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開火鍋店,6年60多家店,他是如何做到的?
田果 · 2021-03-31 10:36:06 來源:火鍋餐見
上海是驗證餐飲品牌實力的“煉金爐”,如此激烈競爭下,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娃,把家鄉火鍋帶到上海。
他叫吳紹志,15歲接觸餐飲,從服務員做到廚師,再到接手火鍋店,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借錢開起了第一家吳老幺火鍋......
6年時間開出60多家店(以直營為主),在上海,門店數僅次于海底撈,復購率超70%,被上海人民稱為“國民火鍋” 。
今天,小編有幸約訪到吳老幺火鍋創始人吳紹志,和他聊了聊火鍋生意經。
01 一路摸爬滾打,我總結3點失敗教訓
“剛開始沒什么太大的規劃,就是想還清債務,努力養家糊口,賺點小錢。”吳紹志直言道。
接觸餐飲前,他在工地拉過水泥、修過川藏公路,小小年紀,便磨練出堅韌吃苦的脾性。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5歲便坐上從成都前往上海的火車,本是滿懷憧憬,但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不僅身上的錢被偷了,工作干了3天就被老板炒了魷魚, 一度淪為每天睡馬路的流浪漢。
這樣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此刻的他發誓,”死“也要在上海站穩腳跟!
憑借著曾經做餐飲的經驗,吳紹志成功在沈家花園火鍋找到一份工作,因為踏實本分,也漸漸積累了一些資金。
當時的他心里就燃起了開火鍋店的小火苗,便接手一家轉讓店,叫兄弟火鍋。但好景不長,沒干幾個月就血本無歸;2000年,又和別人合伙開了一家火鍋店,又因種種原因離開了......
一路走來,吳紹志從火鍋中體味辛辣人生,他總結了3點失敗教訓——
開火鍋店太盲目,沒想好就去做,生意稍好點,就飄了,心態不成熟;
老餐飲人的思維,與時代脫軌,腦筋不轉彎,只懂產品,不會做宣傳;
不注重培養人才,沒有強有力的團隊支撐,人心不齊,說散就散了......
02 想在上海殺出一片天,先找好差異化定位
在上海,每一秒都見證著餐飲人技驚四座的榮光,也上演著黯然收場的慘淡。
直到2015年,吳紹志仍負債累累,不認輸的他決定孤注一擲,借錢開起第一家吳老幺火鍋。
開店前,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在上海的火鍋市場殺出一片天來,必須找準自身定位。
市中心大牌火鍋店云集,吳紹志知道,吳老幺必須做到定價不一樣,客群不一樣,戰略也不一樣 。
“其實上海消費沒有想象得高,我把人均消費定在90元左右,將大學生、打工人、小家庭作為客群,走‘農村包圍城市 ’路線,爭取做到‘一鎮一店 ’。”
他說道,之前也走過彎路,為了貪便宜,在市中心接手一家轉讓店,經營3個月,虧了70多萬,直接砍掉了,從此就更加清晰自己的方向。
比如,當地人對食材更講究,他便做到60%以上菜品空運自四川。“有次空運毛肚賣完了,我們用普通毛肚代替,顧客當場就吃出不對勁了,從此,哪怕貨沒了,我們也不將就。”
后來,在每家門店,都能看到“賣火鍋就是賣良心,做食品就是做人品”的畫報,代言人就是吳紹志本人。
在保證菜品高品質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維系利潤?
他想得很透徹,“2017年,我就著手自建供應鏈 ,只有這樣,才可以控制采購成本,自己花5塊錢能買高品質,有時候別人花6塊錢也買不到。”
同時,從產品定價、定量上,進行成本把控 。怎么讓顧客消費無壓力,大膽點菜隨便吃?
