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透視餐飲消費新趨勢,比拼“極致性價比”的時代來了!

李金枝 · 2022-08-30 22:26:15 來源:紅餐網

消費下行,為極致性價比品類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餐飲規模化、連鎖化進程的加速,則為極致性價比產品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李金枝。

《餐飲業大洗牌!未來這5種品類最有發展前景!》

為什么這么說?今天,我們再來細細盤一盤。

“寒潮”下,極致性價比品類迎來春天

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此前曾表示,近兩年他觀察餐飲市場發現,平價日料、自助小火鍋、平價咖啡、小吃快餐、現包水餃等一些主打“極致性價比”的品類大都受疫情影響較小,更有甚者直接逆勢成長。

以日料為例,疫情之下,一些定價較高的日料品牌一客難求艱難轉型,而在賽道的另一邊,主打高性價比的平價日料卻生機勃勃。

一位餐飲朋友告訴紅餐網,位于北京某商場、主打“高性價比日料”的某連鎖品牌,人均消費在90元左右,周末經常人氣爆棚,他下午兩點路過該店,發現其門店依舊處于等位狀態。反觀同樓層其他餐飲店,少有這個時間還需等位的。

在動輒人均幾百上千的日料賽道,人均90元的價格對現在的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顯然是無比誘人的。也因此,仙隱小鹿、村上一屋、白石的深夜食堂等平價日料品牌近兩年都有比較亮眼的表現。

人均90元左右的平價日料生機勃勃,人均40元以下的自助小火鍋們更是迎來了“第二春”。

△圖片來源: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攝

上周末,紅餐網路過街邊的一家旋轉小火鍋店,就被其排隊的“陣仗”驚到了,透過玻璃門,可以看見其大廳里密密麻麻坐滿了等位的顧客。

而后,我們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搜索“小火鍋”也發現,大批消費者又愛上了小火鍋,這些小火鍋主打的特色各不相同,但卻都有一個相同的點:性價比很高。

平價小火鍋的火熱從相關品牌的發展中也能窺見一斑。嘰咕嘰咕、蘇小北、農小鍋等小火鍋品牌在疫情以來的近三年里,門店數量都得到了較大的增長,成為火鍋市場里極其難得的增量。

除平價日料和小火鍋外,現包水餃、小吃快餐、平價比薩、平價西餐等品類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袁記云餃2021年的門店數直接翻了2倍多;比格比薩接連拓店,各大門店在消費高峰時段大排長龍;薩莉亞預測其2022財年(截至8月31日)的凈銷售收入為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同時凈利潤將增長4倍,遠高于疫情前的2019財年。

未來,“極致性價比”品類稱王?

從餐飲行業整體來看,疫情不僅沒有阻礙性價比餐飲的發展,反而成了它們的加速器,助推其跑得更快。

究其原因,紅餐網認為主要有三個:

1、消費下行,為性價比品類發展提供了契機

在疫情反復的情況下,生活中不確定性的持續存在,導致人們把錢袋子捂得更緊了。據央行公布的前5月人民幣存款數據,1-5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7.86萬億元,同比增長50.6%,增加額度超過疫情首年(2020年前5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6.15萬億元)。

與儲蓄意愿增強相對的是,消費者的消費意愿明顯下降,“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正成為常態。原來很多消費者外出就餐的頻率可以達到一周1-2次,如今也普遍縮減到一個月1-2次。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302億元,同比下降0.2%;全國餐飲收入下滑明顯,1-7月我國餐飲收入23734億元,下降6.8%。

疫情影響經濟,經濟影響消費者收入,收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眼下,大部分消費者外出就餐的頻率下降,對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在這樣的背景下,同樣的品類或品牌,消費者往往更傾向于高性價比的一方,這便給極致性價比品類、品牌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土壤。

2、行業洗牌加劇,餐飲品牌主動擁抱“性價比”

