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免排隊號可網購?又一餐廳發生垮塌事件致26人受傷
紅餐君 · 2020-10-09 21:19:37 來源:紅餐網
網絡售賣海底撈免排隊號?實測可插隊;四川隆昌農家樂房頂垮塌致26傷,系1958年建房屋;“每桌不低于588元”制止浪費公約引爭議;3人在網紅店吃小龍蝦,兩人患橫紋肌溶解,餐館回應;男子處理魚時扎傷手指,被送進ICU險截肢。更多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熱訊》。
網絡售賣海底撈免排隊號? ?
實測可插隊 ?
雙節的高速堵車剛剛過去,如果能花錢節省時間,大家都是愿意的吧。但花錢插隊這種事呢?
最近,一段關于海底撈插隊的視頻迅速傳播。視頻顯示,一網友在淄博萬象匯海底撈就餐時,前面排了217桌,但在向一家淘寶店的客服講過自己具體所在門店、用餐人數等信息后,客服人員稱:“可以安排插隊,需要支付40元,有空桌馬上進去的,沒有的話,只要等兩三桌。”
在網友支付40元的費用后,他的排號從367號變為142號,等餐桌數從217桌變為1桌,輕松省去了排位時間。截至目前,該視頻播放量已破千萬,評論數過萬。
△海底撈門店(紅餐網攝)?
網友激烈討論,有人認為插隊對規矩等餐的人不公平,也有人認為一方付出時間,一方付出金錢,同樣是一種公平。?
紅星新聞記者聯系了海底撈的淘寶官方旗艦店,客服否認存在插隊服務;記者又聯系到發布插隊視頻的用戶@YIN,當事人表示視頻是“假的,惡搞,P圖而已”,并表示,自己有一個旺旺號,視頻中的內容是“自己發給自己的”。?
但記者加了視頻中的淘寶客服微信,提出插隊要求后,對方卻承認可以插隊,稱:“我們提供黑海會員及密碼給你登錄海底撈APP,然后告知服務員你是黑海會員,黑海會員擁有優先就餐的權益,通常比普通會員排隊快一半以上,但具體優先多少主要看服務員的。”并表示,使用黑海會員優先就餐需支付40元。?
據悉,在正常營業門店當前網上取號已滿、普通會員無法取號時,黑海會員可通過海底撈APP、微信公眾號等正常排號,也可以在APP提前2小時聯系專屬客服、尊享優先安排位置的權益。而成為黑海會員需在12個月內滿足消費12000個成長值及以上。也就是說,網上這種插隊方式是通過會員權益實現的。?
除此之外,也有類似“跟黃牛買號”的插隊方式。記者在淘寶搜索“海底撈免排隊或插隊”,找到一家名叫“林兒小店店”的淘寶店鋪。在記者花了40元購買海底撈火鍋成都群光廣場店的插隊服務后,對方提供了新的手機號和桌號給記者。179號直接變41號,不到15分鐘,記者即被叫號。
據悉,海底撈可以在網上排號,一個手機號最多可在同一就餐時段(分午、晚、夜三個)排四家店的號。記者的這種“插隊”,是通過購買別人的排號來實現的。?
對此,現場工作人員稱,淘寶買的號是其他人排的情況,自己有權作廢;現在系統有一些漏洞,讓一些不法的倒號販子有機可趁,“美團和淘寶上有很多客人都用這種方式(來排號),也打破了現場的平衡,讓有的客人等待得更久。”這個問題一直在存在,他們也一直在跟公司反饋該問題,在現場也會仔細甄別,類似封掉用于排號的電話號碼,或打電話去確認身份。
關于黑海會員,他表示確實可以優先安排,“低峰期有位置會直接安排,如果店內滿座,則盡量安排在40分鐘內用餐”。?
花錢“買”時間似乎符合市場規律,但是否會助長黃牛的氣焰,降低消費者的體驗,海底撈需想想制止方法。? ?
四川隆昌農家樂房頂垮塌致26傷, ?
系1958年建房屋 ??
