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或爆發糧食危機,食材隱患會令餐飲業雪上加霜嗎?
紅餐君 · 2020-03-31 20:13:31 來源:紅餐網
全球或將面臨“糧食危機”;美國餐飲業迎倒閉潮,華人餐館主“越努力越虧錢”;特許經營或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喜茶推出新品牌“喜小茶”;美團首次實現年度盈利。更多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熱訊》。
全球或爆發糧食危機
食材問題會令餐飲雪上加霜嗎?
3月3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官方網站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官方網站說:“除非我們快速采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糟糕情況預計將在4月和5月出現。這家機構說,已經發現糧食在多方面遭遇多重挑戰,例如糧食運輸和家畜養殖等。
在餐飲行業,食材成本一直是餐飲人的三座大山之一,食材的成本基本已經占到了整體營收的30%~40%之間。基于此,有不少國內的餐飲人擔心,未來是否會出現境外食材斷供或者價格上漲等問題。
而事實上,近期是國內的進口食材價格確實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比如國內海產品中進口量最大的白蝦。
早在2月24日,紅餐網在《疫情過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的設想……》一文中就已報道了,因為疫情的波及,造成食材的供應鏈波動,部分品類甚至出現了危機,而白蝦就位列其中。
3月12日,有媒體消息稱,中國需求復蘇,但因為厄瓜多爾白蝦出口大國目前正受疫情重挫,歐洲市場遇阻,導致厄瓜多爾白蝦價格正在回升。
還有三文魚。因為航班和海運的制約,近期已經出現了價格劇烈波動和斷供的情況。根據業內人士提供的素材資料,就3月26日公布停運公告之后,好些實體商家、電商、直播平臺等,補貨速度和額度更是暴增,以至于當天銷往廣東、湖南、四川、重慶這些地方的冰凍三文魚銷量增加了20%以上。爆炸性的“供少于求”,又造成一輪冷鮮三文魚的價格上漲,所以截至目前為止,國內挪威三文魚的批發價已從平時的49元/公斤漲至52元/公斤。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制約條件不能松綁,4月初,進口三文魚的價格,必定會在短期內暴漲,而國產三文魚的價格和供應會同時上升。
除了海鮮類,一些紅肉類如牛肉的價格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前天,紅餐網在熱訊里面提到,近幾年國人對牛肉的需求日益遞增,而且中國對進口牛肉的依賴度非常高,有數據顯示,五大牛肉進口國的全年總進口量占據整個中國牛肉進口市場的90%以上。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暫停一切運輸、關閉所有邊境通道、停飛航班,國內的牛肉市場也比如會大受影響。
也有行業人士給出了3個餐企節約食材成本的招術,這對于餐企維穩經營成本或許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梳理成本管控思維:經營者要想辦法在前端成本設計上充分考慮,盡可能減少后期可能存在的浪費。比如在產品結構設計上,一料多用、一料多烹,從而提高應產率,減少浪費。另一個就是要全員參與成本管控和改善,把事情做對。
2、完善食材管控閉環:采購部、研發部、市場部一定要根據企業年度應收和利潤目標來制定本部門的計劃,既要通力合作,也要發揮本部門的強項。
3、建立門店食材管控系統:建立標準、流程、制度和工具去檢測和管理,發現問題后制定改善行動計劃,最后和門店伙伴一起實施計劃,并不斷追蹤。
無論如何,紅餐網建議各位餐飲老板,是時候重視供應鏈了!《千萬別讓食材成為壓倒餐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國餐飲業迎倒閉潮 ?
華人餐館“越努力越虧錢” ?
疫情蔓延全球,國外的餐飲業也不好過,早前,紅餐網也在《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一文中就國外餐飲形勢做了盤點和分析,其中美國的餐飲情況尤為艱難。
截至3月31日,全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全球首位,超過16萬人。2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兩周前頒布的為期15天的“社交距離防疫建議”延長至4月30日。
為了維系生計,紐約城的26000多家餐館中,有部分餐館正在轉型做外賣,但收效甚微,不少在美的華人餐館店主表示,目前可以說是在續著一口氣。
在社交媒體上就流傳著華盛頓中餐連鎖店老板Peter Chang“越努力,越虧錢”的感慨,引發共鳴。
為緩解小商業主的壓力,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3月8日宣布紓困措施,比如過去兩個月內收入同比降幅超過25%的小企業,可申請由市政府報銷40%員工工資,以及向具有償還能力的小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提供利率3.75%和2.75%的貸款。
但在快速惡化的疫情面前,不斷升級的“關停”防疫措施和消費者對生活非必需品的天然削減,讓當下的紓困措施,杯水車薪。
全美餐飲業協會預計,受疫情影響,美國餐飲業未來三個月可損失2250億美元的銷售額,近700萬工作崗位將被裁。可以想象的是,缺乏資源和實力的小企業主正在面對漸漸開啟的“災難模式”。
疫情之后 ?
