量使用添加劑,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削弱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信任度。
碧桂園、順豐、格力等跨界預制菜
回顧2022年,跨界無疑是預制菜行業繞不開的話題。
預制菜洞察注意到,在過去的一年里,多個領域的玩家爭先涌入預制菜賽道,試圖分一杯羹。其中還不乏行業巨頭。從參與方式來看,跨界玩家們可以說是各顯神通。
有的選擇直接介入預制菜生產研發和銷售。比如:
碧桂園投資建立鱘魚預制菜產業園,推出“食機已道”系列鱘魚預制菜品;
深圳地鐵和農錦源聯手打造品牌“深鐵食研室”,瞄準沒有時間做飯的上班族,選取地鐵通勤的高峰期作為營業時間,在地鐵站內銷售預制菜;
主營車輛營運和低溫物流的錦江在線則聯合上海錦江國際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預制菜品牌錦江御味,該品牌研發并銷售即熱、即烹產品;
農夫山泉開售蓋澆飯預制菜;
上市企業獵豹和趣店也紛紛在抖音上售賣預制菜……
有的選擇發揮自身原有優勢,入局預制菜上下游產業鏈環節,如格力、格蘭仕、順豐等企業。格蘭仕推出預制菜微波爐;格力電器投入5000萬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順豐推出預制菜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格蘭仕官方微博
多方勢力紛紛跨界而來,預制菜這杯羹真的這么容易分嗎?
實際上,預制菜并不是一門輕松的生意,入局者需要綜合考慮自身實力和需求,再決定是否入局。潮水褪去,誰在裸泳,時間會給出答案。
賈國龍功夫菜試水“美食市集”模式
2022年,西貝仍在預制菜賽道上不斷發力。
從2019年9月推出第一道預制菜產品羊蝎子開始算起,西貝的預制菜業務已經開展了3年多。
2022年8月,賈國龍功夫菜首家體驗店在北京中關村e世界開業,但開業半天即被叫停,引來外界諸多猜測。
不過,賈國龍本人表示,對預制菜依然持有樂觀看好態度,西貝將繼續發力預制菜業務。隨后,西貝宣布推出集美食廣場、美食課堂和美食超市于一體的新物種——美食市集。不久,其公眾號也開始改名。2022年11月8日,賈國龍功夫菜公眾號改名為“賈國龍美食市集”。11月16日,再次改名為“賈國龍小吃市集”。
從布局來看,在賈國龍功夫菜過往門店的店型上美食市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創新。
賈國龍美食市集由美食廣場、美食課堂和美食超市組成,是一個占地面積達幾千平米的商業形態,完全不同于過去的“中國小飯館模式”。美食廣場內的sku頗為豐富,除了西北菜,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地域特色美食及異域風味美食,消費者可以現場體驗賈國龍功夫菜出品的產品;在美食課堂,則有廚師現場教授烹飪技巧。而美食超市主要銷售賈國龍功夫菜的預制菜產品。
從市集模式來看,賈國龍是想顛覆預制菜做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根據西貝的計劃,2022年要在北京落地美食市集。不過,大眾點評顯示,截至目前,位于北京首鋼體育大廈的賈國龍美食市集還未開業。
當下,C端預制菜的前景還不明朗,主攻C端的賈國龍美食市集能否成為破局者,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趣店預制菜單季虧損超6億
回顧2022年的預制菜行業,很難找得出比趣店創始人羅敏更具爭議性的人物了。
2022年7月,趣店創始人羅敏投入重金,在抖音上開展了一場時長達19小時的“一分錢請吃酸菜魚”的直播,不僅邀請賈乃亮、傅首爾等明星坐鎮,而且派發出一百萬份一分錢酸菜魚,送出1500臺iPhone13。如此大的折扣力度吸引了大量觀眾進入直播間,該場直播觀看人數達9000多萬,累計銷售額突破2.5億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直播過后,趣店股價一度上漲超104%,同時趣店預制菜更是一夜出圈。不過,沒過多久,就有消息曝出趣店創始人校園貸的發家史,“消費者在羅敏直播間買到過期預制菜”“保質期與官方宣稱的三天保質期不符”等事件接連爆發,更是讓趣店陷入輿論漩渦。
再往后,趣店在品牌戰略發布會上提出“創業伙伴戰略”,喊話寶媽加盟,更被公眾質疑是在放貸圈錢、收割寶媽。
如今,趣店預制菜聲浪漸消,從其財報數據來看,預制菜業務也是難掩頹勢。
趣店第二財季財報顯示,公司計劃削減預制菜項目投入,將進行裁員、終止供應商合作、清庫存等一系列措施。
趣店單季虧損超6億!預制菜業務是“罪魁禍首”?
