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虧損9.65億,仍瘋狂開店173家,海底撈上半年財報透出4個新常態

小倩 曲紅 · 2020-08-26 12:01:00 來源:火鍋餐見

昨晚(8月25日晚),海底撈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

上半年總收入97.6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5%。期內利潤為-9.65億元。

主要受疫情閉店影響,但海底撈擴張速度絲毫沒減慢,上半年新開門店173家,總數增至935家,距“千店”只有一步之遙。

整體海底撈恢復情況不錯,三線以下門店翻臺已達3.6,人均也有不少提升,全國上下已經沒百元以內的海底撈。

順便說,昨天七夕情人節,海底撈排隊超級火爆,導致排號系統崩潰,登上熱搜。

窺一斑而見全豹,從海底撈上半年業績結合市場反饋,我們get到4個火鍋業的新常態。

01 總收入97.6億,利潤虧損9.65億 ?

受疫情期間歇業影響,海底撈2020年上半年收入97.6億,比去年同期的116.9億,下降了16.5%,少收19.3億。

其中海底撈餐廳仍舊是主要收入來源,占比93.7%,從去年同期的113億元,降至2020年的91.5億元。

期內利潤,由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為-9.65億元,降幅超過200%。 ?受疫情影響,虧損是餐飲業普遍現象。不過作為火鍋老大,海底撈虧損程度并不算大。

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近日也公布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營收下降23.2%,凈利虧損8869.6萬。

通過昨天七夕“排號系統”崩潰就可以看出來,事實上,火鍋是疫后恢復最快的,也是當下經濟蕭條期最受歡迎的餐飲品類與傳統中餐相比,仍然具有不小的抗風險優勢。

02 瘋狂擴張停不下來,半年新開173家 ?

盡管疫情形勢嚴峻,海底撈始終保持快速開店的擴張狀態。

2020 年上半年新開業173家門店,海底撈全球門店從2019年的768家增至935家。

2019年海底撈門店數相比2018年凈增了64.8%,平均每1.2天就開1家新店。而2020年,“海底撈速度”絲毫沒受疫情影響,幾乎每天都有新店開業。

此外,海底撈繼續朝三線以下城市下沉。并且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拓展餐廳覆蓋地區。

這背后,有單店業績見頂,靠新店保增速的原因;也有員工發展的需要,讓新開店的速度與人才增長速度保持平衡;

更重要的是,分析人士認為,海底撈希望把下游連鎖店作為上游供應鏈體系的流量入口。即使海底撈本身因為門店擴張而導致凈利率下降,整個集團的利潤也可以從供應鏈公司中彌補回來。

03 翻臺降至3.3,人均從105漲至113元 ?

因為疫期客流減少,海底撈的翻臺率從去年的4.8降至3.3。越是一線城市,下滑幅度越大。

不過目前已呈現出強勁的恢復態勢,尤其是三線以下城市恢復較快,已恢復至3.6次/天,下半年有望恢復到4以上。

不過上半年,海底撈人均消費漲至112.8元,2018年和2019年(全年)分別是101.1元、105.5元。

去年上半年,二三線城市的海底撈人均還是90多元(見上圖),但現在,在中國內陸城市中,再無百元以下的海底撈。

疫情期間,海底撈還宣布過一次漲價,菜品價格整體上調6%,但遭輿論反撲,后緊急叫停并道歉。

可見當下通過漲價提升客單價已經不太可能,未來只能優化效率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利潤了。

04?外賣收入超4億,更注重多元布局 ?

上半年,海底撈外賣收入4.1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1.83億元,增長了123.7%,占總營收比重增至4.2%。

這次疫情把火鍋企業逼得紛紛上線外賣,就拿海底撈來說,外賣體系已經非常成熟,截至2020年6月,共有299家門店可提供外送服務,而在2019年年底,這個數字還是206家,說明僅疫情期間,就新增93個外賣服務點。

不過相對于太二酸菜魚上半年外賣占總收入22.9%的比重,火鍋外賣的頻率和需求并不是很大。

此外,上半年海底撈也在積極拓展零售渠道,比如推出半成品方便菜肴,應用軟件和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等多個在線銷售渠道。

