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國兩次上熱搜,星巴克靠它進香港,賣月餅的美心不簡單
陸沉 · 2019-09-13 21:00:00 來源:紅餐網
近日,香港著名餐企——美心集團負責人之一伍淑清因為一個舉動,兩次登上微博熱搜,美心月餅的關注度也直線飆升。
美心集團在香港的地位堪比海底撈,月餅只是其主要業務之一,它旗下的食品、餐飲品牌多達73個。這是一個怎樣的餐飲集團?我們一探究竟。
臨近中秋,美心月餅受到網友極大的關注,不是因為月餅好吃,也不是因為月餅脫銷,而是因為“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的一個舉動。
針對亂港分子慫恿學生罷課、制造混亂的情況,伍淑清公開表示,其牽頭成立的中華基金中學內不容許任何政治風氣入校,學生或者教職員如若參與罷課,則勒令退學或者直接辭退。
消息一出,亂港分子就放言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團,而內陸網友則紛紛表示要支持“愛國月餅”。
作為香港三大月餅品牌之首,美心月餅連續十幾年拿下月餅銷量冠軍,而其背后的美心集團更是香港最大的飲食集團,旗下管理的品牌多達73個。
在香港,美心的地位堪比海底撈,香港人就算沒吃過它的月餅,也一定光顧過美心西餅、美心快餐店或翠園等餐廳。它不僅自創品牌,還連續引進國際優秀餐飲品牌到香港和內地。
被餐飲人視為學習榜樣的星巴克最早進入香港和華南市場的時候,就是跟美心集團進行特許經營合作,開拓中國市場。類似合作品牌還有元気壽司、Shake Shack等。
不管是餐飲經營管理經驗,還是看品牌的眼光,美心集團的過人之處都值得說道說道。
△ 圖片來自網絡
01 連續21年奪得香港月餅銷量冠軍 ?
對于月餅這類傳統食品,既考驗品牌對經典口味產品的制作功底,也要求品牌有創新基因、切合時代的營銷手段,才不至于被時代拋棄。
近些年,一些傳統月餅品牌之所以沒落,一方面是來自電商和餐飲等渠道的分流,另一方面自身也缺乏產品創新能力,營銷能力匱乏,難以吸引到新生代消費群體。
而美心月餅卻是越來越受消費者追捧。根據尼爾森的香港月餅市場調查報告,美心月餅連續21年成為香港月餅銷售冠軍。
而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中秋節月餅品牌排行榜TOP10》榜單,結合企業實力指數、媒體熱度指數、用戶口碑指數、分析師評價指數等多個維度,對全國品牌進行綜合評價與排名,美心月餅位居榜首。
能有這樣的成績,與其本身的品質和品牌形象過硬息息相關。
美心從1987年開始涉足月餅領域,當時香港知名月餅品牌林立,香港大班更是因為在1989年首創冰皮月餅名聲大躁,美心憑著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對產品品質精益求精的態度脫穎而出。
1998年,美心推出雙黃白蓮蓉月餅,產品上市即受消費者的喜愛追捧;2014年,其流心奶黃月餅的面世,為市場革命性開創了一個有別于傳統和冰皮的月餅類別。如今,流心奶黃月餅不僅是其招牌,更躋身經典月餅之列,幾乎每個月餅品牌都在做。
△ 美心的流心奶黃月餅
此外,美心不斷根據消費者喜好和口味變化改善產品,例如針對亞健康人群推出低糖月餅,針對年輕消費者與各大IP聯名跨界合作,推出多款卡通IP月餅等。
產品創新的同時,品質亦是美心月餅精益求精的。許多香港月餅品牌為照顧內地市場而將制作加工廠也建在內陸的時候,美心仍然堅持堅持“100%香港制造”。
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很多人為了吃到正宗的美心月餅,不惜找香港黃牛代購,一盒價格翻好幾番的原因之一。
目前,內地的美心西餅店僅是其月餅的其中一個銷售渠道,好在其近年也在加快建立起內地的分銷網絡,如在電商平臺開設美心月餅旗艦店等。
02 餐飲界的“潮牌買手” ?
