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你今天裝逼了嗎 ?
丁一 · 2017-02-04 09:19:05 來源:紅餐網
1 什么是裝逼? ?
幾天前,我看見一篇文章這樣分析什么是“裝逼”:如果你只有80分的水平,但你非要讓人覺得你有100分,這就是在裝逼 。
典型的例子,是兩個文藝逼隔著網絡聊電影,隨著聊天的深入,各自瀏覽器上打開的百度頁面越來越多……聊天的話題徹底超出了各自的知識儲備,但誰也不會認輸,雙雙依靠實時搜索,完全進入了一種忘我的裝逼狀態……
但是,“80分-100分”的定義,似乎在暗示,裝逼是一種虛偽和浮夸的行為,裝逼,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人也都表示,自己討厭裝逼的人 。
但現實生活中,在社交網絡上展示更好的自己(俗稱裝逼),不僅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還儼然已成為拉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股清流 。
美圖秀秀,為全球人民裝逼而生
由此可見,裝逼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遠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單純。我們必須要沉下心來,對裝逼做一些嚴謹的基礎研究。
2 裝逼的悖論與意義 ?
院長研究發現,裝逼界長期存在著兩大悖論:
①很多人討厭別人裝逼,但人人自己都熱衷裝逼;
②被人說裝逼會很生氣,但自己說自己裝逼會很開心。
這里我發現一個影響裝逼詞性和效果的關鍵對象——“別人”。
裝逼,不是一個個體獨立的行為,而是裝逼主體與其受眾之間的一種復雜的互動關系,其成功與否,取決于雙方的力量對比 。
如果我的真實水平有80分,而觀眾的平均水平有100分,那我無論說點什么都是班門弄斧,極易讓人認為在裝逼,失??;如果被人揭穿,我還會老羞成怒:“我特么沒裝逼,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
裝逼被揭穿
如果我有100分,而觀眾平均水平只有80分,只要不犯常識性錯誤,觀眾則很容易不明覺厲,欽佩有加,我在開心的同時,還會自嘲一句:“對不起,沒忍住又裝逼了,哈哈哈……”
所以,裝逼不是孤芳自賞,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成功碾壓對方,可以獲得無上的優越感 ;被對方打斷、干擾或壓制,就會掉入無盡的深淵 。
裝逼大戰中,如果你以少博多、出奇制勝的碾壓了強大的對手,那種成就感足以讓你銘記一生 ……
成功裝逼的快感有多強烈和持久?參見下面這個例子,“初三的事情”,選自知乎。
3 裝逼的套路 ?
為什么近些年,裝逼界越來越繁榮興盛?因為社交網絡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裝逼的成功率 !
以前,面對面裝逼是個綜合考驗真實水平、反應速度、智商和情商的技術活,而社交網絡將裝逼主體和觀眾從物理上隔離開,讓人有充分的時間 來進行裝逼前的準備和裝逼后的得瑟。
微信朋友圈,無疑是裝逼的主戰場。
一、在朋友圈裝逼和在陌生人面前裝逼的成就感,不可同日而語;二,點贊和評論的反饋及時,立即見效。
前面說過,裝逼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自己某些方面的優越感 ,并且最好是對方永遠無法企及的那種。但是,不同代際的人,優越感的G點大不相同。
70后,傾向于展示自己地位、財富和成就 的優越感。因為跟80后90后比,他們目前是最富有的、也是社會地位最高一代人,并且他們的年齡階段過了上升期,同齡人(70后)很難有機會再趕超自己了。所以,地位、財富、成就是最難改變的。
80后,傾向于展示自己的知識、品味和能力 的優越感。因為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處在人生的成熟與上升期,相比70后,受教育的機會更多,也是最早一批強調個性和與眾不同的代際。所以,他們喜歡深刻的、稀缺的、正宗的東西,尤其喜歡不動聲色的裝個大逼。
90后,成長過程什么都不缺,長大后則傾向于展示自己的基因優勢 :身體好(尤其是身材好和顏值高)、智商高,以及家族優勢(拼爹),并且,喜歡把所有的成就都歸因到這些基因優勢。不多解釋了,請看看以下這些禪意滿滿的90后熱捧語錄:
4 老板,今天你裝逼了嗎? ?
