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虧損3年到逆襲300+店,他用一個狠招吊打對手
田果 · 2020-07-17 10:28:39 來源:火鍋餐見
“第一家店開三年虧三年,之前賺的錢都賠進去了?!?br/>
85后的黃飛,毫不避諱曾經這段失敗經歷,而后觸底反彈,開辟火鍋行業新打法,在全國開出300多家火鍋店。
他是“皇三爺”火鍋創始人,一身江湖氣息,思維活躍,堪稱“餐飲鬼才”。
長達3個小時的采訪里,他總結的方法論直擊火鍋經營“命門”,餐見君分享給大家。
早年,黃飛在香天下火鍋沉淀了7年,香天下創始人朱全是他的伯樂恩師。在這期間,他有上百家店的開店經驗,選址定位、市場分析、服務標準這些,在他心里“門兒清”。
2008年,黃飛22歲,他決定走出來歷練自己,就和朋友在綿陽合伙做了“麻辣天下”火鍋品牌,一年就開出幾十家加盟店。
好景不長,因為合伙人沒有兌現合同上的承諾,“愛憎分明”的他立馬終止了合作。
“兄弟,終于等到你了,我想找你合伙搞火鍋,整個公司你占60%,我40%,全程由你操作。”簡陽一位大哥的這番話,解救了當時面臨困境的黃飛,說干就干,新的火鍋品牌——“老渝人家”正式亮相。
5年時間里,開了將近40多家店,黃飛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經過兩次合伙開店,黃飛下決心要做個只屬于自己的火鍋品牌。
故事到這兒才算真正開始,2012年年底,黃飛和他的“皇三爺”火鍋正式登場。以下為黃飛口述。
▲皇三爺火鍋成都雙流區總店
01 ?
虧損復盤: ?
“做餐飲需要互聯網思維” ?
在綿陽、簡陽能開個幾十家店,在成都也應該沒問題,抱著這種想法,我就在成都雙流區開了第一家店。
理想多豐滿,現實就多殘忍。開三年虧三年,把之前賺的全部虧進去了,大幾百萬。
后來做了無數次復盤,為什么會虧損?主要在于兩個方面。
一是之前都在四五線城市開店,走的是下沉市場路線,綿陽是地級市,簡陽是縣級市,這兩個城市做得很好,不見得到成都就行。
渠道不一樣,打法不一樣。 ?地級市和縣級市的思維拿到大城市,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把大都市的經營理念,拿到下沉市場去做,成功率反而更高。
二是創始團隊固步自封,當時正遇到互聯網沖擊實體行業,如百度糯米、大眾點評、拉手網,正處于風口,我們卻還是傳統思維,認為這些不重要。
找到了癥結,就“對癥下藥”。那時候互聯網導師在成都的公開課,我基本都去聽了。課上記筆記回家繼續消化,沒課就去網吧搜馬云的演講,聽他的互聯網思維。
就這樣,我們慢慢轉變了思維模式,打開了新的認知。
做餐飲還是要有互聯網思維,其實當你覺得生意不好做時,就說明你的思維已經落后了。 ?
02 ?
“要想脫穎而出, ?
就打別人沒打過的牌” ?
那幾年,錢也虧得差不多了,還是得先做加盟,雖然我的夢想是做直營店,但在當下,養活團隊最重要。
一沒背景,二沒強大的資金后盾,三沒渠道,四沒團隊,應該怎么做?
學以致用,當時我做了整個川渝火鍋業史無前例的決策——凡加盟商加盟,一律實行零加盟費、零管理費。
很多同行和朋友都質疑我,但我必須得另辟蹊徑,因為我干不過那些“老大哥”們。
在成都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餐飲環境,作為初來乍到的新品牌,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強大的背景,只有劍走偏鋒才能取勝。
怎么讓更多人知道?那時候大多數加盟都是走傳統模式,開了一個店,朋友介紹這樣。當時我就開始做百度競價,算是做得比較早,然后每天上百個咨詢電話打來店里。
他們帶著質疑,陸陸續續來到店里考察,因為我兼具技術和管理經驗,菜品怎么制作,底料怎么炒制,團隊怎么管理,都一清二楚,他們也都很信服我。
第一年,為了打開市場,不收加盟費。除了成都布局五六家,在外地也鋪開了十來家店。
我的原則是,選比較有代表性的省會城市,然后借助加盟商的力量,把品牌知名度打響。 ?
第二年,結果向好后,就開始收加盟費,但很低;第三年,再慢慢漲費用,品牌有一定影響力后,公司團隊成本也會變高,不能顧此失彼。
03 ?
“餐飲核心是性價比, ?
做火鍋就是做菜單” ?
