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謠言毀掉一個餐飲品牌!真的太可怕了
洪君 · 2020-07-06 22:21:25 來源:紅餐網
幾句謠言可以輕易地摧毀一家店、一個餐飲品牌甚至一整個品類。都說“謠言猛于虎”,在餐飲業更是如此。謠言,不知道害慘了多少餐飲人!
01
用空調水和面做包子?
一則謠言毀了這家開了16年的知名餐廳!
7月3日,北京西城工商在官博上發布的一則通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該通報稱,7月1日,牛街市場監管所接到舉報,稱牛街寶記豆汁店一員工向籠屜保溫設備中倒入空調冷凝水,經執法人員調查核實,該店員工確實將空調冷凝水倒入了籠屜下面的保溫設備內。
目前,涉事員工已經被帶走調查,執法人員也對店內剩余包子和籠屜進行了封存。
截止紅餐網(ID:hongcan18)發稿,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
不過,不管調查結果如何,這家經營了16年、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的老店恐怕都難逃關門的厄運。 ?因為,通報出來后,網上關于"牛街寶記用冷凝水和面做包子”的謠言已經四起,并愈演愈烈,而謠言造成的沖擊遠遠大于員工的不規范操作。
據紅餐網了解,員工不規范操作被舉報曝光后,在各大主流媒體的轉發下不斷發酵,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開始造謠牛街寶記“用空調冷凝水和面做包子”,“用空調水打肉餡”等,對牛街寶記造成了致命的沖擊。
過去幾天,"牛街寶記用冷凝水和面做包子”這則謠言已經在當地各大微信群刷屏、擴散。與此同時,相關微博、頭條等評論區也被攻陷。
有網友稱,“太缺德了一定要嚴肅處理給市民一個交代,把這種店徹底關閉。”“這種喪天良的做法就該罰到破產,永遠不許涉足餐飲業,以后就沒有人敢這樣做了。”
更可怕的還在后頭:憤怒的網友看到新聞后特地找到該品牌在美團點評、大眾點評上的門店,并圍繞網傳的謠言進行惡意差評 ,比如,“這樣的餐廳,一點良心都沒有,早日倒閉吧”不管門店開到哪里,都是黑心經營者”……
今天(7月6日),紅餐網(ID:hongcan18)在大眾點評上搜索“牛街寶記豆汁店”時發現,其相關門店已經因為洶涌而來的差評直接下架了,只剩下一家分店還在展示,這家僅存的分店也已經被差評攻陷,有將近三分之一的評論是近日新增的差評。
除了惡意差評攻擊外,有網友還將該餐廳的推薦菜改成了“冷調冷凝水包子”、“冷凝水豆汁”、“冷凝水奪魂包”、“冷凝劑羊雜湯”等,場面不堪直視。
一家老牌餐廳,就這樣因為員工一個不規范的“動作”而被網友攻擊,進而被謠言吞噬,最后被迫停業。
對此,有餐飲人向紅餐網(ID:hongcan18)感慨道,“員工有不規范操作,我們可以要求餐廳整改、甚至處罰餐廳,但卻萬萬不能因此散播不負責任、不符合事實的謠言。因為,幾句簡單的謠言,就可以毀了一家餐廳。”
就像牛街寶記,因為謠言,它16年來苦心搭建起來的口碑和品牌名聲一夜崩塌,接下來的命運也前途未卜。
02
一個謠言毀掉一個品類,真的不夸張! ?
餐飲人在日常經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有差評,有投訴,但是最可怕的還是像上文那樣的謠言。因為差評投訴可以有方式處理,但是謠言一旦傳出,即使事后辟謠,那損害是無法彌補,甚至是毀滅性的。
6月初,紅餐網就在每日熱訊中報道了貴陽一家老面館因“拒絕”3名農民工一事,被網友們罵上熱搜一事。一時之間,這家面館每天都有大批的網友前來拍攝視頻、照片,不分青紅皂白的跟風抹黑和亂解讀,甚至還有網友專門從西安趕來,就是為了確認老面館是否已經關門。
后來,盡管該面館已經公開道歉,解釋當時是店內菜品不足而婉拒了客人,餐廳的一些老顧客也出來幫忙澄清,稱媒體的報道不實,但是謠言擴散越來越快,不少網友組團來打卡拍照指責餐廳老板。即使老面館一再解釋辟謠,但是都淹沒在網友的辱罵之中,最后店主因承受不住輿論的壓力,不得不貼出了門店轉讓的通知。
一個謠言毀掉一家餐廳,這是活生生的案例。 ?但有些謠言更可怕,甚至會毀掉毀掉一個品類甚至整個行業。 ?
