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一策,茶百道的全球化出海決心
· 2024-12-31 09:44:07 來源:36氪未來消費
本土化是出海最重要也最難打通的環節。
2023年開始,茶百道正式邁出了自己的出海征程。但意外的是,茶百道沒有選擇東南亞這片出海試驗田,而是將出海首站定在了韓國——一個高門檻的全新考驗。
本土化也成為了茶百道最大的考驗和決心,面對海外水果的差異、當地消費者對鮮果茶的陌生以及全世界最嚴苛的檢測標準,為了最大化還原產品的口感,茶百道團隊在全球首店開業前,經歷了尤為艱辛的困難。
在諸多努力下,茶百道迅速給韓國市場帶來了驚艷反響,甚至有韓國人專程從釜山坐飛機來,只為在首爾打包幾杯茶百道。而在韓國之外,茶百道的全球化戰略也正在一步步實現。截至目前,茶百道已在海外落地13店,其中韓國7家,泰國2家,澳大利亞2家,馬來西亞2家。
而所有的故事,還要從一顆芒果說起。
01
找到那個芒果
在韓國第一家門店開業的前幾天,為了一顆芒果,茶百道海外團隊幾乎陷入了瘋狂。
楊枝甘露作為茶百道的經典爆品,芒果是最核心的一款水果原料,它的口感甚至決定了一杯楊枝甘露是否足夠還原。在開業前,茶百道海外CEO王歡一直在韓國本土尋找和中國門店相近的芒果,“幾乎找遍了市場”,他卻發現,韓國只有泰國產地的芒果——中國的楊枝甘露從來不用泰國芒果,它有甜味,卻沒有香氣。
芒果不能達標,開業又近在咫尺,時間緊迫。與此同時,大量韓國消費者知道了茶百道落地韓國的消息后,自發在社交平臺上催促,“你們什么時候開業?楊枝甘露到底什么時候來?”
這種期待也讓王歡倍感壓力,芒果一天找不到,門店就開不了。他找到研發總監,試圖協調。但茶百道對品控的要求極為嚴格,“做不成真正的楊枝甘露,就算把我電話號碼貼出去挨罵,我也不會上”,研發總監態度堅決。
“要不然,韓國就別上楊枝甘露了吧?”對方向王歡拋出了一個選擇。
王歡知道,沒有楊枝甘露不成茶百道,但一款不好喝的楊枝甘露,更遑論代表茶百道。作為茶百道出海的第一站,彼時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韓國首店的進度上,當時間壓力和原則底線同時擺在眼前,王歡能做的,是用盡全力尋找芒果,哪怕到最后一刻。
直到開業倒計時,團隊終于找到了一款來自南美的蘋果芒果,它的酸度適中,配合甜味,結合后會發揮出不錯的風味。當時距離正式開業,只剩不到48小時。
研發部最終通過了這枚芒果,所有人欣喜若狂。但背后的個中滋味只有王歡自己知道,在開業臨近前,王歡已經做好了面對最壞結果的準備,他甚至寫好了一封用戶道歉信,標題就叫做——對不起,我們沒有楊枝甘露。
這就是茶百道海外第一家韓國門店的落地故事。到今天,茶百道在韓國已經連續開了7家門店,而11月底最新開業的第七店,面積接近170平方米,也是迄今為止茶百道在海外開出的最大門店,與主打場景消費的星巴克標準店面積相近。
為什么要把首發選在韓國,而不是東南亞?王歡觀察到,韓國雖然是咖啡大國,“冰美式已經刻在了韓國人骨子里”,但當地對奶茶的認知卻依舊停留在植脂末時代,茶百道代表的鮮切水果茶在產品上有很大的先發優勢。此外,市場也沒有跑出頭部品牌,茶百道落地韓國時,當地的奶茶店總數僅為2000家,與之對比的是,韓國如今有接近10萬家咖啡店。“我們想從韓國人每天2-3杯的咖啡中,搶來一杯”,王歡說。
只是避開了紅海,也不意味著輕松,茶百道幾乎沒有前人經驗可復制,擺在它面前的,是一個高門檻的全新考驗。與此同時,海外團隊還做了一個相當大膽的決定——首店選在江南區。在過去,許多茶飲品牌會將首店開在華人聚集地,依靠國內知名度打一張出海安全牌,但江南區不同,它是首爾的高端商圈聚集地,更以本地人居多,這也意味著,茶百道第一站就給自己建立了最嚴苛的考驗。
從茶百道出海的第一天起,王歡就知道,本土化是出海最重要也最難打通的環節,做出滿足當地市場需求、符合消費者口味的飲品是團隊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而那一顆芒果只是開端。
