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記順和:從一天只賣5元錢到32家潮汕牛肉火鍋店
紅餐訪談組 · 2018-02-04 21:31:00 來源:紅餐網
從一個一天只有5元營業額的小攤主,到全國直營門店達32家的牛肉火鍋品牌管理者,陳記順和創始人陳曉申自己都覺得,這個反差,有點大。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創始人)
陳曉申談陳記順和發展歷程 ?
陳記順和番禺迎賓大道店位于廈滘地鐵站B出口對面的食博城內,一邊是五洲裝飾城,一邊是公交站,往來人流非常大。
“當初選址的時候,就覺得這個位置特別好,周圍商圈都是些快餐食品,沒有傳統菜館,我們的店開在這里應該能火。”這家店的營業情況也確實印證了陳曉申的預測。
自開店之日起就極其火爆,不管中午還是晚上,店內都座無虛席。尤其是傍晚下班時間,從地鐵口涌出大量急需覓食的人流,這個時候,這家陳記順和就成了人群矚目的焦點。
△?吃一次陳記順和不容易
陳曉申告訴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番禺這家店對整個陳記順和有特殊的意義,當初要不是這家店的成功,說不定陳記順和現在都只是汕頭市一家小有名氣的牛肉火鍋店,而不是現在全國直營門店多達32家,享有全國知名度的潮汕牛肉火鍋的代表品牌。
蟄伏汕頭7年?名聲鵲起之后,打牢供應鏈
牛肉新鮮,價格平民,手錘牛丸入口Q彈,這是消費者眼中的陳記順和,對于潮汕牛肉火鍋品牌而言,這算是最大的美譽。
而這樣一個好口碑,是陳曉申花7年時間,在汕頭就奠定了的。
一碗牛肉丸粿條引發的思考 ?
2004年之前,陳曉申是汕頭街市上販賣青菜、水果、魚肉的小攤販,每天晚上收攤之后,到附近的食街吃一碗最愛的牛肉丸粿條,是他辛苦的一天中最滿足的時刻。
△?汕頭食街 入夜的大排檔熱鬧非常
牛肉丸是潮汕地區的傳統食物,而牛肉火鍋卻是上世紀80、90年代才在該地區興起的。“2000年以后,牛肉火鍋在汕頭慢慢火了,越來越多人吃這個東西。”每天光顧食街的陳曉申不只是吃一碗牛肉丸粿條那么簡單,他還注意著牛肉市場的變化。
“當時我覺得牛肉的發展空間很大,就在心里盤算,想以后開一家牛肉火鍋店。”彼時的陳曉申對牛以及牛肉這門生意完全不了解,但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個學習機會。
菜市場里有一個牛肉丸作坊,加工牛肉丸做批發,趁著當時牛肉火鍋的風潮,老板自己也開了一家牛肉火鍋店。陳曉申決定到這家店里做學徒,從打雜開始做起。
△?陳記順和創始人 陳曉申
“那時候早上6點就上班,白天在作坊里面做加工零售,菜市場收攤后立馬到火鍋店幫忙,到晚上一兩點才下班。”那是一段辛苦的日子,但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跳了出來”。
?創業首日,營業額僅 5塊錢 ?
從一頭牛的的生理構造,到牛肉丸的加工、零售、批發,再到牛肉火鍋店的經營管理方法,陳曉申用4年時間全部摸清楚。2008年,他租了一個小攤位,開始自己做牛肉丸的加工和零售。
然而,興致勃勃創業的陳曉申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開業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是2008年9月6號,那天真是又開心又傷心,因為當天的營業額只有5塊錢。”
直到那年春節,他的生意都一直在虧損。“家里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過年的時候,家里人就勸我不要再做了,出去找一份工更賺錢,但我不服輸,表明要再堅持一會,再不行,我就認了。”
△?手錘牛肉丸
大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再苦撐一個月之后,陳曉申遇到了一位大客戶,能大量批發他的牛肉丸,生意這才漸漸有了起色。
與此同時,他加強了牛肉丸的品質,精選好牛肉,做最好的牛肉丸,靠品質在汕頭積累了極好的口碑。“尤其過年的時候,鋪門前都能排兩三百號人等著買牛肉丸,我那時候算是打破了汕頭的傳奇了。”
吃過陳記順和的人,對它的牛肉丸贊不絕口,口碑就是那時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三年規劃五年發展 ? ?
2013年,第一家陳記順和牛肉火鍋店終于在汕頭龍湖區開張,陳曉申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規劃。他信奉“三年規劃五年發展”,有計劃地制定目標,然后朝著它往前走。牛肉火鍋店之后,他開始計劃著把陳記順和這個品牌帶到廣州,在更廣闊的空間里發展。
但是陳曉申告誡自己不能急,在他的計劃里,事情要一步步來,穩扎穩打才能出效果。
“企業發展也要考慮自身的實力,把一個牌子做出來,最主要的還是人才,前端和后端都需要。”在汕頭發展的7年時間里,陳曉申在加固產業鏈的同時,也在物色專業的人才,包括前端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扎實的供應鏈是陳記順和發展的基礎
而后端更是需要扎實穩靠,這是做好牛肉火鍋的根本。“做牛肉丸零售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布局后端供應了,那幾年一直在做深化,包括牛要達到什么標準,如何建立自己的養殖供應基地,與散戶建立合作等等。”只有前端和后端深度結合,都達到專業統一,才能保證穩定的出品,也正因此,陳記順和如今的供應系統才一直扎實穩靠。
2015年,陳曉申認為時機已到,陳記順和開啟了進軍廣州市場的步伐。
廣州拓店險夭折?破釜沉舟方得一炮而紅 ??
