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甜品死活出不了大品牌,這次加了小吃能行嗎?

趙正玲 · 2020-01-10 21:32:51 來源:紅餐網

茶飲+歐包也曾驚艷了茶飲業,如今卻成為司空見慣的搭配。而平靜的甜品業,最近也出現了關于“甜品+小吃是否會亂了甜品店定位”的熱議,有人看好,有人看衰。

最近,網上又出現了關于“甜品+小吃”模式的討論。其中有人認為“甜品店加入小吃的模式可能會混淆甜品店本身的定位”。

其實甜品+小吃的組合,不是啥新鮮事。比如西式甜品店胖仙女開賣牛腩意面,許留山則已將榴蓮芝士餅和咖喱魚丸賣了多年。只不過最近很多甜品店的小吃種類越來越多,幾乎快成為小吃店了。

這才有人質疑:甜品店還能好好賣甜品嗎?

今天,紅餐網(ID:hongcan18)就談談,甜品+小吃的組合是否會影響甜品店的定位呢?以及這是否會成為甜品店發展的絆腳石? ? ?

甜品+小吃,好處實在多多

甜品+小吃的組合,看似不經意,其實好處多多。甜品本身很配小吃,還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拉高客單價,增加店面營收。

1 甜品與小吃本來就很搭

沒有目的,就是放松,這大概就是我們吃甜品的原因。餐后來一份甜品、閑暇時間來一份甜品、下午茶來一份甜點,漸漸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這也意味著,一般消費者選擇甜品時,沒有“吃正餐”的念頭。但另一方面,甜品能促進食欲,讓人越吃越想吃。在這樣的情況下,菜單中適當加入一些小吃,其實與甜品的畫風不違和。

?2 擴大消費群體

毫無疑問,甜品一度是女性的專利。所以許多甜品店的裝修風格更傾向于討女性歡心。

比如去年,西貝酸奶屋以清新風在北京粉墨登場,被不少人調侃成“專為女性而開的”。

△圖片來自西貝官網


上面紅餐網(ID:hongcan18)剛說,加入小吃,等于提供了更多食物的選擇,滿足了那些不僅僅想吃甜品或者還想吃更多的消費者。

如果能兼顧男性的口味,不就正好能擴大消費群體嗎? 考慮到男性消費群體普遍不那么嗜甜,如果加入小吃,相當于加大了男性顧客的進店機會。

不要忘了情侶約會,是甜品店消費的重要場景。在這種場景下,用小吃滿足男性胃口,是不費力又討喜的舉措。??

3 提高客單價,增加營收

相對于茶飲,大部分甜品不方便拿手上邊走邊喝。這就決定了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在店里坐下來吃完再走。

考慮到甜品的人均客單價不高。在不改變翻臺率的情況下,小吃的加入,自然就能拉升客單價,最終能促進門店營收的增長。??

小吃雖好,但怎么選有大學問

上面,紅餐網(ID:hongcan18)說了甜品+小吃的三種好處。不過考慮到小吃種類眾多,甜品店菜單選什么小吃,有非常大的學問。選不好的話,會適得其反。

1 優先選擇接受度較高的小吃

接受度高的小吃,堪稱“萬精油”,放哪都有消費者。 ?例如:薯條、雞翅、章魚小丸子、咖喱魚蛋等。

當然,即便是接受度高的小吃,也要根據店面的調性來搭配。

有的小吃味道濃烈,那些辣的、腥的,與甜品格格不入的味道,最好謹慎選擇,以免給消費者留下詭異的印象。

“甜品發燒友”小慧經常去不同的甜品店打卡,她跟紅餐網(ID:hongcan18)吐槽了一家給差評的店,就是因為這家店的小吃太可怕。囊括了“酸辣雞爪”、“麻辣鴨腳”等各色重口味小吃。甜品的清甜被酸辣、麻辣、油炸味覆蓋,體驗感差到爆。

2 小吃最好能與甜品嫁接

考慮到甜品自身的特點,如果甜品店小吃能夠與店內甜品產生“嫁接”,自然是最好。 ?比如:炸牛奶、杏仁豆腐、雞蛋布丁等,這些本身不是傳統甜品,又勝似甜品。

圍繞甜品特色來對小吃加以創新的,最后幾乎都成為了甜品中的佼佼者。1995年誕生于香港西貢的滿記甜品,是甜品業的老大哥。雖然以甜品起家,但小吃也別具一格。

在滿記甜品的小吃里,雪糕球華夫餅、紫米糕、糖不甩成了消費者耳熟能詳的“滿記”特色。其中,雪糕球華夫餅就是華夫餅和雪糕球的簡單組合,再添加一些小料,就成了店里的特色小吃。簡單輕巧,只要餐飲人稍微用點心,都能想到。

許留山的“芒果凍餅”也是同樣的道理。芒果凍餅由芒果粒、奶油制成,凍硬之后即可入口,吃起來頗有冰激凌蛋糕的口感。這樣一款小食,也深得顧客喜愛。?

通過發掘甜品的特色、自家品牌的風格、以及契合消費客群的喜好,打造特色的甜品小吃,還有可能成為品牌的加分項, 何樂而不為呢?

3 小吃也可以因地制宜,融入地方特色

中國地域廣闊,飲食習慣差異很大。南方人喜歡蘿卜糕、北方人喜歡羊肉串,不同地方的人群喜歡不同口味的小吃。所以小吃也可以因地制宜,融入本地風味。

許留山的糯米糍、咖喱什錦、XO蘿卜糕都是地道港式。西貝酸奶屋也賣羊肉串、蒙古奶酪餅,絕對很西北。源于廣東的趙記傳承,有香酥云吞、小油條等粵式名點。潮汕甜品店糖豆豆則提供紅桃粿、煎炸牛肉丸、春卷等潮汕小吃。

4 除了照搬,小吃創新也不該有止境

隨著國人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口味越吃越刁,對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甜品店不思進取,比如只賣老幾樣,很難吸引到消費者。

看看滿記、許留山、楊小賢等品牌,能夠屹立多年不倒,無不與他們創新產品的能力息息相關。

比如某甜品頭部品牌就流傳著這樣一段話:

第一次研發了芝士脆脆,

第一次引進了輕食香芒雙層芝士派,

第一次將果汁做成方方正正的果冰,

第一次讓食物仙氣飄飄,

第一次將新鮮芒果炒制成撈球裝進杯中,

第一次把黑白糯米搭配在一起……

一言蔽之,甜品店想保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只能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結語

相比茶飲品類波又一波的廝殺與角逐,甜品品類顯得平靜得多。不過在瞬息萬變的餐飲行業,這樣不一定是好事,搞不好還會被溫水煮青蛙。

與其讓其他品類的品牌來蠶食甜品市場,不如主動出擊。甜品+小吃”模式的探索,或許能成為這個品類的“鲇魚”。它產生的攪動效應,值得期待。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