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第一股”出籠!巴比饅頭A股上市,總市值45億元
紅餐君 · 2020-10-12 22:23:55 來源:紅餐網
巴比食品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西貝超級中央廚房落戶內蒙古呼和浩特;國家林草局:積極引導今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等45種禁食野生動物;涉嫌江鮮非法買賣,深圳四家餐飲單位被立案調查;點外賣能集齊鍋碗瓢盆?杭州餐飲商家送砂鍋、飯盒。更多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熱訊》。
年入10億,全國門店近3000家 ?
巴比饅頭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
今天,一個振奮餐飲界的消息傳來:?“饅頭第一股”終于出籠了!
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大漲44%,報18.32元,對應總市值45億元。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早餐經營時間受限、客單價低、利潤微薄,沒有多少人相信“小包子能上市”。可以說,巴比饅頭讓人出乎意料,它是如何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績的?紅餐網此前曾發稿詳細剖析過(點擊閱讀《“中國包子第一股”年入10億,巴比饅頭有什么秘訣?》)。
巴比饅頭2003年創立于上海,是一家中式面點速凍食品制造企業,除了賣饅頭的,也賣包子、粗糧點心、粥品、飲品等,是江浙滬地區有名的早餐品牌。
2019年6月,巴比饅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時隔一年順利過會,收獲IPO批文,而后于今天成功敲鐘上市。
其招股書顯示,目前,中飲股份創始人劉會平與妻子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唯一機構股東為嘉華天明(天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系加華資本關聯公司,占股7.00%。
在門店營收和數量上,截至2019年12月末,巴比饅頭全國門店2931家,主要分布在江浙滬、廣東和北京。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7.19億元、8.66億元、9.90億元、4.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7億元、1.12億元、1.42億元、0.68億元。
小小的包子,如何做到年入10億、A股上市?
△圖來自華南巴比饅頭公眾號
據了解,巴比饅頭之所以能做成大生意,除了產品特色鮮明、品質好;客群定位來不及吃早飯的白領,穩定且高質;選址差異化,拋棄街邊檔口,開到繁華商業地帶外,還有3大原因:
第一,門店品牌化。 ?巴比饅頭改變了傳統包子店給人的印象。為了更好地推廣“巴比饅頭”,其創始人劉會平注冊了“巴比”品牌商標,這是上海第一個注冊的包子商標,此外,他還注冊成立了公司,學習麥肯的經營管理,進行企業化運營管理。
第二,生產標準化。? ?2004年,巴比饅頭投資80萬建包子廠,啟用了當時最流行的中央廚房統一加工餡料,以配送到店的模式經營,實現了標準化。
第三,開啟加盟模式。 ?2005年,巴比饅頭啟動品牌連鎖加盟業務,此后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開店速度。截至2019年12月末,其全國門店數一共2931家,其中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在快速拓店的加盟模式助力下,巴比饅頭成長的速度像踩了油門一樣,一路向前。
據紅餐網了解,如今早餐市場正在規模化,?市場廣闊, 潛力無限。此前,巴比饅頭招股書曾顯示,未來3年內,巴比食品計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區的重點地段開設182家巴比饅頭直營門店,同時加強自有電商平臺建設。
如今,上市的鐘聲已經正式敲響,巴比饅頭的品牌影響力和勢能都得到極大提升,接下來,它將在市場里做出怎樣的一番成績,讓我們共同期待。
總投資6億,面積約14萬平方米 ? ?
西貝超級中央廚房 ?落戶 ?內蒙古 ?
今年4月,西貝注冊了“賈國龍”商標,全新品牌“賈國龍功夫菜”引起關注。最近,又有新消息傳出來了:10月9日,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舉行奠基儀式。
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1號地面積共計193.8畝,預計總投資約6億元,4個大型中央廚房,規劃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西貝目前華北、華東、華南3大中央廚房總面積的6倍,也是國內餐飲企業建設的規模和產能最大的中央廚房。
△圖來自人民網呼和浩特
這個超級中央廚房建成后,將成為川魯粵淮揚、湘浙閩徽蒙等各菜系的名師廚藝進行大生產轉化的基地,用先進的急凍鎖鮮技術將大師手藝100%的還原。基地還將引入工藝標準化的全鏈條技術管理,從產品工藝設計到穩定交付,打通生產前端和顧客體驗終端,保證源頭直采、直接加工。
中央廚房被視為餐飲業的大趨勢。許多連鎖餐飲企業用中央廚房統一采購、烹飪,做成半成品后再配送餐廳廚房進行加工,既減少人工成本,還能保證食品的標準化,餐飲連鎖的菜品出品也更加高效。
此前,西貝在5月份與天津開發區簽署合作協議,品牌“賈國龍功夫菜”總體落戶天津開發區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對此,西貝稱,“賈國龍功夫菜”將以開發區為總部基地,輻射全國,預計其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
在“賈國龍功夫菜”微信公眾號,“賈國龍功夫菜”定位為西貝集團旗下餐飲零售化平臺:“到家功夫菜遵循費時、費工、費料的原則,采用急凍鎖鮮技術,讓你在家簡單加熱,就能吃到大師研發的菜肴。一頓好飯,隨時隨地。”
國家林草局:積極引導今年底前 ?
停止養殖竹鼠等 ?45種禁食野生動物???
