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陸沉 · 2020-04-23 09:31:09 來源:紅餐網
餐飲復工已有兩個多月,很多餐廳卻已永久”消失“。有的可能是苦心經營十幾年的老店,有的可能是發展中的連鎖品牌,有的可能是風頭正勁的網紅餐廳,還有的可能是默默無聞的夫妻店……
它們的倒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這個鍋,真的該由“疫情”背嗎?
很多人都覺得這場疫情導致了無數餐廳倒閉。但真的只是因為疫情嗎?
有人說,每一場分手都是蓄謀已久的。而紅餐網(ID: hongcan18)要說:每一家餐廳的倒閉,其實也早有“預謀”。疫情,也許只是背了一個大鍋……
01 ?
餐企關門停業現象嚴重, ?
疫情是罪魁禍首嗎? ?
進入4月中旬,該開業的餐廳基本都開業了,而宣布結業的餐廳名單卻越來越長。
4月13日,位于上海外灘十八號的英國米其林粵菜餐廳Hakkasan宣布永久歇業,這家號稱“史上最性感的中餐廳”正式退出了中國舞臺。
同時,臺灣連鎖餐飲品牌“一茶一坐”也正大規模關店,在上海只剩8家店在營業。
在深圳開了25年的香蜜湖丹桂軒酒樓,也在近日說拜拜。據了解,丹桂軒是深圳廣式餐廳的代表,曾創下單店7000萬年收入的佳績。
▲ 根據公開報道整理的疫情下部分知名餐廳結業名單(不全)
上面這個名單里,有苦心經營20多年的老店,有快速發展中的連鎖品牌,也有去年還風頭正勁的網紅餐廳……但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冰面之下,還有成千上萬家“無名餐廳”消失得悄無聲息,僅留一紙“旺鋪出租”,引得一聲嘆息。
知名餐廳接連宣布結業、大街上轉讓門鋪隨處可見,這給了大家一個印象——疫情成了餐廳大量死亡的罪魁禍首。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我們看看2019年同期的餐企吊銷&注銷數據:第一季度19.5萬家,其中2019年3月的注銷量高達7.9萬家。從這一數據可以確定的是,餐飲本身就是一個高淘汰率的行業,每年都會有大量餐廳自然死亡。 ?
眾所周知,即使沒有疫情,餐飲行業的年復合淘汰率也在80%以上,而且3、4月份本身也是餐飲行業的淡季,是一年中門店死亡率最高的時候。
但為什么往年餐飲門店空置率卻沒這么高呢?因為往年一有空置店鋪,立馬有人接手。而這次因為疫情影響,不能開,不敢開,轉讓也沒人接,所以就出現了“一條街都在轉讓,卻無人接手”的慘況。
所以,單就“門店關閉”這件事來說,這個鍋或許不能全讓疫情背。疫情加速了餐廳的死亡和淘汰,卻不是最根本原因。
正如一位餐飲人給紅餐網(ID: hongcan18)的留言所說:“餐飲行業什么時候樂觀過?這一次只是讓很多本來就已經病入膏方的餐廳提前結束。疫情幫他們下了決定關掉而已!”
02 ?
舊疾+新傷 ?
餐廳倒閉多是“蓄謀已久”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在疫情前,很多餐廳就已經危機四伏,而疫情只是危機的催化劑,加速了餐廳的死亡而已。?
1)早就經營不善,疫情導致現金流崩盤
一個餐廳倒下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數都是因為經營不善。
2019年的餐飲行業,消費下行,食材成本飛漲,房租、人工成本不斷增加,這些大大增加了經營難題。很多餐飲企業的產品、管理還有營銷方面本身就不佳,不少門店都是在苦苦支撐著。
結果,2020年開年就遭遇暴擊,近兩個月的停業和等不來的復蘇,一下子就讓這些原本就脆弱的餐廳倒下了。
在沒有好的經營能力,又沒有充足的現金流的情況下,沒有抗風險能力的餐廳,只能選擇關門。
所以,對于很多關門的餐廳而言,疫情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一直以來經營不善,持續虧損,以及缺乏對未來扭虧為盈的能力,才是他們倒下的根本原因。
2)餐廳無特色,沒有持續盈利能力
2、3月份,上海一批餐廳集中結業,其中以異國料理和網紅餐廳為主。其中,不乏紅極一時的網紅餐廳和米其林餐廳。類似情形,也在北京、廣州、深、北京等地上演著。
為什么,率先倒下的是這些特色餐飲和網紅餐廳呢?原因很簡單:缺乏創新以及持續盈利能力缺失。 ?
