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吃掉7億頭豬?!沒錯,全球一半的豬,是我們吃的…
· 2019-11-20 11:20:59 來源:央視財經
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也是世界最大的肉類、水產品、禽蛋、蔬菜和水果生產國。????
農歷十月,國慶村入冬的標志,是從餐桌上一種獨特的味道開始的。在手工切勻的豬肉條上,撒上調料,涂衛霞做起了自己的拿手菜,四川臘腸。
腌制、明火熏制、通風,每道工序涂衛霞都要親力親為。今年,涂衛霞已經買了12頭豬,這些豬肉可以在涂衛霞手里,變化成13種臘味。
這樣的肉食供應,在幾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在物資短缺的年代,只有過年過節才有可能有點葷腥。
今天,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一年要吃掉七億頭豬 ?,這意味著全球一半的豬,是中國人消費的 ?。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 ?
這是養豬人的定期聚會,分享最新的養豬信息是每次的主題。劉志強根據上次聚餐學到的經驗,已經把自己的養豬場做了升級,劉志強的手機安裝了智能養豬 ?的軟件。
從母豬懷孕、產崽,到仔豬長成、出售,一頭豬一生的變化都有跡可循。大數據算法會給劉志強提供安排建議,協助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豬效率。過去養豬,劉志強全憑個人經驗,如今靠的是信息化、智能化。
豐富的肉鋪子前所未有地滿足著人們的味蕾。
俗話說“豬糧安天下”,今天的中國,生產了全世界一半的豬肉,三分之二的肉類消費來自豬肉,這是人們最主要的肉食消費來源。
紀錄片 ?《中國糧的奇跡》 ?第四集《品質未來》, ?聚焦農業綠色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講述現代農業滿足百姓美好生活的故事。 ? ?從“高產豐產”向“高質高效”邁進,這是中國從傳統的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更是近14億人民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美好追求。 ? ?
內蒙古,中國馬鈴薯優勢產區,種植面積占全國的7%以上。這樣圓形的馬鈴薯地,在內蒙古至少有4000個 ?。
湯可攀,中化農業項目負責人,為了讓種植大戶享受到“保姆式”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過去一年,湯可攀幾乎跑遍了這里的地塊。
這家現代農業服務中心,是湯可攀他們去年剛剛建成的,專門為周邊100公里內的種植大戶提供施肥、打藥、作業等各種專業化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將液體肥注入儲藏罐,噴灌作業開始。325米長的噴灌機,就像鐘表的指針,圍繞田地的中心點開始轉圈。長臂下110個噴頭,將液體化肥均勻地噴灑在馬鈴薯葉片上,500畝的地塊,全程不需要人工參與 ?,農業社會化服務讓種地越來越簡單。
過去的“救命薯”今天變成了“致富薯”。 ?當農業走向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社會化服務,不僅能帶來高產,還能讓種植大戶當起“甩手掌柜”。
服務中心內,農藝師正在通過衛星遙感圖顯示出的地塊顏色差異,判斷作物長勢。10分鐘后,農藝師到達了遙感圖顯示的地點。采集土樣、葉柄,拿回去分析,可以準確知道這片馬鈴薯地得病的原因。? ??
此時,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在調取最近一周這個地塊的生長信息,及時分析判斷異常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案,避免給種植戶帶來損失。化驗室內,工作人員借助檢測設備,30分鐘內,就能拿到數據,協助農藝師,為種植戶制定解決方案。兩個小時后,施肥機開始作業。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種植、施肥、收獲每個環節變得越發精確。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