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玩梗翻車、背刺女性、配料表被質疑,梅見將重蹈江小白覆轍?

李春婷 · 2025-01-16 13:56:01 來源:筷玩思維

成也文案,敗也文案。梅見近日的玩梗翻車輿論事件成了2025開年互聯網營銷翻車的第一案。

“賢婿,你受苦了,哈哈哈,我女兒其實沒那么配得上你。爸贈梅見新年酒”、“姐們兒,祝你新一年口袋里的錢像男人一樣夠花”......

類似的梅見“爹味十足”的新年包裝文案一發布遭到眾多網友“圍攻”,話題熱度開始不斷發酵。“這品牌到底是想傳達什么樣的價值觀?”、“再也不喝了”、“本來就難喝,還搞這么一出”、“既要收女性的錢,又要‘厭女’,也是夠了”、“又當又立,說的就是它了”,眾多網友紛紛在社交平臺上發帖“避雷”。

亦有網友表示,“梅見,再也不見”。在梅見官方賬號評論區里,有消費者已經開始推薦梅見競品,甚至有人直言“支持同行發梅難財”。梅見目前已將評論區關閉,僅允許好友評論,還選擇性地刪除了部分評論。

黑紅也是紅?梅見主打女性市場卻又狠狠“背刺”女性

我們來看網友憤怒的原因,其實總結起來就是梅見前述文案明顯缺乏對女性的尊重。這組文案傳遞出一股濃濃的性別歧視味道,骨子里還是男尊女卑、夫為妻綱那一套。在倡導男女平等、性別平權的當下,“翻車”是必然的。

據梅見總經理張陽此前透露,其女性用戶要占到一半的比例。“天貓這種淘系的線上男女比是65:35,但是我們加上京東、私域以及線下掃碼的男女比例是5:5”。

在翻車事件一發不可收拾后,梅見官方出來澄清稱,出現此類錯誤的原因是“內部審核流程存在漏洞、經驗不足、資歷尚淺、審核不嚴、工作失誤”。

顯然,對于這個官方解釋,網友們并不買賬,也未能讓消費者信服。畢竟,從審核到物料印刷有那么多個環節,難道都沒有人發現有問題?甚至有網友猜測,難道黑紅也是紅?這會不會是梅見自導自演來博取流量?畢竟,前輩江小白就是靠著文案成為了一代網紅。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梅見青梅酒這次翻車的玩梗新年營銷,確實給自己的品牌形象狠狠“抹黑”了。成功的營銷需要建立在尊重消費者、堅守道德底線的基礎上。營銷絕非不擇手段的噱頭堆砌,而應是傳遞品牌價值、增進與消費者情感共鳴的橋梁。

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一旦崩塌,再想重建談何容易。定位低度酒且主打女性市場的梅見這次狠狠的“背刺”了女性。

正如網友評論所言:流淌著江小白文案基因的梅見,殊不知媒介環境與網絡文化環境都發生了劇變。

眾多品牌營銷在性別議題上“前赴后繼”,排隊栽跟頭,這其中當然有對社會觀念認識不足、誤解性別心理特點等原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以性別爭議博眼球的可能。

所謂“黑紅也是紅”、“向下的流量也是流量”,一些忤逆主流價值觀的營銷,很可能就是對社會輿論的一種試探與闖關,不管成不成功,只要能博取到流量,這事兒便算是成了。

據筷玩思維了解,梅見青梅酒并不是唯一一個在營銷宣傳上被質疑不尊重女性的品牌,茶顏悅色也因類似的營銷宣傳策略而陷入輿論風波。

2021年2月,長沙網紅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因周邊產品的文案設計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彼時,有網友指出,茶顏悅色在馬克杯周邊上印制有“撿簍子”文案,并將其用于描述“碰巧認識美女”的情境,涉嫌物化女性。

此外,茶顏悅色品牌推出的茶包上印有“官人我要飲茶”、“套路出來約,遲早這一套,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因為這套,才不會開枝散葉,滿地不堪。撩人從這一套開始吧”等具有性暗示意味的文案以及“唇印”和一群“蝌蚪”的圖案,這些同樣遭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質疑。

飲料的配方、酒的價格?梅見恐將重蹈江小白覆轍,專家建議“少看廣告,多看配料表”

江小白公司旗下江小白和梅見產品都靠文案出圈和走紅,這在當時契合了文藝風流行的時代背景,滿足了消費者的情緒價值,進而帶動了品類的成功。

值得強調的是,購買這些產品的消費者不是忠實的白酒用戶,而是圖新鮮,這注定了江小白和梅見都容易曇花一現。消費者會因為一個文案而選擇江小白公司的產品,也會因為另一個文案去選擇其它公司的產品。

