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煙火氣息,武漢與長沙之別
王觀魚 · 2024-02-28 16:37:14 來源:又見魚
春節(jié)期間,陪朋友&合伙人Citywalk武漢、長沙兩地,短時間內體驗了兩座城市各自獨特的氣息,說說的我感受。
小吃大菜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性美食。
街頭巷尾的小吃必須安排上,它代表一座城市的美味下限。
未煞費苦心做攻略?那正好,跟上排起隊伍的小店,和旅伴一起,等待也不顯漫長。
食無定味,天南海北,你問好吃嗎?誰管啊,幾根竹簽在容器內穿插,幾口吃食在分享中入肚,已勝過所有。
僅小吃而言,武漢與長沙,難分上下。
但提到正餐楚菜,我訝異于朋友不知道排骨藕湯。楚菜不夠知名,缺乏傳播,缺乏影響力。當她問起湖北有什么代表性餐飲品牌時,我腦袋空空。
楚菜無大菜。
長沙則不同,本地餐飲品牌如同湘菜的地位,十分霸道。
置身于五一廣場,信息密度集中轟炸,不用做攻略,也無需咨詢當地朋友,心中便有了選擇。
四面八方,應接不暇的巨大霓虹燈招牌錘入眼簾。
賣點工整,背書齊全的各種喇叭叫賣聲釘進雙耳。
在這個場域下,你的消費欲和食欲也跟著升騰。
如果放大了看,這里就是一個巨大的貨架,街道是貨架走廊,門頭廣告牌則是包裝,任君挑選。
本地人在乎的正宗,在乎的local,已不是重點。
費大廚、壇宗、炊煙等本地營銷好手,不管本地人如何評判,放心選擇,大概率不會踩雷。它們星羅密布,近在咫尺,走不了多遠,盡數品嘗。
更令我驚奇的是,這些品牌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生意伙伴。
它們搭伙造富,生意共享,你在壇宗消費,再跑去炊煙點一道招牌菜,彼此也不嫌忌諱,服務員熱情招待,端菜上桌。
仿佛是置身在一條鄰居為伍,共同營生的街巷,而不是經營有序的商場。
在這樣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下,旅客吃得開心。
我一直認為,唯有大菜,才能真正代表一座城市的風味。
當大家圍桌而坐,共享正餐,點上幾道當地菜式,才是真正的閑適時刻,也是彼此分享行程感受,情緒流動的時刻。
長沙有著眾多的標志性餐飲品牌,而武漢尚未達到這種程度,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商業(yè)街區(qū)
春節(jié)的長沙街頭可謂人滿為患,行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只能緩慢地前進。
若心情急切,希望走快一些,就得學會眼觀六路,見縫插針,才能稍微加快一些行進速度。
生于武漢,長于武漢的我,性子急,容不得慢。
但被人群裹挾,不得不慢的氛圍下,我開始留意城市的商業(yè),從中窺見了一些長沙與武漢的差別。
高度集中的茶顏悅色系門店,短短百來米,十幾家門店扎堆。不從商業(yè)角度考慮,對旅客體驗而言,這樣高密度的開店,且店店排起長龍,也算是奇觀。
然而,更加吸引我的是消費商業(yè)如此發(fā)達,城市中仍然生長出那些充滿個人特色的小店。
無論是我們無意間發(fā)現藏在五一廣場附近的蘇家巷,還是慕名前往的潮宗街。
各異的店鋪主理人通過門頭、小擺件、文字和空間設計來展現他們的品味和生活理解,打造出獨特的門店品牌,吸引著那些有著相同理念的路人進店探索。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門店往往與居民區(qū)相鄰。買手店與民房相連,肉鋪邊是咖啡店,潮玩店背后藏著裝修典雅的玉器店,共創(chuàng)辦公空間旁是旅居公寓……
與規(guī)劃嚴謹的集中商業(yè)相比,這種自下而上形成的街區(qū),沒有嚴格的商業(yè)標準,卻在空間上展現出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
好的文旅商業(yè)街區(qū)是城市的底色。
武漢,一座急性子的城市。本土的商業(yè)消費也呈現出火急火燎,渴望規(guī)模擴張,卻在品牌塑造及商業(yè)影響力方面,尚顯乏力。
然而,若論起獨具特色的小店,武漢絕不遜色于長沙。
遺憾的是,由于武漢的龐大體軀,這些別致的小店分散在三鎮(zhèn)的各個角落,未能形成強大合力,共同營造出一個充滿活力和質感的街區(qū)。
無論是歷史悠久的黎黃陂路、曇華林,還是新興的咸安坊、保元里,武漢始終在努力打造能體現年輕活力的商業(yè)街區(qū)。
然而,這些街區(qū)中,有的過于混亂,既缺乏消費的吸引力,也缺少文化的美感;有的過度商業(yè)化,雖然試圖展現文化張力,卻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在我看來,矮子里選將軍,其中表現較為好一些的要數黎黃陂路,它成功地在我心中刻畫出了一個鬧中取靜的城市形象。
如何體現年輕感,往往可以通過消費去表達。
只有當更多有創(chuàng)造力和理想的主理人聚集在這些文化街區(qū),創(chuàng)造出引人入勝的場景,才能吸引那些渴望年輕的消費者進店探索,并激發(fā)他們的消費欲望。
年輕并非年輕人的專利,那些懷揣好奇心的中老年人群,其消費力其實遠比年輕人更為強勁。
凌晨的五一廣場,可不只有體力正盛年輕人,還有穿插在其中的各個年齡段的人們,他們精神面貌詮釋了長沙作為娛樂之都的底色。
我期待,未來的武漢,多點自由度,多點耐心積累文化,也能擁有一些讓人心生向往的文化商業(yè)旅游地標。
本文轉載自又見魚,作者:王觀魚;圖片拍攝:王觀魚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