為指導養殖戶合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轉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確定了分類管理范圍。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9日說,對竹鼠等45種野生動物,要積極引導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
這位負責人介紹,禁食野生動物是指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發布前養殖食用、不屬于畜禽范圍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動物和以保護繁育、科學研究、觀賞展示、藥用、寵物等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
他表示,要積極引導停止養殖禁食野生動物。對竹鼠、果子貍、豪豬等45種野生動物,要積極引導有關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并按有關規定完成處置工作。確需適量保留種源用于科學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論證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并嚴格履行相關手續。
他說,要規范管理允許養殖禁食野生動物。對豚鼠、藍孔雀、滑鼠蛇等19種野生動物,要會同有關部門分類制定管理措施和養殖技術規范,加強政策指導和服務,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防疫檢疫相關要求。
國家林草局要求,各地要迅速組織開展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工作,確保對政策的準確理解和把握,加強與養殖戶的溝通交流,避免產生誤解和疑慮。
涉嫌江鮮非法買賣,
深圳四家餐飲單位被立案調查
不少深圳市民反映,在農貿商超想買“江鮮”,總是買不到。原來,最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又有新的舉措。自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7月13日印發“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工作方案”以來,市場清查力度加大。
線上利用電子商務監管系統對長江野生魚、野生江鮮、刀鱭、長江刀魚、鳳鱭、中華絨螯蟹、鰣魚、河豚等關鍵詞開啟“天眼”監控模式,檢測報紙、電視頻道等媒體發布的廣告。線下出動執法人員,檢查水產制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單位等地,聯合省局核查總局交辦線索和外單位檢查,涉嫌虛假宣傳銷售野生長江魚立案5宗。
△圖來自深圳食事藥聞
經典案例如下:
“重慶烏江活魚店”向西分店招牌含有“烏江活魚”字樣,菜單有“真正的野生魚”描述。但經營者現場無法提供原料魚產自烏江的證明材料,當事人涉嫌虛假宣傳,違反《廣告法》的相關規定,被依法立案調查;
南山區招商街道XX大廈的XX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山區桂廟路的深圳市XX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福田區華富街道的深圳市XX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菜單菜品有“長江野生華魚燒豆腐”,但當事人提供的購貨憑證顯示均非長江野生魚,為普通鳙魚。當事人涉嫌虛假宣傳,將普通魚類冠以“長江野生”字眼,以吸引消費者注意,違反《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已被依法立案調查。
據悉,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八個禁止”如下:
一、嚴禁采購、銷售和加工來自禁捕水域的非法捕撈漁獲物。
二、嚴禁采購、銷售和加工無法提供合法來源憑證的水產品。
三、嚴禁對水產制品標注“長江野生魚”“長江野生江鮮”等字樣。
四、嚴禁餐飲單位經營“長江野生魚”“長江野生江鮮”等相關菜品。
五、嚴禁出售、購買、食用長江流域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
六、嚴禁以“長江野生魚”“長江野生江鮮”為噱頭進行宣傳。
七、嚴禁為出售、購買、利用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捕撈工具發布廣告。
八、嚴禁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捕撈工具提供交易服務。
知法守法,既然有相關規定,那必然要遵守。?
點外賣能集齊鍋碗瓢盆? ?
杭州餐飲商家開始送砂鍋、飯盒???
點外賣送一次性餐筷很常見,送鍋就有點讓人出乎意料了。近日,部分杭州市民發現,外賣商家開始送鍋、飯盒、銀勺銀筷...?
蕭女士在外賣app上點了一份煲仔飯拿到外賣后,打開錫紙,一下子驚呆了:“這也太‘壕’了吧,老板竟然給我送了一口砂鍋。”這個鍋看上去不如家里煲湯用的砂鍋,但還是“有一種在廣式大酒樓就餐的感覺”。?
第二天,她又點了一份杭州本土餐飲品牌的炒飯。這次,外賣小哥送來的是飯盒。“這個飯盒我家里還有個同款。”蕭女士笑著說,“上小學的時候,我媽媽給我帶飯,裝飯菜用的就是這種銀白色的鋁制飯盒。”
記者采訪了該餐飲品牌。魯總坦言,鋁制飯盒的成本僅2塊5,而普通塑料餐盒成本是6-7毛,使用鋁制飯盒是考慮到保溫性更好。“消費者點了鋁制飯盒裝的炒飯,飯盒成本會涵蓋到炒飯里的。”但如果消費者在點外賣時可以備注不需要鋁制飯盒,錢會通過平臺退給消費者。
90后男生小呂也有相似經歷。剛搬新家的他點火鍋時,告知了商家自己尚未置辦鍋碗瓢盆,商家直言可以送鋁鍋。記者致電了商家,老板表示,如果不要鍋,價格也沒辦法更改,“不過可以送你和鍋具等價格的菜品或者肉類。18塊錢以內的,你隨便選就好。”也就是說,小呂為收到的鍋具付了18元。
小呂還曾點過另一家外賣,送的是銀質筷子勺子。但付款的時候小呂才發現,只有正價買餐食,才會送整套餐具。?
目前,小呂已經湊齊了一個鋁鍋、一口砂鍋、一副筷子和一只勺子。在小呂看來,這些點外賣“附贈”的東西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他的生活,“不過,如果收到太多,也會浪費。我有一個同事說,她外賣點各種煲已經攢了快10個保溫桶了。”
而在平時不做飯的95后女孩君君看來,“其實有時候我覺得商家給我送這些鍋也很浪費。”她說,“如果我每次點外賣,商家都送鍋,時間長了,這些鍋我都不知道放哪。”而且,鍋的質量也讓她擔心。一次在用小砂鍋裝泡面時,砂鍋在上桌瞬間裂了。
租房的白領有很多,送實用餐具或許是一種促進推銷的有效方式,還有助減少實用一次性餐具。不過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合適而好用的“附贈餐具”才是真正需要的。這種營銷方式能否走得更遠,我們拭目以待。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人民網呼和浩特,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食事藥聞,餐飲品牌觀察,新京報商業觀察,新華社,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杭州網,36氪,及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