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也開“火鍋食材超市”了!上百個SKU,自助結賬……
小倩 田果 · 2020-11-18 09:20:27 來源:火鍋餐見
海底撈也入局火鍋食材超市了!
餐見君發現,在北京朝陽區一個小區附近,海底撈開賣火鍋食材:幾十平小店,百種SKU,包括肉類、火鍋配菜、底料小料、自熱火鍋、鍋具還有各種方便食品。
顧客可在門店自由選擇,食材都是預處理包裝好的,到家撕開即涮。
瓜分“到家消費”市場,海底撈已經不滿足于火鍋外賣、到家小炒,雖然食材超市目前只有一家店,但想迅速“鋪天蓋地”對海底撈也不是難事。這樣的戰略野心是否會帶來一波行業大洗牌?
01
海底撈食材超市 ?
既是火鍋外賣自提點,也可現場選購 ?
這家食材超市準確的名字叫“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聚福苑小區,中國傳媒大學旁,已開業一個多月。
入口有購物小推車,可以邊逛邊選。在家吃火鍋全套產品一應俱全,從食材、鍋具用具到底料蘸料、自熱鍋等,只要海底撈外賣能點的,這里都有,還有部分燒烤食材 。因為是新開門店,所有菜品88折。
產品大致分為7大功能區:
食材區。 ?分為肉類和配菜,包括牛羊肉、毛肚、蝦滑、鴨血、筍、青菜等,全部是海底撈的標準外賣包裝,消費者拿回家可直接開涮 。
保鮮柜還有搭配好的套餐可以選擇。比如牛肉套餐、羊肉套餐、毛肚套餐、丸滑套餐。
除了有常規的火鍋食材,還有不少半成品家常菜。魚香肉絲、酸湯肥牛、番茄魚、鮮椒魚,除了酸湯肥牛是32.8元一份,其余三種都是將近25元一份。
除了火鍋食材,冰柜里還有部分燒烤用的食材,有牛肉串、羊肉串、羊腰串、羊板筋串,還有可以直接煎著吃的法切羊排。
底料區:口味比較齊全,清湯、三鮮、番茄、麻辣、清油等。不僅有常規的零售底料,還有門店同款外賣包裝底料。相比門店,這里還有青椒牛油,甚至水煮魚調料。
自嗨火鍋專區:主要是零售產品自熱鍋,口味有番茄牛腩、番茄小酥肉、泡菜風味、脆爽牛肚等。
蘸料粉面區:除了辣椒、蒜泥等常見小料,還有下飯醬、調味料酒等。
此外還有鍋具區、包裝區,以及海底撈零食區。海底撈的爆款小食鍋巴、爆米花、三角脆,既可以三種混裝,還能單獨購買一大包,價格為9.9元。
店內有自助結賬機,顧客把菜品二維碼對準機器,就會出價格,手機支付即可,不需員工介入。
從價格來看,超市 菜品價格和海底撈外送價格基本一致 ?,比如麻辣滑牛肉32元/半份、鴨腸24元/半份。
套餐類以牛肉套餐為例,包括鍋底和9種菜品(4葷、5素)以及3種調料,售價為388元(下圖有詳細菜品)。
底料專區,比如清油火鍋底料售價為14元,相比其他大型購物超市的售價(一般為16元左右)。除了底料,其他菜品價格相比一般的食材超市并沒有太大優勢。
除了半成品,在酸粉醬料區還賣著各種各樣的方便食品,酸辣什錦粉、酸辣牛肚粉、番茄牛肉粉、牛肉干拌飯,開水泡五分鐘即可食用。
02
外賣配送站對外營業
海底撈分羹食材超市有4大優勢 ?
