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強后再看海底撈年報,火鍋一哥的天花板在哪?
阿飯 · 2019-07-23 11:11:35 來源:火鍋餐見
7月10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出爐,在此次榜單中,海底撈以169.69億元的收入入圍,排名第482位。
這份榜單無疑是對海底撈“火鍋一哥”的肯定,但令人意外的是,7月15日,國金證券研究員發布了一份關于海底撈的研報,其認為海底撈目前的估值隱含成長預期過高,未來股價有下行空間,并給出“減持”的下調評級。
評級理由主要包括下面幾點:
>海底撈新開門店以小店為主,需要下調營收規模預測;
>部分門店密度較高城市,出現老店客流低于新店的情況;
>低線城市就餐習慣以嘗鮮為主,未來能否過度到復購就餐存較大不確定性。
報告發布之后,海底撈股價連續多日下跌,但振幅不大,可見市場對其仍舊充滿信心。
那這份研報判斷是否正確?火鍋一哥是否具有持續沖高的實力?它的天花板又在哪里?我們不妨回過頭再看它2018年的年報,興許能從中發現些什么——
A 人均消費和門店數量
從報告上看,2017年到2018年,海底撈一線城市人均消費上漲7.8元,二線上漲2.2元,三線及以下則下降2.4元,實際上如果算上通貨膨脹,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的通貨膨脹率在1.5%~3%,按2%計算,海底撈一線城市人均消費實際上漲約為106.1-98.3*(1+0.02)=5.8元,二線上漲0.35元,三線下降4.29元,中國大陸平均上漲0.4元,增長0.41%。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食品煙酒比上年增長4.8%,拋去通貨膨脹的2%,也就是2.8%,就是說,一個城鎮居民2018年吃海底撈花的錢應該比2017年多花2.8%才對。
由此可見,海底撈客單的增長速度并未趕上消費者消費能力提升的速度 ,至于原因,也許出于以下兩方面:
>海底撈的研發能力達不到與客戶共同成長的程度;
>海底撈拒絕漲價,而是通過菜品組合截流一部分消費階層,也就是年報中展示的消費客單不低于96.9元的階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底撈代表著中國火鍋行業的最強力量,如果是第一種原因,那說明中國火鍋行業研發能力的局限,筆者更傾向于第二種,海底撈通過鎖定客單來鎖定一個消費區間的消費者,通過各城市該消費區間的人數來計算開店數量,這就是海底撈門店數量的天花板。
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進開封、德州、淮北、三亞、撫州、新鄉、許昌、贛州以及九江9個低線城市,加上以前進入的低線城市,截至2019年6月底,海底撈已進入53個三線及以下城市。
結合上述觀察,國金證券預測海底撈2019~2021年新開店分別為250家、123家以及69家,遠期天花板為1000多家。
B 翻臺率
年報顯示,海底撈2018年整體翻臺率為5次/天,與2017年持平,雖然沒有增長,但相較于同期呷哺呷哺的2.8次/天,已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底撈大部分門店營業時間都超過20小時,如此長的戰線與工作時間,足見其運營管理能力之強。
如果除去海外市場計算,海底撈翻臺率實際提升2.9%,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去年中國城鎮人口增加了1.06%,兩項數據聯系,說明城鎮人口紅利依然存在,海底撈的多級城鎮布局是大勢所趨。
不過,對比它的招股說明書,海底撈在16年到18年翻臺率只有小幅度上升,一線城市翻臺率由11.6%的增長下降至8.5%,二線城市由10.4%下降到0增長,總體來看,未來海底撈只有通過增加店面數量來擴大市場,想靠翻臺率提升營業額有些乏力,平均每天5次翻臺已是它的天花板。
C 會員
即便是在這個賣瓜都要用到“粉絲經濟”的今天,一個餐飲品牌擁有3600萬會員也是件十分令人驚奇的事。
數據顯示,2018年微信月均有10.82億活躍用戶,愛奇藝有8070萬會員,騰訊視頻6000萬,京東PLUS有超過1000萬在籍會員。微信不需要充值,愛奇藝約15元/月(優惠活動另算),騰訊視頻20元/月,京東PLUS 149元/年,海底撈人均96.9元,雖然是不同品類,但不難發現,在娛樂消費方面,會員市場體量巨大。
