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國家部委和各地頻頻出政策,餐飲復蘇全面加速!
蔣文景 · 2020-03-25 20:11:38 來源:紅餐網
疫情讓餐飲業陷入冰凍,復業后面臨困難重重,為了幫助餐企渡過難關,近期各地政府出臺各種政策,可謂操碎了心。
各種利好政策的激勵,加上種種措施,都讓餐飲人受到莫大鼓舞,也給陷入低迷的行業帶來了希望!
3月25日,湖北省除武漢市外,解除離鄂通道管控,鐵路客運恢復運營。武漢恢復100余條公共交通線路,助力復工復產。
餐飲業,這春江水的鴨子,也正在復蘇:從廣東最早恢復堂食,到甘肅取消復業審批;從成都允許占道經營,到南京發放3億元消費券;從各地領導干部紛紛帶隊下館子,到視察餐廳全程摘下口罩......為促進餐飲復蘇,各地操碎了心。
這一串串信號傳達出強烈的春天氣息!經歷了二月的寒冬和三月的至暗時刻,餐飲人太需要好消息了。
?△湖北重啟,熱干面、豆皮、湯包、燒麥約起來!圖源陳小桃momo
01
呼和浩特關閉單位食堂
“逼”干部職工到餐館用餐 ?
“從3月23日起,各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各大企事業單位食堂暫時關閉,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干部職工不得將外賣帶到機關就餐......” ?
22日上午,這份由呼和浩特應對新冠肺炎防指部發布的《關于暫時關閉單位集體食堂的通知》,在網上流傳后迅速引發熱議,僅在紅餐網(ID: hongcan18)頭條號,就收到了800多條評論。
△關于暫時關閉單位集體食堂的通知
文件表示,疫情發生后,餐飲行業受影響很大,雖然目前疫情平緩,但餐飲復工率較低。為了支持餐飲復工營業,所以出臺了這個規定,以“傳遞安全信息,恢復群眾信心,引導廣大群眾到餐館消費,幫助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一位當地網友給紅餐網(ID: hongcan18)留言認為,可以鼓勵外出就餐,但不應該強制。“第一,一個月工資兩三千,一頓飯保守二三十,一個月吃光工資,怎么維持其他開銷,有人報銷嗎?第二,中午休息時間本來就短,強制外出消費就算了,還變相不準自帶?第三,點外賣怎么了?外賣不是餐廳做的嗎?”
22日下午,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表示,網傳文件屬實,不過不是強制,而是倡導和鼓勵。“出臺這個措施初衷是好的,可能措辭上會讓大家誤會。”
硬核!好評!很多餐飲人紛紛表示,呼市的這一舉措傳達了政府提振餐飲、提振消費、提振經濟的強烈信號。 ?
除了餐飲人為之叫好,該文件也得到了當地一些市民的支持。
在呼和浩特生活了14年的蕭來(網名)認為,呼市主要還是以餐飲、旅游、銀行、保險服務業、第三產業為主,受到疫情直接沖擊,這個政策可以樹立信心,加快經濟恢復,“恢復經濟刻不容緩,這時候要有擔當,我個人反正對呼市挺有信心!”
△呼市的一位市民表達支持
當地餐飲人在支持的同時,還建議盡快將小區防疫棚撤走,恢復居民正常出入,恢復全市公共交通,以幫助餐飲業、服務業盡快恢復人氣。 ?
“目前很多公交線路處于停運狀態,上班族住家和單位分散,交通很不方便,一些想市民想購物也無法出行,公共交通不恢復,只靠禁止集體食堂行不通。”
02
多地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
餐飲報復性消費要來了?
刺激消費,還有什么比發錢發券更直接的呢?
餐飲復業逐步推進,但開業后大家發現,期待中的“報復性消費”不見蹤影,有人指出了原因: ?
“因為近2個月的封閉,大家都沒有收入或收入降低,加上部分人還背負房貸、車貸、花唄、白條,注定了一段時間里會主動降低消費需求,減少下館子數量和檔次。”
△大部分餐飲店仍面臨客流量不足的窘況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2020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降幅是社零降幅的2倍!成為疫情影響重災區。此外,今年前兩個月CPI漲幅都在5%以上,居民消費承壓。
在此背景下,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各地馬上出臺促銷費政策措施,其中發放“消費券”最引人注目。
△南京發放3億消費券,主要包括餐飲、體育、圖書、旅游等。
據紅餐網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包括山東青島、江蘇南京、浙江寧波、四川德陽、寧夏銀川以及廣西等地,推出了總額從千萬元到上億元的消費券,餐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遼寧、河北等地也出臺文件鼓勵發餐飲消費券。
△重慶云南南路,餐飲復業后的火爆場景
政府發放餐飲消費券促進消費,對于餐企來說是個重大利好!很多人驚呼報復性消費終于要來了。?
“17日消費券結果一出來,18日就有好幾個老客要跟我定包間。我趕緊就通知了廚師、伙計到店里打掃衛生,準備雙休日就恢復營業。”南京湖畔居私房菜館的老板湯謹瑄說到,他可不能錯過這波機會!
