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咖啡,進入“狂奔之年”
姚赟 · 2022-03-16 10:33:53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這次,Manner在10座城市的200+家新店齊開。”
3月1日,Manner Coffee(簡稱Manner)官方發布了一條新店開業,三天免費打咖啡的活動公告。記者詳細統計了一下,該公告中列舉了173家新開門店的店名和位置,覆蓋了上海、杭州、重慶、武漢、南寧、??凇⒈本⑸钲?、成都和蘇州。
而這些城市多為咖啡、新茶飲企業的必爭之地,Manner進攻意味明顯。2021年10月12日,Manner官方公眾號透露:在全國已有300家左右門店。加上本次新開的200+家門店,Manner在全國的門店已超500家。借助融資方式快速擴張,咖啡業這一打法,源自瑞幸咖啡。
頭圖來源:攝圖網
瑞幸出現之前,咖啡看起來像趨于飽和的存量市場,每年以各種新概念創立的新咖啡連鎖品牌多達數十家,但絕大多數都難以走出星巴克、Costa等國際品牌的陰影。
星巴克是當時的咖啡教父,而現如今的國內新咖啡勢力,大部分都是瑞幸的“門徒”。
3月10日,Tims中國宣布獲得共計1.9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9億元)的額外新融資承諾,同時宣稱要在2023年實現全面盈利。而這一融資無疑為其未來5年的拓展計劃提供了資金保障。所謂五年業務計劃,其中一點是指到2026年,Tims中國計劃將門店數增加至2750多家。
除此之外,其他的新咖啡勢力也在崛起。2021年年底,獲得2億元融資的NOWWA挪瓦咖啡,當時已覆蓋20座城市,擁有超1500家門店,而在當年年初門店數量才400家。2021年,中國的皮爺咖啡門店數量增加了一倍多,當年12月底門店已達70家。從2019年至2021年年末,代數咖啡完成3輪融資,騰訊入股,估值超10億元。2021年7月,Seesaw拿到了喜茶、百??毓伞部少Y本的數億元投資。
新咖啡教父瑞幸開辟的“線上多場景+性價比+大量門店”快咖啡市場,正在被“后浪”Manner們分食。
01
瑞幸栽樹
Manner們乘涼
瑞幸打破了大家對咖啡的想象,商業模式不只有星巴克。
3月13日晚20:43,Manner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條關于上線外賣功能的推送信息。
推送中列舉了眾多用戶為什么需要咖啡外賣的場景,如“到辦公室直線距離,Manner需要拐個彎才能到,取咖啡擔心來不及打卡”,又如“兩個會議中間就10分鐘間隔,去街對面Manner排個隊的話,不夠時間”。
解決多場景、線上化用戶需求的故事,2018年瑞幸就講過了。
創業初期,瑞幸咖啡就著重強調用戶場景,尤其是白領階層對咖啡的消費場景,不僅局限在“第三空間”。當時瑞幸有幾種門店類型,分別是旗艦店(ELITE)、悠享店(RELAX)、快取店(PICKUP)店型。不同的門店類型,裝修風格、面積、選址都有所不同。如快取店,指的是能覆蓋到幾棟辦公樓,門店面積不大,但主要針對的是外賣場景需求。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曾總結了瑞幸咖啡的三大抓手:數字化、低價和大量門店。
除此之外,新咖啡品牌不約而同選擇去上海“鍍金”——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學習對手和尋找出路。
記者曾到位于上海靜安區的Manner首店探訪,從靜安寺地鐵站出站后步行7分鐘左右就能到達,而在這7分鐘內,就能路過2家Manner分店。咖啡店的密集程度可見一斑。
這次門店擴張后,Manner預計會融入上海的大街小巷。
《中國企業家》統計,3月1日Manner Coffee官方發布173家新門店中,有121家新門店分布于上海的13個區中。浦東新區、靜安區、徐匯區為新增門店前三,分別是27家、22家和17家。上海以外的城市中,深圳新增18家、北京新增17家、成都新增7家,為新增前三。
Manner咖啡新增門店分布統計。數據來源:Manner官方公眾號
而這些城市均是咖啡和新茶飲品牌的必爭之地。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華南地區的茶飲店滲透率較高,華東地區的咖啡館密度較高。國內的茶飲店在華南地區的滲透率最高,西南地區相對次之。同時,從一二線城市星巴克的密度(每千萬GDP對應的星巴克門店數)來看,雖然星巴克進入華北的時間早于華東,但華東尤其江浙滬地區,星巴克的密度較高。其中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超過800家,遠超北京的400 多家及廣州、深圳的各200多家。
