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將加強立法制止餐飲浪費,中國糧食安全情況究竟如何?

宋承翰 · 2020-08-12 16:12:35 來源:南方都市報

據新華社8月11日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北M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報道稱,習近平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近期,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也在《人民日報》撰文介紹中國的糧食安全情況。

在這篇名為《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文章中,韓長賦表示,近年來糧食連年豐收,為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穩定經濟社會大局發揮了“壓艙石”“穩定器”作用。“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p>

但他也表示,雖然中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未來糧食供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

將加強立法制止餐飲浪費,中國糧食安全情況究竟如何?

谷物庫存消費比遠高于安全水平

談及糧食安全可以先看一組數據,韓長賦在文章中提到: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277億斤,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以上,稻谷、小麥自給率超過100%,玉米自給率多年穩定在95%以上。2019年人均糧食占有量474.9公斤,連續多年超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2020年的糧食生產也比較理想。一個值得關注的背景是,近年早稻播種面積逐年降低,從2015年的8200萬畝下降到2019年的6675萬畝,這一問題引起多方警惕。

今年2月底,國家發布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2020年每50公斤早秈稻、中晚秈稻價格分別較2019年增加1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傳導出穩定面積的信號。結果是,早稻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470萬畝,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態勢。

據韓長賦介紹,今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夏糧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2億斤。

除了生產和庫存數據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就是“庫存消費比”。這被認為是衡量糧食安全的關鍵指標之一,反映緊急時刻庫存量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份額。

“糧食作物生產周期長,自然風險大,生長期最短的早稻也需要約90天,所以這個指標非常重要?!?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研究員方言此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介紹。

糧農組織認為,保障糧食安全所必要的起碼水平是庫存占消費量的17-18%。雖然官方未披露中國的糧食庫消比,但韓長賦表示,目前,全國小麥、稻谷庫存量大體相當于全國居民一年的消費量,谷物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安全水平。

“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

談及糧食安全,一個數字總會引起注意: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每年進口量在1億噸左右,約為全球糧食貿易量的四分之一。事實上,如此大的“缺口”,某種程度上是由統計口徑造成的。

中國對大豆進口有一定依賴,但國際上大豆不計入糧食。2019年,中國谷物進口量占世界貿易量的3.4%,小麥進口350萬噸、稻谷進口約250萬噸,且主要為品種調劑。

專家分析,目前,中國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庫存也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可以實現糧食自給。”

另據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口糧年均消費量為2億多噸。

王斌稱,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余2.8億多噸,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進口的大米、小麥分別只占國內消費總量1%和2%,主要起到品種串換和調劑作用。

專家:疫情挑戰全球農業一體化格局

這是否意味著在糧食安全上沒有風險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糧食炒作。這在歷史上也留下了教訓。

方言表示,糧食是人類必需品,彈性很小、剛性很強。糧價也是百價之基,只要有突發事件,價格就可能波動。資料顯示,2007-2008年國際糧食危機時就曾出現糧食價格飆升。當時國際大米價格一度觸及每噸1000美元,創20年來最高紀錄。

疫情暴發以來,聯合國糧農組織多次作出警告,疫情有可能破壞世界糧食安全。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司官員馮娟在近期表示,初步評估顯示,新冠疫情或導致饑餓人口增加8300萬到1.32億。

世界糧食供應情況如何?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供的資料顯示,2019/20年度全球谷物產量達到27.1億噸,貿易量4.2億噸,庫存量8.6億噸,分別比2007年世界糧食危機時增加了27%、54%和97%。谷物庫存消費比達到30%,比2007年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

“從總量上看,全球糧食安全有保障。”方言此前表示,但由于糧食生產在全球分布不均、貧困和收入不均衡等原因,局部地區糧食安全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貧困地區因疫情停工停產,家庭收入肯定會受到影響,可能無力購買糧食。

除短期的生產消費影響外,疫情對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不容忽視。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必良在此前的一場研討會上分析,新冠疫情作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具有存在時間長、不確定強等特點,可能對未來的農產品市場格局有重構意義。

“疫情可能對全球農產品供需平衡和農業一體化格局構成挑戰?!?華中農業大學經管學院院長李谷成說。

羅必良則分析,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小農大國。前者意味著要保障食物安全、滿足國民營養需要,后者意味著中國在生產、應急、競爭上的能力都相對有限。

“中國的食物安全,立足自身、規避未來的不確定性是要格外重視的戰略性問題?!彼麖娬{,中國應謀求可持續性,讓糧食安全最大化、不確定性和風險最小化,而非僅追求提高國際份額。

“未來糧食供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

“雖然中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蔽磥砣绾伪U现袊募Z食安全,韓長賦也在文中給出了一些信號。

他坦言,隨著人口增加、城鎮化推進、食品消費升級,糧食需求相當長時間內仍將保持剛性增長,糧食生產供給又面臨耕地和水資源硬約束、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出、國外進口不確定性增加等挑戰,未來糧食供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

韓長賦表示,要發揮好責任制考核導向作用,較真碰硬開展考核,確保各省份糧食安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主產區要努力發揮優勢,鞏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也要保持應有自給率,加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建設,增強糧食供給調控能力。

同時,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亂象。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保住中華民族的“鐵飯碗”。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開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行動,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力度,扎實推進保護性耕作行動,不斷提升耕地質量。

他表示,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著力攻克糧食生產“卡脖子”技術,培育推廣一批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品質優良的新品種,促進產學研用企深度融合,給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動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建設一批農業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區,構建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體系,依靠科技減災增產。

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立足“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聯耕聯種、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有效形式,將廣大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糧食生產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發揮糧食生產功能區骨干引領作用,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飼用玉米和優質水稻、強筋弱筋小麥等緊缺、優質、綠色品種供給。以“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為抓手,科學規劃布局專用品種基地和加工產業集群,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堅持完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加大保險對糧食生產支持力度,讓農民務農種糧不虧本、有錢掙。加快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大對產糧大縣財政獎補力度,讓糧食主產區抓糧得實惠。推動研究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