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再差,也不要隨大流迷失自我 ?
從餐廳服務員到總經理,你還缺什么?
楊不然 · 2019-03-30 22:12:19 來源:紅餐
工作上的倦怠、生活上的壓力、同齡人的亮眼成績,使得很多餐飲人時常陷入虛度年華的恐慌和對未來的迷茫。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尋求改變,卻空有一身干勁,不知該往何處使。
這些,其實都是“成長困境”。餐飲人該如何走出成長困境?
當了兩年服務員的李振,上個月辭職了。
在是否辭職這件事上,他起碼經歷了近半年的糾結,不知道自己到底學到了什么東西,好像離開這個崗位的話,自己一無是處,什么都不會。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雖然辛苦,但他覺得日子挺充實的,每天都有新發現,今天學習了如何接待顧客,明天學習如何點菜下單,再不久就學會了買單收銀。
不到半年,他已經把餐廳服務工作都摸熟了。后來,就是日復一日機械性的工作。
“再待下去也沒什么意思。”
李振并不是個例。紅餐(ID:hongcan18)近日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餐飲人認為,自從做餐飲以來,感覺自己并沒有學到什么東西。
工作上的倦怠、生活上的壓力、同齡人的亮眼成績,使得很多餐飲人時常陷入虛度年華的恐慌和對未知前途的迷茫。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尋求改變,卻空有一身干勁,不知該往何處使。
這些,其實就是“成長困境”。怎么破?
6條忠告,送給渴望成長的你。
“賭神稱賭博圈的水太深,于是改行做了廚師”“吃喝嫖賭抽,廚師長到手”,類似的話曾經在廚師圈中廣泛流傳。
李達入行前,對這樣的話不大相信,他覺得這是有人在存心抹黑廚師。入行后才發現,上班前喝酒、下班后賭博,真的是很多廚師的日常。
他曾親眼目睹幾個年輕廚師,每天下班后去網吧通宵玩游戲、打撲克,白天又回來上班,連續7天沒有睡覺。而他,拗不過老大一再邀約,也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了各種陋習。
他覺得很無奈,廚房是一個小集體,大家同吃同住,你不一起玩,就不合群,被孤立以后就很難在餐廳做人了。可是真要跟大家一起玩,他又覺得對不住自己,畢竟自己才20多歲,還一無所有,哪有資格這樣浪擲光陰呢?
賭博、酗酒、過度玩樂,餐飲業確實存在著這樣一些不良風氣。廚師、服務員、餐廳經理甚至是老板,都很容易在特殊的環境下,主動或被動地融入聲色犬馬的大流中,迷失了自我,忽略了成長,令自己得不償失。
△很多人考慮過成長,卻還是迷失了自我
餐飲行業也是吃“青春飯”的,黃金求職年齡只有短短的幾年,過了這幾年,比你更年輕、更有潛力、工資要求更少的人就會出現,到那時,你就不再具有年齡優勢了,而如果你還無一技之長,在公司的處境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追隨大流,不如追隨自己的內心。畢竟能夠對你負責的,只有你自己。 ?
一切不能讓你成長的努力,都是瞎忙 ?
有句話說: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忙,是餐飲業特殊的現狀。每天從“雞叫”忙到“鬼叫”,是大部分餐飲人的真實寫照。
張玲身為樓面經理,每天上午九點到店,前廳后廚兩邊跑,常常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離開餐廳,回家爬上床常常是倒頭就睡。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每天都干了很多活,看起來特別充實。
但是,每次老板問她,過去的一年里她做了什么、進步了多少時,她除了復盤一下工作,其他都說不出來。繼續這樣干下去,三年、五年,不出意外她還只是一名樓面經理。
你很忙、你很努力,但一切不能讓你成長的努力,都是瞎忙。如果長期忙到沒時間學習技能、自我成長,人就廢了。 ?
當然,忙工作的過程也是很好的學習、成長過程,但這有很大局限性。因為,各行各業的工作都包含大量重復、同質化的內容,餐飲業也不例外。
一個服務員,每天都要跟不同的顧客重復同樣的話術和服務;一個餐廳經理,每天都要解答上百個同質化問題;一個廚師,每天都要用標準的工序制作菜單上的菜……
如果一個人只是從工作過程中學習,那么每天重復單一的學習,對成長的貢獻只會越來越低。
頻繁跳槽,再牛逼的人也學不到真本事
紅餐(ID:hongcan18)此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餐飲人換工作普遍頻繁,65%的人平均兩年內就要跳槽一次。
小林是頻繁跳槽的年輕人之一,3年內,他換了7次工作,最短一次,只做了個把星期;最長一次,也不過1年。
他說,自己不停換工作,一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二是為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晉升空間。
然而,很遺憾,直到今天,他也沒得到他想要的兩樣東西。
很多人習慣把自身成長的不利怪罪在平臺上,不停地跳槽離職。但是,你永遠在面試,永遠在試用,永遠在適應新的環境和業務,根本沒有靜下心好好學東西,怎么可能學到真本事?