江小白能夠在前些年迅速占據年輕人市場,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文案的獨特性以及情感共鳴性。近幾年,梅見想要效仿這條路,可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據公開資料顯示,梅見主要以高粱酒為基礎,再通過選用特定的工業制品,如青梅汁和果葡糖漿等進行濃縮調配,這種調配方式與傳統的青梅酒釀造方法在口味上存在顯著差異。

因此,一部分對此口味不滿意的消費者形容其“一股子速成網紅味”、“工業化風格的梅子味道”、“梅見就是包裝日式,讓人感覺高大上。喝起來感覺就像是真露,酒精勾兌的。12°喝完第二天頭痛欲裂。我喝43°的牛欄山糧食酒半斤第二天都不會這樣”、“勾兌酒,上頭”、“酒精味很重”、“期待滿滿,味道有點垮”、“價格高,和味道不成正比”、“飲料的配方,酒的價格”。

另外也有顧客表示,“梅見口感偏甜,雖然女性多偏好甜的口感,但是梅見酒的甜度有點過了,對男性來說這個甜度就更不用說了。入口之后,前調是甜味,后調是有點后勁的高粱酒,青梅的口味幾乎感受不到。相對而言,在品嘗別的甜心青梅酒品牌時,青梅的口感就很明確”。

熟悉行業的人都知道,梅見的配料主要有水、高粱、濃縮青梅汁、黃冰糖、白砂糖、青梅、果葡糖漿、焦糖色,其中的濃縮青梅汁、果葡糖漿、焦糖色直接暴露了這是一款典型的蒸餾配制酒。還使用了焦糖色,就是模仿青梅酒該有的顏色。從配料表看,白砂糖、濃縮青梅汁以及焦糖色等都是女性消費者很在意和敏感的。

反觀其它幾款國產青梅酒,“水、青梅、糯米、酒曲”、“青梅、白酒、蜂蜜、白糖”,這些才是真正的青梅發酵、高度酒浸泡的傳統工藝青梅酒,甚至有一些品牌使用了青梅純果發酵的釀造工藝,以此來對標日本高端青梅酒。

業界分析人士認為,真正由水果釀造的果酒的配料表是很干凈的,通常只有水果本身以及一些釀酒的輔料,比如高粱、糯米等。專家建議“少看廣告和互聯網營銷,多看配料表”。梅見最大的貢獻是提升了整個青梅酒市場的知名度,讓更多的人喜歡青梅酒,如果只看酒質和釀造工藝,梅見根本不能代表中國青梅酒的水平。

有曾經在旗下餐廳賣過江小白的某餐飲老板對筷玩思維稱,“如今梅見作為江小白公司發展上的第二曲線,也很有可能會重蹈江小白的覆轍,基于佐餐酒的定位,畢竟顧客對其口味的反饋是最大的硬傷和危機所在”。

在酒文化盛行的國內市場,“工業化”這三個字本身就意味著產品的“不走心”、“敷衍”,幾乎可以說是行業內比較難聽的形容詞。

在重慶市酒類管理協會發布青梅酒團體標準之前,青梅酒這一特定市場長期遵循的是配制酒、露酒等,釀酒工藝以散裝為主。由于缺乏行業標準,青梅酒的產銷門檻和新品牌進駐成本降低,導致青梅酒市場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盡管梅見短暫占據著行業領先位置,但很難形成核心產品壁壘。面對三得利等外資青梅酒品牌的競爭,梅見顯然難以長期維持其領先優勢。

除口感外,網紅酒“量少價高”也是梅見不受消費者待見的原因之一。梅見延續了江小白一貫寡淡的包裝風格,售價還不便宜,性價比極低。

單從質價比來看,網紅酒的價格相比大支光瓶酒要貴上不少。在消費意識更加趨于理性的當下,質價比更高的光瓶酒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話說回來,即使拋開梅見不談,從整個行業來看,國內的青梅酒仍長期處在一個供大于需的市場環境下。

據相關資料統計,包括江小白在內的部分生產青梅酒的主流廠商,其年產量總和已遠超市場目前的需求,當前的青梅酒市場規模正在被高估。這個行業更像是被催熟的,即使只是個大眾消費品,也承載了不少的泡沫,按照這樣的軌跡,未來行業只會越來越卷。

抓得到年輕人的心,卻抓不到年輕人的胃,江小白進入的是一個自殺象限?