通過三年的沉淀和梳理,加上后來加盟政策開拓門店,團隊也用心去打理,有了這么一個支撐和資源,才開了現在的總店。
為什么我們的店連續5年天天排隊?很簡單,我做餐飲的核心就是做性價比之王 。
▲中午生意也十分火爆
現在的火鍋市場,不是因為便宜而生意好,也不是因為貴而生意差,要讓顧客覺得買了這個東西很值,這叫性價比。
6年前開這個店的時候,我們就很注重服務,比如在衛生間安排了一個專門的阿姨,除了保證衛生外,就遞遞擦手紙就行了,客人就覺得體驗感好。
我明白,我們的服務沒有海底撈好,在服務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漏洞,既然解決不掉,就盡可能去完善,通過其它細節點做加分。
送給等位顧客的小吃零食,每月就要投入5萬,并且還在不斷升級增值服務,不停優化改善,反復去做正確的事情。
做火鍋其實就是做一張菜單,我想要某個產品每月達到什么銷量,都可以通過菜單設計實現。 ?
比如把你想賣的菜,放到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肯定銷量不好,但如果放到顯眼地方,再用一些故事和介紹,給它做背書,消費者肯定會點,起引導作用。
當然,這只是產品的銷量,最終要看到背后的利潤,菜單上的所有產品,毛利空間是不一樣的,需要去核算......
目前,我們的毛利率50%,很多人認為開一家店的毛利要做到75%,我們偏偏去定義一個他們不能接受的利潤,賺得少一點,反而能夠持續得好。
04 ?
“餐飲設計功能化、科學化; ?
門店管理做減法” ?
為什么毛利低還能盈利?我認為主要在于設計和管理。
餐飲設計的背后就是功能化, ?比如后廚設計,廚師可能要走兩步,才能拿到想要的產品,現在經過設計,只需半步,就可以干完之前的事情,不僅提高了坪效,而且節約人工。
開一家火鍋店,每個維度都要重視,通過各個維度去核算,科學化去節約。
平日,我經常給督導、運營說,不管做直營還是加盟,只需圍繞單店盈利,以門店盈利為核心去分析就ok了。
我們不是去給加盟商增加問題,制造問題,是給他們賦能的,一定要做減法,不要復雜化。
▲廚政部下到各個門店講課
經??吹?,有的督導拿著厚厚的資料去教店長,這是低效的,給他們的工具資料,一定要簡單。
我有一個習慣,只要不出差,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飯,都會到店里看看,看到問題后,跟團隊進行溝通,其實在溝通的時候,就是變相提升團隊的能力、格局的時候。
一個企業從上至下,一定是朝一個方向的,高層在不停的制定戰略,團隊要有N個戰術的辦事方法,才能最終達到目的。
05 ?
“火鍋模式只有兩種, ?
一是社區型,一是流量型” ?
我們目前在做直營,就簡單講講這個模式。
接下來我們的核心打法:主戰區放在上海和成都,成都走的是社區型,上海走的是流量型。
對于我來講,全中國的火鍋模式就只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社區型的,一種是流量型的。
社區型,主要是針對大型的居住人群,這批主要消費人群主要用于請客、聚會、宴請、團建等。
平均每桌的人數大概在5~8個人,甚至十幾個人。社區租金便宜,面積在500~800平米,不超過40張臺,每月利潤賺12萬。
回本時間或許長一點,但可以穩定地開個5年、8年,而且品牌時間越長,沉淀的東西越有價值,比如為接下來開直營門店培養更多的管理層,讓品牌變得更值錢等。
流量型,在350~500平米,這種模式的火鍋店,選址、定位、打法很關鍵,我們通常是這么做的。
首先選區域,區域鎖定后,在這個區域內找商圈,之后選位置,還要去做分析。 ?
對鋪面進行面積評估,租金費用的評估,以及周邊所有同行的評估,如門店生意情況怎么樣?客單價怎么樣?味型怎么樣?他們的定位是什么?
連續去吃幾天,就知道這家店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是賺錢還是虧錢,通過中介去了解他的租金,店里配備多少人工,工資大概是多少,都能得知。
工資知道了,房租知道了,客流知道了。再通過菜單上的賣價,算出大概綜合毛利,店綜合毛利也能算出來,這樣,甚至店的盈虧平衡點都能做出來,賣多少錢才能保本。
然后,通過分析對手的盈虧平衡點,來梳理自己的定位,結果只能是吊打他們,商業本質就是這樣的。
“無論市場怎么變,我始終用敬畏的心態做餐飲。” ?黃飛還說了四個字,“剩者為王”,能夠剩下來活下來,就為王!
在他的思維中,沒有生意好不好做,只有經營者思維是否開闊,是否能持之以恒,是否明白賺快錢,永遠不抵賺長遠來的穩妥。
希望各位餐飲老板,能從他的餐飲經歷和經驗中借鑒一二。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