很多人一頭扎進服務業(尤其是餐飲業),都心懷一個愿望:做一家與眾不同的店,建設屬于自己的店面,展示自己的品位和理念。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從你選擇服務業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向上帝交出了裝逼的權力。 ?
服務業,是顧客裝逼的地方,老板沒有權力裝逼 。
但裝逼的習慣是很難克制的,很多時候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裝逼。比如很多老板特別希望年輕人了解到自己的良心食材和匠心工藝,但90后卻毫無感覺,為什么?
你想象一下,你爺爺給你反復講解放前的苦日子,要你別亂花錢,你是什么感覺?或者,你想象一下,一個70后大叔給90后妹子講他的茶道,90后是什么感覺?
不僅我們要克制自己的裝逼,我們還要每日三省其身:今天我幫顧客成功裝逼了嗎 ?
領位時,你有沒有對70后顧客說:“我給您安排的是本店最好的座位,一般都是VIP客戶提前打招呼才會預留哦!”(裝地位逼)
點菜時,你有沒有對80后顧客說:“您真會點菜!您點的這些都是川菜中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菜!”(裝專業逼)
結賬時,你有沒有對在場的90后顧客說:“您笑起來真好看,如果我是男生,一定會拼命追你的!”(裝顏值逼)
能否成功的讓顧客裝逼,是顧客滿意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也是顧客是否愿意幫你傳播的關鍵 。
我們之前做了一系列針對90后的營銷活動,因為成功幫他們裝逼了,收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憑身高打折”——幫助那些高個的女孩成功裝逼,她們將這樣的信息發到朋友圈,表面上是求吃飯,但實際上借我們的文章展示了自己的身高優勢;同理,我們為一些餐廳策劃的“憑軟件測出的年齡打折”、“憑A4腰打折”活動,都是抓幫90后展示身體優越感的營銷點。
5 裝逼的最高境界 ?
一天,大師派一休去化緣。一休路見不平,想要幫助一位偷竊的婦女解圍而不是看著她被扭送進衙門。
為此,一休去找一位暮年武士“比武”,贏得了獎金。隨后,一休成功通過獎金幫助婦女脫困。但是當一休回到安國寺時,時間已經很晚了。他錯過了大師主持的誦經。
大師非常生氣,認為一休在路上貪玩,所以嚴重地懲罰了一休。
但是,面對大師的責怪,一休沒有說出幫助他人的事情。大師懲罰一休打掃茅廁、擦地、劈柴等等。
師兄看了,紛紛嘲笑一休。小葉子安慰一休,并問: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耽誤了,把真相說出來,大師就不會怪你了。一休卻咬咬牙,保持沉默。
次日,一休在干農活時。大師突然想要見一休。一休露出了笑容,他可能在想:翻身之日到了。
果然,是昨天的婦女登門拜訪來感謝一休。大師一臉嚴肅。
一休和大師送走婦女后,一休本以為大師會原諒自己,甚至向自己道歉,沒想到卻被大師趕到山上去反省。
一休非常委屈,幫助他人卻遭受冤枉,還要受到懲罰。一休默默地流淚了。
此時,大師走了過來,坐在了一休身旁。
大師說:我懲罰你時,你沒有說出事情原委。因為你料到那個婦女會登門道謝,然后令我愧疚。
你以為我會向你道歉,然后檢討自己。但是你卻沒想到我會再次懲罰你。
這次我懲罰你,是因為你有一種千方百計想裝逼的思想。明明一句話可以解釋清楚的事情,你卻特么一定要裝個逼。
為了裝逼,你可以受到冤枉、你可以承受體罰、你可以容忍恥笑。你不應該有如此黑暗的想法。
記住,一個人的逼格,既不是拿新奇的東西去唬人得到的,也不是故作道德謙卑讓人授予的,而是隨時保持的一種“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的狀態。
真正有逼格的人,絕不會裝逼。
因為,他就是逼。
好了,不瞎扯了,以上都不是大師說的,僅供娛樂。過完年,我再繼續和大家探討如何幫顧客裝逼。
本文作者丁一,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