以上海為例,上海號稱云集了世界各國美食,在這個城市做異國料理的市場最大,但競爭壓力也是最大的。
不少餐飲人表示,在上海做餐飲,光有好味道、好服務是不夠的,必須要有足夠的特色,才能吸引到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但另一方面,上海人又很挑,產品不好的餐廳,最多只能紅一陣。
這也再次證明,只靠制造噱頭吸引短期流量,沒有實在的餐飲根基留住顧客的餐廳,不具備可持續性盈利能力,更不可能長久經營下去。
疫情后,消費者的獵奇消費或將被大大抑制。因為收入少了,即使是年輕人,消費觀念也會更保守,那些靠噱頭過日子的餐廳只會越來越難。
3)盲目擴張,不注重組織力和團隊建設
餐飲行業進入連鎖化、規模化時代之后,越來越多企業試圖通過快速擴張來加強品牌勢能和影響力。“先做大再做強”這種觀念一度被認為是十分可行的商業發展策略。
在疫情前,這種策略被很多品牌認為是快速擴張,搶占市場的重要舉措。因此,不少餐飲品牌打出一年開幾百家上千家門店的口號,誓要開遍全國。結果,資金投了,店也開了,團隊卻跟不上。加上戰線拉得過長,管理不到位,團隊疲于應對,反而將整個品牌拖垮了。當疫情一來,這些問題暴露得更加徹底,從而出現了開得越快關得越快的現象。
去年廣州某品牌趁勢能好,在全國連開數十家店,沒想到遇上疫情“黑天鵝”,結果損失太大,現金流實在撐不住,只能關掉其中幾個門店止損。
某知名休閑餐飲連鎖品牌也關閉了好幾家門店,它曾經借助資本力量大舉開店,但過快發展嚴重影響其盈利結構,結果陷入低谷。疫情成了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連鎖化是餐飲發展大趨勢,只是之前摻雜了泡沫。而疫情加速了其中問題的暴露。餐企為了止損,只能選擇關店止損。
4)企業老化、經營理念保守,一擊即倒
疫情中,一些經營了將近20年的餐飲品牌倒下了。
進入中國市場19年的和民居酒屋,開業25年的濟南桃園大酒店,深圳香蜜湖丹桂軒、深圳醉翁亭等老牌餐廳,疫情中先后宣布結業。
對于這些老牌餐企的退市,很多消費者覺得惋惜。但是在很多餐飲同行眼中,其實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畢竟,老資格不代表什么都好。
比如和民居酒屋,在日本市場瞄準的就是老年消費群體,產品、包裝、品牌形象都偏老年化。但這些年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早已崛起,其優勢也就逐漸消失了,這次因疫情宣告停業、退出中國市場,只能說是偶然中的必然。
餐飲市場已經到了幾乎一年一變的地步,不僅年輕人的喜好日新月異,經營餐飲的方式和理念也需即時更新,任何餐廳都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 ?老牌餐企如果一直固守老觀念,不主動接受新理念、嘗試新事物,只會被時代拋棄。就算疫情不來,關門也是遲早的事。
03 ?
疫情下 ?
哪些餐廳能迎來春暖花開? ?
疫情加速了餐飲行業大洗牌,對于餐飲行業而言,淘汰的也只是一部分早就問題累累的餐廳。總有餐廳能穿越疫情,笑到最后。而這些餐廳的共同擁有的品質,才是大家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1)經營上不斷創新,靈活調整市場策略
時代在變,餐飲企業必須與時俱進。無論市場,還是消費者都在不斷變化,餐企要想立于不敗之地,管理、產品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創新。
更重要的是,要隨著市場變化,靈活調整經營策略。
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那些現在恢復得不錯的餐飲品牌都是積極擁抱變化的品牌。
不考慮融資上市的西貝,開始重新考慮和資本的關系;那些之前覺得外賣不好或格局不高的餐企都開始做外賣,連星級酒店也加入外賣大軍;那些鄙視餐飲新零售,不屑電商的品牌,也做起了半成品,開起了直播……
可見,順應市場變化,迅速調整經營理念和業務模式的餐企會有持續不斷的生命力。
2)腳踏實地做產品,不盲目跟風 ?
餐飲行業長期存在著一個毛病,即生搬硬套成功企業的經營模式或經營品類。最典型的是愛盲目跟風,什么火就一窩蜂去做,造成同質化嚴重。
餐飲行業的競爭,已進入到以差異化為特點的綜合實力比拼。能否在市場上立足,在于你的產品、服務、場景、體驗是否異于并優于對手。 ?餐廳只有腳踏實地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讓消費者在眾多餐廳中一眼認出。
那些,只會盲目跟風模仿的餐廳,注定只能是一陣風。只有立足產品,守住餐飲本質,才能長期贏得顧客。
3)團隊優秀,組織管理能力強 ?
餐飲是一個鏈條長、環節多、管理復雜、專業性極強的行業,它不僅需要資金、產品、模式、供應鏈的支撐,更需要細致的管理與強大的人才梯隊支撐。
人才是企業的最大財富,這句話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平時對員工好,管理團隊強的餐企,在這次疫情中發揮出了超強的組織力和號召力。如木屋燒烤,無論是積極響應降薪,還是打響保衛戰積極自救,其團隊都表現出超強的能動性,迅速將營收扭虧為盈。
還有眉州東坡,將餐廳變成戰地廚房,一直堅持營業,員工通過賣菜發現商機開了菜站,又通過直播賣半成品,讓營收恢復到了平時的5成。
各位餐飲老板,千萬不要等到上戰場才打造隊伍。要想走得穩、走得遠,沒有相關的人才配合,做好一家店兩家店容易,但是要想走得長遠很難。
4)目光放長遠,堅持做品牌??
復工之后,肉眼可見品牌餐廳的客流復蘇情況遠好于一般餐廳,而不少網紅餐廳早早宣布關門結業。
這就是品牌價值的體現,讓消費者安心、放心、信賴。而這些,絕不是短期炒作出來的,必得經過長時間提升產品品質、服務質量、運營效率,并與消費者形成固定的情感聯接,這些都需要花時間,是長期主義理念。
餐飲是一門靠內功的手藝,如果你只是想進去撈一筆,那么奉勸你早放棄。 ?沒有熱愛,沒有對產品和服務的執著,是很難打動消費者的。那些想以次充好,想靠噱頭奪取眼球的餐廳,注定走不遠。只有目光放長遠,才不會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也才能更長久地獲利。
結 語 ?
餐飲人要戰勝疫情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確實非常不容易。部分餐廳的倒閉,在所難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場危機也給了我們一次正視問題、改變自己的機會。?
自怨自艾,甩鍋給疫情的餐企,是不能走出當前困難的。正視問題并努力修正,才有復蘇的機會。最終的結果,一定會善待那些認真做餐飲的人。 無論如何,大家加油!??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