其實海底撈很早就開始多元化布局,除了外賣、新零售,2019年明顯加快了新品牌建設,先后收購了U鼎冒菜、漢舍中國菜、Hao Noodle,并通過內部賽馬制孵化了接近10個快餐品牌。

隨著十八汆、佰麩私房面、撈派有面兒先后浮出水面,可以看出,海底撈期望在火鍋之外,正在搶占更多樣的消費場景,尋求更大的市場。

在最新的財報上也表示,未來會策略性地收購優質資源,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

根本來說,海底撈已不單純是一家餐飲企業,而是餐飲業加制造業,完備的供應鏈條,讓它具備孵化餐飲新品牌、新品類所需要的幾乎一切基礎設施。

經歷了品類擴張、差異化經營擴張的海底撈,正在由品牌擴張時代過渡到模型擴張、供應擴張。 ?

05 人工成本增加4.2億,加大科技降本提效 ?

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人工成本相比去年同期的36.5億,增至40.7億元,增加了4.2億。由于新開餐廳導致人員增加。

員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從去年上半年31.2%增至41.7%,主要由于收入減少所致。據其財報顯示,海底撈現有92179名員工。

員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時,海底撈租金不增反降,上半年租金0.88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0.96億元,下降了8.3%。

租金及相關開支占應收的比例也相對穩定,同比去年同期的0.9%,降至0.8%。

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提高人效,海底撈表示,持續技術方面的投入,例如繼續優化、研發業務管理系統、智慧餐廳技術。

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已經在3家門店裝置了智慧機械臂,23家門店采用了千人千味智能配鍋機,在全球餐廳中運營了958臺傳菜機器人與385部小美電話機器人。

此外,IKMS智能廚房管理系統,門店要貨系統也在不斷更新迭代。通過采用這些智能化的元素,一方面保留海底撈后廚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餐廳的經營效率。

06 規模作戰這張牌,海底撈還能打多久? ?

雖然海底撈財報數據表現還算平穩,在預期之內,但在輿論環境中,上半年海底撈持續霸占流量C位,爭議不斷。

前后出現“漲價道歉門”、“接班人計劃”、“張勇減持套現”、以及后來的“塑料烏雞卷”、“筷子大腸桿菌超標”等。

樹大招風,海底撈身上遭遇的一切,也預示或者透露出一些消費趨勢變化。

1、疫后時代,經濟蕭條,消費者對餐飲更注重性價比,明目張膽的漲價勢必讓品牌自毀前程,失掉民心。 ?

2、其次,消費者更加在意食品安全。 ?不僅是海底撈,任何一家略有知名度的品牌,出現小小的食安風波都會被網絡無限擴大,因為消費者越來越零容忍此類事件。每一次食安危機也嚴重透支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3、再次,結合海底撈系列事件,以及財報的數據表現,我們看到,海底撈闊步向前,帶來規模碾壓的同時,危機也初步顯現,出現管理滑坡的跡象。

海底撈自從上市之后,開店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即便今年疫情虧損9億多,也無法阻止它瘋狂開店。

但跑得快了就容易出事,前段時間出現幾次食安風波,有的是因為對供貨商的管控不足,有的是對員工管理不到位。

07 “火鍋效應”顯現,前路可期 ?

不過,海底撈也給我們帶來了信心和樂觀。

前段時間,海底撈股價逆勢上漲15% ,與大快活,大家樂超過10%的跌幅比起來,簡直冰火兩重天。足可見資本對其一致性的樂觀預期。

而且正如我們分析的,經濟蕭條期,火鍋和酒一樣,有刺激和釋放作用,將迎來機會紅利。昨天七夕情人節的火爆也可見一斑。有網友表示,從下午6點排到8點,前面還有80桌。

海底撈就是沸騰火鍋行業中的一個縮影。作為中餐第一大品類,火鍋依舊保持強勁的生命力。

經歷過洗牌后的餐飲行業,市場出清加速,優質商鋪空出,馬太效應之下,有實力的火鍋商家會面臨更多新機會,實現逆襲。

火鍋大賽道上,商家們前路可期。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