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預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園」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姚蘭 · 2021-10-15 08:52:35 來源:36氪
記者獲悉,新中式預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園」近期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由星陀資本領投,清科資管、虢盛資本和零一創投跟投,42章經旗下42 Capital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品牌升級和市場推廣等方面。
「珍味小梅園」創立于2019年,以“將餐廳級美味搬進消費者的冰箱”為核心理念,瞄準追求健康飲食與生活儀式感的C端用戶,提供超過100款預制菜產品,堅持走性價比路線,致力于成為“懂得中國胃的預制菜品牌”。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2021年7、8月份單月GMV達數千萬,同比增長幅度近十倍。
圖片由企業提供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推出的《2021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目前的預制菜市場存量約為3000億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為萬億元規模的市場。
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仍處于培育用戶的初級階段。在創始人兼CEO浦文明看來,這個賽道大致有以下幾類玩家:1)工廠品牌,但不能完全與白牌劃等號;2)以西貝、新亞等為代表的餐飲企業,有部分品牌銷售的產品來自代工模式;3)像「珍味小梅園」這樣的創業型公司,強調以互聯網思維研發產品;4)慢慢開始轉型做的企業,比如三全、思念、安井等速食凍品企業,有渠道優勢,順勢增加一個預制菜肴品類;5)基于自有渠道研發自有預制菜品牌產品,典型如盒馬和叮咚買菜。
「珍味小梅園」從2020年開始探索品牌定位升級,在具備老字號屬性的品牌基因基礎之上,進行“新中式”內涵和形象的提煉,希望能成為目標用戶心中的新一代半成品菜/預制菜品牌。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產品研發層面,努力貼近當下消費者對安心、便捷、美味的輕烹飪訴求。基于大眾餐桌的早中晚餐需求,現已開發出網紅菜(比如麻辣小龍蝦尾、小龍蝦拌面)、家常菜(比如金湯酸菜魚、腌篤鮮、香菇肉燥)、面點(比如老上海蔥油餅、梅干菜鍋盔、香菇鮮肉燒賣)三條產品線。
這三種產品系列各有其特點:網紅菜相對顏值更高,在線上容易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據團隊透露,“珍味小梅園小龍蝦拌面”一詞在小紅書平臺的筆記量有近10000篇;家常菜偏甜口,多在線下售賣;面點會做微創新,雖非「珍味小梅園」主推品類,但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據稱獲選今年天貓618期間6月1日-2日TOP1面點。
圖片由企業提供
其次,在品牌視覺設計層面,「珍味小梅園」對品牌使命及業務策略、vi系統進行持續梳理升級,包含品牌LOGO、包裝設計、線下形象的迭代優化。
具體言之,針對不同銷售渠道的產品包裝進行了視覺、材質上的調整,更鮮明簡潔,易于辨識和節省儲存空間。「珍味小梅園」創立于上海,因而字體的設計選用了老上海的標牌字體和國風元素,同時與現代簡明的排版風格結合,強化“珍味小梅園”品牌視覺差異化認知。
包裝材質上,主要在具備社交網紅屬性的爆款微波爐拌面系列上進行了環保創新。據團隊介紹,包裝碗采用100%可降解的甘蔗渣制成,材質環保、純天然、無毒無害,既滿足了微波爐加熱對材質的安心要求,又符合了當下年輕人對環保的支持。為響應國家“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號召,「珍味小梅園」將繼續堅持“環保包裝”理念。
在推廣層面,「珍味小梅園」專注于抖音、小紅書、知乎等平臺的優質內容和價值輸出,正在探索受年輕消費者青睞的品牌聯名玩法。2021年中秋節,「珍味小梅園」與上海老字號品牌“西區老大房”聯名,推出鮮肉酥餅,在傳統排隊買月餅的選擇之外,增加了在家熱氣出爐的樂趣和便捷選擇。
據悉,「珍味小梅園」線上線下都有布局,但重心會放在線下渠道。“受限于冷鏈物流,以及互聯網平臺流量見頂等其他原因,預制菜品牌在線上很難做大。凍品行業有點類似于飲料行業,大邏輯就是渠道鋪貨,線下店鋪的點位越多越好,最終決戰一定在線下。”創始人浦文明表示,「珍味小梅園」核心創始團隊擁有多年線下渠道拓展經驗,目前已進入盒馬、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等本地生活平臺,以及永輝、大潤發、家樂福等大型商超。
浦文明強調,品牌自始至終都堅持“將餐廳級美味搬進消費者的冰箱”,為此會扎實做好產品在“放進冰箱前”的每一步——獨特且安全的配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嚴格的質檢流程以及高效的全程冷鏈運輸。
投資人觀點
星陀資本創始合伙人劉澤輝表示:隨著“懶宅經濟”的盛行以及冷鏈物流的完善,預制菜行業在C端或許會迎來需求的爆發。當前整體格局分散,具備產品研發和渠道拓展能力的企業將更具優勢。正如星陀資本投出的懶熊火鍋、4inlook、好麥多、舞爪等新一代國民消費品牌一樣,珍味小梅園團隊對行業有深刻的洞察,整體作戰能力較強,未來有很大機會成為預制菜賽道的領軍品牌。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