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菜系無品牌?“川菜出川”難題終于被破解了!
陳南 · 2021-05-20 20:57:42 來源:紅餐網
火鍋、串串的強勢,讓本就有強大群眾基礎的川菜,成為餐飲人追逐的熱點。但尷尬的是,原本“百菜百味”的川菜已經被貼上“麻辣”標簽,而且除了火鍋、串串等個別品類,川菜本身并沒有太多強勢品牌出現,走入了“有菜系無品牌”的“陷阱”。
如何讓“川菜出川”,成了川菜人急需解決的課題。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陳南。
5月17日,在成都舉辦的“智慧餐飲——川菜全球化暨川菜萬店出川行動計劃”啟動儀式,引發了行業熱議,將“川菜出川”話題再次引爆。
川菜還要擔心無法出川?作為一個在全國人民心中有著強大存在感的菜系,“川菜難出川”乍看之下似乎是一個偽命題,火鍋、串串、酸菜魚等品類不就是“川軍”代表嗎?
但這,其實正是川菜的尷尬之處:火鍋、串串等品類過于強勢,給川菜貼上“重口味”的標簽,反而讓人忽略了川菜的“百菜百味”的特點。
而在爆火的這些品類之外,川菜在全國范圍也并沒有太多強勢品牌出現。
川菜走向全國的阻礙與難題
《四川省志·川菜志》上載,川菜特點在于味型多樣,兼有南北之長,包含魚香、家常、麻辣、紅油、蒜泥、姜汁、陳皮、芥末、純甜、怪味等24種口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烹調方法有炒、煎、干燒、炸、泡、燜、燴、貼、爆等38種之多。
但消費者熟知的川菜,似乎只有“麻辣”“重口味”,而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正是因為除了火鍋、串串等品類外,川菜中餐在全國的發展并不這么理想。
難以標準化,制約川菜的全國發展
川菜以辣椒、花椒、胡椒、豆瓣醬等為主要調味料,看上去并不復雜,但這些原料加上基礎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卻有38種烹調方法,配出24種味型。
這樣的多樣化,提高了川菜廚師培養的要求、標準,也讓很多川菜菜品逐漸被追求“短平快”的市場拋棄,也導致川菜標準化難度成倍提升,抬高了對后端標準化生產、供應鏈的要求。
而標準化是規模化、品牌化的基礎,難以標準化,直接制約著川菜品牌的現代化發展和向外擴張。
有全國影響力的川菜品牌屈指可數??
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紅餐網聯合發行的《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待發行)統計了2020年中式正餐全品類的門店數量,其中,川菜占比15.5%,僅次于湘菜、粵菜,是門店數最多的第三大菜系。
?但在紅餐網(ID:hongcan88)發布的“2020 年度中國餐飲品牌力百強”中,川菜上榜品牌卻僅有眉州東坡、俏江南、大蓉和3個,與上榜數分別有 9 個、10個品牌的粵菜、江浙菜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為什么會這樣??
戰爭時期川軍在全國的布局,以及建國后川渝的勞務輸出,讓川菜的群眾基礎雄厚,麻婆豆腐、魚香肉絲等,一直是各地餐館都常備的經典菜品。
餐飲進入大眾模式后,火鍋、串串等品類打開了消費者“辣”口味的大門,更多川菜單品成為餐飲人競相挖掘的對象。
但由于火鍋等強勢品類“重口味”標簽過于明確,餐飲人對川菜的挖掘也多局限在重口味菜品上,消費者也習慣了這樣“被閹割”的川菜和門店模式。
市場的驅動,消費者的偏好,加上川菜較難標準化,便形成了現在川菜有菜系無品牌的困境,很多川菜、川菜品牌逐漸被邊緣化,失去了生存、發展空間。
要想走出強勢品牌 ?
川菜首先要解決標準化問題 ?