咖啡品牌去上海“鍍金”已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事。
日前,有“咖啡界蘋果”之稱的Blue Bottle(藍瓶咖啡),在籌備多年后正式在上海開業。7小時排隊等一杯咖啡的盛況,讓人驚嘆其號召力。
不論是原生于上海的咖啡品牌如Manner、Seesaw、M Stand等,還是新晉網紅品牌,如%Arabica等,亦或如Blue Bottle這樣的國際一線精品咖啡品牌,都選擇了上海作為其在中國大陸的首店。
瑞幸咖啡的布局也是如此。
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在各地的工商注冊格式基本都為“瑞幸咖啡(城市名)有限公司(店所在地)第X咖啡店”。以城市分布來看,瑞幸咖啡分布在中國(含香港)的67座城市,擁有100家以上的城市有14個。其中,上海最多,為422家;其次是深圳,擁有257家;杭州以226家位居第三名;武漢和成都分別以207家和198家位列第四和第五。
Manner的野心,在2018年已經暴露。
2018年10月,Manner獲得來自今日資本的8000萬元A輪融資。融資后兩個月,Manner在上海開出5家分店。而后站在風口上的Manner開啟了擴張之路。
2019年8月10日,蘇州首家Manner咖啡店開業,兩個月后蘇州久光店開業。2019年11月18日,Manner入駐成都IFS,一周后成都恒仁置地店也跟著開業。除此之外,北京、深圳也分別在10月和11月開了第一家Manner店。
而多家門店同時開業是Manner的常規操作。2020年12月7日,上海、北京、深圳的30家新店齊開;2021年6月15日,上海、深圳、北京、蘇州、廈門的50家新店齊開。
本次200多家門店齊開,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以往規模。而此前據媒體報道,從2015年開始,Manner經營三年時間,也只開了不到10家門店。
02
坪效是高速擴張的根基
Manner的投資方今日資本徐新,曾連環發問:“星巴克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嗎?那為什么你一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然后她得出結論——因為你到處都可以看到它。所以,(咖啡品牌)要開店。
除了開店,Manner和瑞幸相似的還有融資的速度。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完成了2億美元A輪融資;2018年12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2019年4月,完成1.5億美元融資;2019年5月,上市募集5.61億美元;2020年1月,通過增發和發行可轉債總共1380萬股,每股發行價為42美元,籌集8.65億美元。
狂奔的兩年之中,瑞幸咖啡共計融資19.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億元。而Manner在2018年拿到今日資本8000萬元A輪融資后,也坐上了資本的快車。
2020年12月,H capital、Coatue投資了Manner10億美元;2021年2月淡馬錫又投資它13億美元;2021年5月,美團龍珠投資它數億美元;一個月后,字節跳動投資Manner數億美元,投后估值達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當時Manner的全國門店共194家,單店估值高達1億元。
但并不是誰都適合瘋狂開新店,坪效才是高速擴張的根基。而Manner創始人,一開始也沒有大肆擴張。
2015年,初創業的韓玉龍與妻子陸劍霞,看中了一家袖珍店鋪。地方不大,只是一間2平方米的小檔口,前身是隔壁服裝店的櫥窗。店鋪位置不錯,位于上海靜安區南陽路,靜安區是上海的富人區,周邊的老洋房別具特色,因打卡屬性,流量算穩定。
剛創業的韓玉龍夫婦,在考慮當時的經濟實力后,決定盤下這個小地方,做窗口式咖啡店,隨取隨走。而這便是該店吸引資本的主要原因——高毛利和高坪效。
現制飲料本身就是“高坪效+高周轉+高毛利率”的代表,因食材成本較低,毛利率通常能達到60%~80%。
