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到底是誰的用戶
孫彥良 · 2015-12-08 09:59:41 來源:紅餐網
在傳統商業領域,如果你詢問:每天,到店光顧都有誰?誰是使用者?誰是購買決策人?誰是買單人?誰又是影響者?若從實體店老板得到的答案更多得是:不知道,管不了那么多,總之,根據經驗和消費統計,每天平均到店數xxx人,人均花費金額xxx元,日均營業收入xxxxx元,每月營收xxxxxx元,年利潤xxxxxxx元。若在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前,這是太正常不過的答復,如今,從移動電商角度來看,就是“馬后炮”!
迄今為止,對于大部分經營實體店的朋友,并不是太關心顧客是誰,多大年齡,喜歡什么,真實的體驗又如何,只關注是否最終成交。或許,有些看客會反對,誰說我不關注啦?我非常注重顧客在店內的感受,如果抱怨或投訴,我們會盡量采取一切可接受的措施或方法,讓顧客能夠開心和滿意。退一萬步講,你是老板你會如此重視,試問,你的員工會與你同樣的關注嗎?憑什么?實在是難!
眾所周知,老客戶珍貴不可失,新客戶得來不易,但不知道誰是客戶?誰是顧客?誰是用戶?怎么能有針對性地營銷策略呢?可能有,憑經驗?現在,信息透明,選擇很多,誘惑太多,已經越來越難做到精準的應對啦!
誰是用戶?誰是顧客?誰是客戶?
誰是用戶?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者,正在使用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用戶使用產品或享受服務,但不一定付錢,也可能是別人送的。
誰是顧客?到店購買東西的人或被服務對象,但不一定是花錢的。
誰是客戶?客戶不一定是用戶,但一定要付錢的。
筆者無意搬弄文字游戲,在傳統營銷中,以上三個角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商家應分別對待,最終,要讓使用者開心,使買單者滿意。
現今,作為消費者的代表,智能手機成為商家捕捉用戶真實身份的硬件設備,不可否認,微信是一個積累諸多受眾的好平臺,wap或 app便于具有讀取潛在用戶的手機號碼、通訊錄、品牌機型等基本參數的絕佳軟載體,能者居上,誰搶得資源,誰獲利,無可非議。,。隨著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信息化已逐漸出現嚴重過載,每位用戶均可以隨時隨地主動選擇愿意接受的信息,一旦對你感興趣,說明你的一切努力沒有白費,請珍惜每一次不可錯過的機遇。別管由于興趣愛好還是誘導驅使,沒所謂,只要我們獲得用戶的數據,這就是我們開始精準移動營銷的前提。
用戶一旦擁有,忌諱“別無所求”
事實上,顧客一次性的購買,并不代表用戶的再次選擇,客戶的多次購買,也不代表著持續性購買(太多的朋友抱以“想當然”的誤解或假象)。你的用戶時刻可以通過移動端或pc端進行關鍵詞搜索、商品列表、價格對比、評論比較而選擇購買其他的商品或服務,你又能奈用戶何?!
由此,作為商家我們獲取用戶的數據信息,只是我們營銷成功的第一步而已。真正的精準營銷才剛剛正式開始,接下來,就應該用戶了解用戶的心理和行為,總結用戶消費特征和偏好,根據用戶需求,提供超出用戶預期的商品或服務。只有反復的滿足并超越,才可能贏得反復的消費,否則,一切只能是一廂情愿。
覺醒,用戶并不是你的私下財產
筆者經常會聽某些老板們說,我們有多少的客戶資源,初聞,蠻有吸引力的,贊一個,但仔細思考和琢磨,實際并非如此,用戶只屬于自己本身,一般不會因為商家的主導或引導,而隨意選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用戶并不是任何一個商家的私有資產,我們應該警覺和清醒起來,這不是兒戲,否則,極為容易掉進自我設計的美麗陷阱,長此已久,真的很危險,請勿小覷!
用戶永遠只屬于他(她)自己,凡是認為用戶一朝認同,永久跟隨都是幻想,即便是所謂的粉絲或會員!
警覺,一切迷惑都會影響用戶決策
用戶、顧客和客戶未必是同一身份,因此,大家所獲得的數據并非一定是可以準確對應的,我們需要區別對待,不能一廂情愿想象,我們掌握了搞定用戶的“核武器“,否則,難免出現自欺欺人的景象。
優化,產品或服務應具卓越的品質
別管是蘋果、三星還是小米,再牛x的品牌,即使贏得百萬的粉絲或會員,都會主動自我優化和升級換代,以創造更多的消費需求和市場規模,不敢有任何絲毫的懈怠,因為你不主動爭取,就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所淘汰。
你不成長,就可能會落后,中國絕不缺乏有想法和做法的精英團隊,更加優秀的產品或服務也隨時可能出現,我們應該具有持久性的戰斗力,才可能具有持續性激活用戶正能量的基礎。
極致,良好的用戶體驗才能是永恒
伴隨物質生活的豐富,用戶不再拘泥于功能性的體驗,逐漸轉化為一種綜合性的感受,更多得會關注于個性化、心理共鳴和專屬性的選擇。
從用戶最初的接觸開始,商家就開始營造用戶的感覺,千萬不要忽略用戶任何細節的感觸,并不一定非得追求史無前例的創新,只要根據用戶的需求,仔細地把商品或服務能夠落實到位,再加之能夠堅持,終會贏得一批你的忠實粉絲群。
親愛的,你到底是誰的誰?用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沒啥用戶,我們必將難以生存或維系!用戶和你沒任何的法律上的義務、承諾或責任,顧客或客戶更是如此,我們能夠做得是以持續的努力贏得用戶良好的體驗,贏得更廣泛的口碑,以此擴散,影響更多的潛在客戶群,轉化實際的消費力。
許多用戶可以是我們的,只要我們足夠優秀,一定會有一批跟隨你的忠實客戶,否則,一切最終將不會是我們任何人的,我能做得就是把自己應該做得基礎先做好。擁有粉絲自然是好條件,但不能是我們睡大覺的理由。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