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3~80歲都來吃,從早賣到晚,不設限的茶樓真是“點都德”

紅餐訪談組 · 2018-01-15 18:27:53 來源:紅餐網

近年來,點都德的茶點全天候模式成了一種獨特的現象,點都德,點都得!秘密何在?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創始人)

沈志輝談點心創新??

下午兩點鐘,廣州中山一路的酒樓食肆基本都關門休息了,唯獨點都德敞開大門,迎接著新一輪排隊。

店里服務員快速收拾著碗碟,迎賓姑娘則等待準點那一刻,為身后這條長龍分配號碼。

你想象不到,在下午周遭都安靜的騎樓底下,還有這樣奇特的風景;

你想象不到,這樣的排隊場景不僅僅發生在這一家店里,還同步發生在廣深等城市的30多家店里;

這究竟是發生什么事?我們要從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說起。

時間不設限

全天候分時段營銷

被譽為老廣人生精髓的“一盅兩件”,在過去一直只是作為綜合酒樓的陪襯,并且只出現在早上,從來沒有被當成正餐,午市、晚市都極少出現。

直到前些年廣州一家老字號“周記茗點居”嘗試著突破,開創出全天候模式。可惜因為經營問題,這種創新模式始終沒能在市場中活躍起來。

5年前,點都德延續這種模式,并運用全新的方式去演繹,使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而操刀點都德的,正是這位84年出生的沈志輝。

▲點都德總經理 沈志輝

沈志輝不常出現在餐飲活動,但他有一個招式常被業界稱贊,被認為是極為高明的手段——分時段營銷。

▲以上表格為點都德大致分時段折扣,實際上不同地段的營業時間和折扣稍有不同

對于這樣的營銷手法,沈志輝很誠懇地告訴我們:“本質上也是為了生存。”

茶點經營長久以來總是存在諸多痛點:

主要靠薄利多銷,不像酒樓那樣高利潤;

翻臺次數少,阿公阿婆可能一坐就是一整天;

主要群體是長輩,年輕人忙著上班,早上根本沒有時間來吃;

早茶以外的時段,大家還沒養成消費習慣。

總的來說,就是利潤薄、翻臺少、人群偏老且單一、全時段模式尚未成熟 ?。

那就需要運用一種手法,使得整個餐廳快速運轉起來,在時間和人群上都最大限度地拓展開來,于是分時段營銷手法應運而生。

舉個例子,你吃到11點還不買單?那要算午市正價了。擔心晚市生意不好?稍微打點折,吸引白天沒空來喝茶的年輕人。

人群不設限

3~80歲都是消費群體

分時段營銷夯實了茶樓的全天候模式,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點都德的茶點到底要賣給誰?

“這是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在這里告訴大家,3~80歲都是我們的消費群體。” ?

沈志輝的回答頗為自信,自信的背后正是他對茶市發展的全新認知,“點都德不作人群分類,80、90,乃至00后都是我們的受眾群體。”

?▲家庭聚餐是點都德最常見的場景

“傳承老廣州的飲茶文化,是我們做點都德的初心,對本地人來說,這是文化傳承,對外地人來說,這是文化輸出。”在沈志輝心中,茶點從來不只是簡單的食物,而是一種廣式特有的飲食文化,文化可以傳播得更為廣泛,不分年齡,不分地區。

“一家人(或幾個好友)以吃點心為由相聚在一起,這種氛圍就像自己和家人在外用餐一模一樣,輕松、休閑、歡樂。”沈志輝說,每次到店里都能感受到闔家歡樂、老少咸宜的滿滿情義。

正是這種人群全覆蓋,讓點都德的全日茶點模式真正運轉了起來。如今,點都德的跨人群消費已是常態化,早茶時段主要是老年人消費,而晚市、夜市則是年輕人的主戰場。

出品創意不設限

32家點都德,純手工制作

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高明的營銷手段,以及品類天生具備的文化屬性,都為點都德的成功夯實了發展基礎。 但在沈志輝看來,如果出品不好,一切都是浮云。

在出品上,沈志輝對廚師團隊的要求是“驚艷”。

“味道驚艷,造型驚艷,每一個點心都要做到超乎尋常的精致可口。”為了實現對“驚艷”二字的極致追求,他要求廚房出品必須是純手工制作。

“ ? ?30多家門店,并且是全天候供應茶點,每日接待如此多的客人,能忙得過來嗎? ? ?” ?

面對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記者提出的疑問,他似乎早有準備:“我們準備了充足的廚師團隊。”

為了好吃,為了驚艷,點都德在全行業“去廚師化”的潮流下相背而行,它沒有走“標準化”路線,也沒有建立中央廚房。

“總要有取舍,品質是餐飲的靈魂。”沈志輝希望點都德能夠回歸茶點的本質,也更配得起“傳承老廣州飲食文化”的slogan。

?▲金莎鮮蝦紅米腸?

