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連鎖路,餐飲定位第一步
許一元 · 2016-03-25 14:59:16 來源:紅餐網
規模增大,收入也在增多但還是覺得“人難招”、“錢難賺”是很多上課來的學員都有的困惑。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多少伴隨著市場成長起來的連鎖企業家,習慣了市場化初期的暴利,面對洶涌而來的市場規范化和信息透明化的“微利時代”,焦慮也隨著來。
從最初的閉著眼睛掙錢,到現在競爭白熱化階段,競爭對手層出不窮,不斷上演著超越與被超越的故事。我們需要重新去審時度勢,去思考未來的發展趨勢,不斷適應未來的變化。
以餐飲為例,未來一定是:品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品牌戰國時代,更是一場品類與品類的廝殺。如果沒有鮮明而強勢的品牌,必定會被歷史的戰車碾壓在歷史的洪流中!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技術革命時代,餐飲業也悄悄邁入了高門檻行業。當大量資本和高端人才涌入餐飲行業時,對這個行業的要求必定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雖然現在整體經濟下滑,使得餐飲市場也處于疲憊階段。然而,即使在這種大環境下有的餐廳仍保持著良性的發展。在品類同質化的今天,味道、環境、服務已無更大的突破空間。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理性,在講究性價比的同時,更關注面子和檔次。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餐飲企業更應進行差異化經營。
談到經營很多人就會想到營銷,就營銷而言,定價也是一種營銷方式。如僅售3元的外婆家的麻婆豆腐等就達到了很好的營銷效果。但是定價是由你的目標顧客決定的,定價定生死,所以得重視定價策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于營銷而言,若信息表達不明確,必然增加你的營銷成本。
品牌的本質就是關系。味道競爭之后,回歸到了顧客關系的競爭。顧客關系也加深了味道。如街邊的夫妻小店,他們與顧客保持良好的關系,認為進門是客三分情,笑臉相迎日斗金。他們的營業額始終保持穩定,這更多的由高情商決定。
進入海底撈、西貝你會發現他們都很重視顧客關系。而現在有些餐飲人忽略了“遠親不如近鄰”,將鄰居得罪,關系搞僵,反而去尋求互聯網引流,結果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遠水解不了近渴。生意越來越難做。
西貝、海底撈、外婆家等,都是基于挖掘用戶的各種不同需求去塑造品牌價值的。所有的營銷,無外乎滿足顧客各種需求,最重要的是心理需求。餐飲競爭的兩個因素:產品層面(即物質層面,包含性能、包裝、價格等);品牌層面(即精神層面,包含心理滿足及明確的附加值等)。產品是起點,終點一定是品牌!
如西貝的賈總他愿意將錢投資向未來,投向品牌建設方面;海底撈的張總更愿意將錢投資到員工身上,通過員工向顧客傳遞價值;外婆家的吳總他愿意將錢投資在打造高性價比上。而現在大多數餐廳老板,仍停留在產品的初級競爭層面。
聚焦,聚焦,還是聚焦,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做好一件事:打造品牌知名度,建立牢固的顧客關系,而這個關系就是定位,永遠知道自己是誰!要知道沒有定位就沒有地位,在品類同質化的今天更加重要。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