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類型的餐飲老板,離“死”不遠了!
楊麗霞 · 2018-08-20 22:56:44 來源:紅餐
餐飲行業競爭激烈,不少餐飲老板為了讓餐廳存活下去,想法設法創新產品、做營銷……但也有一些餐飲老板,背離餐飲的初衷,餐廳也逐漸被自己作死。
“有些老板真是看著可憐又可氣!照這樣下去,下半年不知道還有多少餐飲店要關門!”?
幾日前,餐飲資深實戰導師賴林萍向紅餐(微信號:hongcan18)記者如是感慨道。運營著一家餐飲管理公司,每年跟無數餐飲老板打交道的她,今年對此感觸尤深。?
據統計,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突破3.9萬億,但只有20%的餐廳是賺錢的,剩下80%的餐廳日子過得非常艱難。2018年,餐飲競爭日益激烈,在房租、人力、原材料成本等多座大山的壓迫下,餐飲老板的日子更加不好過。?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賴老師直言,以下5種類型的老板已經離死不遠了!
01?“想當然型”老板 ?
這樣的老板在餐飲行業并不少,他們往往把餐飲行業想得很簡單,對他們來說,干餐飲不就是開個飯館嗎,怎么可能做不好?
拿最簡單的廚房爐灶來說,不同的菜系,廚房需要用到的爐灶設備不一樣,有的老板腦袋一拍,想當然以為買回來就可以用了,等到廚師團隊來了一看,才發現爐子不能用。?
有的老板看見外面的海鮮太貴了,就想著自己養殖,殊不知海鮮養殖也是一門技術,不同的海鮮甚至對水的溫度都有不同的要求。老板以為找個魚塘買點魚苗就行了,對水質、營養等一竅不通,結果養殖的死亡率非常高。? ?
△ 開一家餐廳并不簡單
事實上,餐飲創業涉及到的東西非常多,選址、設計、裝修、團隊建設、采購、財務管控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跟政府機關、公共媒體打交道,而且要跟供應商、消費者打交道。每一塊都有“坑”,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02“情懷型”老板 ?
懷抱著各種美好情懷的餐飲老板很多,這些老板以各種情懷和想法來經營餐廳,把所有事情都理想化,做決策常常不切合實際。?
比如一些餐飲老板,自己餐廳的市場定位、經營策略等都模糊不清,開店的初衷僅僅是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懷,餐廳已經處于虧損狀態了,他們還在憧憬著美好的藍圖。 ?
有情懷沒有問題,但是當情懷變成事業時,角色的轉變也對個人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旦無法適應,就容易事與愿違。不去想“自己能干什么”,而是想“我想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抱著這樣想法的老板開出來的店大都死掉了。?
△理想終究要照進現實
比如,有的老板在國外看到了一個模式,就認為能拿到國內來做,“國外都能干,中國又沒有,肯定可以干”,事實上,國外餐廳在國內折戟的案例已不是少數。?
情懷和理想,最終都要照進現實。以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才是在這一行存活下去的基礎。?
03“盲目學習型”老板 ?
近年來,餐飲行業的各種論壇峰會、培訓課程越來越多。有的老板每個月都奔波在“學習”的路上,一年的培訓費高達上百萬。?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板,舍得花錢學習本來是一件好事,尤其在行業瞬息萬變的當下,更需要進行系統的學習。但是,學習也要講究實用性,不能盲目學,企業發展階段不同,需要接受的內容也完全不同。
△學習也要講究實用性
現在我們看到的一些老板,什么火學什么,互聯網、定位、品牌、資本、跨界等等,聽一些從來沒有做過餐飲的人打著各種旗號教人做餐飲,講得頭頭是道,好像很有用,學回來就開始在公司宣貫,今天開會講兩點,明天開會又講兩點。原本企業經營方向,還是比較明確的,老板出去亂學一通后,最終反而搞得“四不像”,生意每況愈下。這些老板也傻了,怎么回事呢??
還有一些老板,熱衷于上“雞血課”,在課堂上喊口號、打雞血,回到店里對員工進行洗腦式管理。?
這種類型的老板,把大部分時間和金錢都花在學習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上,經營企業該做的事情一樣都沒有做,團隊建設、員工福利、內部管理體系、組織架構都不完善,企業內部搞的一塌糊涂。
舍得花百萬幾十萬到外面參加一些假大空的培訓會,卻不舍得把員工宿舍、員工餐搞好一點,甚至于員工要調整工資,加200元,還在糾結要不要加。這樣的老板,你不死誰死?
04“錙銖必較型”老板 ?
餐飲經營成本越來越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營業額,是所有餐飲老板都要思考的事情。房租和工資成本很難再壓縮的情況下,有的老板便把心思放在原料和企業成本壓縮上。
晚上加班加點討論餐巾紙選三毛一包 還是選五毛一包;為了“食材零浪費”,連菜根都研發成涼菜,品相不好的蔬菜做成蔬菜面;夏天天氣熱,客人不多時只開風扇,有足夠多顧客才開放冷氣;餐廳的燈不管天氣有無變化,必須到規定時間才打開......最后,餐廳的處境往往越來越糟。
△控制成本的前提是保證服務和體驗
其實“節流”本身是沒有錯的,只是這些餐廳老板在節約成本這件事上走入了誤區,為了節約而節約,過度控制成本,最后導致服務質量和消費者體驗雙雙下降。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服務質量和體驗,餐廳這樣做,無異于自尋死路。
05“信任無能型“老板 ?
有一些老板,原來可能干過廚師,或者干過幾年經理,就總是認為自己更專業,不相信員工的工作,恨不得自己是全能的,從設計、研發到管理,大到門頭招牌,小到洗碗用的洗潔精是不是浪費了,全都自已一手抓,甚至招聘一個服務員都得等他來面試。
△學會信任自己的員工
不信任一直都是很多餐飲老板的硬傷。術業有專攻,老板不可能精通所有領域,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精力顧及大大小小的事務。學會信任自己的員工,并讓他們可以信任你,清除官僚體制作風,讓員工獲得人盡其才的自由,才會對企業的發展更有利。
小結 ?
在餐廳經營過程中,問題總是無處不在,有的來自外界,有的則源于自身,餐飲從業者們一定要學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時刻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帶領企業走向更好的未來。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