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過年歡聚蛋糕大戰悠著點,別踩上反食品浪費法紅線

韓飏 先藕潔 · 2022-01-28 10:52: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周末聚會打包的3盒剩菜、已經過期4個月的大半箱牛奶、開封后受潮的早餐麥片、趁活動囤下的過量咖啡……臨近春節,90后小雪給家里囤積的食品進行了一次大掃除。“不掃不知道,一掃嚇一跳”,一下清理出了滿滿3大箱的過期、腐爛、變質食品。

“囤貨一時爽,扔時心疼錢,但完全沒意識到這也是在浪費食物。”小雪說,大量囤貨可以帶給她安全感,像這樣大體量的廢棄食品清理,她每年至少要進行兩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日在街采中發現,同小雪一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沖動消費、愛囤貨,過生日臉上涂滿蛋糕玩鬧,甚至情緒崩潰胡吃海塞……哪些年輕人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會成為嚴重食品浪費的誘因?而盲盒誘導消費、大胃王直播等行為,是否會踩到反食品浪費法的紅線?年輕人應樹立怎樣的節糧意識?日前,記者就此對年輕人進行街采,并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解讀。

“蛋糕大戰”打出了“食品浪費”

1月19日零點剛過,00后小伙梓榆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張滿臉蛋糕的照片,并配文:“蛋糕上頭,鴻運當頭”。梓榆說,原本只是每人抹一點,意思一下,玩著玩著就成了蛋糕大戰,“兩個蛋糕都沒怎么吃,全拿來抹了,大家都很開心”。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樣也算食品浪費?很多小伙伴過生日時都互相抹蛋糕玩兒。”梓榆一臉不解。

“不知道”“不太了解”“這個還真不清楚”……問起是否知道反食品浪費法,不少年輕人直搖頭。記者在街采中發現,反食品浪費法施行8個多月來,年輕人對這部法律知之甚少。但對其出臺表示贊賞,“這給了制止食品浪費行為一個明確的風向標,會有助于引導‘新食尚’”。

“反食品浪費法是我國首次針對食品浪費出臺的專項立法,為全社會和公民確立了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評價。

“凡是以不合理的方式導致食品數量減少或質量下降都是食品浪費行為。”劉俊海提醒年輕消費者,過度囤貨導致商品過期、心情不好暴飲暴食、生日會上的蛋糕大戰等行為都屬于食品浪費,處理不當,將會觸碰法律紅線。

00后在校學生吳昊直言,在學校食堂,學生浪費食物的現象還是很嚴重的,由于食堂飯菜價格便宜,一些同學有時每樣都嘗嘗,“剩了就剩了,大都直接倒掉,這種情況在校園里比較普遍”。

90后女孩婷婷有些慚愧地說,請朋友吃飯,很少打包,就算打包,拿回去也未必吃,“打包就圖個心理安慰吧”。

一段時間以來,95后青年小澤熱衷觀看大胃王“吃播”視頻,“看著他們吃東西比較有食欲,自己的食量都跟著起來了”。但其中“假吃、催吐”等內容令他感到難以忍受,“太浪費食物了,也不誠信”。

2021年1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禁止制作發布傳播“大胃王”音視頻,把此前道德層面的軟約束上升到法律層面的硬手段,以嚴厲打擊浪費行為。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大型聚會浪費高達38%,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某餐飲從業者小劉告訴記者,日常廚余垃圾中有三分之二是剩飯剩菜,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去處理,“我們在點餐時會盡量提醒消費者,避免產生食物浪費。對于剩余飯菜,有顧客會因‘嫌麻煩、礙面子’等原因,不愿意打包帶走”。

盲盒等誘導超量消費行為涉嫌違法

近日,肯德基與盲盒銷售商泡泡瑪特聯合推出一款名為“DIMOO”的聯名款盲盒套餐,引發不少年輕消費者瘋狂搶購。根據這款盲盒套餐的銷售規則,要想集齊整套玩偶,消費者至少需要購買6份套餐,而其中稀有隱藏款出現的概率僅為1∶72。

為此,有年輕人不惜斥資上萬元,一次性購買百余份套餐;還有消費者為“求娃”而購買“代吃”服務,雇人代買代吃套餐而獲得盲盒,以至于將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丟棄。

“本次盲盒事件與2021年4月的‘倒奶事件’異曲同工,都是一種畸形消費現象,應大力抵制。”劉俊海指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通過廣告虛假宣傳,或通過盲盒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大量購買超出自身需求的食品,都屬于違法行為。”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其中明確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最高可處1萬元罰款。

“再買8元可減5元;已減5元,再買11元可再減7元……”街采中,95后青年薛鵬對這樣的“連環”銷售很反感,一般情況下,一份單人餐外賣就足夠填飽肚子,但在“去結算”的路上,他經常收到“去湊單”提醒,原本29元就能解決的一頓午飯,最終花費37.9元。

記者搜索發現,用湊單滿減、津貼隨機減、滿額免配送費等優惠吸引消費者超額消費的手段,在外賣行業已是常規操作。在商家的誘導機制下,消費者往往會選擇湊單享受更優價格。“收到外賣后,經常會發現點多了,要么硬著頭皮吃下,要么就只能扔了。”薛鵬說。

針對外賣平臺誘導超量點餐的行為,《北京市反食品浪費規定》明確規定,餐飲外賣平臺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得采用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等方式誘導、欺騙消費者超量點餐。

“食品”也可以有聯合“銀行”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反食品浪費既是美德,也是智慧,更是責任義務。”劉俊海表示,反食品浪費需要社會各界凝聚共識,“企業應發揮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對消費者的沖動行為提供善意警示和溫馨提示,消費者應認真評估自身消費需求,避免過度消費。同時,監管部門對一些食品浪費較嚴重的企事業單位、機關食堂,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避免出現監管死角和盲區”。

劉俊海指出,一些餐飲企業為吸引用戶,推出每日鮮服務,瓜果蔬菜不隔夜,牛奶面包當天產當天銷,閉店時沒有賣完的統統丟棄。“這是極大的食品浪費,應高度重視。”

劉俊海建議,監管部門、社會公益組織、食品生產銷售企業等可聯合打造“食品銀行”,打通反食品浪費“最后一公里”。對于符合安全標準的微瑕食品、臨期產品可以免費或低價提供給弱勢群體及有需要的個人,打造24小時全天候的跨市場、跨地域、跨產業的反食品浪費合作平臺。

街采中,不少年輕人理性地給出了食品浪費的破解之道。吳昊認為,餐飲企業應適當推出“小份菜”“女生份”“半例”等規格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選擇。“建議鼓勵消費者打包。”小澤說。95后的佳佳則提出,可以把剩飯剩菜交由統一的機構提供給流浪小動物,這也是一種社會關愛。

“反對食品浪費雖然已形成社會共識并見到成效,但浪費現象依然驚人。反對糧食浪費宣傳教育迫在眉睫。”1月22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兩會上,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民族貿易促進會會長張占忠提出,要加大力度開展反食品浪費法宣傳教育。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張占忠說,要讓節約糧食宣傳教育日常化,進課堂課本,進企業工廠,進千家萬戶,讓反對糧食浪費的文化觀念深入人心,讓遵守反食品浪費法成為社會行為準則。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