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酒店年夜飯“菜單”花樣增多;小龍蝦線上外賣增長放緩
每日餐訊欄目組 · 2022-01-12 21:18:18 來源:紅餐網
中國小龍蝦產業行情,直播帶“蝦”斷崖式下跌;餐飲酒店年夜飯“菜單”花樣增多,外賣、小規模成趨勢。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餐訊》。
△點擊查看《每日餐訊》視頻播報
中國小龍蝦產業行情
直播帶“蝦”斷崖式下跌
中國消費者報消息,近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小龍蝦產業行情分析》(以下簡稱《分析》)顯示:2021年,我國小龍蝦養殖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養殖產量再創新高,加工業保持穩步發展,但外賣市場已經度過爆發成長階段,呈現放緩趨勢。
《分析》統計,2021年全國新增小龍蝦養殖面積約200萬畝,其中主要是稻田面積增加,且2021年的養殖單產和商品蝦規格比2020年均有提升。我國小龍蝦養殖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加工企業方面,全國小龍蝦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有123家。2021年總體加工量比2020年增長約10%,加工企業的利潤較上年增加約10%左右。不過,小龍蝦的網紅直播帶貨由2020年的6000萬元降低至2021年的1000萬元,出現斷崖式下跌。
《分析》顯示,小龍蝦的商家線上滲透率比較高,超過50%,外賣是小龍蝦餐飲重要的銷售渠道。《分析》還顯示,小龍蝦外賣市場已經度過爆發成長階段。2020年疫情暴發期間,小龍蝦線上門店數仍逆勢增長,2021年三季度以來,門店數增長開始放緩。
除此以外,小龍蝦外面訂單量排名靠前的10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四川、上海、湖南、福建、陜西、北京、湖北。其中,廣東是小龍蝦外賣消費第一大省,訂單量占比超過20%。
小龍蝦品類經歷過大火又歸于平靜,如今已經成為很多餐廳里面常規的菜品。而這份分析報告也正印證了這點。
酒店年夜飯“菜單”花樣增多
外賣、小規模成趨勢
北京商報消息,臨近過年,各大酒店謀劃起了新的生意。1月11日,記者了解到全國各地的酒店都相繼推出了年夜飯產品,為“就地過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面對疫情的變化,今年春節,不少酒店在年夜飯銷售上,推出了“自提”“外賣”等選項,同時,小型團圓宴也成為了各酒店的主流產品。在當前的形式下,還有不少酒店的年夜飯套餐趨于以“外帶”為主。
△圖片來源:攝圖網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往年,今年的年夜飯規模也有所“縮減”。因為考慮到疫情防控,很多酒店推出了更適合家庭版的小規模年夜飯,6人就可以起訂。而從目前各酒店推出的年夜飯規模來看,基本都不超過10人一桌。除了年夜飯套餐,年貨的銷售似乎也成為了各酒店當下的“招數”之一,不少酒店都有獨具特色的年貨禮盒推出,樣式花樣都比往年更加豐富。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酒店改進預訂年夜飯的方式,并推出年夜飯的半成品,結合當下形勢推出消費者所需要過年產品,可謂是靈活多變。對于消費者而言,一方面要改善生活,迎合“年味”,另一方面還要進行疫情防控,因此各酒店推出多樣化的年夜飯服務形式也是非常切合他們當下的需求的。
傣妹火鍋被曝食安問題
上海黃浦市監局:已立案查處
近期,中國質量新聞網曝光了傣妹火鍋多家門店的后廚有蟑螂、蟲子,還有老鼠。另外,還發現門店使用變質的菜品和食材。
據調查人拍攝的視頻顯示,傣妹火鍋上海豫園店備餐架上放著的一盒水泡海帶,海帶上漂著白沫,上方還有蟲子飛來飛去,旁邊則放著垃圾桶;廚房放著的凍豆腐上出現蟑螂,并且還有老鼠竄來竄去;餐具沒有經過消毒程序,其中一名女服務人員甚至用餐盤掏廚余垃圾……
△圖片來源:攝圖網
除此以外,傣妹火鍋上海蘭溪路店,也被曝出諸多問題。比如鵪鶉蛋里吃出了蟲子;餐具四五天才消毒一次;給客人備餐時,徒手拿取食材放于盤子中;店內還出現店員徒手抓春卷、徒手抓南瓜餅的行為;食材同樣也出現缺斤少兩問題等。