為了順利實現韓國市場本土化,在不為人知的背后,茶百道做了許多因地制宜的努力——在產品上,茶百道有3-5款SKU是根據當地喜好獨家研發的,王歡還記得,團隊曾經用漢拿峰橘子制作的飲品,讓韓國消費者直呼新鮮和喜愛。在取名上,團隊也絞盡腦汁,例如茉莉鮮奶茶,茶百道將其命名為“Mori Latte”,讀音上更趨近中文,而沒有采用韓文中與英文“Jasmine”同發音的讀法,直到今天“Mori Latte”在韓國已經成為一個品類代表。
甚至還包括茶飲師培養體系的建立。出海并非只局限在品牌和產品,文化的接受度是潛移默化的一部分。韓國當地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茶飲師,茶百道就決定培養一批,建立專業的茶飲師培訓、考試和晉升體系,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讓行業教育和未來的標準化更進一步。
“現在很多韓國人都覺得,來茶百道做一名茶飲師,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王歡說。
02
“一家最具價值的茶飲品牌”
茶百道迅速給韓國市場帶來了驚艷的反響。
在本土化努力下,當地消費者很快接受并愛上了鮮果茶這一品類?,F有門店內,韓國本地消費者的占比超過了80%,許多門店大排長隊,韓國的年輕人喜歡捧著一杯茶百道,在店門前打卡拍照。王歡記得,甚至有韓國人專程從釜山坐飛機來,只為在首爾打包幾杯茶百道。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這樣評價茶百道給當地帶來的轟動——一家最具價值的茶飲品牌。
這背后,都是茶百道海外團隊所做的努力。在海外,面臨存在巨大差異的地域文化、消費習慣和市場環境,中國茶飲品牌如果要建立自己的壁壘,就必須成為產品、形象、品牌、供應鏈、運營、組織都全面發展的六邊形戰士,缺一不可。
所有關卡中,供應鏈是最難的一關。目前,茶百道選擇了跨境+本地的策略,鮮奶和鮮果當地采購,包材、冷凍類以及核心原材料則依靠跨境運輸。依托中國8000多家門店的規模采購,茶百道在海外擁有本土品牌沒有的成本優勢。
而這些來源于中國制造的包材,由于品質高于當地標準,也一度讓茶百道成為韓國茶飲市場的教育者。茶百道在韓國門店使用三品管時——一種設計成扁平狀的吸管,可以降低奶茶流速——許多韓國消費者并沒有見過,都誤以為這是攪拌棒,“我們每次出品的時候,都會和用戶說,喝鮮奶茶使用三品管,可以更好地品到茶香和奶香,每天都要重復很多次。”王歡說。
除此之外,茶百道目前在韓國使用的是雙層中空紙杯,這種紙杯隔熱又隔冷,“當地的星巴克都沒有使用”。
茶百道如今在中國擁有22個倉配中心和17個運營管理中心,得以快速響應全球門店的需求。在國內,茶百道目前的物流能力已經實現了效率和三溫配送的統一,不僅能夠達到97%的門店一周兩次及以上的配送能力,還在核心城市實現了日配。在海外,遵循就近原則,每天,韓國所需的原料將從上海倉發出,而廣州倉則負責配送東南亞門店的原料。
在供應鏈之外,茶百道另一項重要優勢,是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產品上新能力是拉開新茶飲品牌差距的核心能力之一,茶百道目前70%的產品配方都是自研,這既提高了產品的復制門檻,也加深了品牌出海的護城河。
茶百道堅持一地一策,每開拓一個新市場,都會尋找篩選合適的人選成為國家合伙人。目前擔任茶百道海外CEO的王歡此前曾負責韓國市場,王歡在韓國旅居十余年,對當地的茶飲市場了解頗深,更對茶百道這個品牌充滿好奇和熱情。2022年,王歡主動找到茶百道董事長王霄錕,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要將茶百道帶到海外去。
王歡說,除了產品調整需要研發部確認,在本土市場營銷和運營上,總部給了很大的放權,讓海外門店能夠盡可能地尊重當地用戶和市場。一個例子是,茶百道過去的視覺露出幾乎由總部確認統一,但韓國門店很快發現,沒有接觸過鮮切水果茶的韓國人,經常會把擺滿鮮果的柜臺陳設看作是一家水果店。
在和總部溝通后,韓國團隊對露出進行了一些本地化改動,他們在展示柜里給每一個水果都做了名片,并用韓語寫上“從切水果開始”,還花了大量功夫去展示產品制作的過程,讓當地消費者理解鮮切水果茶到底是什么。
而讓王歡印象最深的,還是韓國的食品安全檢測。韓國擁有全世界最嚴苛的食藥檢測,奶茶品類涉及的原料多且復雜,原料污染也可能發生在每一個環節中,就算在中國總部用韓國標準通過檢測的產品,也可能因為運輸過程導致檢測失敗。