紅餐記者認識的一位餐飲老板,曾在一家知名餐企呆了6年,從月薪不到3000元的督導,做到了分管一個大片區的負責人。
他給自己定過一個規矩:如果要離開一個平臺,只有兩個原因, 一是老板把我炒了,二是有更適合的平臺出現了。除此之外,絕不因為工作壓力大、老板不好相處、員工不聽話、制度不完善等理由選擇離開。
不可否認,每個平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如果自身的硬件不足又好高騖遠,盲目跳槽,結局往往是一地雞毛。
要想行得遠,還得扎得深。基礎不牢,就容易地動山搖。 ?
不要急著賺錢,先讓自己變值錢
對于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賺錢相當重要,不過,有件事比賺錢更重要,那就是讓自己值錢。賺得多少更多是由你的工作能力決定的。
成師傅干了13年廚師,小飯店大酒店都干過。剛開始在大酒店學廚,他嫌工資漲得慢錢太少,剛巧隔壁小飯店開多了幾百塊錢工資,就辭職去了小飯店。
沒想到,在小飯店每天就是干雜工,周圍的同事都以泡妞、賭錢為樂,根本學不到東西,就算呆上三年也不及在原來的酒店干一年有用。酒店雖然初始工資低,但要求嚴格,招工的門檻比較高,周圍都是一批優秀的人,每天能學到很多東西。
后來,他輾轉回到了大酒店,再也沒抱怨過工資低,拿著微薄的薪水“熬”了3年,終于得到了提拔。
他常常告誡新來的年輕廚師,不要急著賺錢,把心態放平,多和優秀的人交流學習,學成以后賺錢才更容易。
入一行,先別惦記著賺錢,學著讓自己值錢。賺不到錢賺知識,賺不了知識,就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這些,其實都是本錢。 ?
上班決定現在,下班決定未來
有人說,你對待業余時間的方式,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
如果說上班八小時之內的工作,決定著我們的社會角色、職業地位;那么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就決定了我們將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
餐飲人一般是怎么安排業余時間的呢?
紅餐(ID:hongcan18)的調查顯示,24%的受訪餐飲人將業余時間花在社交網絡上,刷微博、抖音、QQ、微信等;18%的人啥也不干,在家里“癱著”;24%的人喜歡玩游戲、打麻將、唱K、蹦迪等;只有28%的人,選擇看書或者參與線上線下的課程學習。
刷微博、玩抖音、打麻將、蹦迪或者啥也不干,做這些事的時候會感覺很舒適;而把做這些事的時間拿來聽課、看書、學習,很多人會感覺很痛苦,也會不甘心——你看其他人都在玩……
十年前,酒店迎賓員陳麗就經歷了這樣的“糾結”,最終她是這樣選擇的: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上班,下午六點半下班,回家收拾一下馬上就坐車趕去夜校上課。
十年來,哪怕工作再忙再累,她下了班也都會堅持學習,剛開始是電腦操作,然后是人力資源管理,再然后是財務管理,學會了這個學另一個,周圍的人都佩服不已。
憑著這股勁,她也迅速獲得了認可和提拔,從迎賓、服務員、前廳經理到職業經理人。如今,她已經是一家餐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明天的你是什么樣子,就看你今天是怎么度過每分每秒的。 ?
找個努力的方向,狠狠逼自己一把 ?
初中都沒畢業的楊利娟,能從服務員做到海底撈身家幾十億的COO,便是因為她下狠心逼了自己一把。
當時,海底撈發展得越來越快,需要的不再僅是勤奮的員工。老板張勇要求包括她在內的管理層必須讀書、學電腦操作、寫工作日記。
面對管理和學習的雙重壓力,楊利娟崩潰了。她打電話跟張勇說,她真干不來了,不想做了,一邊說一邊哭得喘不上氣。張勇開導她,生意不好,可以慢慢做,但人不學習,不行!你這么年輕,什么都能學會!
因為這句話,楊利娟決定逼迫自己學習。這個初中沒畢業的女孩,在海底撈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修提升自己,最終還靠自學拿到了大學學歷。
不逼自己一把,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強大。
調查發現,很多餐飲人也想過逼自己一把,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但是,卻很多人沒能堅持到最后,要么無從下手,要么中途停止,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不知道怎么學、學什么。
所以,除了努力,努力的方向也很重要。
有些人一生蹉跎在基礎崗位上,無法施展出自己的才華,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會努力 。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的人生規劃,人生當然一塌糊涂。
既要埋頭干活,也要抬頭看路。你想往哪個方向發展?需要具備什么技能?哪些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你的優勢是什么?……這些問題,你是否想過?
至于怎么學,倒不是大問題。過去餐飲業做什么都靠師傅教,條件十分有限。現在,互聯網發展帶來的學習渠道很多,各種知識平臺、線上課程、公眾號、培訓層出不窮,條條大路通羅馬。
?
結 語
在這次的調研中,有一個結果令人振奮。那就是,近86%的受訪餐飲人都有自我成長的意識,為自己制定過或簡單或詳細的學習計劃。
根據預測,到2020年餐飲從業人員將達到4000萬,服務、經營、管理、研發等各種類型的人才稀缺。
無限的可能在向你招手,你準備好了嗎?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