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成餐企“救命稻草”,到底要怎么做?
陳漠 · 2020-02-12 22:04:17 來源:紅餐網
“戰略聚焦外賣”、“無接觸配送”已經成為疫情之下全餐飲行業的共識。然而隨著疫情發展,波及面不斷擴大,餐企要應對的已經不止是安全送餐的問題,在對“無接觸”的需求幾乎覆蓋了經營的每個方面。
當疫情爆發,在當前階段外賣幾乎成了餐企唯一“保命”的武器,除了原本就有外賣業務的餐企,不少原本做中餐、宴席,沒有外賣業務的餐企,也紛紛推出外賣。
一方面,各種“宅家群眾”現在更愿意選擇外賣配送而非堂食;另一方面,此前為春節儲備的食材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營業,以減少損失、保持進賬。美團在1月26日,行業首家推出“無接觸配送”,幫助餐企完成疫期的安全營業。
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從進貨到菜品制作,再到配送,都被嚴格限制,餐飲經營困難重重。?
這時候只有從餐企本身保證各環節的安全,才能自救,才能盡早復工,及時止損。為此,美團除了“無接觸配送”,更推出了從上游到終端的全鏈條“無接觸”服務,幫助餐企在疫期盡可能地保持正常營業,并保證復工的安全。?
同時,很多專家、業內人士都在預測,疫后的餐飲業極可能出現新一輪變革。美團打通前端到終端全鏈條無接觸服務的嘗試,無疑將推動餐飲行業的數字化再升級,甚至可能影響疫后整個餐飲行業的發展形態。
01?“無接觸配送”成餐企“救命稻草” ?
從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開始,大家才真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餐飲開始陸續停止堂食。
但外賣安全嗎?運送的過程會不會遭到污染?這恐怕是用戶最擔心的問題。
1 外賣平臺不斷進行“無接觸”升級?
所以僅3天后的26日,美團便以極快的速度響應,優先在武漢推出了“無接觸配送”的試點。用戶在下單時,可通過“訂單備注”、電話、APP內消息系統等方式,與騎手協商一個指定位置放置餐食,比如公司前臺、家門口等,送達后騎手通過電話和APP等渠道,通知用戶自行取餐。通過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用戶和騎手在終端收餐環節的安全。
但問題又來了,無論是前臺,還是家門口,都屬于開放區域,隨時有人經過、停留,餐食沾染病菌的可能還是比較高。1月30日,美團便將“無接觸配送”進一步升級為了“智能取餐柜”,操作如同各型快遞柜,還具有保溫功能,首先在武漢、北京兩地試運營。
智能取餐柜為用戶提供便利服務、配合小區醫院等場所做好安全物業管理的同時,進一步打消了大眾對外賣的疑慮,讓外賣成為餐企的“救命稻草”。
為了讓用戶更加安心和放心,美團外賣繼續加碼安全保障措施,在“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升級推出“無接觸安心送”。在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顧客,確保無接觸的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
美團也考慮到不少中小商戶“安心卡”打印、執行的難度,2月9日美團收銀推出“安心卡”,商戶可以在美團收銀POS應用市場里自助下載“美團安心卡”App,連接小票打印機即可批量打印包含姓名、體溫等信息的“安心卡”。
△安心卡示例
這一功能方便了想要隨外賣配放“安心卡”的商戶,也敦促一些沒有“安心卡”打算的商戶,配置“安心卡”,保證運營安全。?
2 無接觸點餐-收銀系統功能升級?
湖北之外,還有一些餐企沒有選擇完全休業,部分門店仍在運營,而且餐企無法承受無休止地歇業,各企業復工也是迫在眉睫,總要有餐企為他們提供餐飲。為避免病毒傳播,北京、安徽、南京、青島等地市場監管局紛紛制定細則,明確鼓勵采用二維碼掃碼、網絡訂餐等“無接觸點餐”服務方式,避免直接接觸。
隨后,美團外賣發布了業內首個《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從術語定義、平臺信息服務能力、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界定了外賣平臺推行“無接觸配送”過程中的操作規范。除了外賣的流程,進一步規范了餐廳運營過程中可能產生污染環節的操作。
比如美團收銀及時升級了手機點餐的功能,商家可以把專屬的點餐二維碼掛到餐廳外,消費者手機掃碼“無接觸點餐”后,后廚即可生成訂單的餐品詳情和訂單號,制作、打包完成后,工作人員就把餐品送至取餐區域,供消費者自行領取。整個過程都避免了人與人的接觸,保障了商戶和消費者兩個層面的安全。
△顧客在門店外使用“無接觸點餐”?
在深圳市順徠德·仙廟燒雞門店,店長告訴記者,“使用美團‘無接觸點餐’模式,可以在點餐、取餐等各個環節避免接觸,同時我們在店內的配餐環節中也注意做好隔離,在保障雙方安全的同時還最大化保障了餐廳的正常經營。”而在成都一家黑眼熊壽司門店,店長表示,使用了美團“無接觸點餐”模式,餐廳經營更安全,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
?
同時,美團也在美團、大眾點評App端提供指引,上線“可自提”、“無接觸自提”、“無接觸外賣”、“無接觸外賣/自提”等多個“無接觸”系列標簽,指引消費者找到身邊可以提供“無接觸”服務的餐廳,進一步支持餐企在疫期的運營。
02?隨著疫情發展,“無接觸”需求向上游延伸 ?
