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靠“慢”自成一派,蘇州餐飲到底有多另類?

陳漠 · 2019-12-24 21:05:09 來源:紅餐網

憑借悠久歷史,蘇州一直游人如織。毗鄰上海、經濟發達,更是不缺消費力。這樣的地方,自然是餐飲發展的理想城市。

事實卻是,很多網紅餐飲來到蘇州反而沒有了呼風喚雨的神奇。不過蘇州,也有著自己的本地餐飲明星。

流水曲觴、慢條斯理,讓蘇州餐飲自成一派。江南風韻深入骨髓,展現江南風韻成了蘇州餐飲人樂此不疲的追求。相比不少別處的餐飲追求營收、規模,它們的堅持或許才是中華餐飲的瑰寶。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古往今來,蘇州承載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靈感之源,滿足了他們對江南的遐想,也讓這座城市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時至今日,有2500多年歷史的蘇州古城,仍是“人家盡枕河” 、“水巷小橋多”。它,讓蘇州保留著濃郁的古風古韻,讓蘇州人仍以風雅為傲。

而蘇州的餐飲,也一如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溫潤婉約,卻暗藏玄機,不與爭勝,卻在談笑間將自己的風韻與這座城市相互輝映。讓外來餐飲,特別是以快制勝、以人氣為基礎的的連鎖、熱點品牌,被同化為“蘇州特色餐飲”。

Part.1

新生力量進入相對有限,餐飲消費受限 ?

“不要說喜茶,很多在全國以排隊聞名的餐飲、茶飲,在蘇州,就是排不起隊來。”紅餐走訪蘇州期間,不少接觸蘇州餐飲圈的人士都有類似感慨。

為什么呢?我們必須要先看看蘇州的經濟情況。

01 周邊強、城區散、高校少,年輕人難留

蘇州GDP曾經高居全國第5,一度直逼北上廣深。現在也還是全國第7,常年霸占江蘇頭名。

(1)經濟增速放緩 ? ?

作為毗鄰上海且制造業發達的大城市,多年來,蘇州一直承接著上海外溢的紅利,發展外向型經濟。這讓蘇州民營經濟非常發達,民間資本實力雄厚。同時,蘇州也靠土地財政支撐起強大的GDP。

但2009-201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以及蘇州人力成本節節升高,外資不斷撤離蘇州。同時,國家嚴控土地財政,“賣地”難了。所以近年蘇州GDP增速放緩,蘇州開始謀求向IT、高新科技轉型,無奈周邊城市在這些方面如狼似虎。

(2)周邊城市擠壓、高校少 ? ?

蘇州處于上海、杭州、南京三地中心,讓蘇州很難與這三座高行政級別城市爭奪資源與人才。

蘇州高校不多,本科院校僅3所,專科院校12所。反觀杭州本科院校18所,南京25所,上海31所。這讓蘇州在本地年輕人方面就輸在起跑線上。

而蘇州想轉型做新科技,且不說深圳已一騎絕塵,邊上的杭州也已占了互聯網的先機,南京也憑借眾多科研院所,后勁十足。蘇州在這方面的轉型空間,其實有限。

蘇州大學前身東吳大學舊校門,蘇州大學是蘇州唯一一所211院校

以上這些,都共同導致了一個問題: ?新生力量進入有限,餐飲消費力偏低。 ?這就是為什么,大受年輕人追捧的喜茶,到蘇州后幾乎不用排隊。

都知道,餐飲的主力消費人群是80后90后00后,而新生力量流入較少的蘇州(相對于其周邊城市),沒有了過多的社交媒體消費、沖動消費,便無法支撐起各式網紅餐飲的火爆。

02 城區分散,消費力分流

整個城市的分散,進一步分散了蘇州的消費力。

嚴格說來,蘇州或許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它更像是一個主城區和幾個下轄城市組成的比較松散的城市組合,其四個下轄市張家港、常熟、昆山、太倉都具有相當的經濟實力,但它們與蘇州主城區的整合程度卻不高。

常熟

這就讓蘇州的年輕消費力進一步分散,而餐飲是需要真正和消費者接觸,需要進店消費的產業,即使現在外賣盛行,也是消費者在哪兒,外賣才能走到哪兒。而蘇州過于分散的產業分布,也讓年輕消費力分散,比較難做到網紅款的爆店,餐飲品牌也難以在一個區域支撐起過多的連鎖門店。

Part.2

文化成就蘇州餐飲,餐飲體現本地文化 ?