前面談到,因為經濟環境的不景氣,老百姓囊中羞澀,消費愈發理性。受此影響,再加上行業存量競爭加劇,餐飲企業也不得不卯足力氣爭奪有限的客流。

正如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所說:“疫情導致競爭加劇,餐飲行業大洗牌,對于流量的爭奪,使得大家必須往極致性價比的方向發展。”

于是我們看到,一批頭部品牌不約而同地開始調整品牌策略,走上追逐性價比的道路,從而與消費者共情,覆蓋更多客群,同時抵御經濟下行的壓力。

比如,奈雪的茶和喜茶都宣布大幅降價,曾經將30元+茶飲賣到全國的它們,紛紛掉頭甚至將部分產品價格下調到20元左右,甚至下探到10元左右。

△圖片來源:攝圖網

3、餐飲連鎖化進程加速,助推性價比品類發展

近年來,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進程不斷加速。美團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從13%提高到18%,兩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

規模化下的連鎖品牌,在食材成本、門店租金成本等方面更具有議價能力,在進行產品采購時能夠大大縮減成本,從而做到總成本領先,產出更多有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助推行業往極致性價比方向發展。

這一點從奈雪的茶和喜茶給出的降價理由就可以看出,兩家品牌都表示產品降價的很大原因是規模化之后,成本攤薄。同樣是一杯茶,同樣的鮮奶和水果用料,當開出1000家店的時候,邊際成本就會大大降低,產品售價也就能壓下來了。

“消費降級和飽和競爭是客觀現實,然后餐飲自身的品牌化、連鎖化、工業化發展,也為極致性價比產品的誕生創造了條件。”翟彬說道。

極致性價比不等于“低價低質”

說了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極致性價比?

很多餐飲老板對于“極致性價比”的印象是低價。實際上,性價比是商品的性能值與價格值比,通俗來講,品質好,價格低,性價比才高,極致性價比本質應該是物美價廉,花最少的錢享受不錯的品質。

因此,極致性價比并不僅僅意味著低價,從餐飲行業的三要素產品、環境和服務出發來看,所謂極致性價比是指在產品品質相同的情況下,產品的價格明顯低于其他品牌,或者是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就餐環境和服務。

△圖片來源:攝圖網

總的來看,極致性價比是價格下探,品質上行。基于此,餐企在打造極致性價比的產品或是模式時應該注意幾個點:

1、產品品質是根本

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消費,品質始終是餐飲企業的立身之本。

據美團發布的《2022新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通過對2021年大眾點評用戶餐飲相關評價內容分析發現,“好吃”仍然是消費者提及率最高的關鍵詞,“性價比”緊隨其后。

由此看來,沒有好的產品,所謂“極致性價比”也不足以吸引受眾。消費者追求極致性價比,并不意味著降低對消費品質的要求。

如果餐企忽視品質片面追逐低價,確實可以憑借極低的價格帶來短期的增長,但長遠來看,大概率會遭到反噬。

2、注意品類與性價比的適配度

并不是所有的餐飲品牌或是品類都適合極致性價比策略的。

有些品類天生就適合走性價比路線,譬如麻辣燙、小吃快餐等。因為這些品類滿足剛需消費,本身價格也并不算高,借助完善的供應鏈,很容易生長出極致性價比的大品牌。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些品類要做極致性價比,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以高端餐飲為例,這些餐廳的原材料進價普遍都比較高,服務、體驗等也不可或缺,要做到符合大眾消費的極致性價比,幾乎是不現實的。

3、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到價值感

極致性價比不是一個空口號,一定要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感知到價值感。

舉個例子,在產品品質沒有太大區別的情況下,如果餐企的定價相對較高,就要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好的就餐環境和服務,讓消費者認為自己所花費的錢是值得的。

結 語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下,極致性價比品類、品牌顯然有不錯的發展潛力。可以預見的是,誰能夠抓住消費趨勢,實現價格下探、品質上行,誰就有可能活得更好。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