海底撈的會員運營也并非只是生日送蛋糕、打折這么簡單,目前,海底撈會員分紅海、銀海、金海、黑海四級,黑海會員享有優先安排,減少等位時間,包間會議室每月一次免費使用(部分門店)等特權,每月定級一次,如果6個月內達不到維持當前會員所需成長值,則會降級。
據市場調研機構沙利文調查,近七成曾在海底撈就餐的受訪者至少每月在海底撈用餐一次。按此計算,海底撈不用拉新,只維護現有會員,每年接待人次=3600萬*0.7*12=3.02億人次。而根據年報數據,2018年海底撈共接待1.60億人次,兩項數據之間差了一倍,所以,在提高復購方面,海底撈仍有大量空間可挖。
?D? 操作流程
2018年,海底撈斥資約1.5億在北京打造了一家“機器人餐廳”,其中環繞屏幕、等位影院基本屬于“花里胡哨”,而對行業來說,真正的閃光點在于后廚上菜機械臂、配鍋機和傳菜機器人,這也許就是市場和股民力挺海底撈的根本原因。
目前,世界500強食品類第一名是麥當勞,其在全球擁有超過35000家門店,要支撐如此多店面正常運營,除了強大的供應鏈系統,還需要安全、穩定的店面加工流程,特別是對餐飲業來說,食品安全是“1”,其它都是“0”,也許不需要競品多出色,出一次食安問題就能讓市場江山易主。
所以,麥當勞在剛成立不久,就編寫了企業的運營訓練手冊,以此來規定餐廳的各項工作、步驟和方法,目前管理手冊的目錄就有600多頁,里面規定了2000多個制作標準和規范,已成為麥當勞維系全球幾萬家店面運營的“圣經”。
然而即便如此,食安問題也未能在麥當勞身上消失,再反觀火鍋行業,此類問題更是層數不窮,嚴重制約了行業發展。
不過,海底撈機器人的出現或將解決這一問題,從打鍋、上菜再到傳菜,餐前準備環節操作人員數量越少,食安問題發生的幾率就越低,而且大面積推廣后,攤平研發和制造成本,對降低人工也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無人化后廚”的完成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海底撈在全球市場發展天花板的高度。
?E? 員工
餐飲行業開新店,往往最頭疼的就是員工問題,不論技術、原材料還是選址、裝修,都不如員工問題來的頭痛。而在海底撈新開出200多家店之后我們看到,員工的補充對它來說似乎并不是多大問題,員工成本占比也只上升了0.3%,這背后依靠的便是極負品牌特色的師徒擴張制。
海底撈的師徒制綁定了店長與母公司之間的利益,店長不僅擁有本店的業績提成,還能夠在其徒弟、徒孫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的業績提成。此項制度使得店長的個人收入與其徒弟徒孫門店的經營掛鉤,使得海底撈在品質管控的基礎上實現裂變式擴張。
但是,這樣的組織模式能支撐它走到什么階段呢?
師徒制的優點很明顯,首先,能提高店長拓店的積極性,提升企業發展速度,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才儲備和運營管理的質量。
但好與壞是并存的。
師徒制容易帶來企業內部的“山頭文化”,當市場慢慢趨于飽和,同地區各店的競爭態勢凸顯,企業內部斗爭也就不可避免,早在海底撈還未上市時便有相關報道,離職員工稱“內部勾心斗角,心累”,“海底撈的問題出在其‘家文化’的企業文化上,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家文化’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此時,企業管理更應該依賴制度。”有相關從業者表示。
同時,海底撈的考核指標中沒有利潤、客單、翻臺率這些數據,而是“客戶滿意度”“員工敬業度”和“干部培養”三方面。通過這三方面考核的督促,才有了服務員真誠而及時地遞上頭繩并奉送微笑,這一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且無法模仿的服務案例。
可這三項無法量化的指標如何考核監督呢?
只能靠人,而一旦靠人打分,就難免會有有失公允的問題出現,即便有明確的升上通道和晉升機制,因為打分的是“人”而不是“制度”,偏判、錯判的情況也在所難免。
用“人治”提升員工積極性,用“制度”提升企業發展高度,如何將兩者恰當的融合,決定了海底撈企業發展的天花板。
最后
即便在世界500強中,餐飲企業的數量也屈指可數,海底撈的快速發展不但讓餐飲人看到了行業的未來與希望,還打破了“餐飲業有規模無服務,有服務無規模”的固有認知,為行業打開了除麥肯模式之外的另外一扇窗,衷心希望這扇窗能保持幾凈透亮,能照人前行!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