此前,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事件,就直接讓三文魚陷入了困境,不少人傳謠三文魚有病毒,海鮮也有病毒,讓很多人聞“三文魚”而色變,三文魚一度滯銷。而這種連鎖反應也波及到了日料產業。
部分日料店生意直接歸零,有的日料餐廳因為抵不住沖擊,已經關門倒閉。如上海知名網紅餐廳PokeLab日韓料理,就以“0元轉讓”的方式告別市場。
同時,還有各地的海鮮餐廳也受到了影響。雖然不少餐飲老板一再標明自家三文魚等海鮮來源和產地都是正規的,食材來源是健康的,但是依然無法打消消費者的恐懼心理。
此后,雖然官方一再發聲,相關專家也一再進行科普辟謠:海鮮、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水產品放心買、放心吃!但傷害已經造成,日料店、海鮮店注定元氣大傷。
同樣在疫情期間,受到謠言損耗的還有牛蛙等品類。
在疫情爆發前期,有人說是吃野味造成的,于是一夜之間一句野味或者名字帶有相近名字的餐廳紛紛被下架。比如牛蛙被謠傳是野味,一度陷入窘境,李子壩梁山雞因為有個山字也曾被下架。
在疫情期,公眾的神經是緊繃的,一個謠言的傷害值將是百倍千倍的疊加。 ??
03
餐飲苦謠言久矣,
做好規范安全是關鍵
都說謠言止于智者,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餐飲關系到入口食物的安全,因此一旦出現這樣的謠言,傳播往往是最廣,傷害是最大的。
而對于餐飲企業來說,謠言最大的危害,就是顧客根本不給你解釋的機會,直接在心底給你的餐飲店打上“不衛生”、或“品質差”的形象,直接拉入黑名單。
翻看近兩年的報道時,紅餐網發現,一些餐飲品牌因為食品衛生問題被造謠、抹黑的事件多不勝數。
2018年,星巴克就曾深陷“咖啡致癌”風波。事情起源于星巴克等90家公司,因產品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酰胺,被美國法院起訴,指他們違反加州 65 號法案——沒有警告消費者咖啡產品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學物丙烯酰胺,并要求在產品上加貼“致癌”警告標簽。
然而,這樣的一則消息竟被國內一些公眾傳播平臺斷章取義,放大矛盾點,成為博取關注和流量的工具。
更早之前,網上廣泛流傳著無毛雞、六翅雞、六腿雞的視頻和照片,據稱這是肯德基為了降低成本而用激素等手段催生出的怪物。
此謠言影響甚廣,各種版本繪聲繪色的描述,加上逼真的圖片和視頻,將大眾,尤其是本來就對洋快餐心存芥蒂的人嚇得不輕。
前兩年,還有一段聲稱“肉松餅里裝的是棉花”的視頻在朋友圈中熱傳。
視頻中一男子將某品牌肉松餅拿水浸泡,之后不停用手揉搓,形成了一團白色絮狀物。他稱這種絮狀物是“棉花”,并試圖用打火機點燃“棉花”。
類似的視頻有多個版本,這些視頻中的所謂“檢測方法”也都是將肉松泡水后形成白色絮狀物,然后用撕扯或試圖點燃來證明這是“棉花”,進而聲稱:這么多年,人們吃的都是“棉花肉松餅”。
消息一出,對肉松餅生產商和肉松廠家的生意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雖然這個消息也很快就被辟謠了,但是負面影響已經產生,店家生意從此一落千丈。
以上的每一個案例,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謠言的威力和可怕。一則謠言,真的可能將一個苦心經營多年的餐飲品牌毀于一旦,甚至會直接毀掉一個行業。
那么,面對這些謠言傷害,餐飲人到底該怎么辦呢?有人說要積極辟謠,找專家教育普及;有人說要拿起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狠狠打擊那些造謠者。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很好的辦法,但是紅餐網認為,無論什么措施都比不過自己先做到位。
紅餐網在梳理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謠言的產生都是因為餐廳自身操作存在著問題或者信息不公開透明而被人放大造謠的。如上文案例中的16年老字號就是因為員工動作不規范造成的。
如果餐飲企業能做到規范化,能將食材或者產品的溯源說清楚,甚至能開放后廚開放工廠和原材料基地,相信這樣的謠言才真的會止于智者。 ?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