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盡覽餐飲業十一月份發生的大事兒
筷玩思維 · 2018-12-04 11:53:00 來源:紅餐
11月,餐飲業發生了哪些大事?我們給您整理全了!
十一月最大的節日是雙11,不可否認,這個狂歡節給國內帶來了一小陣的經濟大繁榮。
它的具體呈現為:背包店的老板從京東買了一個手提箱,西貝的員工從天貓買了船歌一箱水餃,船歌的管理者因為業績可觀而喜提一輛愛車,手提箱的老板和瑪莎拉蒂店的經理處理完訂單后雙雙來到鼎泰豐點了一份招牌小籠包,海底撈的某一店長可能在給員工開會前還偷偷瞄了一眼物流信息,并對路邊飛奔過去的快遞小哥投以注目禮。這是全國性的消費大狂歡。
但不過短短半個月,雙11就已悄然過去。這個短周期的經濟大繁榮,爆發的時候讓人震驚,爆發之后又引人反思,但最終卻也難逃銷聲匿跡的結局。
雙11就是一個熱點事件,它的整個流程和思考又恰似行業內偶爾發生的其它熱點事件。每一個熱點事件的表象背后,都有它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從業者只有足夠了解它們、思考它們,才不會被熱點事件的表象所困,解讀了表象之后,說不定未來還能讓某些熱點事件為自身所用。
對發展仍處早期階段的盒馬,標簽門未必是“壞事兒”
盒馬標簽門事件之后,包括當事人在內,誰也意想不到,一個負責上海區域的總經理會因為一件“不相干的小事兒”而丟了工作。
11月中旬的時候,上海市民方先生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了盒馬鮮生。事情的起因是方先生在盒馬大寧店看到店員將生鮮胡蘿卜直接換了生產日期,由于方先生向盒馬店經理投訴卻未得到滿意回答,隨后,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盒馬標簽門事件。
11月21日,盒馬CEO侯毅發布致歉信,并通告免去盒馬上海區總經理職務。24日,候毅再次就此事件發布道歉聲明稱盒馬將積極承擔責任,并且為了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盒馬已經開始了全部門店的自查行動,同時也歡迎消費者共同監督。
在廣大媒體炮轟盒馬的同時,有人認為以生鮮著稱的盒馬也不過如此,也有人認為這事情是小題大做,畢竟胡蘿卜本就不屬于易損壞食品??晖嫠季S(ID:kwthink)認為,于盒馬而言,這其實不算是一件壞事兒。
筷玩點評: ?說起超市更改標簽事件,這應該算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兒,包括家樂福、大潤發、華聯等超市都被曝光過此類事件,換句話說,消費者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對于盒馬此類生鮮超市,消費者卻寄予了一定的厚望,從盒馬的處理結果看,這也算是盒馬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盒馬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必定有一定的不足,對于此時發生的“丑聞”,也可以說是提前杜絕了后期的攔路虎危機。企業越早把該犯的錯誤犯了越是好事兒,企業不可能不犯錯,但是越是后期犯錯的成本越高、損失越大,從這個角度來說,盒馬此次標簽門應該算是一件“好事兒”。
便利店雖然是小業態,但也不是誰都能做的
盒馬的出現催生了一個新業態,也帶來了不少“看起來很強大”的競對。
2018年1月,一個生鮮新零售品牌“地球港”進入了試營業階段,它可能是繼盒馬、超級物種、小象生鮮、7FRESH之后的又一匹新零售黑馬。憑著對標盒馬“餐飲+零售”的業態,8月12日,地球港在Pre-A輪融資過后,估值達到了10億人民幣。那時候,地球港還說將在年底落地30到40家門店。從公開資料得知,地球港至今在北京只有2家店,剩余則是青島、大連各1家店,國內一共4家門店。
