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大競爭時代下,塑造品牌的12個基因密碼之品類戰略
欒小峰 · 2016-05-30 09:50:27 來源:紅餐網
在當下群雄逐鹿、波瀾迭起的餐飲商戰浪潮中,如何勝出?如何快速塑造自己的品牌?如何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的觀點是打破固有的思維和規范,創造新的品類,開創品類成為第一。
? ? 塑造強大的品牌顯然不能只立足于品牌本身,只有通過思考品類才能塑造強大的品牌,品牌只是營銷中直觀可見的一個方面而已,每個強大的品牌底下都有一個具有潛力的品類在支撐,一個品牌的強大和品類本身的強大密不可分。
一、成為心智中的第一品類
? ?大家都知道“旺順閣”因為它是“魚頭泡餅”這個品類的開創者,大家也都知道“海底撈”因為它是火鍋這個品類的領導者,我們都知道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卻很少去關注第二個、第三個登上月球的人。再如涼茶王老吉、智能手機蘋果等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一個品類的開創者,且主導了品類,成為新品類的代名詞。當你的品牌是新品類的第一品牌時,就形成了深深的護城河以此阻隔競爭對手。
二、聚焦品類進化
首先是消費導向:消費導向下的品類創新是以消費需求為出發點的品類創新。中式快餐領導者“真功夫”營養還是“蒸”的好!是因為消費者在用餐時具有“營養健康”的需求
其次是競爭導向:競爭導向催生出新品類的創新和進化,品類的進化是由競爭倒逼的,要么創新品類要么擺脫價格戰,通過差異化的手段區隔競爭對手。如火鍋品類中的鵝腸火鍋、牛肉火鍋、毛肚火鍋等等
最后是技術導向:消費導向、競爭導向催生出來的品類創新很多時候都需要在技術上得以實現,如果企業自身技術無法支撐產品創新,那么品類創新是無法落地的,只能成為一個概念。
三、品類創新的路徑
其一、品類細分是品類創新的一種常規方法,就像“面”這個品類,細分為味千拉面、遇見小面、蘭州牛肉拉面、重慶小面、老北京炸醬面等等。通過細分的新品類和老品類是并列關系,鎖定核心的目標群體是品類細分的關鍵。
其二、品類的升級創新就是一種“借勢”策略,是建立在老品類基礎上的創新。創新品類和老品類并非并列關系而是遞進關系。例如“非油炸方便面”就是“方便面”的品類升級。
其三、品類的創造,通常都是打破原有傳統的一切,完全的創造,通過跨界的融合而來。例如傳統食品“皮凍”品類,創新了果凍。中國的餐飲業存在較大的品類創新空間,意味著企業可以通過開創品類的方式來塑造自己的領導品牌。
四、紫海戰略
從品類的戰略來講品牌要避開激烈競爭的紅海,因為紅海是市場的主流,賣得多,但價格競爭慘烈,產品同質化程度高;藍海市場溢價好,競爭少,但市場有限,存在著不可控的風險與陷阱;我于2012年研究開發的“餐飲紫海戰略”商業模式,就是為餐飲企業解決連鎖發展中的品牌戰略規劃課題,目標是超越藍海的紫海市場,將紅海產品賣出紫海價格:既要賣得好,又要賣得貴。例如,重慶大隊長火鍋在重慶主城開店很成功,其奧妙在于采用了“最傳統的+最現代的=最了不起的”紫海戰略定位,用一種輕松、幽默、時尚的方式,讓食客更好地解讀傳統文化,給傳統的重慶火鍋注入了新的吸引力。
? ? 從定位的角度講,品牌塑造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場“占位第一的戰役”,能否把自己定位在一個細分領域里面的第一品類這是核心關鍵。塑造品牌的本質是鎖定品牌與品類,先有品類再有品牌后有形象,開創品類只是手段,那么核心的目標是成為潛在消費者心智中品類的代表,通過聚焦核心品相打造專家品牌。試問餐企你是誰?品類?訴求?的確對有些企業來說塑造品牌的過程是一場艱難之旅,在接下來的續篇中,將為大家化解在塑造品牌過程中的阻力。
延伸閱讀: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