1月10日,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執法人員已至傣妹火鍋豫園店檢查。目前,該店閉店整改,市場監管局兩次約談企業負責人,針對媒體所指諸多問題,已立案調查。
相關資料顯示,涉事的上海旺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豫園店隸屬于上海旺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涉事單位負責人稱該店為傣妹火鍋加盟店,與傣妹火鍋品牌屬于合作關系。
外賣商家不用外賣封簽或被罰
最高罰500元
中國新聞網消息,據“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眾號11日消息,2022年3月1日起,如外賣商家仍未建成“陽光廚房”或未使用“外賣封簽”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最高罰500元。
此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就曾對外發布《餐飲外賣封簽規范使用指引》,明確從明年3月起,不使用“外賣封簽”將會受到相應處罰。
△圖片來源:攝圖網
網絡餐飲“陽光廚房”是指外賣商家在食品加工制作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通過視頻傳輸技術,使消費者在訂餐時可實時通過網絡餐飲平臺在線查看加工制作現場視頻。網絡餐飲“陽光廚房”讓外賣商家后廚加工公開化,倒逼商家規范制作加工過程,促進商家誠信經營,消費者點餐更放心。
“外賣封簽”是指為保障外賣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防止外送餐食外包裝在運送過程中被破壞而采取的一次性封口包裝件。“外賣封簽”避免食品配送中被污染,保護了送餐過程的安全,還能作為認定各方責任的重要證據,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餐飲商戶的保護。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有1.9萬家外賣商家建成網絡餐飲“陽光廚房”并使用“外賣封簽”,還有近1萬家外賣商家未安裝“陽光廚房”。
外賣小哥送餐途中引發交通事故
被判賠償39萬余元
羊城晚報消息,近日,珠海市香洲法院審結了一宗由外賣騎手在送餐途中引發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
2021年1月6日11時,外賣騎手陳小哥騎著電動車沿港灣大道行駛至唐家醫院路段時,與同向在其前方騎電動車的龍先生發生碰撞,導致龍先生再碰撞步行的路人周先生,造成龍先生、周先生受傷及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
△圖片來源:攝圖網
經交警大隊認定,陳小哥駕車未注意觀察路面情況、未確保安全通行,應負事故全部責任;龍先生、周先生無需擔責。事故發生后,龍先生被送院治療,并經評定傷殘等級為九級。龍先生遂將陳小哥、外賣平臺站點公司及某保險公司訴至珠海市香洲法院,要求賠償各項損失50萬余元。
珠海市香洲法院經審理認為,陳小哥作為外賣平臺站點公司的員工,事發時是在履行工作任務,相應的侵權責任應由其用人單位承擔。
外賣平臺站點公司雖已在某保險公司處投保雇主責任險,但保險合同關系與侵權責任糾紛非同一法律關系,龍先生并非保險合同當事方,且涉案保險險種為雇主責任險,不屬于法律司法解釋規定可合并審理的范圍,故龍先生主張某保險公司在本案中承擔保險責任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
最終,珠海市香洲法院判決被告外賣平臺站點公司承擔原告龍先生主張的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相關損失項目共計39萬余元。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自羊城晚報、北京商報、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新聞網、中國質量新聞網等公開信息。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整編 | 紅餐網_李 唐
出鏡 | 紅餐網_鄧海藍
剪輯 | 紅餐網_羅 莊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