11月10日,地球港北京的2家門店分別貼出一則信息,通告因業務調整,希望顧客盡快將卡內余額消費掉。截至目前,地球港北京2家門店均出現了店員不理貨、商品不足等情況,再到之后爆出的欠薪、合作方撤離,也讓地球港充分蒙上了慘淡經營的面紗。
至于背后危機的原因,據說是地球港的第一股東出現了資金危機,包括地球港的兄弟公司“全時便利店”也屢次傳出尋求買家的消息。
全時、地球港危機的同時,今年下半年整個便利店業態好像也進入了寒冬。9月18日,北京131便利店發布通告稱,因資金問題宣布倒閉;8月初,168家鄰家便利店全面歇業。
京東便利店在今年下半年也同樣傳出大規模關店的新聞,從背靠蘇寧的蘇寧小店的公開財報可見,新業態的蘇寧小店今年1到7月凈虧損達到2.96億元。
筷玩點評: ?便利店的火熱和殘酷完全可以和餐飲業相提并論了,一方面,便利店是一個跑馬圈地的業態,它極其考驗品牌方背后的資金實力,另一方面,便利店更是一個強運營的業態。產品毛利低又得依賴非常高的消費頻率,導致了便利店的回報周期非常長。由此看來,無論資本怎么催肥,便利店依然得精耕細作。
料理包風波,中餐標準化帶來的后遺癥? ?
11月15日,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生產過程令人作嘔,日銷40萬份”的視頻成了熱搜。視頻的主角是安徽杠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它做出了幾件不太好的事兒,如使用廉價排骨粒作為原料,在牛肉中注射大豆蛋白,更要命的是,視頻還可見生產環境的臟亂差。
11月23日,杠崗香就料理包事件道歉,并對合肥老廠進行停產整改。
料理包又稱調理包、速食包等,它是基于食品標準化,將食物提前烹飪好再進行封裝速凍的產品。實際上,這不是第一則料理包丑聞,將時間往前推,在今年9月,各大媒體也曝出一則消息:“你點的外賣可能是十天前炒的”,在多個記者暗訪之后,料理包事件才得以多次浮出水面。
從業者將速凍料理包丟進開水中,幾分鐘后再撈出一個解凍后的“小袋子”,再將袋中的食品放入外賣盒子,這就是一份銷售10元到50元左右的外賣盒飯,包括多數“鹵肉飯”、“小龍蝦蓋飯”等產品都是此類料理包產品。
這種業態被廣泛用于飛機、動車、火車上,甚至多數便利店和小餐館都非常喜歡這種形式。
有專家表示,消費者不用太抗拒料理包,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料理包是有益于行業的。
筷玩點評: ?90年代之后,隨著標準化概念的普及,多數人逐漸認可了料理包這一業態,甚至可以說,日系便利店、麥肯能全球化,都離不開“料理包”的技術,不同的是,消費者能接受的也是麥肯此類將最后一道工序在門店操作的料理包形式。
反觀這些消費者不認可的模式,就是過于“料理包化”了,甚至像安徽杠崗香公司的做法,更是一個從來都不可被原諒的行為。
IDG資本計劃清倉全聚德股份,烤鴨問題大了去? ?
11月22日,全聚德發布公告稱,目前持股5.63%的IDG資本,由于資金問題將在未來6個月內清倉1737萬股全聚德股份。
從全聚德近期和過往的業績看,這應該不算是資本方不看好全聚德,而是全聚德本身導致了問題的嚴重性。全聚德公開的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聚德餐飲收入同比下降了1.86%,甚至在全聚德國內30多家店更是出現了異地半數門店同時虧損的情況發生。某券商曾經做過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全聚德僅北京3家門店盈利,在異地市場,全聚德可謂是營收無力。
問題到底是全聚德老了,還是烤鴨品類不行了?不僅全聚德口碑下降,就連天津的名片“狗不理”也頻頻被傳不行了。此外,在北京烤鴨類企業中,走大眾路線的金百萬近期也深陷股權危機。2017年金百萬堂食營業收入為2.67億元,同比上年度下滑10.3%,但在外賣部分,金百萬外賣營收從2016年的3億元暴增至2017年的7億元。
烤鴨是一個堂食品類,從全聚德的頹勢到金百萬發力外賣,是不是也可以說,全聚德正在老化而回天無力,甚至是烤鴨品類不行了呢?