然而隨著疫情的發展、擴大,各城市、鄉鎮很多道路都進行了封閉,物流停送,餐飲供應鏈也面臨斷裂,復工期即將到來,如果沒有供應的保障,已經損失慘重的餐企很難順利復工。
喜家德在不久前推出的疫期作戰計劃中,就將采購、供應鏈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對大采平臺疫情期間的工作做出了詳細、嚴格的要求。
像海底撈、喜家德這樣有自己供應鏈的大餐企,還能夠通過各地的調配自行調節,但中小商戶卻難以保證供應鏈的順暢。?
美團旗下的餐飲供應鏈平臺快驢進貨迅速感知到餐企需求,開通商戶可以一鍵開通的在線采購通道,在全國45個城市提供超過5萬個商品儲備。商戶可根據餐廳采購需求選擇食材,直接結算下單,次日送貨上門,幫助中小餐飲商戶足不出戶解決食材問題,并且省時省力,讓商戶采購就像消費者點外賣一樣簡單。?
而同時,僅在終端確保安全已經明顯不夠,喜家德等餐企也要求自己的供應鏈、中央工廠,做出更深層次的防疫行動。?
快驢進貨也全面啟動供應端的“無接觸配送”,司機配送全程佩戴口罩,到達商戶門口后,電話通知商戶門口自提,并確定卸貨位置,商戶到達指定位置清點商品確認無誤,司機需拍照后操作簽收。
隨后又在此基礎上升級為了“四大保障”措施,包括全方位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和配送安全保障)、供給穩定保障、價格穩定保障、服務穩定保障。同時,還推出食材安心卡,附有當天每位食材分揀員、配送司機體溫記錄,及安全保障記錄,進一步保證配送過程的衛生安全、監督。
除了餐企,快驢一系列服務、措施對很多連鎖機構也非常實用。本次疫情對老年人、有基礎病的患者非常嚴峻,養老院等機構餐廳的供給、配送需要更加嚴格、慎重。?
和美團快驢合作的上海楊浦區高樂壽養老院副院長藏蘭娣就說,“春節期間一些供貨商就不送了,再加上疫情,有些食材很難在一個地方全部買到,而且來來往往送貨的人很多,這是我們養老院的一個安全隱患。”但快驢推出的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極大地解決了這些機構的問題。
可以說,這次疫情的發展,對餐飲而言與2003年的非典大有不同,由于波及全國,從上游供應端到消費者終端,對餐飲的每一個環節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餐飲對“無接觸”的需求也從終端上溯到了上游供應鏈,達到了空前的狀態。
而美團全鏈條的一系列服務,不僅讓餐企在社會運轉幾近停滯的狀態下,盡可能地維持經營、減少損失,也讓餐企能在上游有供應、安全有保障、終端減少風險的前提下,及時抓住復工的時機,盡早進入正常運營狀態。
03?全鏈條“無接觸”疫情剛需,也是疫情推動的餐飲數字化升級 ??
最近的餐飲圈可謂哀鴻遍野,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聲音,認為這是餐飲的“危”,但也是“機”,比如餐飲的數字化再升級。
經過這幾年互聯網洗滌的餐飲,已經顯露出對數字化更大的需求,但由于各餐企發展階段、戰略不同,原本這一進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而疫情,加快了這一進程,甚至可以說它在推動數字化再升級的一步到位。
正如美團在疫期推出的全鏈條“無接觸”服務,幾乎覆蓋了餐飲門店運營除餐點制作外的幾乎所有環節——
快驢進貨為商家提供“無接觸配送”的食材進貨;
美團外賣為消費者提供“無接觸配送”的送餐服務;
美團收銀幫助商家可以自助打印記錄廚師、打包員、騎手體溫的“安心卡”;
部分地區輔助商家落地堂食場景下的“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
再加上美團、大眾點評App上線的“無接觸”標簽,美團外賣App上線的“無接觸安心送”專區,能夠給到商戶一定的支持,可以幫助商戶在當前的特殊時期盡可能地實現正常運營。
在疫情期間,這是幾乎所有餐企的剛需,美團這一系列措施很好地幫助餐飲商戶,為商家經營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得到商家廣泛響應和推廣。而從另一方面看,這其實也是未來餐飲的模樣。?
2017年到2018年前后,以無人貨架、無人超市、智能取餐柜、智能快遞柜為代表的無人零售概念曾經走上風口浪尖,不少創業企業獲得大筆融資,紛紛跑馬圈擴張業務。但沒過多久,這些企業都陷入深潭,裁員、倒閉現象不斷。?
然而我們不能說“無人”系列是錯誤的、沒有市場的,只能說當時還不是它的時代,市場的進化需要時間,風口尚未到來。就像電商時代尚未到來時的阿里。?
更智能、更高效,始終是這個社會的發展趨勢,餐飲也不例外。?
在疫情期間,以美團為首的一批企業,也在加速推進餐飲數字化的進程,包括無接觸配送、手機點餐等發展,在提升餐飲安全衛生標準的同時,提高餐飲行業效率、降低成本。除了平臺企業,瑞幸、喜茶、眉州東坡、西貝等一線企業,也都在推動無接觸配送、無接觸取餐服務。
就像非典之后電商的迅速崛起,從長遠來看,美團推出的這一系列全鏈條的“無接觸”解決方案,不僅是在當下為餐企的自救提供了強大的后勤服務、支持力量,也在餐飲行業沉淀了更安全、高效、節省人力的經營方式,推進餐飲行業的數字化再升級。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