他舉個了例子,以前一桌來5個人,大骨頭鍋底會放6根骨頭,這其實是浪費成本,而且把價格抬高了,顧客有心理壓力,現在鍋里就放4根骨頭,鍋底價格降下來了,不夠吃再加,在差價上又把錢賺了回來,這兩者給顧客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03 每月“3個福利日”,沉淀110萬忠實會員
找準了差異化定位后,總結先前失敗經驗,在堅持高性價比的情況下,把眼光放到了會員營銷上。
“實際上,吳老幺從無人問津,到客流如云,會員可謂起到很大作用 ”。
他回顧說,剛開始不懂互聯網,顧客消費一次,就手寫記一次帳,假如總共消費10次,平均消費300元,第11次再來的時候,一分錢不需要付,就按300元給他吃!
“假如有天我倒閉了,哪怕去賣西瓜,也不缺生意啊,疫情期開展外賣的時候,全靠6年積累的這110萬會員,才讓我們活下去。”
后來有了微信公眾號,他們會在顧客關注后,直接送一聽(12瓶)可樂;同時,讓顧客在門口拍照片,定好位,分享到朋友圈,再給予折扣福利。
吸粉過后,轉化才是最終目的 ?,吳紹志自己摸索出一套行云流水的游戲規則:每個月設有三個活動日,分別是5號、15號、25號 。
>>每月5號,會員免費試吃新菜 ?
每一道產品上新前,都會先讓會員免費試吃:口感如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果平均反饋相當不錯,下個月這個菜就上新,否則就pass。
>>每月15號,會員享受菜品5折 ?
頗具觀察力的吳紹志看到,大多數企業都在15號發工資,大家兜里有錢了,很多都會選擇直接在當天搓一頓,這天活動力度還蠻吸引人的。
>>每月25號,會員享受特價菜1份 ?
這個特價菜怎么來的?既然每月5號都有新品推出,必然會有賣得不好的產品,這樣把它從庫存貨變成特價菜,以成本價賣給會員,不失為一種緩解庫存壓力的好辦法。
“你可以不要天天在我家吃,只選這3個日子就足夠了,不僅顧客體驗好,毛利也很容易達標 。”
04 讓團隊動起來,“店長也能當老板”
吳紹志自知起點低,要想品牌長期穩固發展,必須要靠后天的學習,經過幾年摸索,他也整合了一套“員工管理法”。
1、員工參股 ?
專做直營,意味著運營成本壓力大,讓老員工參股,跟業績掛鉤,每月都有獎金,年底再分紅。
相信很多老板都觀察到,只拿工資已經滿足不了老員工的需求,“只有讓他們共同參與這個事業中,才能看到未來,更有干勁 ,入職3個月以上的都有權參股。”
吳紹志說,以前我占大股,接下來,想讓更多員工開店,鼓勵內部創業,我只賺個品牌運營費和供應鏈費用。
2、師徒制 ?
在大家一起參股的情況下,資金不是多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人才短缺 。
“我已經給直營店店長下了任務,今年每個店必須培養一個新店長,帶不出來,今年分紅就扣掉兩個點,這樣加快開直營店也不怕了,因為有強大的人才儲備。”
比如說,新店長上崗,師父要扶持3個月,一旦這個店出了問題,師父也有連帶責任。
3、店長PK制 ?
為了激發他們的潛力,每個月都有一次店長PK會議,當月有什么問題,必須要探討出來,做得好的獎勵,不好的懲罰,發現問題直接處理,不會在遺留到下個月!
細品下,這3個制度環環相扣,一個分紅體系、一個激勵制度、一個晉升機制 ,就是這樣做,吳紹志才把員工流失率降到最低,員工的忠誠度在行業也屈指可數。
結語
如今,吳老幺迎來第6個年頭,將開啟新一輪迭代。
此次聊天,餐見君感受到了吳紹志對品牌升級的堅定信心,“我每天都怕品牌被消費者遺忘,接下來我們會進行品牌全方位升級,但客單價不會升級,這樣才能活得久。”
20年前,吳紹志從成都跑來上海,如今吳老幺火鍋門店數在上海僅次于海底撈,那是因為他始終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在人生的旅途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