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疫后迅速“回血”的火鍋店,都在菜單上動了5個手腳
田果 · 2020-04-17 09:10:24 來源:火鍋餐見
最近,餐見君發現,很多火鍋店都在進行菜品革新。
大龍燚在測試新鍋底,巴奴上新了薄切牛肉,而海底撈據說也即將推出一波新品……
不得不說,對于疫后想要快速“回血”的火鍋店來說,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菜單了!
本文介紹5個菜單優化法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 ?-
推新品 ?
成餐飲人“快速回血”的法寶 ?
疫后各火鍋品牌都在進行菜品革新,強化造血能力。 這對于新老顧客是個好的開始,這時候,壓抑許久的消費者更需要新鮮事物來刺激消費。
4月初,醉三關火鍋店上新了美蛙魚頭鍋和6款鹵味,并推出優惠活動“3斤蛙一個魚頭送一個鍋底”。據了解,美蛙魚頭點單率40%以上,顧客滿意度達99%。
▲醉三關菜單圖、新品圖
老板王有恒表示,“馬上進入火鍋淡季了,美蛙魚頭類似于冷鍋,先吃后涮,保留了牛油火鍋,開啟火鍋新模式,打造一年四季都適合的火鍋店。”
近期,大龍燚官微公布新品紅皮土豆、雪燕水果羹、辣鹵拼盤,并打出“大龍燚精準扶貧項目”旗號,線上1元搶購,引發粉絲熱烈響應。
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告訴餐見君,在新品上,他們將更加注重產地溯源、產品故事和包裝等的打造,提高品質、服務和附加值,走性價比路線。?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火鍋店開始調整產品結構,擴寬銷售渠道。
比如,來椒板老火鍋,3月22日上新“火鍋便當”,并把火鍋底料單獨拿出來做外賣。老板劉軍表示,把外賣作為長線補充,兩條腿走路。
▲來椒板火鍋菜單圖
再比如,陳記順和潮汕牛肉火鍋打算涉足炒菜。“把原先的“雞肋”部位全都用好,未來不排除推出炒菜的可能。”創始人陳曉申說道。
▲陳記順和產品圖
重慶一家叫“園丁烤叁樣小酒館”的燒烤店,把半成品燒烤產品放在網上售賣,在恢復堂食的十幾天時間,依靠半成品銷售,雖然線下營收下滑20%,但整體營收卻上漲了30%。
疫情之下,產品結構的調整是大勢所趨,是抗風險的需要。誰能最早發現消費者被抑制的需求,順勢布局新的產品矩陣,誰就擁有拓寬盈利空間, ?而撬動購買的關鍵環節,著力點還是在菜單上。?
-?02 ?-
動菜單前
先診斷菜單結構?
一家火鍋店,菜品sku少則幾十,多則一兩百。哪些產品幫餐廳掙錢又賺人氣,哪些產品在拖利潤的后腿? ?在調菜單之前,每個經營者必須心中有數。
餐見君推薦使用“波士頓分析法”,根據點單率和利潤率把菜品分為“現金牛菜品”、“明星菜品”、“瘦狗菜品”、“問題兒童菜品” 4大象限(具體參照下圖),再做相應的調整措施。
▲圖片來源于餐飲老板內參
菜單上的每一個產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根據顧客的點單率和毛利率可以判斷,這款產品是成長期還是衰退期。
點單率下滑、庫存產能過剩的產品往往就是“瘦狗”菜品,要果斷放棄,否則餐廳利潤會越來越瘦。
而對于點單率高,毛利較低的產品,可以作為引流產品。點單率高、毛利也高的就是餐廳的明星產品,一定要力推。
撈圍鮮打邊爐疫期一直在做產品結構優化,老板楊錦龍主張:砍菜單,賣精,不賣多,只主打幾款特色產品 ,既能突出自己特點,也要符合顧客喜好,同時做到標準化出餐。
疫情期間,餐廳的生意彈性太大,如果產品線太長,則會分散菜品的點購率, 而且后廚備菜、備料流程也會復雜很多,導致食材成本和人工成本也會增加很多。
-?03 ?-
制造爆品
“我賣的都是顧客想點的”
診斷完了菜單,捋清楚了產品布局。如何從中選出“君王”,也就是一家餐廳的核心爆品呢?