其實對于是否建立中央廚房,沈志輝是經過慎重思考的。他考察過國內外不少優秀的中央廚房,但目前食物的還原度、物流、冷鏈、配送等諸多方面還都在企業能力范圍之外,唯有手工制作“即點、即蒸、即包”才能保證茶點的口味。

“手工制作看似是對廚師數量的挑戰,其實真正考驗的是廚師培養機制。” ?沈志輝說,一個生手到熟手,起碼要數年時間,如何令他們快速成長,是點都德能否屹立于餐飲市場的關鍵所在。

為此,沈志輝在點都德制定了“師徒制”作為人才培養的機制,每個師傅帶幾個徒弟,出師標準、出師時間,都有明確規定。

為了讓傳統的廣式點心注入新元素,適應時代的潮流,沈志輝還鼓勵廚師團隊發揮創意,并且重用年輕師傅。目前統領這支廚師團隊的總廚出生于81年,而最年輕的門店總廚僅有25歲。

“不要把茶點限定在粵式、中式的框框內,西式、日式等好的元素都應該值得借鑒。” ?對于點心的創意,沈志輝同樣不設限。

用人之長,補己之短。沈志輝希望通過足夠的發散空間讓師傅們去大膽開發,讓點都德的出品更顯活力。于是諸如“日式青芥三文魚撻”這樣顛覆蛋撻的產品被陸續推到餐桌上,并成為銷售冠軍。

▲日式青芥三文魚撻

父子合作不設限

創新背后是深厚的根基

沈志輝在營銷、后廚的管理方式上,都頗有章法,這與他自身經歷有關,更與其家庭背景密不可分。

這位掌門人雖是年紀輕輕,卻已經有13年餐飲及相關經驗。從最開始在飯堂里打雜,到綜合酒樓里干活,到創業開奶茶店,開快捷酒店,他的人生軌跡始終與餐飲聯系在一起。

1984年,沈志輝出生于廣州,他的祖輩是廣州第一批個體戶,父輩是廣東餐飲名人,母親也在餐飲一線多年,兩夫婦從第一家店豪賢飯店,到南國酒家、東興順,將畢生精力都放在餐飲上。

帶著“餐二代”標簽成長的沈志輝,走上餐飲之路并不出奇。2013年,在接到父親的房產證時,他真正意識到傳承家族事業的重任交到了自己的雙手。

父親囑咐他,把龍津中路的那家老店推倒,重新打造一家具有西關風情的茶樓。于是有了點都德第一家門店,這座極具廣州本土特色的騎樓小洋房。再到后來,點都德從街邊店走進商場,也從廣州走到深圳、佛山、陽江等珠三角區域。

?▲點都德門面

“點都德是我們兩代人的智慧結晶。”說到點都德的發展時,沈志輝多次提到和父親的融洽關系,“很多人都說和父輩有代溝,但是我和我爸沒有。”

他深知點都德能發展得這么快,是因為厚積薄發,“ 廚師、樓面都有跟了家里幾代的老臣子,沒有他們,沒有父輩40多年的沉淀,我們怎么可以爆發 ?”

5年前籌備點都德,他和父親的思路就是一拍即合。“我們都想要做出兩代人都喜歡的東西。這才有了點都德的人群不設限,3~80歲都來吃。”

如今,父親沈振倫也逐步淡出了餐飲一線,沈志輝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賽道。

2017年,點都德新晉的兄弟品牌“畢德寮”(粵語“不得了”)正式開張。這家開在廣州中軸線上珠江新城的新店,被稱為廣式茶點的新興之秀。

▲點都德新品牌“畢德寮”四款工藝蝦餃

以蝦為主題,銷售上百種蝦餃,煎、燜、炒、炸、煮、避風塘……可以多種口味混搭,甚至能為客人定制。店面設計也極為大膽 ?,以原木色和湖水藍作為基調,結合蝦的水墨畫,將蝦主題貫穿到底。沈志輝介紹說要做最任性的蝦餃主題茶樓。

總結

很多人看到點都德發展得迅猛,都想躍躍一試,殊不知背后深厚的功底。這里邊有掌門人沈志輝開放、不設限的思想,有家族作為堅強后盾,還依附著獨特的老廣飲食文化。少了哪一環,都不會成為了今天的點都德。

而點都德的發力,可以說為廣式點心這個品類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很多人將點心視為下一個風口。那么你會怎樣做,做出自己的風格?

記者 | ?紅餐網_林如珍

視頻 | ?紅餐網_羅莊 ?歐懿樂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