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牌集體“下沉”,能否誕生下一個“蜜雪冰城”?
陳蘭 · 2021-09-15 17:26:48 來源:紅餐網
增長一直是所有咖啡品牌關心的議題。當一線城市的獲客成本變高、營銷競爭變激烈、市場趨于飽和,咖啡新的潛力市場又在哪里?下沉市場的“小鎮青年”或是出路之一。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陳蘭。
近年,中國咖飲市場下沉趨勢逐漸明顯。
星巴克加注中國市場,加快“啡快”店的下沉;蜜雪冰城宣布“轉行”做咖啡,將部分工作重心轉移到幸運咖;Tims錯位競爭,首輪擴張選址競爭平淡的二三線城市;
一點點專門打造以拿鐵為主的咖啡;連咖啡與中石化推出“易捷咖啡”,3年計劃開3000家店;樂樂茶,也在2021年年初推出了其首個咖啡品牌——“豆豆樂”……
咖飲品牌們的種種動作,似乎都在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咖啡向下,市場廣大。
01 咖啡“向下”,掘金市場新藍海
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顯示,目前中國一線城市咖飲門店的占比約為 17.7%,新一線城市的占比達26.2%。
與此同時,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以及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二線以下城市也開始表現出較為旺盛的需求,二線和三線城市的占比也分別達到了20.6% 和17.9%。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在一線、新一線城市外,一些咖飲品牌確實已經開始瞄準龐大的下沉市場。
以星巴克為例。2021年1月,星巴克公布了2021第一財季(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的財報,其第一季度凈收入總額為67.494億美元,較去年同比下降4.9%。母公司的凈收益為6.222億美元,同比下降29.8%。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凈收入同比有所下跌,但作為星巴克最大的兩個市場,美國和中國在門店銷售上的表現,卻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趨勢。
報告顯示,在美國,星巴克的門店銷售額下降了5%,但在中國,門店銷售額卻呈現出自疫情以來的首次正增長,同比增長5%,此數字也遠高于國際門店銷售額同比下降3%的情況。
究其原因,除了國內市場復蘇、消費者回歸,還有一個我們無法忽視的原因是星巴克對低線市場的重視。
眾所周知,星巴克“發家”于一線城市,這幫助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卻也成為了其近年來發展的一大桎梏。在東部地區的迅速發展,并不能掩蓋星巴克在中西部城市“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實。
而隨著餐飲行業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一二線城市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尤其是一線城市,空白市場幾近無存。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較之下,三四線的下沉市場,反倒是充滿了無限的機會。于是,2020年星巴克公布最新戰略布局:加快2019年新推出的“啡快”店的下沉。
也就是說,接下來星巴克計劃開始將此門店類型逐步下沉,在國內二線、三線城市開設“啡快”門店。
而最新的數據顯示,星巴克在二三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其在一線城市的分布。
星巴克中國高級質量經理尼力曾表示,2021財年計劃在中國新開600家門店;到2022年,星巴克將在國內開滿 6000 家門店,且將下沉到更多的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
下沉的遠不止星巴克,以新一線城市為重鎮的瑞幸咖啡,2020年4月二線和三線及以下城市店鋪比例也都提升了3個百分點。
2021年1月,瑞幸咖啡還發布了針對下沉市場的招募“新零售合作伙伴”計劃。目前此次計劃第一批開放了157個城市,涉及22個省/自治區,且大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北上廣深等城市一線城市以及成都、武漢等省會城市均不在列,僅有長春和呼和浩特兩個省會城市開放,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瑞幸布局三四線城市的決心。
△圖片來源:瑞幸咖啡官方微信
背靠騰訊紅杉的加拿大國民連鎖咖啡品牌Tim Hortons,首輪擴張選址也選擇了競爭平淡的二三線城市。
TimHortons的快速擴張憑借的就是其市場定位——平民、價格美麗、觸手可得、買完即走的優勢,Tims中國首席執行官盧永臣也在發言中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在華門店將達到400家,或每36小時開一家。
除傳統的咖啡品牌外,茶飲品牌們也紛紛瞄準咖啡品類開啟下沉道路,如以下沉市場為“大本營”的蜜雪冰城推出了子品牌“LuckyCup幸運咖”;喜茶在2020年9月聯手咖啡界精品咖啡品牌「%ARABICA」開了快閃店“喜小咖”。
綜上,咖啡品牌們“下沉”漸成趨勢,三四線城市、縣城正在成為咖啡品牌爭搶的藍海。但值得一提的是,和一線城市的轟轟烈烈相比,二三四五線城市的咖啡發展,可謂“靜水深流。
02 “小鎮青年”咖啡意識正在覺醒
根據數字100研究院定義,三至六線城市分布對應市到鄉村,這些城市覆蓋300多個地級市共計10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1.4%,在人群及地域覆蓋上具有絕對的重量級。
在這些人口中,愿意飲用咖啡的大多為年輕群體,因為在咖啡年齡的調研中,85后和90后是國內咖啡消費的主要人群,我們把這一類人稱為“小鎮青年”。
一般來說,他們都受過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在家鄉擁有體面的工作,時間自由,雖然總收入不算高,但在可自由支配的財產上,與刨開生活成本的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們相差并不會很大,消費力甚至會高出高線城市的白領們。
生活壓力相對較小,空閑時間較多的他們,會更愿意去消費,且生活質量不會太低。他們從未間斷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也會借助一些消費符號來達到身份認同感。而咖啡所代表的生活品味與標簽意義,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在如今返鄉潮的影響下,大部分小鎮青年選擇從一線、新一線回到家鄉發展,有數據顯示:有63% 的小鎮青年曾在一二線城市生活過,他們或是已經養成咖啡消費習慣或是對咖啡知識有所了解,這都有利于咖啡普及。
