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貝又雙叒叕“跑路”?北斗出手了!
· 2020-06-28 17:47:51 來源:新聞聯播、央視財經、澎湃新聞
從2014年到2019年,
扇貝跑了,扇貝死了......
上市公司獐子島終于迎來“扇貝去哪兒了”最終季。
證監會果斷出手,借助北斗導航衛星破解“扇貝之謎”,一連串“彌天大謊”被揭開!
網友聽后,拍手稱快:“現在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60萬元罰款、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
證監會6月24日消息,證監會近日依法對獐子島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對獐子島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 ,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 ,對4名主要責任人采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這是原證券法下對公司及相關人員的頂格處罰。
同日,獐子島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裁吳厚剛,海外貿易業務群執行總裁勾榮,證券事務代表張霖遞交的書面辭職申請。
六年,扇貝“跑路”四次!肆意操縱財務報表 寅吃卯糧
獐子島成立于1992年9月,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水產養殖業、水產加工業、水產貿易業、冷鏈物流業等,主要產品包括蝦夷扇貝、海參、鮑魚、海螺、海膽。該公司曾以養殖蝦夷扇貝聞名業界,但現在頻頻“跑路”的扇貝已成其標簽。
2014年10月,獐子島首次受到海洋牧場災害,100多萬畝蝦夷扇貝絕收,前三季業績由預報盈利轉為虧損8億元。2017年,因“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保訊u全年業績由預計盈利變為巨虧7.23億元。2019年4月,獐子島稱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
2016年,獐子島公司已連續兩年虧損,當年能否盈利直接關系到公司是否會“暫停上市”。為達到盈利目的,獐子島利用了底播養殖產品的成本與捕撈面積直接掛鉤的特點,在捕撈記錄中刻意少報采捕面積,通過虛減成本的方式來虛增2016年利潤。
該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則將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銷海域或減值海域,虛增營業成本,并通過虛增營業外支出和虛增資產減值損失等方式,夸大虧損幅度。
北斗衛星立大功!還原采補船真實航行軌跡 ?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在對獐子島的調查過程中還使用了科技執法手段。獐子島捕撈面積的多少由公司負責捕撈的人員按月提供給財務人員,整個過程無逐日客觀記錄可參考,財務人員也沒有有效手段核驗,公司內控嚴重缺失。可實際上公司采捕船去過哪些海域,停留了多長時間,早已被數十顆北斗衛星組成的“天網”記錄了下來。 ?
證監會借助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公司27條采捕船只數百余萬條海上航行定位數據進行分析, 委托兩家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用計算機技術還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實航行軌跡,復原了公司最近兩年真實的采捕海域,進而確定實際采捕面積,并據此認定獐子島公司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上圖紅色區域代表的是獐子島記錄的捕撈區域,而藍色的區域則是調查人員根據獐子島的采捕船的衛星定位數據還原的獐子島行駛軌跡??梢钥闯雒黠@出入,獐子島并沒有如實記錄采捕海域。?
證監會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民用定位數據的精度在10米以內,能夠記錄漁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于捕撈作業分析。證監會并非單獨使用兩份第三方機構報告,而是把二者結合起來使用。兩家權威機構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三版采捕區域圖,結果差異不大,能夠互相印證。其根據采捕船的航行軌跡測算得出獐子島公司的實際采捕面積,是以真實、客觀的數據為基礎,運用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還原客觀事實,并不存在所謂的“諸多假設”。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