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香港人“擠”滿深圳,只為代購一杯奶茶

任彩茹 · 2023-07-24 16:58:53 來源:36氪未來消費

新消費品牌,俘獲香港年輕人芳心。

如果你在最近的周末,逛過深圳福田的COCO Park或其他臨近口岸的商場,應該會驚嘆一聲,“深圳的周末是屬于香港人的”。

不少深圳人甚至在社交媒體發(fā)帖稱,“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多香港人”。

今年2月6日全面恢復通關后,港人北上深圳消費的熱情便一直高漲,加之5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xù)下跌,性價比攻勢下,一波在深圳開店的新消費品牌成了香港消費者的心頭好。

新茶飲里的喜茶、奈雪、阿嬤手作、霸王茶姬;烘焙領域的鮑師傅、瀘溪河、KUMO KUMO;還有太二酸菜魚、木屋燒烤、絕味鴨脖、周黑鴨……這些年火了一茬又一茬的餐飲品牌們,紛紛再現(xiàn)“大排長龍”的場景。

它們的產(chǎn)品被視作帶回香港的“最佳伴手禮”,多名網(wǎng)友發(fā)帖稱,“深圳到香港的地鐵上,會看到整車的鮑師傅和奶茶”、“KUMO KUMO的橙色袋子隨處可見”。

善于總結的網(wǎng)友還給出了一套在排隊人群中分辨香港人的方法論:“背著書包,穿著波鞋,包包上掛著洗手液,不太熟練的點單和支付,夾帶著英文的說話方式……”。

從香港到深圳的過關數(shù)據(jù)中也能感受到“人潮洶涌”。

此前,“深圳微時光”統(tǒng)計過3.22~4.4的數(shù)據(jù),14天內(nèi)入境深圳的香港人有180萬人次,同期內(nèi)地居民入境香港僅54萬人次。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最新數(shù)據(jù)也顯示,6月北上港人總數(shù)超408萬人次,6月30日當日入境深圳的港人破20萬人次。

除了涌現(xiàn)眾多“港人赴深購物攻略”,這波浪潮甚至興起了一個新的職業(yè)——“反向代購”或“跨境跑腿”。一改往日從香港代購商品到內(nèi)地的方向,這次是幫香港消費者代購“深圳美食”。

對于一名“反向代購”來說,完成訂單的完整流程是:接單報價,或者直接把美團外賣的界面截圖給客人——對方確定自己要購買的東西——按照約定的“商品價格+代購費”付款——代購們穿梭在深圳各大商場,買齊商品后再回到香港,沿著地鐵線路一站一站地派送。

一般而言,顧客從下單到被投喂的時間在2~4小時內(nèi),這一過程堪稱香港人在深圳的“特種兵旅行”。

01

“反向代購”卷起來了

香港通關后,很快抓住機會的Kent已經(jīng)把反向代購做成了職業(yè),現(xiàn)在客戶群里有370多人,每天都有新人進群。

Kent每周二、四、六固定往返深港,幫人代購的收費標準也很明確:奶茶統(tǒng)一收取10元/杯的跑腿費,金額在100元以下的訂單收取20元,超過100元的訂單按照總價的20%收費。

他向36氪未來消費透露,目前已積淀了一群穩(wěn)定的老客,從今年3月到現(xiàn)在,每月從中獲取的收入都在數(shù)千元,其中顧客下單最多的商品是鮑師傅的小貝。

在疫情之前,Kent的副業(yè)其實是“香港代購”,幫內(nèi)地消費者代買化妝品、數(shù)碼產(chǎn)品和奢侈品包包,如今算是反向開拓市場。

像Kent這樣的轉(zhuǎn)變不是個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一方面是奢侈品消費大國,另一方面內(nèi)地奢侈品的價格又是全球最高,香港的價格優(yōu)勢、距離優(yōu)勢為代購提供了天時地利。