此前,紅餐網曾經報道過山西一飯店坍塌導致29人死亡,28人受傷的事件。2020年8月29日上午9時許,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一家叫聚仙飯店的宴會廳出現坍塌,正在聚餐的幾十名村民被鋼筋水泥掩埋。延伸閱讀《29人死亡,28人受傷!餐飲業敲響安全警鐘!》
誰知道在這個事件發生不到兩個月,又發生了一起農家樂房頂坍塌事故。
10月7日18時許,四川隆昌城區洞坎人家農家樂發生房頂局部垮塌事故。官方通報稱,單層瓦房木質房梁斷裂、屋頂局部垮塌,導致26名就餐群眾受傷。據醫院初步診斷,裂傷4人、挫傷16人、骨折6人,無人員死亡。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傷者回憶道,“剛吃了沒多久,房頂上掉了一塊東西砸在我腳上。”還沒反應過來,房頂再次掉下東西,隨后房頂的瓦片和木棒等垮下,“整個過程就幾秒鐘時間。”垮塌事故發生后,有的人從垮塌房梁和瓦片的縫隙中鉆了出來,有的被埋壓導致骨折,而無法動彈。當地消防、公安等也很快趕到現場展開救援,傷者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圖來自紅星新聞?
洞坎人家餐館法定代表人王先敏稱,該農家樂在幾年前開始接手,所用房屋租自黨校。?
隆昌市委黨校相關負責人證實,農家樂用房是從黨校租用的,此前由另一個老板承租。他從老同志那里了解到,垮塌的房屋建于1958年,上世紀80年代翻修時“整了屋基,房頂沒整”,把墻換成了磚墻。那里曾是黨校食堂,后因閑置出租,已出租10多年。這次出事前也就是“十一”大假前夕,他們有進行安全排查,進去轉了一圈,“但這次原因的確有點意想不到,他們吊了頂,我到這里(黨校)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上面的木質機構,上面是空架的,以前沒上去看過。”?
安全問題不容小覷。從傷者對現場回憶來看,事發突然,沒有多少反應時間;受傷人數居多,且多為重傷。餐飲老板在進行店鋪裝潢的時候,需時刻記住安全因素的重要性,注意做好定期評估。?
“每桌不低于588元” ?
制止浪費公約引爭議 ?
最近,各地針對餐飲浪費的法規陸續出臺,鼓勵餐廳和消費者拒絕浪費,踐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但有份網傳公約顯得有點不一樣。?
網傳一份落款為四川巴中市通江縣餐飲協會的《通江縣餐飲行業制止浪費自律公約》顯示,對2桌及以上宴席,餐飲服務單位堅持按每桌不超過18個菜品,價格不低于588元的標準實施,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宴席菜式數量,提高菜肴檔次,餐飲服務單位應提前發放打包盒,方便打包。
公約提到,該公約適用于通江縣餐飲服務單位,包括酒樓、餐館、餐廳(含飯店、賓館、酒店、度假村、農家樂中對外經營的餐廳)、火鍋店、小吃店、快餐店、面館,及集體用餐配送企業。公約落款日期為2020年9月30日,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不少網友評論其為“霸王條款”。有網友認為按此標準,平均每個菜至少三十多元,以通江縣的消費水平算是高價。有網友質疑,這是在提倡節約,還是在提倡餐飲漲價??
通江縣餐飲協會會長李先生告訴南都記者,發布該份自律公約的出發點是倡議,并非強制。“(公約)這是打字打錯了,我們是建議588元,不是強制最低消費。”他表示,這是針對辦宴席的建議,不是普通聚餐。出臺該建議是希望市民不要鋪張浪費,同時也希望市民能吃到質量好一點的產品。?
關于“價格不低于588元”的定價依據,他解釋說,疫情后物價上漲,尤其豬肉比起去年同期上漲幅度很大;當地希望倡導餐飲業讓客人吃上新鮮肉,不要用凍肉,也提高了成本。疫情期間餐飲業受損嚴重,“我們呼吁餐飲商家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服務態度。”“不低于588元”僅是建議,并非壟斷或強制性條款,據其了解,因不是強制性條款,國慶期間當地餐飲商家對此并沒有執行。?
據悉,10月7日上午,當地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商務局等相關單位已召開會議研判此事,會上,通江縣餐飲協會將此事始末進行說明,當地已成立調查組對該公約制定背景、定價依據、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有違規情況等展開調查。10月7日,曾發布在通江縣人民政府公示欄中的前述自律公約已被撤下。?
