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重啟”,餐飲業開始復蘇!
每日餐訊欄目組 · 2021-09-02 10:29:30 來源:紅餐網
歷經23日,在強大的疫情防控手段下,張家界得以重啟,目前全市超過7成規模以上批零餐飲企業恢復正常經營。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餐訊》。
△點擊查看《每日餐訊》視頻播報
張家界“暫停”23天后“重啟”
餐飲業開始復蘇
繼南京、鄭州的餐飲業恢復堂食后,張家界也傳來好消息。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消息,8月25日8時,張家界拆除所有交通卡口,有序恢復公共交通,沉寂已久的街道重現車水馬龍的景象。8月27日8時起,武陵源核心景區、天門山景區和張家界大峽谷景區恢復開放,全部恢復開放預計在9月上旬完成。
至此,按下暫停鍵23天,張家界“重啟”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伴隨著各旅游景點的開放,張家界的餐飲行業也在快速復蘇,相關門店陸陸續續開業,生意也開始紅火起來。截至目前,張家界全市規模以上的138家批零餐飲企業復產率為76.8%,企業員工到崗率達到64.7%。
據了解,接下來,張家界開放景區將繼續實行預約、限流、錯峰,確保景區有序平安,確保住宿、餐飲等涉旅服務行業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恢復正常經營秩序。
鄭州、南京、張家界等地的餐飲堂食陸續“解封”,相信各地的餐飲人也松了一口氣。在此,紅餐網(ID:hongcan18)仍然要提醒大家,接下來也依然要繼續做好防疫管控工作,確保餐廳運營安全有序。
訴稱“閱讀量10萬+”推文被“搬運”
外婆家索賠20萬元
山寨他人餐廳的裝修、商標會侵犯原創者的知識產權,大家都有共識。但是,搬運他人餐廳公眾號的文章和圖片用來宣傳推廣也是侵權的,這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據杭州互聯網法院消息,近期,外婆家餐飲集團訴稱,自家餐飲品牌“老鴨集”的爆款推文被發布于其他公眾號平臺,并用于推廣他人餐飲店,故將公眾號運營者及餐飲店經營者共同訴至法院,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
△圖片來源:外婆家官方網站
據了解,外婆家餐飲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發布于“外婆家”“老鴨集”微信公眾號的爆款推文閱讀量已超10萬,并做了著作權登記。但被告未經許可,在其公眾號平臺發布上述宣傳推文,并用于推廣、銷售自家的餐飲店相關菜品與服務,并且使用的餐具與外婆家一致。
外婆家餐飲集團訴稱,其享有上述作品著作權,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被告行為已構成侵權。同時,被告行為導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與誤認,構成不正當競爭。故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人民幣20萬元。目前該案件待擇期開庭審理。
轉載別人的文章,在自媒體時代很常見,出于分享的目的,取得授權即可。但是看到別人家品牌火爆就模仿,甚至搬運他人的文章、圖片用于宣傳自家餐廳,這樣的做法就十分讓人不齒了。其實,這可以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山寨了吧?這也給餐飲經營者敲醒了警鐘。對于此案件的后續,紅餐網(ID:hongcan18)將繼續關注。
外賣員連續送單超4小時
20分鐘內不再派單
這些年關于外賣員為了不超時或者多接單從而發生闖紅燈發生交通意外,或者被差評的新聞層出不窮。如今,這一現象可能會有所緩解。
據東南網消息,8月31日,廈門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已向全市各網絡餐飲平臺發出《廈門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要求各平臺要為外賣送餐員科學設置報酬規則、切實保障勞動安全、強化社會保障力度、營造良好從業環境、給予更多關心關愛,并支持工會開展工作。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通知函里,廈門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提醒各網絡餐飲平臺,要落實國家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法律規定和政策舉措,不斷提升外賣送餐員權益保障水平,促進網絡餐飲行業健康發展。
除了要科學設置報酬規則建立與工作任務、勞動強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機制,明確勞動報酬發放時間和方式,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外,還要合理設定績效考核制度,實行“算法取中”,以保障勞動安全。