但正是這樣的大背景,讓蘇州少了很多“快時尚”餐飲的“侵擾”,讓蘇州餐企能沉下心,做好自己的東西,去迎合蘇州消費者深入骨髓的傳統文化,形成自己獨特的餐飲風格,餐飲也成為了蘇州文化極致傳承的一部分,成就屬于自己的餐飲明星。

金海華曾是蘇州最有名的海鮮大酒樓。“國八條”后迅速轉型,大力發展此前嘗試性打造的“小愛”品牌,投入大眾消費市場,逐漸找到新時代的新定位——“精致餐飲”,圍繞它打造了8個子品牌。

?“我們不是服務不同人群,而是滿足同一批人的不同需求”? ?,金海華總經理程志輝道出了其中的關鍵。金海華專注于有一定消費力的人群,探究他們的消費需求,推出不同品牌。“你需要宴請,可以來悅食東方;需要家庭聚會,可以到小愛;需要簡餐,可以選擇這點飯事。”?

金海華旗下高端品牌悅食東方

除了“精致”,金海華另一個圍繞的主題便是“蘇州文化”。

蘇州因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十分追求生活品質。蘇州人至今保留著喝茶的好習慣,金海華便將這一傳統帶到各個門店。

蘇州人的“不時不食”是出了名的,實行中餐位餐的蘇show品牌便順應這一傳統,法古遵時,全年只有8套菜單,按照時令,一個季節兩套菜單。還會在餐廳布置中應時地加上蓮蓬、竹葉等裝飾,凸顯“遵時”的特色,同時在擺盤上講究蘇州園林的留白之美。一入蘇show門店,便能看到竹簾隔斷,各類植物、盆栽恰到好處地體現園林之美,席間還會有昆曲、評彈表演。

而將“蘇州文化”做到極致的,是蘇州本幫菜體量最大的品牌新梅華。近30歲的它有近50家直營店,年營收超5億,也是入選“全國必吃的50家餐廳”的兩家蘇州菜中的一家。

新梅華的掌門人,是人稱“江南雅廚”的中國烹飪大師金洪男,而他的“雅廚”之號并非浪得虛名。

八大菜系中蘇菜最精致講究,金洪男學的又是以精巧稱奇的蘇式點心,極講究美學造型,在學廚中,金洪男迷上了書畫,之后他不僅有了自己的畫室,還建了美術館。從廚30年,藝術和烹飪的關聯金洪男可謂領悟深透,“廚師的最高境界,不是烹飪大師,而是烹飪藝術家。 ” ?新梅華,也將這股“雅”氣帶入了裝修、菜品之中。

走進新梅華,你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很“蘇州”。一支旁逸斜出的插花、一扇夜晚剛好能看到月升的雕花木窗、一件不細看都不會發現但去掉就會覺得少三分意的擺飾等等。這種很“蘇州”的感覺融情于景,再加上配合商場整體風格的明燈亮灶、明暢簡約,“傳統”和“快時尚”合二為一。

新梅華旗下品牌“江南雅廚”,slogan是“園林里的美食”。園林的特點是時令,四時皆有景,例如天平山的紅楓要秋天來看,落雪的滄浪亭要冬季才蒼勁,這和講究“不時不食”的蘇菜文化高度貼合。

在金洪男看來,現代餐飲人人講究“新”,模式要新,菜品要新,創意要新,但新梅華的“新”是老酒配新壇,即在場景、環境、服務,以及菜品的裝盤、器皿、食材的選料上革新。

“蘇州一碗面”? 是蘇州人心頭的白月光,多少上海人開車也要來吃一碗地道的蘇州湯面。

今年7月,蘇州老字號松鶴樓的松鶴面館開張了。裝修采用了經典的蘇州園林風格,飛檐花窗,一步一景,店堂內還布置了一個文化區,陳列著老照片、舊面票、老牌匾等老物件,展示了很多舊時蘇州人吃面的文化傳統,松鶴面館百年傳承的歷史故事,也被融合到了餐具、菜單、擺設等的設計之中。

而且松鶴樓還從湯底、澆頭等方面,高度還原了老松鶴樓的蘇氏面,鹵鴨面也宣告回歸,同時推出了燜肉、爆魚、蟹粉、蝦仁、爊鵝等幾十種澆頭,讓蘇式面澆頭成了一份蘇幫菜經典微縮版菜譜。

不難看出,蘇州文化在蘇州餐飲的轉型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讓蘇州餐企煥發了自己特有的活力,可以說,蘇州文化成就了蘇州餐飲,蘇州餐飲也體現著蘇州文化。

Part.3

大隱隱于市,反而成就了避世天堂 ?