南京新百一樓區域負責人魏靜表示,3億元消費券的消息一出來,大家就在翹首期待。這兩天堂食人流越來越多,有些餐廳已出現排隊現象,大餐飲一開,消費者還是蠻有信心的。
不過,有很多餐飲店主表示沒有享受到。他們反映說,這些消費券都有很多限制,比如只針對接入美團或小程序的商家,或者當地部分指定餐飲企業,“自己一個街邊小店,根本沾不上份。”
一些消費者也不買賬,說券很難搶,本來抱著“搶到消費券后,去報復性吃一頓”的想法,結果搶了很多次沒搶到,只好放棄了。
△很多人想要報復性消費,還有很多人搶不到券
整體來看,各地發放的餐飲消費券,在申領方式上,主要通過微信或支付寶,采取搖號方式抽取,對不習慣或不會使用電子支付、移動支付的老年消費者,實在有些不便。還有如銀川西夏區,采取網上答題方式發放,門檻頗高。
“從經濟學原理看,發放消費券相當于對居民個人進行補貼,有助于短期內刺激需求......具有一定的帶動和增加效應,從而釋放疫情期間被抑制的消費需求。”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石英華如是說。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此次疫情對餐飲等服務業造成沖擊,各地適時發放消費券,有助于改善商家經營狀況。”
03
各地花樣百出促餐飲業復蘇
餐飲人:我們的春天來了!
“餐飲經濟,是反映國民宏觀經濟的晴雨表。餐飲興,則經濟興。欲復蘇經濟,從餐飲開始。”這是人民美食發展聯盟理事長白瑋的憂慮和呼吁。
消費早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頭號推手,而餐飲又是消費重頭。正因如此重要,損失又如此慘重,餐飲行業也得到了空前關注。為促進餐飲復蘇,各地“花樣百出”。 ?
這些措施手段有4類:第一類是出臺文件鼓勵大家到餐廳消費、第二類是為餐廳復業開綠燈、第三類是領導帶隊下館子、第四類是對餐飲企業給予補貼。
比如南京秦淮區發紅頭文件,倡議機關干部要帶頭到店吃喝;安徽省商務廳要求全廳干部職工帶頭進行餐飲消費;浙江寧波鄞州區倡議機關干部支持餐飲企業,共渡難關;呼和浩特更是發文關閉全市機關單位集體食堂!逼著大家下館子。
連日來,各地也為餐飲復業大開綠燈:廣東率先恢復堂食;上海不再要求所有店鋪配測溫器;甘肅取消餐企復工審批備案;成都允許餐飲外擺......
地方領導帶隊“吃喝”更引來一波點贊。截至3月24日,已有來自安徽、浙江、江蘇、廣東、海南、湖南、河南、云南、青海、重慶等14個省市領導帶頭到餐飲店就餐,身體力行支持餐飲。
△各地領導帶隊“下館子”
在對餐飲的補貼方面,上海提供穩就業補貼,每人800元,再添士氣!河南洛陽給予最高9萬元用工補貼;深圳福田最高給予20萬元支持;廣東佛山禪城區對如期開業的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每家一次性補貼10萬元。
發消費券、下文件、逛吃逛喝、放松管控、發補貼,種種舉措對餐飲有何影響? ?
一些行業人士表示,書記、市長對消費者的號召力十分微小,消費券不一定能帶來消費增量,行政命令不能代替市場經濟,關閉集體食堂很奇葩。
餐飲財務專家張金喜認為,政府發放消費券、領導干部下館子,畢竟金額和次數有限,對提升餐企營業收入作用不大,但這些行動傳達出的積極信號,意義非凡!
“這是吹向餐飲的第一縷春風!對餐飲業的影響就是,我們要堅定信心,疫情已經好轉,冬天就要過去了。倒春寒還會有,還要堅持一段時間,但想想看,二月最寒冷時都已經咬牙挺過,不要倒在春風吹拂的時節。” ?
張金喜表示,長期來看,振興餐飲,一方面需要國家進一步的政策配套支持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在稅收、社保方面給予優惠;另一方面也要打開資本市場,為餐企融資提供支持,在資本層面鼓勵餐飲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也要加大就業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充實民眾口袋。
廣州盛宴餐飲社群創始人梁遠慶也認為,這種政府態度對餐飲是利好,但只有態度是不夠的。現在疫情陰影還沒消散,大多數人口袋也癟了,此時政府應該繼續出臺經濟刺激政策和落實相應的補貼,以鼓勵消費。
政策利好正在不斷傳來: ?
3月20日,商務部等發文要求,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省份餐飲要全面營業,取消復工審批備案,復工障礙基本消失;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明確,要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發展線上零售、餐飲服務,在金融等方面加快落實扶持餐飲等中小微企業的已定政策,再次打下一劑強心針。
中央還將鼓勵支持社區和步行街餐飲、推廣地方著名菜系、培育中華老字號,推動餐飲快速恢復和未來發展。后續會有更多政策出臺。
△餐飲人表示聞到了開春的味道
從餐飲人的角度來看,在消費者仍心存恐慌和疑慮之時,這些行政命令、文件顯得很溫暖,這些“吃喝”變得鼓舞人心,這些消費券也如同及時雨,為行業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結語
一花獨放不是春。從封城封路、餐廳關停,到復業一波三折、種種艱辛,再到現在一路綠燈、發消費券、領導帶頭下館子。
領導下館子,破除了消費防心;政府發放了消費券,提振了消費信心。各地支持餐飲力度越來越大,花樣越來越多,報春的信息如百花綻放。
“滿園春色關不住,想沾人間煙火氣。”在春天來臨的日子里,我們希望這些如報春花一般的好消息能夠再多一些!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