從北京市場看,涉及了烤鴨品類的有金百萬、大鴨梨、全聚德、局氣、大董、便宜坊、瑞德烤鴨、四季民福、玉林烤鴨等幾十甚至上百個品牌,如今,北京烤鴨成了北京菜品類餐廳的標配。
烤鴨品類,是時候來一場創新革命了。
筷玩點評: ?可能不是烤鴨品類不行了,而是說烤鴨品類的同質化已經讓消費者失去了大部分的期待。從2015年開始,烤鴨品類的百度搜索指數就急劇下滑,數年過去,烤鴨們不僅沒有升級,它的賽道反而還更加擁擠了。
從全聚德身上,我們看到了小龍蝦品類絕地求存而又無奈的影子。再從大董發力意境菜、推出烤鴨漢堡等方式,也看到了烤鴨品類的新派玩法。創新和求存,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兒,就像雞蛋,從外而內打破是死亡,從內而外打破才是第二生命。
11月融資項目一覽,背后傳遞了資本方什么信號???
11月5日,好鄰居便利店宣布完成千萬美元融資,主要投資方為曠視科技,好鄰居便利店投后估值達到了2億美元。好鄰居稱“本輪融資將用于門店AI設備的持續投入、門店改造和擴張等多個業務。”其創始人表示,將在3年內完成千店計劃。
11月9日,阿里據傳5億元戰略入股喜士多,持股比例在20%到25%之間。截止目前,喜士多在國內已布局門店近千家。
11月9日,樂樂茶完成Pre-A輪的億級融資,但對于具體金額和投資方,樂樂茶卻并未透露。作為一個新茶飲品牌,樂樂茶在2016年于上海成立,目前在北上深廣杭等多數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皆有布局,據說,樂樂茶計劃于今年年底達到35家直營店的規模。
11月14日,Movile公布了5億美元融資的消息。從商業模式上看,Movile是巴西的移動電商公司,旗下擁有物流配送、票務、在線游戲和教育等多項業務,隨著美團點評的崛起,Movile還擁有“巴西版美團外賣”之稱。
11月16日,臺灣茶飲品牌“丸鮮”所屬的憲傳智能餐飲對外界宣布完成了百萬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DNA ?Fund。丸鮮表示,有了資金儲備后,未來的產品策略會升級為茶飲、甜點、輕食和烘焙類產品的新組合。
11月19日,烘焙品牌“芙蕾小姐”宣布完成了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預見資本。其創始人馮春飛認為,舒芙蕾這個品類將最晚于2019年下半年迎來新的爆發期。
11月30日,成立于2012年的河南本土便利店品牌“愛便利”獲得了1億元的B+1輪融資,本輪融資多為老股東跟投,加上此次融資,愛便利的融資總額達到了4.35億元。
此外更多的融資案例還包括:“來一頭烤全羊”獲千萬級Pre-A輪融資,知名投資人吳世春領投、校友嘉投資公司跟投;休閑零食品牌“本宮PavoMea”完成了近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光速中國領投、36氪基金跟投,九合創投、老鷹基金等老股東持續加碼。
筷玩點評: ?近期上市企業增多,大盤長跌不止,包括地球港、鄰家便利店、好時便利店等品牌背后的資本方頻傳資金鏈斷裂,從11月份獲投案例來看,數量不多且金額普遍不大,業內預測這是資本寒冬來臨的征兆?!盁o論對于投資圈還是企業界,資本寒冬都是一件好事兒,冬天的冰凍,對大家的健康成長都有益處?!?/p>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