提倡定價可以,但如果商家根據“提倡”把價格提高,服務質量的提高又要以什么為標準?點餐的是顧客,“每桌不低于588元”、“不超過18個菜”總會讓消費者考慮如何“湊單”,增加了點餐難度,這樣或許已經與提倡節儉、避免浪費的想法背道而馳。?
3人在網紅店吃小龍蝦, ?
兩人患橫紋肌溶解,餐館回應 ??
10月3日,劉女士向小時新聞記者報料,說自己與朋友吃了一餐龍蝦后全身酸痛,痛到坐都坐不牢,經醫生診斷患了橫紋肌溶解癥,懷疑與其當天中午食用的小龍蝦有關。而商家雖賠償了當天餐食的費用并承諾給她們每人5000元的補償,但劉女士對商家的態度以及賠償金額并不滿意。
據稱,9月20日,劉女士與兩位朋友去杭州一家網紅店吃小龍蝦。這家店她們已經前后去過四五次。這回,三人點了六斤小龍蝦和兩只螃蟹,大快朵頤。其中一斤多小龍蝦沒吃完,打包帶走。
但在吃完四小時后,劉女士發現自己脖子、肩膀、手臂很酸,“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牢”,于是立即就醫。當晚,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的診斷結果為:乏力,橫紋肌溶解癥。而且,血壓從正常范圍飆到148/93mmHg。一同吃小龍蝦的朱女士也有相似癥狀。她稱,吃完約一小時后感到腹部脹痛,然后變刺痛,蔓延至腰部、背部、肩部,連臉頰都感覺到麻痛。醫生同樣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
另一位同行女士則沒有異樣。她當天吃小龍蝦吃得不多,后面還喝了很多冰水。?
劉女士認為與食用小龍蝦有關。商家稱,同意免去消費的1068元,并表示,目前檢驗結果沒有未達標或不合格問題存在,但考慮對劉女士和朱女士的工作耽誤,賠償每位5000元費用表示歉意。“我們也在等食藥監的紙質報告出來,要是小龍蝦真的有問題,一定會全力配合調查并按規定處理。”但劉女士對結果不滿意,事情至今未解決。
吃小龍蝦患“橫紋肌溶解癥”事件頻頻發生。但據了解,發病者占小龍蝦食用者的比例極低。且多數病人經過診斷,2~3天就會恢復如初,癥狀輕者甚至可不經治療痊愈。?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介紹,導致小龍蝦相關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原因非常復雜,大多數科學家們認為,致病因素或為某種未知的耐熱毒素,而小龍蝦、水牛魚等淡水生物是通過在特定水域進食特定的有毒物質導致毒素蓄積。
發生這樣的事情,誰都不想。但是在鑒定結果未出來之前,餐廳已經答應賠償這個本來就很有誠意了。至于消費者要求的其他更多賠償,感覺還是要有理有據比較好。?
男子處理魚時扎傷手指, ?
被送進ICU險截肢 ??
殺個魚把自己送進ICU,居然有這樣的事!
佛山的李先生在超市賣生鮮。有天在殺魚的時候,左手掌被羅非魚魚鰭扎了一下。他摘下手套,抹了一點酒精,以為這樣就好了。
沒想到,第二天左手掌又紅又腫、還很疼。他馬上去當地醫院進行處理,被診斷感染上了創傷弧菌。創傷弧菌是一種在海岸環境中、致病力強、感染死亡率高的致病菌,通常是由傷口或生吃海鮮等途徑感染人體。?
但隨后病情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左手掌紅腫甚至蔓延到左前臂。他被轉到大醫院搶救。據醫生說,李先生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太穩定,血壓低、心率快、呼吸急促,懷疑是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后來處理傷,發現感染的并不是創傷弧菌,而是多重耐藥菌。
“主要是屎腸球菌,對多種抗生素不敏感,所以用了高級別的抗生素;同時這個患者還培養出大腸埃希菌,所以我們使用了敏感型的抗生素,然后補充核蛋白,同時通過負壓吸引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經治療,李先生的病情逐漸好轉,擺脫“截肢”風險。
在餐飲行業,特別是后廚經常要接觸到海鮮等水產品,這方面一定要注意。如果被水產品扎傷,最好馬上把表面血液擠出來,用流動水沖洗傷口,消毒包扎。如果傷口很深,簡單處理后,立即到醫院就醫。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紅星新聞,南方都市報,錢江晚報,新京報,廣州疾控i健康,廣東公共DV現場及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