如果說月餅是美心集團為大眾所熟知的明面招牌,那么做星巴克、元気壽司、Shake Shack等國際品牌的中國市場引路人,成為餐飲界的“潮牌買手”則是其鮮少被人關注到的另一面。
2000年以前,大洋彼岸的星巴克已經風靡美國,余波甚至波及到了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1999年,星巴克都已經進入了北京,而香港咖啡市場卻完全是一片空白。
美心集團第三代接班人伍偉國早年留學美國,深切體會過星巴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他主理美心集團業務之后,主動出擊,邀請星巴克進入香港市場。
為了降低異地擴張的風險,找當地企業合資開店,待時機成熟再逐漸收回控制權是星巴克進入海外市場時的慣用套路。
考慮到美心對香港市場的熟知度,星巴克欣然接受了這個經驗豐富的餐飲集團,成為其中國市場的特許經營合作伙伴。
2000年5月,星巴克在香港的首家門店在中環交易廣場開業,之后業務突飛猛進。據了解,從2000年至2006年的6年時間內,星巴克在香港的門店增至60家,這與美心集團為其“本土化”做的努力分不開。
當時,歐美人士習慣將咖啡買回辦公室或家中,一邊工作一邊喝。因此,美國的星巴克咖啡店一般不注重食物的供應,鋪面座位也較少,至于店內播放的音樂,節拍也較為強勁。
針對香港與美國消費文化的差異,美心與星巴克商量過后,在香港的星巴克咖啡店內作出一些較有彈性的安排:
其一是準許香港的星巴克出售面包、果撻、西餅及三明治等西式食物;
其二是擴大香港星巴克店鋪的座位及面積;
其三是店內選用較柔和的燈光,并播放輕柔的音樂。
這種細節上的改動,充分關照到了香港消費者的心理,“本土化”的星巴克在香港大受歡迎。
之后美心繼續拿下華南市場的經營權,直到2011年,星巴克才收回其在內地市場所有權。美心則仍然擁有星巴克在香港、澳門一百多家分店的100%經營權。
有了引進星巴克的成功經驗,美心更是完全放開手,繼續在國際優秀餐飲品牌與國內市場搭建橋梁。
例如,2005年到2008年間,美心相繼獲得了日本元気壽司、美國Lawry’s the Prime Rib等國際餐飲品牌的香港乃至中國特許經營權。
△?Shake Shack入駐上海,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個更知名的案例,則是今年年初入駐上海的美國網紅漢堡Shake Shack,這個品牌在上海甫一開業就創造了平均排隊3小時、當天的營業額超30萬的紀錄。
很多人不知道,它也是美心集團帶入中國市場的,2017年,美心與其簽訂許可協議,成為香港、澳門和華東地區的運營商。
Shake Shack在進入中國時,美心在人才、選址等方面都提供了不少意見。而其香港店開業前,美心送了經理和員工去紐約接受兩個月的培訓,互相之間建立了友好的信任關系。
而對于選擇什么品牌引進中國,美心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受年輕人喜歡、具有時尚感、代表未來消費升級趨勢的都是美心所看重的品牌特質;此外,還要考慮該品牌是否具有足夠的市場。”Shake Shack中國區總經理婁偉曾在界面新聞的采訪中透露。這種基于市場洞察的雙贏合作,無疑也讓美心擁有了更高的國際影響力。
03 創立63年,從美心身上,餐飲人能學到什么????
從1956年由伍舜德、伍沾德兩兄弟創立至今,美心集團在63年的歷程中,一直秉承開放心態,學習西方餐飲的優秀經驗,并將其運用到中餐管理實踐中。?
例如,1970年,美心創立首間粵菜酒家——翠園,就用了嶄新的“中式食品、西式服務”管理理念,并率先于酒樓售賣西式糕點、取消搭臺,深受食客歡迎。
兩位創始人在創辦美心時立志將其發展成一家“三益公司”,即公司要對股東有利益、對顧客有利益、對職工有利益。?
“餐飲業是經營成功率不高的行業,管理是影響這個行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在管理的過程中,建立一個股東、雇員、消費者都信任的品牌,建立完善的員工激勵機制,妥善處理與供應商的關系,培育創新的理念都至關重要。”美心集團負責人伍偉國在一次采訪中解釋道。
他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到美心集團,成為第三代管理人,在充分繼承老一輩務實做餐飲的基礎上,更是充分洞察市場脈搏,靈活變通,在經營過程中推陳出新。
在他的帶領下,美心根據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將部分傳統的美心餐飲店轉型為現代化的經營風格,還建立了數十個新餐飲品牌,這些品牌都裝修時尚,菜式多元,菜價適中,直指年輕人市場。
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滿足了不同階層及不同背景消費者的口味,也讓美心業務的業務進一步多元化,也使得接待的服務人群得以順利更新換代。
而成功引進星巴克、元気壽司、Shake Shack等國際知名餐飲品牌到中國市場,也可謂頗具慧眼。
對美心而言,能從中學到優秀經營管理理念,并通過這些品牌去測試、了解年青一代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
通過和國際品牌的合作,他們見識到連鎖經營的優勢和強大,負責人伍偉國感嘆:美心還不是一個國際品牌,如果我們要做到星巴克那樣,就要比它們做得更多。?
在運營這些國際品牌的過程中,他們就發現,內地的年輕消費者有一個特點,即對新事物有好奇心,喜歡嘗試新的事物,并將之視為一種時尚。這些觀察與經驗,也為美心進入內地市場打下良好的基礎。
?△ 美心旗下咖啡品牌Café Landmark
如今,除了特許經營合作的品牌,美心集團旗下的翠園、八月翠園等品牌也已經成功登陸內地市場,在一線城市開設了上百家門店。從點評平臺的數據來看,消費者對其口味、服務、裝修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縱觀美心集團的發展歷程,務實做好餐飲品質和服務是其得以長生基礎,而在此基礎之上,管理者有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國際優秀餐飲品牌的經營,并根據市場變化推陳出新,將消費者需求和產品創新、品牌創新融會貫通,則是其發展至今仍大受消費者歡迎的根本原因。這樣的企業,即使沒有“愛國月餅”事件,也值得餐飲人好好研究。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