同時,通知函里面還提到希望各網絡餐飲平臺要完善訂單分派機制,優化送餐路線,降低勞動強度,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其中,對于連續送單超過4小時的,系統發出疲勞提示,20分鐘內不再派單。
此外,還鼓勵外賣送餐員參加社會保險,積極購買多樣化商業保險,努力防范和化解外賣送餐員職業傷害風險。
如今外賣從業者越來越多,如何更好地規范和保障他們的安全,仍然需要社會和平臺共同努力。
火鍋市場業務表現亮眼
新希望食品產業持續布局食品業務
據中國網財經消息,8月30日,新希望發布的中報顯示,新希望食品業務整體實現營業收入44.74億元,同比增加3.39億元,增幅為8.18%。
其中,銷售豬肉產品12.30萬噸,同比增長1.94萬噸,增幅為19%;銷售各類深加工肉制品和預制菜12.15萬噸,同比增加2.63萬噸,增幅為28%,深加工類產品銷量占比進一步提升。報告顯示,新希望實現了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5.19億元,同比增加168.23億元,增幅為37.64%。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希望表示,食品業務是其長期轉型發展的方向。進入2021年,新希望繼續豐富產品組合,火鍋食材業務已形成有序成長序列。
據紅餐網了解,新希望的小酥肉系列成為火鍋食材賽道的行業標桿,實現了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180%的增長。同時,牛肉片、大顆粒蝦滑、午餐肉等適用于火鍋場景的系列食材推出后發展良好。接下來將會連同即將推出的鹵味、肉卷系列產品,共同形成了良性遞進的梯隊序列,夯實了“吃火鍋,就美好”的全新品牌定位。
未來,新希望還將充分發揮公司全產業鏈布局、首重食品安全的保供能力優勢,搭建食材供應鏈體系,為學校、醫院、大型企業、特渠等更多類型客戶提供安全、優質的食材服務。
賣假的“茶顏悅色”牟利
兩男子被刑拘
說起“網紅”奶茶,大家一定會想到近幾年火爆起來的“茶顏悅色”,該品牌憑借超強的吸引力,一度成為游客到長沙的“打卡”地之一。然而,人紅是非多,這不就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
據長江日報消息,武漢江岸警方于近日偵破了一起冒充“網紅”奶茶品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件。
今年年初,在某團購網絡平臺上出現了假冒的“茶顏悅色”店鋪,而茶顏悅色目前在武漢并未開通外賣平臺銷售。隨后,茶顏方面的工作人員向武漢市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元街工商所舉報。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展開調查,發現該店在網絡平臺開店登記的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均系偽造。
隨后,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該情況通報給江岸區公安分局。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之后,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江岸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對這個地下作坊進行查處。執法人員進入該出租房時,屋內兩名男子正忙著調制奶茶和接收網上訂單,地上橫七豎八地堆滿了原料桶、攪拌機等制假售假工具,桌子上還有幾杯剛剛調制好并已打包的假冒“茶顏悅色”奶茶。
李某和常某承認了他們冒充“茶顏悅色”品牌制假售假的事實,并稱,這個地下作坊只開了一個星期,沒賺到什么錢。
然而,警方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李某的一張銀行卡曾綁定過另一家網店,該店因售假遭投訴,已被平臺撤店。經查,該店實際經營時間為2021年1月27日至2月18日,收入流水達11.63萬元。
江岸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對李某、常某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正式立案偵查,并對二人依法傳喚,但二人拒不配合,隨后電話關機失聯。經偵大隊隨即對犯罪嫌疑人李某、常某進行上網追逃。
8月5日,李某在上海落網,隨后被江岸警方依法刑事拘留。8月13日,犯罪嫌疑人常某聯系辦案民警主動投案自首。
紅餐網了解到,去年12月1日,“網紅”奶茶企業“茶顏悅色”武漢首店開張,當天就憑借幾百人排長隊的開業照片以及排隊8小時等話題登上熱搜,李某和常某就想到通過代購和造假等方式謀利。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自中國紀檢監察報、東南網、長江日報、中國網財經網站公開信息、杭州互聯網法院微信公眾號。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整編 | 紅餐網_周珊珊
出鏡 | 紅餐網_鄧海藍
剪輯 | 紅餐網_包永亮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