他形容“那是團隊最煎熬的時間段”,后來團隊發現,除去客觀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茶百道在中國使用的絕大部分原材料,在韓國幾乎都一次性通過了檢測。“換句話說,今天能在中國門店上的所有產品,在最嚴格的韓國都能上,中國的消費者其實很幸福。”
最煎熬的過程,換來的也是最鼓舞人心的結果。王歡還記得,芋圓通過韓國檢測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動地集體高呼,“我們終于可以在韓國賣芋圓奶茶了”。
03
茶百道出海穩扎穩打
“當我們用高品質的產品,成功打入一個高準入門檻的國家后,韓國每年有大量的東南亞游客和歐美游客,只要我們在這個市場立住了腳,一定對未來的國際化會有催化和加速效果。”王歡說。
由于成本和競爭優勢,目前韓國現開業門店,經營利潤率和投資回報周期優勢明顯。據王歡介紹,韓國門店的消費者復購率已經達到45%,其中對健康低卡有追求的18-35歲女性用戶,是茶百道典型的高復購人群。
茶百道門店前長盛不衰的長隊,也吸引了大量韓國本地加盟商的注意,直到今天,排隊加盟的人數已經超過了300個。目前,茶百道所有海外門店還皆為直營,“只有把商業模型、門店模型都跑通后,才會依次考慮加盟,在對加盟商的選擇上,我們會更看重本地化能力,希望加盟商能更了解當地的消費者,對當地原材料和供應鏈都有一定的認知。”王歡說。
而在韓國之外,茶百道的全球化戰略也正在一步步實現。截至目前,茶百道已在海外落地13店,其中韓國7家,泰國2家,澳大利亞2家,馬來西亞2家。無論門店多少,將尊重當地消費者的態度貫徹到每一個國家,一直是茶百道出海的本土化決心。
以近期在馬來西亞開業的茶百道門店為例,茶百道目前已經在當地組建了運營團隊,從而更好地將產品融入當地。這一次,芒果的故事換成了檸檬。馬來西亞種植的檸檬以黃檸檬為主,味道與國內門店使用的香水檸檬差異很大,為了盡可能地還原口感,茶百道團隊在馬來西亞找了很多供貨商,最終才找到了與國內用相同品質的香水檸檬。
盡管作為榴蓮、菠蘿蜜等熱帶水果的產地,但馬來西亞的許多鮮果仍舊依賴進口,茶百道所帶來的鮮果茶,對當地消費者頗具吸引力。與此同時,團隊還根據當地消費習慣,豐富產品矩陣,尋找符合不同人群口味的最大公約數。比如馬來西亞本地消費者中,華人比較青睞茶類、廣式糖水等飲品,而馬來人則更喜歡奶味重的黑糖奶茶、奶油頂茶飲等。
伴隨著茶飲萬店時代來臨,出海已經成為國內茶飲品牌最大的變量。茶百道未來到底將怎么出海?王歡有自己的答案,“國際化不是進入很多個國家,而是在自己看好的重點區域開很多店,持續深耕,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并以此形成規模效應,攤薄邊際成本,唯有如此出海才可持續。”
在未來,中國茶飲品牌的出海競爭,不只是口味和生意,實現本土化的文化出海才會是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役。2024年作為茶百道的出海元年,王歡稱,自己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要帶著一顆敬畏之心面對海外市場”。在出海的征程中,茶百道每到一個國家,從營銷活動、包材設計、到店面設計等維度都會積極融入當地文化,尊重當地市場與消費習慣。
此前,茶百道招股書顯示,公司計劃將5%的IPO募集資金用于支持海外市場的供應鏈能力,擬在2024年構建覆蓋東南亞(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的供應鏈體系,并于2025年設立配送中心,以支持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擴張。
“在大航海時代,作為一艘大船,茶百道雖然具備快速開店的能力,但是面對未知,茶百道愿意敬畏市場、尊重用戶,我們要打磨自己的船槳,穩扎穩打,直到未來在海面上暢通無阻。”王歡說。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