短短幾個月時間,趣店經歷了從豪賭預制菜出圈到深陷虧損。趣店預制菜的發展,也揭示了,燒錢營銷并不能做好預制菜這門生意,產品才是預制菜品牌長遠發展的根基。未來預制菜企業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供應鏈能力、品控能力和履約交付能力。
預制菜標識不詳細成投訴新熱點
2022年8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分析》顯示,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細,外賣、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受到損害等問題,成為投訴熱點問題。
隨后,網絡上掀起了一股關于“外賣和堂食使用預制菜是否應告知消費者”的討論熱潮。
不少人認為,外賣和堂食使用預制菜應該提前告知,不應將消費者瞞在鼓里。大家給出的理由是現炒菜在口感和新鮮度上通常優于預制菜,花了現炒菜的價錢,最后卻吃到預制菜實在不值。同時,也有人表示這并非是在抵觸預制菜,而是不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預制菜,尤其是生產廠家、保質期不明的預制產品,讓人很難吃得放心。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目前來看,預制菜的主要應用領域還是在外賣和堂食,C端消費者對吃預制菜產品,尤其是被迫、不知情的情況下吃預制菜還有很大抵觸。
未來外賣和堂食使用預制菜會不會提前告知,還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預制菜的食安問題會被越來越多人重視。
舌尖英雄首店關閉
2022年,瑞幸咖啡創始人、原董事長陸正耀,依然在死磕餐飲。而這次,追風好手陸正耀把目光轉向了風頭正盛的預制菜。
2022年1月,由陸正耀投資建立的舌尖科技宣布進軍預制菜行業,推出“舌尖工坊”項目,后又改名為舌尖英雄。其首店也在北京常營麗景園正式開業。
不過,短短7個月后,舌尖英雄首店就走向了關店的結局。2022年8月,舌尖英雄北京首店關閉。還有多個城市的舌尖英雄門店也相繼被爆出現關店情況。之后,更有加盟商爆料,稱加盟舌尖英雄虧損嚴重,引發輿論嘩然。
△圖片來源:舌尖英雄小程序
回顧陸正耀的創業歷程,在預制菜賽道,其也采用了過去的老套路。把目標鎖定在C端賽道,采用當初瑞幸咖啡“重金營銷+貼錢補貼+裂變式推廣+快速拓店”的打法,以區域代理和經銷商加盟的形式發展舌尖英雄,試圖用互聯網的打法再復刻另一個瑞幸神話。
只不過,高舉高打燒錢擴張的野蠻打法可能并不適合預制菜行業,尤其是在消費者接受度還不夠高的C端市場。
C端用戶對口味往往更“挑剔”,對菜品有著更高的要求,期待食材新鮮、菜品豐富,還要口味多樣,而這些也是多家企業試水C端無功而返,舌尖英雄預制菜零售沒做起來的重要原因。
但無論如何,C端預制菜生意依然趨勢向好。未來企業想入局分食,還需要更多的市場教育,并開發出合適的線下門店模型。
麻六記預制菜直播間熱賣
麻六記預制菜賺“麻”了,代工模式能走遠嗎?
2022年11月,在汪小菲和前妻大S “互撕”的過程中,汪小菲母親、俏江南創始人張蘭在抖音直播間上賣力吆喝麻六記的產品,其中也有不少預制菜產品,包括酸菜魚、水煮牛肉、毛血旺等。
△圖片來源:張蘭·俏生活抖音號
蟬媽媽數據顯示,11月21日,張蘭·俏生活直播間的帶貨銷量超過120萬元,對比前一晚僅為10多萬元的預估銷售額,直接翻了10倍。
另外還有數據顯示,2022年11月22至24日,麻六記抖音官方直播間的銷售額在250-500萬之間。張蘭·俏生活直播間11月23日與11月24日的直播銷售額達到1000-2500萬,其麻六記占比約一半。
不可否認,麻六記的大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張蘭的借勢營銷,借著汪小菲與前妻大S的恩怨情仇,吸引不少吃瓜群眾來到直播間。借著這波流量,麻六記的預制菜也慢慢打開知名度。
從目前運營現狀來看,麻六記線上的零售業務似乎比其線下餐廳業務還紅火,也因此,有人猜測,麻六記餐廳或許只是汪小菲預制菜資本故事的題材之一,是其覬覦預制菜賽道的跳板。
預制菜洞察也注意到,除了麻六記,還有知味觀、安井食品、叮叮懶人菜、味知香、食者道、麥子媽、舌尖英雄、廣州酒家、惠發食品、得利斯、御鮮鋒等多個品牌都在抖音直播間帶貨預制菜。
短視頻直播正在成為C端預制菜突圍的重要方向。但也要注意,隨著內容競爭加劇、用戶品味變高,預制菜企業要玩轉抖音,可能還要產出更具有創造性的差異化內容,以及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
結 語
2022年,預制菜在爭議中前行了一年,預制菜企業們也各自在摸索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地方政府的躬身入局,提振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信心,新入局的企業也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前進的道路中,有困難,亦有收獲。
2023年,預制菜的市場格局又將迎來哪些新突破?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