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營業收入40年攀升700倍,五百強企業中小吃增速最快
· 2018-06-02 22:44:00 來源:中國烹飪協會
近日,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連續兩天發布了餐飲產業報告及餐飲五百強門店報告分析。
中國餐飲40年增幅700倍,跨入4萬億時代
《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8》指出,40年來,中國餐飲行業的營業收入從改革開放初期的54.8億元升至2017年的39644億元,跨入4萬億時代,增幅超過700倍。
中國烹飪協會資料顯示,1978年,全國餐飲業營業網點不足12萬個;而截至2017年,全國餐飲企業已達465.4萬個,經營網點數量超過800萬的規模,40年間增長約39倍。
改革開放初的1978年,中國餐飲從業人數104.4萬人,如今,餐飲從業人數約3000萬人。當前,中國餐飲業規模位列世界第二,僅低于美國的5.2萬億元(近8000億美元)。從每家餐廳用工人數看,中國目前的6人遠低于美國約14人,也低于日本約8人的數量。
中國烹飪協會分析,中國1978年餐飲收入54.8億元,當年9.62億國人的人均年消費不足6元;而到了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9644億元,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3.9億人口計算,人均年消費達2852元。這個數據較改革開放之初增長約500倍。
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餐飲市場全面步入穩定持續增長的新時期。從1978年到2006年的近28年時間,全國餐飲零售額突破1萬億元大關;隨后,從1萬億到2011年餐飲銷售收入破2萬億用了5年時間;從2萬億到2015年零售額突破三萬億元用時4年;而實現從3萬億到4萬億僅用時3年。
餐飲五百強企業中快餐占比最大,小吃增速最快 ?
中國烹飪協會同時發布《2017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和餐飲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
2017年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業收入2861.7億元,同比增長11.2%,是2013年以來首次高于全國餐飲市場平均增長水平;餐飲百強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3%,五百強門店利潤增長高達17.3%,其中小吃、團膳增速最快。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提到,目前餐飲業發展正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升級,進入市場競爭由品類進化為品牌之爭、消費由價格導向轉為品牌導向的新階段。
此次2017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里,全聚德、廣州酒家、眉州東坡、外婆家、海底撈、呷哺呷哺、百勝、金拱門、嘉和一品、東來順、真功夫、大娘水餃、老娘舅等均入圍。
餐飲產業集中化格局呈現倒金字塔形,營收超50億元的巨型餐飲企業增至8家,10-20億元的企業數量最多,仍是百強企業的中堅力量,5-10億元的大型企業則急劇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餐飲百強企業和五百強門店中,快餐、火鍋、正餐(包括餐館酒樓和賓館餐飲)所占比重較高;休閑餐飲平穩發展,小吃和團餐發展最為迅速。
以百強餐飲主營業態分布為例,以快餐為主營業態的餐飲企業營收占百強比重最高,達到41.3%;其次是火鍋,占比為29.5%;而團膳營收占百強比重僅為9.7%,但同比增速最快,高達22.3%。
就門店而言,小吃為主營業態的門店營收同比增速最快,達到26%;其次是團膳,增速為20.2%。
但姜俊賢在報告中也指出, “用工難”、“用工荒” 一直都是餐飲業普遍存在的頑疾。2017年餐飲百強企業和五百強門店的員工離職率高達25.0%、23.3%,快餐、餐館酒樓尤為嚴重,無形中給企業造成不小的負擔。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