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源即將迎來1000店,創始人李紅偉:做好文化為第一要務
紅餐編輯部 · 2022-11-28 15:24:03 來源:紅餐網
10月,蒙自源提出“大干60天,沖刺1000店”的計劃。
千店成就,在粉面賽道是一個行業性的奇跡。
因此,蒙自源的舉動,在行業內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蒙自源的膽識和魄力,業內有贊賞的聲音,但也不乏懷疑的聲音。
按其提出口號的時間進行推算,蒙自源將會在12月迎來千店成就。
如今,11月已然過了大半,蒙自源的千店沖刺計劃進展怎么樣了呢?
截至發文前,據“紅餐大數據”的最新統計顯示,蒙自源門店數已經達到984家。
距離12月,還有6天的時間;
蒙自源距離1000店,還有16家店的距離。
千店的里程碑,近在咫尺。
1 創始人的前瞻性智慧,決定了品牌的前瞻性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從1家店到1000家店,蒙自源的千店成就,并非一蹴而就的。
以時間維度縱向回望蒙自源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很多當時看似尋常的布局,其實無一不蘊含著創始人李紅偉的前瞻性智慧。
紅餐網在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20年疫情之前,蒙自源就已經開始著手往社區布局。
而這,正是蒙自源近年來在整體餐飲市場困頓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實現逆勢破局的重要原因。
相比商場購物中心,社區店在經營時間上的可控性更強,有助于門店化被動為主動。
且社區店店型輕便,可以大大降低加盟的投資門檻和風險,這也是對加盟商的負責。
努力讓更多人有機會擁抱低風險的創業夢想,體現了蒙自源作為21年老品牌的胸懷和格局。
這背后,是品牌的使命和愿景使然——
蒙自源的使命,是助有夢者實現夢想;
其愿景,是10年助2000人各實現年收入1000萬的夢想。
使命和愿景上的共識,驅動著每一名蒙自源人想加盟商之所想。
想加盟商之所想,讓蒙自源收獲了加盟商的信任。
疫情之下依然保持逆勢破局的門店數,就是加盟商對蒙自源品牌信任的有力證明。
此外,米線作為日常主食,門店往社區布局,更貼近日常生活,對顧客來說有著空間和時間上的便利性。
切入頻次高,復購率也就更強,更有利于形成穩定的忠實客戶群體。
想顧客之所想,發自真心對顧客好,讓蒙自源收獲了顧客的信任。
2022年3月,蒙自源創始人李紅偉先生在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云南米線全國PK大賽”中被評為“云南米線大王”。
“米線大王”的稱號,是創始人李紅偉21年來,七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的匠心沉淀的高度凝練。
蒙自源創始人李紅偉的前瞻性智慧,還體現在其對數字化的重視。
早在數字化還沒在餐飲業普及之前,蒙自源已開始研究對數字化的應用。
如今,在門店選址上,蒙自源已然發展出了一套高度成熟的數字化系統。
紅餐網在采訪中了解到,蒙自源對門店選址的評分,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
線下是傳統的方式,看人流聚集地;線上則是現代科技的附能,從熱力點、商圈競爭情況、平均消費客單等方面進行評分。
只有綜合評分在90分以上,才會建議開店。
對線上部分的重視,讓門店在疫情之下也不至于過分被動,近3年來蒙自源開店的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創始人的前瞻性智慧,決定了品牌發展的前瞻性。
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小步的前瞻性,最終匯聚成了萬眾矚目的行業奇跡——率先達成千店成就。
2 創始人李紅偉:文化是第一件事
在采訪中,創始人李紅偉提到一個觀點:文化是第一件事,文化支撐組織,組織支撐戰略。
從2001年創立第一家店,到2022年末即將迎來第一千家店。
21年來,每一步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
蒙自源的起源,與文化有關。
創始人李紅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云南人。
對李紅偉來說,米線是他味蕾深處最難忘的記憶,一碗米線,既是情懷,亦是鄉愁。
在離開云南外出闖蕩事業后,這份情感變得尤其炙熱,對事業的追逐和對家鄉的情懷,李紅偉決心創立蒙自源。
所以,蒙自源的品牌起源,本身就蘊含著云南文化基因。
蒙自源在米線賽道的堅守,也與文化有關。
將云南米線作為飲食文化名片,推廣至全國乃至全世界,是李紅偉畢生的理想和信念。
這份決心,藏在蒙自源的名字構思里——
寓意之一,讓每一名顧客知道,這是源自云南蒙自的米線;
寓意之二,蒙自源,源自李紅偉的夢想。
蒙自源的發展壯大,同樣與文化有關。
當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管理會成為一個難題。
要讓數百個門店,從上而下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必然需要文化的導入。
唯有在文化上達成共識,才能讓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力出一孔地把蒙自源越做越好。
“衛生干徹底,品質嚴標準,顧客是主人”,這是蒙自源所有門店共同的價值信仰。
而價值信仰,則驅動所有蒙自源人將對衛生、品質和服務態度的追求,作為自我修養。
“品牌必須要有文化,才會有光。”在采訪中,李紅偉如是說到。
3 餐飲業的明天,比預想中要明朗
紅餐網了解到,目前蒙自源還有不少新店正在火熱籌備中。
可以合理推測,蒙自源在12月達成“大干60天,沖刺1000店”的計劃,指日可待。
在餐飲市場整體低迷的時代背景下,若蒙自源如期邁入千店行列,可以給同行釋放一個積極的信號:
市場需依然求在,餐飲業的“蛋糕”并沒有萎縮,餐飲業的明天或許比預想中要明朗!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