我們再來看江小白,2019年成了江小白最后的高光時刻,此后江小白的銷售業績直線下滑。

據《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江小白2019年在小瓶酒市場上的市場份額高達20%,但到了2020年卻暴跌至0.5%。在江小白陷入困境之際,陶石泉推出了新的青梅酒品牌——梅見。從2020年起,江小白不再向外界公布銷售數據,有關江小白銷量下滑、壓貨等傳聞開始頻見報端。

《消費者報道》曾指出,一直以來,江小白在消費者當中的評價褒貶不一。盡管酒精勾兌的傳聞已被江小白否認,但“難喝是因為酒精勾兌”這一印象已牢牢印在不少消費者的心目中,江小白更一度被調侃“釀酒是副業,營銷才是主業”。

究其根源,這與江小白多年來難以解決的沉疴痛點密切相關,其間裹挾著口感紛爭、營銷反噬、價格虛高等由來已久的問題,這些早已透支了不少消費者的好感,負面形象根深蒂固。

一直以來,關于“江小白難喝”、“容易上頭”、“性價比低”的討論就此起彼伏。從成本方面來看,每斤江小白成本也就不到20元,但實際售價卻要賣到80元以上。

江小白自稱屬于典型的川派小曲清香型,這一品類的白酒特點是保留了很多黃酒釀造工藝,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口味非常小眾。原料多采用高粱,而非大米,相比大曲酒,小曲酒的口感層次會更為簡單。

由此來看,不少消費者將江小白“難喝”歸咎為酒精勾兌可能是一種誤解,“難喝”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小曲清香型受眾面較窄。由于大曲發酵的白酒品牌是市場主流,大多數消費者基本都習慣了大曲口味,所以感覺江小白味道怪異、難以入口,這就并不奇怪了。

品類并無優劣貴賤之分,但是卻有接受程度高低的區別,目前清香型市占率遠低于醬香、濃香,而小曲清香又遠不如大曲清香。

與此同時,江小白不惜重金猛砸廣告,大肆植入電視劇、綜藝節目,巨大的曝光量促使銷售額突飛猛進,然而隨著營銷造勢減弱,銷量見頂回落,成就江小白的“推手”開始“反水”。過度重視運營、情感營銷,忽略產品品質,情懷文案終于遭到年輕人排斥,品牌大眾化與口味小眾化以及營銷為主、產品為輔的矛盾一發不可收拾,社交平臺消費者意見開始“撕裂”。

諸如“江小白就是一家廣告公司,除了賣情懷,什么都不會”、“用最好的文案賣最差的酒?”的質疑充斥眼球,江小白迅速陷入輿論危機和業績乏力的雙重困境。

連創始人陶石泉也對此深度反思,在他看來,忽略了真實產品質量的宣傳,給外界造成嚴重的誤解和謠言,這是江小白犯下的一個致命錯誤。其次,價格虛高也是江小白營銷神話跌落神壇的主因之一。

陶石泉曾在2018年提出“五年后江小白的營收要達到95億元”,然而自2020年后,江小白再未披露過業績數據。近年來,江小白更是被“管理混亂/內斗”、“虧損裁員”、“人參營銷翻車”等關鍵詞附身;失寵于年輕人,市場急劇萎縮;惶恐于投資方,融資進程受堵,無法在A股上市,資本套利退出難度驟升。

生于藝術,死于藝術;抓得到年輕人的心,卻抓不到年輕人的胃,這致使江小白火了幾年之后份額大幅縮水、進入自殺象限。

結語

據企查查顯示,梅見隸屬于重慶江記酒莊有限公司,重慶江記酒莊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重慶瓶子星球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后者直接持有前者51%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重慶瓶子星球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為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換言之,梅見青梅酒是江小白酒業旗下的品牌。

梅見的誕生,既是江小白在困頓中的產物,也是其創始人陶石泉寄予厚望的一場翻身仗。

只不過,梅見近日的玩梗翻車輿論事件成了2025開年互聯網營銷翻車的第一案。梅見究竟能不能在“翻車”后挽回口碑、打破江小白曇花一現的困局,筷玩思維對此將保持持續關注。

 

本文轉載自筷玩思維,記者:李春婷

筷玩思維

772

文章

2511779

閱讀量

筷玩思維致力于成為餐飲上中下游產業鏈從業者啟迪思維的入口級媒體,運營僅3個月便獲得多家產業資本數百萬的天使輪融資,整體估值近億。交流請加微信:15650737218。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