蘇州餐飲如此精細,必然也帶“慢”了蘇州餐企的發展速度,相比于現在很多餐企拼命想拓展市場,蘇州餐企大多比較“慢”,這個“慢”也讓蘇州餐企把根扎得更實。

從規模上來看,新梅華的50多家店,松鶴樓十來家店都不算很大,金海華旗下雖有二十多家門店,但門店最多的“小愛”品牌也不過7家門店。

如果說,上文的餐企多是“老”餐企,慢是有“資本”支撐的,那么有家酸菜魚這樣的“新”餐飲,2013年成立以來,全國范圍也只有60家門店,相對與市面上很多動輒幾十上百家的連鎖品牌而言,也屬于慢發展,不能不說是蘇州這個市場賦予它的。

按理說,酸菜魚是個熱門品類,競爭激烈,想搶占市場就應該快速鋪開,但有家卻認定,一年最多開10家店,超過10家一定不開,并且堅持直營,拒絕加盟。同樣來自蘇州的酸菜魚品牌嚴廚,與有家不同,它開放加盟,但它2014年至今,全國范圍也不到六十家門店。

這又回到我們之前說的,蘇州地區的消費力不適宜承載過多的餐飲連鎖門店,而外來熱點餐飲品牌的發展減速,也讓蘇州餐企在“慢”的條件下,深耕產品、裝修等軟硬實力,發揮出最大戰力。

所以,有家酸菜魚的下一步,就是扎根蘇州,向南京、無錫等江蘇地區拓展,全國的拓展尚未正式提上日程。

金海華也在2016年收回所有外地門店,將自己定位于蘇州地區,深耕當地,做精做專。新梅華品牌目前已開店近30家,不少人勸金洪男走出去,對此,他卻認為時機未到。

一方面,這是蘇州餐企習慣了“慢”發展,到講究快速迭代的地方,會不適應,二來,這和菜系也有關系,蘇州菜講究“時令”,外地食客不一定能理解,不理解意味著什么?最直觀的就是價格上不認同。

對此金洪男說:比如春天的塘鯉魚特別貴,一條小魚就要賣幾十上百,顧客未必買單,凡是不被顧客認知的皆是成本。且蘇州菜食材取材多在本地,供應鏈也很難跟上。

而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外出就餐的目的早已從吃飽,上升到了吃得“講究”,“講究”背后更多的便是滿足情感需求。除了規模連鎖餐企,蘇州還有很多精致、人文的餐廳、私房菜館,他們不走快時尚,不要連鎖化,不刻意成為網紅。

正如程志輝說的:“蘇州這個城市比較‘穩’,大家心態都比較平和,不比不爭,這與這座的城市文化自信有關。”

就像琴棋書畫詩酒茶,大部分蘇州人會對其中之一略知一二,可能我懂茶,你懂畫,大家互相交流,而這些東西誰好誰差沒有統一標準,也就讓蘇州人有了不爭不比的心態。

所以在蘇州,似乎一切餐飲的標準都失效,能體現自己價值觀的餐廳,就服務好和自己價值觀一致的顧客。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餐廳。

這樣文人雅氣、多樣化的餐飲氛圍,加上蘇州坐擁陽澄湖、太湖,懷抱蘇州園林、蘇州博物館等優質的人文旅游資源,又讓蘇州成為上海、南京等周邊城市的“后花園”,吸引了很多有消費力的顧客,這些人到蘇州有很強的文化消費元素,支撐起了眾多蘇州小餐飲的精致、講究。

也許,很多人都會將這樣有濃厚文化、風景優美、餐飲精致的蘇州,當做自己大隱隱于市的避世天堂。

結 ?語

蘇州餐飲一如至今濃厚古風雅韻的蘇州城,淺嘗清淡,品之則風味厚重、層次分明,在短期的走訪中,我們也只能說是對蘇州的餐飲僅窺見一二。

在追求“快”、“多”的餐飲大背景下,蘇州餐飲或許真的是個另類,但中國餐飲需要這樣的另類,它在表達的不只是餐飲,更是中華文化,蘇州餐飲人骨子里也都有種中華文化傳承的責任感。中國餐飲需要這樣一個能讓餐飲人“慢”下來,專注品質、文化,而又保持一定時代壓迫感的地方。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