“來廣州的時候,我是把我整個廚房、供應鏈和大部分人才骨干都搬出來了的。”然而,令陳曉申沒想到的是,躊躇滿志的自己遭遇了人生第二次滑鐵盧。
“一切都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第一家店和第二家店一直在賠錢……一個月要虧二三十萬……整個團隊都很喪氣……”
那段時間幾乎是陳曉申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壓力非常大,當時虧得心都酸了。”然而從這段失利的經歷中,他也總結了2個原因,為后來發展掃除了雷區。
1、選址+經營方式不對 ? ?
陳記順和廣州第一家店在棠德南路,雖然是緊挨著公交站、城中村,但附近的消費人群并不多;第二家花都店,偏僻的位置更是不討好。
接連位置選不對,皆因當時整個團隊都沒有扭轉經營思維。
“在汕頭的時候,我們其實還是單店經營的模式,因為汕頭不大,光是熟人生意已經夠做了。到廣州來就完全不一樣了,要自己想辦法吸引人流,連鎖門店的運營什么的我們完全沒想到。”
眼看積累了7年的積蓄轉眼虧空,他將家里的房產全部做了抵押,籌資300萬,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開了第三家店——番禺迎賓路店。
直到這家店,陳記順和才開始與大城市餐飲的經營模式接軌,充分考慮人流對選址的影響,以及運用一些營銷宣傳手段,將陳記順和在汕頭的口碑嫁接給廣州的消費者。
如此,番禺店才能一炮而紅,成為陳記順和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拐點。
2、供應鏈磨合不順暢 ? ? ?
在汕頭,陳記順和的供應鏈足夠強。穩定的牛供應源,牛肉丸加工廠和牛肉火鍋店緊密結合,一頭牛的生意做得順暢無阻,然而到了廣州卻是處處是阻礙。
陳記順和的牛肉出品嚴格執行3個標準:
1)精選3歲以上的土黃牛,體重400~500公斤,此階段的牛,肉質嫩滑,肉味濃厚;
2)“每餐一頭牛”,每天早上9點、下午4點宰殺土黃牛,保證午市和晚市消費;
3)每頭牛的利用率在37%左右,不得超過40%。
然而,在前端客流無法保證的情況下,消費不足,就導致了后端嚴重的浪費。“而且當時出來之前并沒有先把供應鏈延伸到廣州,導致供應成本很高,加上浪費,就更損失慘重了。”
基于這一教訓,陳記順和布局全國市場時,一定是先建供應系統,然后在一個區域扎堆開店。現在,陳記順和已經入駐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兩年時間內,門店數量達到32家。
團隊的力量
有想法,必須支持
陳記順和做鹵鵝了!在外人眼中,這多少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牛肉火鍋做得好好的,怎么就去做鵝了?
“其實這個事完全是被我的團隊綁架了。”被問及新的鹵鵝品牌——鵝派的產生,陳曉申既無奈又自豪,他向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坦言,鵝派的誕生,完全是個意外。
△?陳記順和在汕頭澄海的獅頭鵝養殖基地
2012年,陳記順和在汕頭澄海養了上萬頭獅頭鵝,每年賣賣鵝仔也算是一筆收入,沒想竟無心插柳,為自己開辟了另一條發展路徑。
去年,潮汕鹵鵝悄然崛起,漸成風口。正巧陳曉申帶團隊回汕頭考察飲食文化,這片鵝養殖基地就暴露了。陳記順和的運營團隊在發現自家老板有大把鵝資源后,強烈建議老板做一個鹵鵝子品牌,于是就有了鵝派。
“一開始我也是不太想,因為陳記順和正在快速發展,我想我們專心做牛就好了,為什么要做鵝呢?但是我們團隊有想法,我必須支持。”陳曉申為這個品牌投入了上千萬,他笑稱,自己只是投資人,其他品牌運營的事都完全交給團隊去做。
△?鵝派店內
而這一切的投入,皆是因為他信奉團隊的力量,“當初從汕頭到廣州來的時候,我只帶了10個人,他們在最苦難的那段時期一個都沒有離開,我很感謝他們的支持。”
堅定跟隨陳曉申的這10個人,現在已經成了陳記順和的元老級人物。團隊在不斷發展壯大,年輕人越來越多,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給這些年輕人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始終保持創業的激情。
“因為我也是打工出身的,從0到現在,我很了解他們那種心情,也很開心這個團隊有這樣的想法。”說到這,陳曉申開懷大笑,笑聲里融入了他對團隊的所有信任和支持。?
結 尾
陳記順和接下來要怎么走?陳曉申坦言:2018年預計要新開30家門店,并打算開放加盟,讓更多的人認可這個品牌。但這個計劃絕不是對開店數量的追求,“數量不是我們重視的問題,重要的是開出的每一家店,大家能不能認可它,這才是核心。”
而在潮汕牛肉火鍋這個品類里,陳記順和想要成為一體化最強大的品牌,“從前端門店運營,到食安問題,到后端中央廚房的建設,供應鏈的搭建,陳記順和都必須要強。”接下來,陳記順和也將重點打造牧場養殖和物流配送,盡早實現這個一體化目標。
記者 | ?紅餐網_陸沉
視頻 | ?紅餐網_羅莊 歐懿樂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