羽生策劃聯合創始人邊江認為,君王產品必須具備4個條件:銷售量占20%以上、受眾面廣、具有可延展性、供應鏈穩定 。比如巴奴的毛肚、海底撈的蝦滑、魯西肥牛的牛肉。
基本上,品牌通過一定時間的市場驗證,都能找到自己的優勢基因,但要想達到“我賣的都是顧客想點的”效果,還需要主動去做市場和門店營銷,打造深入人心的核心爆品。
可以通過講故事、溯源、創新出品形式、制造賣點、來加大產品的寬度和深度。
▲東來順火鍋的“立盤子不倒”羊肉產品
比如,東來順以羊肉為核心系列,以非遺傳人的切法為背書,梳理手切羊肉系列,替換低毛利的錫盟羊肉系列,以立盤子不倒加大產品價值觀和市場教育。
調整之后相比同期,手切羊肉點單率提升15.3%,羊肉類客單價平均提升14%,整體單均銷售提升24%。
-?04 ?-
軟硬搭配
設計套餐、單人餐
為什么建議火鍋店推套餐?一方面是顧客需求,希望什么都可以吃一點,品類豐富一些 ,但又不想多掏錢;另一方面是從餐廳運營角度看,套餐的備餐、出餐效率高,整體上利潤空間 大。
呷哺呷哺一直以來都堅持推套餐,顧客的點單率最高能達到20%。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套餐8分鐘就能上餐完畢,能有效提高翻臺率;出餐菜品一樣,極大提升了運營效率;而且套餐的SKU豐富到18-24個品類,是提升毛利非常好的武器。對客流提升也非常大。
▲呷哺呷哺單人套餐
“火鍋套餐”的賣點,就是通過搭配組合升級“超值感”。
錦翔熗鍋城銷售最火的套餐,是“巴沙魚鍋底+涮菜+陜西特色小吃+飲品”的4人餐,半年售3.3萬+。
把高、低毛利的產品打包出售,是餐廳節流降本的救急之舉。??
除了火鍋套餐,白領、上班族等復工人群將成為新一波的增量用戶,火鍋小份制(單人餐)也成為疫后被關注的利潤點。
火鍋店可以考慮推出更適合“一人食”的商務套餐、營養簡餐,或者兒童套餐,增加團膳業務等。據了解,小小河邊魚在疫期推出單人烤魚餐和鮮魚餐,銷量可觀,成為外賣業務的主力軍。
-?05 ?-
調價有玄機
漲價顧客卻不嫌貴
分析完了產品的排兵布陣,最后談談價格。
疫后各種成本上漲,海底撈、西貝等大牌也扛不住漲價,但沒想到遭輿論抵制,最后紛紛出來致歉。但這并不意味著,餐企不能漲價。
為了活下去,漲價有時候是必須的經營需要,但怎么漲,這里面卻有大學問。有些品牌微調價格,不僅保住了利潤,還能獲得口碑。
第一,讓顧客感知到產品的“價值”提升。 ?
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品相優化、分量提高、餐具升級、原物料變更(加價幅度>貴出的成本)、差異化賣點的凸顯等。
舉個例子,老鄉雞的招牌菜“肥西老母雞雞湯”曾從14元提到20元,把烹飪用水從普通水換成了農夫山泉天然水,產品價值高了,顧客能感受到高附加值。
一位火鍋店老板說,火鍋菜品很中餐有很大不同,出品形式、擺盤、餐具等方面,一點添彩的東西就能讓顧客感受到高大上,其實成本并不增加多少,做的好還能引發顧客自傳播,引來更多客流。
比如巴奴的繡球菌用精致的瓶子來裝,增加不少顏值。巴奴的飲料瓶也常常被顧客要求帶走。
第二,主角產品漲價后,要設計價格錨點凸顯其性價比。 ?
比如主角產品漲價后,增加原價位,甚至更低價位的同品類產品作為補充;或者主角產品漲價后,再設計一個比主角產品貴很多的同品類產品作為價格錨點,凸顯主角產品的性價比。
我們看看姚·酸菜魚,在疫情復工期做出的產品結構調整原則是:核心產品酸菜魚的價格不變,把原來分量比較大,賣得比較貴的其他輔助產品,降低分量,調低售價,讓顧客感受到高性價比。?
第三,漲價的同時設置一些優惠活動。??
比如組成套餐,降低大家對單個產品漲價的敏感,抵消掉漲價初期的反感。
但最好套餐的組合,能夠讓顧客的客單價還是比漲價前要高一些,這樣既達到了提高毛利的作用,又養成了大家對于新的人均價格的適應,是很好的過渡。
關于產品結構優化,你還有什么疑問或想法,歡迎在留言區我們一起討論。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