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一定是你的流量出了問題!
又見魚 · 2023-09-08 15:01:29 來源:又見魚
如何讓自己的生意越來越好?
當然是顧客越多,生意自然越好。
選址挑鋪子,上平臺搞曝光,甚至拍視頻做內容,本質是為了獲取流量。有了足夠的流量,才能獲客,實現營收的增加。
這是「流量漏斗」,做生意的基礎邏輯:
被更多人看見,有足夠多的流量,轉化進店的顧客才會足夠多,才會有更多的營收。
流量就是被更多人發現
對于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生意只要解決了流量問題,就足夠存活下去。
線下選擇人流量大的商鋪,通過門頭、喇叭、傳單形式,服務3公里范圍內的顧客。
線上則通過點評APP、達人探店、內容營銷等方式,實現比傳統線下傳播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流量曝光,吸引更多、更遠顧客前來光顧。
兩者獲取流量的本質沒有多大區別。
選商鋪,本質就是買流量。地段好,人流量大,位置顯眼,這種鋪子租金不便宜。
因為它更容易被人發現,被發現就意味著有進店消費的可能性。
線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更高的點評分,更多的達人的探店,更優質的內容,目的是為了更高曝光,提升被用戶刷到的可能性。
與線下流量運營相比,線上的劣勢則在于:卷的程度不同。
線下你只要能干贏周邊大概3公里的同類就能存活,競爭難度沒那么大。
線上學習和投入的精力并不低,更要干贏80%的同行,才能勝出。還要防止被良莠不齊的線上運營服務商忽悠。
最近,我與眾多創業者交流時分享了我的觀點:線上流量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利用好商鋪自帶的流量。
一個好招牌,一個好門頭,相當于一個價值數萬的免費廣告位,全年無休地為你引流。
過分迷信線上流量往往得不償失。
引流的本質是驗證價值
我一個朋友的客戶做精釀小酒館。新店剛開業,找了一批達人探店,以9.9元的價格推廣德國精釀。
朋友問他,你到底是想宣傳低價,還是想宣傳產品。
答案顯而易見。酒館老板連忙翻看了達人的成片,結果沒有一個介紹自家精釀的特色。
達人有錯嗎?沒有錯,錯就錯在老板沒有想明白,找達人做推廣不是目的,而是獲客的手段。
9.9元只是引流鉤子,進店后的承接、交付,獲得顧客的滿意和復購,才是結果。
現在我向大家一個問題:引流的本質是什么?
是獲客,還是留存?
以上結論不能說是錯的,但我認為不夠精準。
引流的最本質作用是驗證價值。
9.9元促銷推廣自家酒館,老板邏輯是吸引更多人進店,總有幾個識貨的顧客,可以欣賞自家產品。過程中在慢慢教育和篩選客戶,找到一批種子客戶,留存下來,實現復購。
邏輯上來說,這沒有任何的問題,但這種引流不夠精準和高效。
真正精釀愛好者,刷到推廣視頻后,只記得低價,而不知道你家精釀的產品價值。好的精釀價格不算便宜,低價不一定能吸引你想要的客群。
貪便宜的顧客就算喝的出精釀的好,活動結束后,他們大概率是不會再來光顧。
我們要流量,更要精準的流量,我們要顧客,更要精準的顧客。只有更精準的顧客,才會認可你,留存下來,產生持續的復購。
我時常會刷到不少推廣視頻,宣傳明顯不符合實際。以極低的價格團購滿滿一桌菜,商家真能做到買家秀和賣家秀一致嗎?
假如店家的出餐品質和推廣視頻一樣,那肯定不賺錢。但如果不想虧損,那么只能減少菜品分量或使用質量差的原材料,甚至玩加價套路。
顧客需要什么,商家就應該提供什么。雙方基于價值交換的原則構成了商業關系。
若商家提供的價值和自己承諾的不對等,消費者吃虧了,那么他就選擇不會再來了。
產品服務不行,引流越多死的越快。只有產品服務強,引流才會像滾雪球越滾越快。
所以,在引流前先想想自己的「價值」能打動多少顧客。
門頭是流量的入口
公司附近新開了一家棋牌室,老板一定是運營高手,看著他一點一點地改善門頭。
一開始,棋牌室只有一個不顯眼的小門頭,后來又在所在樓層的外立面加入了巨大的廣告字。
然后幾天沒路過,又發現在入口處旁,做了一個巨大的廣告位,還挺有設計感,老遠就能看到畫面上的麻將元素,很直白的告訴路人,「這里有個棋牌室」。
對于實體店來說,門頭就是流量入口。
它的作用太容易忽略了,一個全年365天無時無刻為你引流的門頭,值得你十分重視。
我們服務的所有客戶,先要和他達成共識,理解門頭的重要性。服務中往往會在門頭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設計和內容上反復溝通,實現100米外也能看清,3秒就能理解門店產品價值和賣點。
一個好的餐飲門頭,讓顧客主動進店
這是我的客戶,隔著一個路口,也能遠遠看清這家手工現做雪糕店。更大價值還在產品賣點的梳理,要實現顧客路過就被吸引,還未進店,就能大概了解產品的價值。
門頭信息的設計
這個重慶火鍋的項目也是同樣的思路。因為鋪子的結構有點復雜,我們在多個位置都設計了店招,想盡一切辦法讓路過的人注意到,還要他們明白門店的賣點「不貴」,吸引更精準的人群入店。
流量其實是整個商業路徑中的最前置的環節,這篇文章其實還有很多地方不夠完善,靠一篇文章也很難講清我所有的想法,今天就這樣了,希望對你有啟發!
本文轉載自又見魚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