同時,這些年輕、有見識、追求品味平權的返鄉青年也將在一二線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都帶回到三四線的下沉市場上,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下沉市場的咖啡銷量增長。
另一方面,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成熟、短視頻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加快了不同地區間的信息流動,降低了信息壁壘,咖啡消費文化同樣可以通過小紅書、抖音、B站等社交平臺的視頻圖文把各種消費信息傳遞給低線城市用戶。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現磨咖啡白皮書》顯示,中國現磨咖啡共有10.8萬家的咖啡館,位于二線及以上城市的咖啡館數量占75%,在三線以下城市,精品咖啡館的占比不足1%。伴隨著小鎮青年的咖啡意識覺醒,二線城市到縣城小鎮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
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是咖啡玩家們爭相入局的原因。但咖啡作為“舶來品”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率遠不如想像中樂觀。
03 咖啡的下沉之路,任重道遠
在2020年10月舉辦的第20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美團龍珠創始合伙人朱擁華曾表示,很多投資者都研究過咖啡這個市場,但他們在實際調查中發現,三到五線城市不太有喝咖啡的習慣,因此美團龍珠才最終選擇了投資奶茶行業。
據《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超八成消費者因功能性需求飲用咖啡,因社交需求飲用咖啡者約占四成。
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飲用動機主要集中在提神醒腦、消除疲勞(83%)和放松心情、緩解壓力(68%)等功能性需求,這間接反應出小鎮青年并不青睞咖啡的原因。
在百度知道關于“三四線城市喝咖啡的人數有多少?”的提問里,大部分人的回答為“三四線喝咖啡的人很少”。很多網友表示,在他們的觀念里,咖啡最主要的功能還是提神,一線城市工作壓力大,所以才會對咖啡有特別需求。
但是在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里,人們的生活環境幾乎沒有任何壓力,幾乎完全不需要咖啡來幫助完成工作。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次,在小鎮市場,咖啡還要面對茶飲的沖擊。很多消費者表示,他們不太能接受咖啡的味道。相比于喝咖啡,他們更愿意接受茶飲。
為什么小鎮青年更愿意喝奶茶?
奶茶偏甜,容易讓人有種“人生值得”的錯覺,喝起來有愉悅感,符合小鎮青年的精神享受需求,而咖啡偏苦,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價格也是一方面,奶茶最低只需要 5塊錢就可以買到一杯,而咖啡從十幾塊到幾十塊,價格差異大,口感差異也很大。
除此之外,奶茶與受眾有更多的互動性,就像之前流行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梗,就算不愛喝奶茶也會跟風買,發表情包。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茶飲品牌也在積極下沉。目前,在二三線下沉市場,已經幾乎隨處可見茶飲店。
萬店茶飲品牌蜜雪冰城,就是下沉市場的霸主,它從一開始就瞄準了“小鎮青年”,10元-20元左右的產品單價,門店主要布局在三線城市以下,占據了學校周邊、交通周轉點、人流量大的臨街店鋪等位置,在很多小鎮青年心中有著較大影響力。
△圖片來源:蜜雪冰城官網
除蜜雪冰城外,Coco、一點點、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等品牌,亦在下沉市場攻城略地。而且在不同的地區,尤其是南方,還崛起了一批主打下沉市場的區域奶茶品牌。
總的來看,目前,咖啡在下沉市場的普及率遠遠不如資本們想象中那么樂觀。消費人數少,對市場的推動力就小,咖啡的下沉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04 咖啡下沉,能否誕生下一個“蜜雪冰城”?
但下沉市場咖啡店數量較少,也意味著競爭更少,打造新的下沉市場咖啡品牌仍有機會。
《中國現磨咖啡白皮書》顯示,中國現磨咖啡共有10.8萬家的咖啡館,位于二線及以上城市的咖啡館數量占75%,在三線以下城市,精品咖啡館的占比不足1%。所以在全國咖啡行業的版圖上, 三四線城市還存在著大量空白。
那么,什么樣的咖啡品牌能贏得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喜愛呢?
紅餐網認為,咖啡品牌要想突破下沉的瓶頸,首先就要了解下沉市場里的“小鎮青年”對咖啡飲品的真正需求,以及需求偏好。
眾所周知,由于生存空間,成長環境等等因素的不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者和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往往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如果單純用頭部市場的需求復制到下沉市場,那么在戰略方向上就是錯誤的,因為需求偏好不同,根本就無從談起打動消費者,因此具有洞察下沉市場消費者的能力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次,三四線城市和一線城市在消費水平上,仍然是有很大差距的,并且相比于一線城市來說,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于價格方面敏感度更高,更加追求極致的性價比,所以物美價廉才是打動他們的關鍵點。
以蜜雪冰城為例,店內的熱銷產品價格多集中在在5-6元,多數產品集中在10元以內,產品的銷售就非常可觀。
值得關注的是,路邊經濟也是下沉市場的重要組成,咖啡品牌在下沉市場拓店要充分利用街邊店資源,這一點在蜜雪冰城等品牌中體現的非常明顯。
不同于星巴克、喜茶的動輒幾百平面積,下沉市場品牌多采用街邊店,面積小,成本低,蜜雪冰城店面大概30平米左右,簡化第三空間,星巴克的“啡快”亦是可參考的思路。
結 語
目前來看,在下沉市場中甜品茶飲連鎖店市場競爭激烈,而咖啡品類的競爭還很溫和,總體來說,下沉市場還有龐大的藍海機會,帶給咖啡更多新的可能,重塑咖啡市場新的格局。
但如何跑好下沉賽道,亦是難題。咖啡下沉市場是否能出現下一個“蜜雪冰城”,紅餐網拭目以待。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