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開業不足3個月就倒閉,原來是它惹的禍!
小W · 2021-07-27 09:02:30 來源:中國飲品快報
奶茶店開業不足3個月就倒閉,都是因為品類細分惹的禍?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這樣一個觀點,部分奶茶店因為品類過度細分或者不當,導致開店不足3個月就倒閉。
果真如此?
或許我們還是要去運營端尋找答案。
01 品類細分只是心智認知的開始
2年前,我辦公室旁開了一家以豆漿為特色的店面。招牌上的品類名是創意豆漿專賣店,爆款是豆漿冰淇淋,并以低脂、高蛋白為宣傳特色。
對于豆漿類飲品我并不陌生,再加之當時有減肥的需求,看到低脂的我進店買了一個豆漿冰淇淋和一杯冰豆漿,花費大約15元。
但當我吃第一口冰淇淋時,就感到后悔了,口感上并沒有濃郁豆漿的風味,冰豆漿也是有些淡如水,而這個價格在早餐店大概可以買5杯豆漿。從此之后我沒有再去。
再說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品類——燒仙草。
燒仙草在行業爆火前,大約有2種形態。一種是多種小料加奶茶底,一種則是臺灣古早風味。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風味,第一種風味更為香甜易被大眾接受,而古早風味的燒仙草因為是加的燒仙草汁,風味上會有些“草藥味”,口感并不被市場普遍接受。
為何要說這個事?因為燒仙草最初也是菜單上的一個常規產品,但當有人將其改良,并突出為自己的爆品后,成為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品類。
一反一正兩個案例,其實都在說明品類細分可以影響到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但只是開始。能否決定其長存或火爆的則還有其他因素。那些開店不足3個月就倒閉關店的,品類細分似乎并非主因。
02 開店不足3個月就倒閉這些才是主因
3個月定生死,這是餐飲行業常說的一個規律,在茶飲行業中同樣適用。
奶茶店的老兵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現象,在開業初期因為做活動促銷,開業期間生意都會較好。一旦停止,生意就會有所下滑,但有的門店會保持在一個尺度內,甚至逐漸成為那條街上生意最好的店。但有的只能默默等待,直至關張。
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有3個:
1 產品口味差強人意
不少奶茶店在產品研發階段,僅是根據自己喜好進行判斷,未經過消費者認證。進入市場后快速現了原形。不比當年,奶茶店較少,消費者還會因為沒有太多選擇而再度光臨,而現在,口感稍微比別人家差,可能就會成為原罪,讓顧客不再進你家的店。
畢竟,選擇太多了。
2 性價比不高
產品口味好,但價格卻向一些頭部品牌看齊。由于門店位置并非處于價格帶所在商圈,導致消費者認為其性價比不高,從而選擇的機率降低。
高價格,也需要高品牌勢能相匹配。
3 沒有復購機制
引客、留存,這是奶茶店保持長紅的必要手段。長期開店可以用促銷引流,但開業活動后要顧客再進店,需要的服務、價格、產品品質的配合,同時還需要一些觸發機制。
這些觸發機制包括新品推出、會員紅包派發、公眾號推文吸引等等,與顧客無間斷保持溝通,才能讓逐漸淡忘你的他們再進店。就如老朋友一樣,也需要常常聯系,才會增進感情。
品類細分的目的是讓消費者快速了解你的特色,吸引其進店。但要讓他們不斷與你的店產生關聯,還在于精細化運營,在于你是否真的能讓那個細分的品類做到物有所值,物有所感。
細節,決定成敗。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