特許經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
在疫情的影響下,大部分餐飲品牌為了保持現金流,保存打持久戰的實力,都表示今年的拓店計劃會擱置或者暫緩。
但近期在餐飲行業也傳出了這樣一種聲音:快則一兩個月后,中國市場將迎來33年以來中國特許經營實踐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發展狂潮。
為什么?
第一,汲取教訓。 ?最近在網絡上叫苦叫得比較響的企業,有一個共性:幾乎全是直營店。因為直營重資產、風險大、收益慢,一旦遇上非常時期,所有損耗、費用都得自己承擔,壓力太大。但加盟則是由受許人來承擔公司的損失,包括庫存損失、無法營業導致的損失。所以,原本做直營或者打算做直營的這部分人會汲取教訓轉向加盟。
第二,剛需仍在。 ?現在來看,大量的關店已經是不可回避的事實,但是消費者對于這些店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所以疫情后會出現開店狂潮。而開店無非兩種方式,一是自己開,二是加盟,相比之下,加盟的風險低、速度快。
第三,招商力度會加大。 ?很多企業虧損很大,還向銀行貸了款,一旦疫情過去,一定會加大招商力度,這也會給特許經營市場加上一把旺火。
第四,政策法規支持。 ?非常時期有很多行業受到沖擊,企業崩盤、員工失業、業務受損,一旦疫情過去,國家一定會出手,在各個方面全力支持大家去開店、創業、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公開招募經銷商的周黑鴨,在去年年底,就宣布正式放開了特許經營。
喜茶推出新品牌“喜小茶” ?
近日,餐飲圈傳出了茶飲新品牌“喜小茶”的消息,看到這個名字,跟多人第一感覺就是,“山寨”?
紅餐網(ID: hongcan18)第一時間向喜茶求證,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回應稱:“喜小茶并非是山寨品牌,而是喜茶目前還在探索的一個品牌。”
據了解,喜小茶品牌于2020年2月24日注冊。和喜茶一樣,同屬于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目前,喜小茶微信、微博等平臺均已上線,都為3月3日新注冊。目前所開放的城市僅為深圳,位于福田區華強廣場。
喜小茶的產品價格區間大都在8-16元之間,有行業人士表示,這樣的產品兼具喜茶產品線和一點點價格優勢,定位精準,不容小覷。
在茶飲領域,集中著CoCo都可、1點點、益禾堂、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等多個千店規模的茶飲品牌;在咖啡領域,美式8元、拿鐵13元的售價,也和瑞幸、肯德基、麥當勞等渠道的咖啡產品構成直接對標。
這樣的價格區間,聚集著二三四線城市主流消費群體。喜小茶相當于喜茶一半的售價,自帶喜茶的品牌標簽,也將俘獲更多受眾。
此外,依托價格定位,喜小茶門店布局能夠更靈活,區域上下探至更多低線市場,選址于街邊、校園等非核心商圈同樣適用。
這是喜茶的品牌定位無法觸及的布局。喜茶產品集中在30元上下,定價占據茶飲一級市場,通過直營模式,依靠強品牌力獲得市場布局和消費者認知。
喜小茶錨定的二級市場空間,更符合大眾消費者心理區間,有望在市場門店規模與盈利規模上快速拓展。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表示不看好喜小茶。無論如何,可預見的是,喜小茶進場,或將引發行業新一輪鏖戰。
美團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
2019年收入975億元,同比增長49.5% ?
3月30日消息,美團點評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公司全年收入975億元,同比增長49.5%,這也是美團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財報顯示,2019年,美團的三大業務線全面開花,均取得了不錯的增長。
2019年,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交易金額增長38.9%至人民幣3,927億元,收入同比增長43.8%至人民幣548億元。
到店/酒旅一直是美團穩健的現金牛業務,2019年的到店/酒旅業務也有出色表現,交易金額增長25.6%至2019年的2221億元,收入同比增加40.6%達223億元。?
供應鏈和 to B等新業務也是美團財報中的另一個新亮點,2019年,美團點評的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長81.5%,達到204億元。
受利好推動,美團點評3月31日股價早盤拉升,一度漲幅超10%,市值一度飆升超過494億港元。
可以說,在新十年伊始,美團顯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疫情對美團的沖擊也很大,其最核心的兩大塊業務——餐飲外賣和酒旅,正是最先受到這次疫情沖擊的領域。受疫情影響,從1月21日開始至今,美團股價跌去了20%。
而美團也在2019年財報中說到:“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估計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將會錄得同比負值增長及經營虧損。”
*注:文章部分資料來源于新華網、幸福餐飲人、咖門、億歐、燃財經、棱鏡及其他媒體。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