正是基于這樣的困境,才有了文章開頭的 “智慧餐飲——川菜全球化暨川菜萬店出川行動計劃”。
據悉,此次會議由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市場和食品管理部指導,成都餐飲同業公會主辦,四川乃心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秋金小炒、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椒敘江湖菜、雞外婆、小龍坎、蜀大俠、老房子、成都映象、皇城老媽、班花麻辣燙、大妙、香天下等餐飲企業及鍋圈食匯、金宮味業、大斌家串串香、panda?cook 智能炒菜機、翠宏食品、張兵兵牛油等餐飲供應鏈企業匯聚一堂,溝通、討論、解析川菜當前的困局。
會議上,與會嘉賓大都認為,川菜要想走出強勢品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標準化問題,供應鏈是餐飲品牌發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品牌能否“走遠”的重要標志。
乃心控股旗下品牌“雞外婆-川味燒雞公”,成立的初衷和目標,便是探索川菜標準化,與很多餐飲品牌“先開店,后搭建供應鏈”不同,雞外婆是在完成供應鏈建設后,才創立的品牌,其成立的基礎便是供應鏈的標準化,在全國范圍的連鎖化發展上,就已經先人一步。
據了解,乃心控股在2013年創立的針對川菜標準化的“三眾酉供應鏈公司”,經過8年發展,也已擁有了川菜全部24種味型200道成熟供應鏈的產品,能為餐企提供產品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讓品牌產品保持穩定,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并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保證物流時效性保證,為更多川菜走向全國提供了后端支撐。
得益于乃心控股的供應鏈支撐,雞外婆的產品除了麻辣、酸辣和清淡三種口味的燒雞公外,還添加了特色口味菜和小吃甜品,這些菜品不僅高毛利還高顏值,也豐富了品牌的產品結構。
同時,嘉賓們也為川菜出川提出了第二個策略:無廚化,讓科技智能化助力無廚化推進。
想要實現川菜烹飪的標準化,同時保證味道、追求時效,無廚化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誰能搶先完成這個建設,誰就能搶占先機,獲得市場紅利。
從這點來看,炒菜機的問世對整個川菜行業的影響,可以說是顛覆性。
近兩年,主營川菜小炒的新晉人氣川菜品牌秋金小炒,在四川、湖南、陜西、甘肅、蘭州、湖北、山東、云南等地,開出了數百家分店,正是依靠“panda?cook 智能炒菜機”,擺脫了川菜小炒烹飪對廚師的依賴,保證眾多門店品質的一致。
而“panda cook 智能炒菜機”的所屬公司也是乃心控股投資的,在餐廳后廚無廚化的建設上一直走在行業前沿。
據了解,“panda cook 智能炒菜機”一個芯片便能還原100道川菜大師的菜品;一個按鍵操作就讓廚師擺脫繁復的炒制過程;一個后臺便能精準收集后廚進銷存數據并實現自動數據分析……
要打破有菜系無品牌的局面 ?
需要強大的品牌運營思維 ?
通過后端產業鏈的建設,和無廚化探索,川菜及川菜品牌出川的后端問題能得到解決,但要打破有菜系無品牌的局面,還需要強大的品牌運作。
未來,塑造強勢川菜品牌,對有著強大群眾基礎的川菜來說,也是最大的機會所在。?
在此次會議上,眾多嘉賓都表示,要實現“百菜萬店”出川,意味著品牌方需要一套有效的門店管理系統,智能營銷系統,以智能化營銷為品牌門店鎖客,是川菜打造品牌、實現彎道超車的必經之路。
乃心云科技于2019年開始打造的乃心云智能營銷小程序,便能實現這樣的效用。
通過掃碼點餐、顧客身份前置識別,能讓門店服務人員看到該顧客的open id和會員消費數據,實現個性化服務,提高消費體驗。營銷鎖客會員系統還能通過大數據實現營銷的合理、高效投放,并利用數據分析,為門店鎖客、提高復購。
內置的顧客評價功能,以用戶差評作為提升門店服務的目的,也起到了有效截留顧客差評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保住了品牌在社交平臺上的口碑,讓門店更快獲取用戶評價作為提升管理、服務、產品的依據。
而乃心云收集的用戶畫像和門店經營情況,則能自動同步到總部的數據中心,提前預判產品及市場走向,為品牌的下一步戰略規劃提供數據支撐。
川菜出川的另一個策略,便是聚焦細分領域,打造品牌差異化。
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始聚焦細分領域,讓品牌更具個性的同時,也讓供應鏈難度大幅下降,規模化發展的可能性大大增強。
湘菜也曾面臨有菜系無品牌的窘境,但隨著辣椒炒肉、剁椒魚頭等經典菜品被提煉為爆品,如費大廚強化辣椒炒肉,炊煙時代更名炊煙小炒黃牛肉等,帶動了整個品牌甚至品類的發展,讓湘菜迎來發展的第二春。
對百菜百味的川菜來說,情勢也一樣。雖然火鍋、串串已是一片紅海,但在單品細分領域,爆款品類并不多,賽道仍是一片藍海,有眾多品類有待開發,極有利于川菜品牌的切入。
聚焦江湖菜的椒敘,就是選擇酸辣為口味切入點,以泡椒延展出豐富的菜品,從而拓展出川菜的細分的賽道。
據悉,其品牌創始之初,就沿用完善的供應鏈完善產品標準化,全產品線使用炒菜機進行無廚化打造,為日后省外的拓店發展進行前期鋪墊、探索。開店之初,椒敘便使用大數據進行菜品研發,精準準確定位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江湖菜,營銷前置讓開店即火爆成為現實。
結? 語
一些認知固化的品類,表面上看是進入了紅海,但當它們在新的維度上找到突破口,往往又能發現新藍海。“百菜百味”的川菜便是這樣。
而這次“智慧餐飲—--川菜全球化暨川菜萬店出川行動計劃”會議的舉辦,也說明川菜人已經意識到川菜目前的窘境,和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并群策群力為川菜“走出去”出謀劃策。
會議明確了通過標準化、無廚化解決后端問題,再通過智慧餐飲聚焦細分賽道的“川菜出川”策略。聚合了眾多川菜人的力量、資源,相信“川菜出川”并不會太遠,川菜的未來也會潛力無限。
有興趣了解更多川菜品牌信息的餐飲人,可添加乃心集團相關負責人苗博173 1865 4837(微信號:miao472719355),共話川菜未來!
備注:本文圖片均為品牌供圖。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