店面小、不追求豪華商圈還能隨帶隨走,這樣的模式,讓Manner天然更具成本優勢。而瑞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極致性價比、快消費場景和線上流量運營。
參考弗若斯特莎莉文統計,不考慮咖啡豆和即飲咖啡等,國內現磨咖啡行業在2019年的規模達489億元,過去5年復合增速28.7%,高于整體咖啡23.4%的年均增速。其中,“快咖啡”場景的消費杯數占比由53%提升至70%,“慢咖啡”場景比例相應下降,前者更強調便捷度與性價比,而后者更重視品牌調性與空間環境,現磨咖啡已從初期側重社交性場景需求部分向功能性需求發展。未來,一二線城市咖啡的持續滲透及其他區域的輻射,也有助于咖啡行業成長。
據統計,2021年,咖啡行業發生融資20余起,總金額超過50億元。三頓半、Manner、時萃、永璞等新興品牌都至少拿到了千萬元融資。
瑞幸咖啡的普及,教育了市場,也讓資本看到了快咖啡賽道的可行性。在資本的助推下,野心勃勃的后浪們與正在恢復元氣的教父迎頭相撞。
03
新茶飲的“前車之鑒”
慣性非??膳隆T诟咚侔l展中,控制好發展的節奏是一種能力。
“他們一定很缺人。”浙江某星巴克店長徐業(化名)在看到Manner一口氣開了200+家店的相關新聞后,脫口而出。
“一般一個門店需要的員工和營業額及門店大小有關。門店小一點可能需要4~5個員工,門店大一點的6~7個員工。前提是,這些人能連干7天,且一天都不休息。”徐業推算,一般日營業額在1萬元以內,早晚班各安排2人,加上倒班的,就需要6個人,才可以正常換休。如果營業額超過1萬元,可能需要9個人才能轉得開。
“招人加上帶訓,Manner至少需要提前準備兩個月。帶訓一般就需要一個多月。”徐業表示,咖啡行業相對較容易標準化,但短期內快速開店,對其員工有一定的要求。為保持產品質量穩定,人員培訓是必要的。
Manner一位店員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Manner重視員工培訓,現在的招聘標準不要求具備一定經驗,但入職后會接受線下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和考試,包括如何制作手沖,如何拉花等操作技能,考核通過正式入職的咖啡師和烘焙師,月薪資在8000元到9500元,在行業內算上等水平。
門店擴張具體來說,都是一道道關于成本、投入和盈利的計算題。擴張、融資后再擴張、提高估值、上市,這樣的劇情已非常熟悉。
2021年,奈雪的茶作為“全球茶飲第一股”,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從股價來看,上市即巔峰。如今,上市還不足一年,股價已跌超七成。而公司自擴張后,單店的銷售額、單量都在下滑。
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奈雪的茶門店僅44間,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末,公司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55間、327間和422間。
伴隨擴張,后遺癥逐漸凸顯——客流分散,而新增客流又無法抵消開店帶來的場地、人工、設備等固定成本。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銷售額分別為3.07萬元、2.77萬元、2.01萬元,平均每天的訂單量分別為716單、642單、465單。
還未上市的喜茶,也同樣受困于坪效。
久謙咨詢數據顯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喜茶門店的坪效和店均收入呈直線下滑。以2021年國慶黃金周、本應是消費旺季的10月份為例,喜茶店均收入和銷售坪效同比大跌35%和32%。
新茶飲與咖啡賽道商業邏輯不大相同,但對高坪效、高新增的追求,終究是所有現制飲料品牌需要直面的數字。
參考資料:
1.《連鎖餐飲業態全圖譜分析:賽道、空間、周期》,國信證券
2.《咖啡“狂潮”再起 本土“星巴克”在哪兒?》,中國經營報
3.《這家上??Х鹊旯乐党賰|,是星巴克的對手還是資本泡沫?》,深網
4.《又一咖啡品牌獲超10億元融資,要在5年內把店開到2750家》,界面新聞
5.《Manner熬贏了瑞幸,留不住“純粹”》,消費偵探
6.《Manner:18個月后會是瑞幸嗎?》,格隆匯
7.《瑞幸咖啡分布地圖:偏愛新一線城市,杭州武漢成都均入前五名》,封城榜
本文轉載自中國企業家雜志,作者:姚赟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