隨著跨境電商、免稅店的日漸成熟,香港在零售上的價格優(yōu)勢幾乎不復存在,這種兩地價差反而在日常消費領域出現(xiàn)反轉(zhuǎn)。

盡管部分品牌在香港開有門店,但反向代購的吸引力依然足夠明確。Kent的一位老客舉例稱,奈雪的“霸氣草莓”、“霸氣葡萄”在香港售價折合人民幣大約40元/杯,但深圳僅售19元,加上代購費也更劃算,且能送到附近的地鐵站。

今天,在小紅書搜索“反向代購”,有大把承接公司下午茶、生日派對、夜宵的赴深代購,甚至開始卷起了費用,“有些同行收取的費用更低,一杯奶茶代購費5~10元,難免有惡意競爭的感受”,Kent表示。

除了烘焙、茶飲、正餐燒烤等,深圳對香港人的吸引觸達了生活的更多方面。

美甲、按摩、牙科被稱為“港人進深三件套”,甚至有香港人把每周三次的健身消費放在了深圳的“超級猩猩”,原因是“方便、性價比高”。深業(yè)上城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今年以來,深業(yè)上城的香港消費者客流量上漲了40%”,除了餐飲美食,美容美甲、休閑娛樂類店鋪也深受歡迎”。

這股反向消費之風,還為內(nèi)地的App們培養(yǎng)起新的活躍用戶群體。據(jù)香港媒體報道,蘋果手機App熱門排行榜中,美團外賣、大眾點評、小紅書、支付寶、百度地圖等均位列TOP20,前十大熱門App中超過一半與內(nèi)地生活相關。

近幾年在新消費浪潮中長出的品牌,似乎在此次反向代購的潮流里再次被盤活,也給了香港年輕人“生活在別處”的感受,每周末去深圳“享受一番生活”已然是社交平臺流行的vlog新話題。

02

港資老牌,不敵后浪

為什么是這些品牌在滿足香港年輕人的需求?

與“鮑師傅們”的火熱形成對照的,是港資老牌近幾年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港式甜品老字號「許留山」。

許留山作為網(wǎng)紅甜品店的鼻祖,開業(yè)已超過60年,曾以“芒果西米撈”打破了傳統(tǒng)港式糖水的做法,成為港式甜品的重要代表,巔峰時期在全球開出過約300家門店,近幾年卻走到了搖搖欲墜、清退立場的局面。

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中,許留山的主打產(chǎn)品一直是楊枝甘露和其他芒果系甜品。隨著創(chuàng)新乏力、加盟管理不善等問題的凸顯,許留山在2021年底關閉了香港最后一家門店,今年上半年在北、上、杭等地集中關店,開啟清零操作,一個以創(chuàng)新起家的老字號沒能抓住新時代的年輕人。

許留山的老對手「滿記甜品」也遇到了相似問題,門店數(shù)從巔峰時期的500家減到了如今不足200家;香港餐企的另一家龍頭「翠華」在6月最后一天披露了2023財年業(yè)績,營收由9.93億港元降至8.46億港元,下跌了15%。

這些品牌老化最明顯的幾年,亦是內(nèi)地新消費風起云涌的一段時間,年輕的品牌蜂擁入場,大家“卷新品”、“卷品牌”、“卷規(guī)模”,不曾停下。

單從飲品來說,喜茶、奈雪、阿嬤手作等新茶飲品牌,開創(chuàng)奶蓋、鮮果茶等產(chǎn)品形式,小料極其豐富,且上新周期以“周”為單位,聯(lián)名動作從未停止,自然取代掉傳統(tǒng)的糖水甜品,再到如今現(xiàn)制酸奶、檸檬茶等新的細分領域也開始跑出一眾品牌。

反向代購的興起,是性價比在這個時代的又一次勝出,也是充滿活力的新品牌對暮氣沉沉的老字號們發(fā)起的迭代挑戰(zhàn)。隨著需求擴大,內(nèi)地這群消費品牌在香港也將更具影響力。

 

本文轉(zhuǎn)載自36氪未來消費,作者:任彩茹

聯(lián)系人:黃小姐

聯(lián)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