據內部人士透漏,食材超市10月份開業,暫無布局其他區域的計劃。
餐見君隨后致電門店,工作人員表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承擔兩大功能:一是外送功能。 顧客在海底撈外送、美團、大眾點評下單,可選擇外送、也可到站點自??;二是直接銷售 。顧客可以在門店現場選購食材,包裝后即可提走。
其實,這就相當于之前的外賣配菜站對外營業了 。海底撈深耕火鍋外賣十多年,已完成了密集的外賣站點布局,和成熟的外賣運營體系,此舉則又多了一個連接消費者的渠道。
而且相比其他食材超市玩家來說,海底撈有不少天然優勢:
海底撈一直在探索“到家消費 ”的場景。 ?外送服務海底撈已經堅持10年之久,疫情期間,還賣食材、推出到家半成品“方便菜肴”。
從產品端來看。 ?海底撈一直致力于底料、蘸料、醬料和自熱火鍋的零售開發,研發能力強,SKU豐富。而且背后依靠蜀海、頤海這兩大強大供應體系,產品輸出穩定性強。
從品牌力來說。 ?海底撈一直面向C端消費者服務,不僅能敏銳感知到市場動向,還有著強大的顧客口碑。吃火鍋首先想到海底撈,這就是品牌力。
從供應鏈來說。 ?目前海底撈門店上千家,占領著絕對的位置優勢,觸角遍布全國大多數區域。這樣一張密實的“網格”下,后端供應體系在為海底撈門店供應食材時,只需順便捎帶一份給到食材超市即可。
強悍的供應鏈體系,再加上強大的管理組織力,切入到家消費的“食材超市”,不僅能為自身供應鏈賦予更多的能量,還能豐富自己的餐飲賽道。
不得不說,海底撈上市后的餐飲野心更大了,不僅賣面條進軍快餐,現在勢頭正火的食材超市也要來分一杯羹。
不過整體海底撈食材超市給餐見君的感覺是,類似“海底撈外賣”的產品和口味,品質感有,但價格也不低,是否能在市場上掀起水花還有待觀察。
03
越來越多“超級玩家”入局 ?
食材超市開啟群雄逐鹿
疫情的影響及催化下,使火鍋食材超市迎來爆發期。
與此同時,各種火鍋食材超市品牌如同雨后春筍,入局者越來越多。
尤其是最近出現了很多實力派選手,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海底撈,餐見君發現,“河南凍品大佬”千味央廚旗下的火鍋食材超市——煙火客,定位火鍋、燒烤、招牌菜,也即將在鄭州面市。
還有前段時間,“超級玩家”三全在商超布局涮烤匯。大佬陸續加入,很多人質疑:火鍋食材賽道如此擁擠,風口還是泡沫?
餐見君認為,即便是大企業加入,也并不意味著“鍋圈和其他小伙伴們”就“危機重重”,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生存之道。
我們看到,在“火鍋超市”賽道,其實已經呈現梯隊化發展了,品牌也很聚焦。經過仔細梳理,把它們劃分為三類:
>以海底撈、蜀大俠、大渝為代表的傳統火鍋品牌, ?它們在品牌影響力和食材供應鏈上有足夠優勢。
比如,今年,蜀大俠剛推出定位火鍋食材的“自然饞”,便一次性開了25家,目前已發展出上百家店面。
>以盒馬、千味、三全為代表的跨界選手, ?它們本就具有數據沉淀優勢、可通過數據研究市場消費需求。
最新數據顯示,雙11期間,盒馬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7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業績表現亮眼。
>以鍋圈食匯、懶熊、九品鍋為代表的專業玩家, ?增速與規模穩居行業前列。
而鍋圈5000+店的背后,是持續的供應鏈體系建設投入,包括冷鏈物流網絡、信息化體系、人才梯隊等,這些消費者看不到,但通過重構上游效率,塑造了終端性價比的競爭力。
事實證明,每個梯隊的賽手都在快速跑馬圈地,主要是以加盟或連鎖的方式占領市場,新品牌想“虎口奪食”沒那么容易,除非有真實力,像海底撈這種選手有可能改變競爭格局。
供應鏈專家王焰分析,“賽道熱鬧是好事,中國有龐大的市場,各個地域消費者的習慣、接受度都不一樣,一兩家企業不可能通吃,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p>
04
市場還很大 ?
玩家拼的是整和供應鏈的效率 ?
不可否認,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火鍋食材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不少新秀品牌,都按照“本地優先”的原則,先在“自家的地盤”上發展壯大。
例如出自武漢的火鍋物語,剛獲得千萬融資,在湖北省的門店比較大規模;出自四川的品牌自然饞,目前在本省內開店數量最多……
縱觀當前餐飲市場,不論原來以何為主業,加入到“火鍋超市”賽道的選手都在拼供應鏈—— ?
比如,前文提到的鍋圈供應鏈;九品鍋原本就是做食品批發起步的;新秀品牌“我的鍋”,也具有20年的商超連鎖經驗;更不用說海底撈背后的蜀海供應鏈......
而在供應鏈和服務都到位的前提下,接下來主要靠:產品差異化、高性價比。
火鍋物語創始人雷亞軍分析,未來的競爭,也一定是突出品牌特色的競爭,“你的產品更新換代能力、差異化、口感等都將影響消費者的體驗感。 ”
總之,“火鍋食材超市”是個有吸引力的的賽道,只是這里對有實力的選手更友好。你看好海底撈的火鍋食材超市嗎?歡迎留言區和我一起討論。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